第六百零三章 黑虎掏心

戀上你看書網630bookla,最快更新明騎最新章節!

第六百零三章黑虎掏心

鎮江,明軍大營。

戰事不利,大舉進攻的前鋒輕騎紛紛中伏受挫,損兵折將,讓明軍大營中氣氛有些壓抑,如一盆冷水兜頭澆了下來,將求戰心切的臺灣鎮軍上上下下,都澆的冷靜下來了,終意識到遼東可不是緬甸,也不是日本,建虜可比緬軍,倭軍難對付的多。

袁可立倒是氣定神閒,不吃些虧怎麼曉得利害呢,兵法雲驕兵必敗,那是多少名將吃了多少虧,死了多少人才總結出來的兵家經典。臺灣輕騎傷亡接近兩千,傷的極多陣亡的倒是極少,這也是仗着兵甲之利,用料充足的棉甲,防箭能力着實是不錯的。

吃了虧,中了伏的輕騎退出丘陵地帶,整軍再戰。

袁可立也接到了前線戰報,那羣各家各府的大少爺,領着一哨兵竟然打了個勝仗,竟然是臺灣鎮軍遼東首戰中,爲數不多的亮點,竟然還陣斬了一個來頭不小的虜將,石天柱,這員虜將來頭很不小,此人是建州左衛瓜爾佳氏的子孫,瓜爾佳氏自建州移居瀋陽後,便以石爲姓了。

此人的兄長,便是建虜漢軍左翼主帥固山額真石廷柱,這樣說當更明瞭。

袁可立看着前線軍報倒是笑出聲了,這個石廷柱真是死的太冤了,這個人真是太倒黴了呀,此人撞上的那哨人馬,那都是些什麼人。那可都是千挑萬選的精銳,百戰餘生的軍中老卒,這一個哨能打別人兩三個哨,這個石廷柱是有多倒黴呢,這不是一腳踢在鐵板上了麼。連袁可立都忍不住笑出聲了,給這些少爺們記上一大功吧。

臺灣鎮軍在遼陽東南的丘陵前,攻勢受挫便停了下來,整軍再戰。

數日後,開原。

馬城看着袁公來信釋然一笑,前鋒輕騎吃了些虧麼,吃虧就對了。

遼東虜患難平,也有很大的原因是地形太過複雜,西南方向是一馬平川的遼東平原,極利於騎兵大集團作戰。東南方向卻是極爲複雜的丘陵地帶,大炮,重火器部隊難以施展,袁公還有的頭疼呢,要攻遼陽,只能耐着性子和建虜打山地戰,消耗戰,一個山坡一個山坡的去征服。

不是說有了一支先進的純火器部隊,就能平定遼東的。

總不可能手指在地圖上一比量,數萬兵馬便可長上翅膀飛過去,那條路線是馬城當年親自走過的,自然明白有多難走。再打開六弟馬燦的家信,一笑宛爾,粗略看了一遍便命人送去給老父,老父見了信仍是極欣慰的。拿烏茲鋼打造護身胸板,這個事情馬城是知道的,老父可是將這個六弟當成了心肝寶貝。

手指敲打着桌案,馬城展開宣紙手書幾封軍令,天氣轉暖,東征可以發動了。

軍令出,令出如山。

三日內開原府進入總動員,十日內五萬兵力集結了起來,鐵騎出開原北關進駐葉赫城,人聲鼎沸,戰馬嘶鳴,開原提督衙門高速運轉起來,進入全面戰爭狀態的開原府,展現出驚人的動員能力。開原,鐵嶺,白城也全面進入戰時狀態,實行了包括宵禁,酒禁在內的一些列戰時措施。

半月後,從草原集市,白城,鐵嶺衛等地徵集的十萬匹馬,馱着五萬開原鎮軍雲集葉赫城,馬城終於完成了開原鎮軍的馱馬化,將步卒變成了騎馬的步兵,將炮營變成了騎馬的炮兵,只是十八磅,二十四磅重炮轉運起來仍是十分緩慢,這便是沒什麼辦法的事情,孫遠化的軌道修到哪,大炮便打到哪。

撫順城如今也是重兵雲集,駐軍用騎兵,壕溝,土牆封鎖了瀋陽方向。

自然,完全切斷瀋陽與建州之間的聯繫絕無可能,只靠開原鐵騎是萬萬做不到的,因此還有另一路奇兵。

義州鎮,鴨綠河畔。

天氣漸漸熱了起來,毛文義便就地招募朝鮮人拓寬河道,說是招募其實就是徭役,毛文義,毛文龍兄弟會和朝鮮人講道理麼,自然不會。如今的朝鮮貞明女王,和咱大明是一家人,不分彼此嘛。十萬朝鮮人被徵發了徭役,在朝鮮官府的驅策下,沿着鴨綠江河道揮動鎬頭,鐵鍬,盡力使其可以通行戰艦。

馬城琢磨着一千五百噸的海上君主級戰列艦,要通過鴨綠江是不太可能,千噸以下的戰艦總是可以通過的麼,不試一試怎麼知道不行呢。況且馬城還命臺灣水師準備了大殺器,小船裝大炮的內河炮艦。

鎮江,鴨綠江出海口。

幾條小船緩緩自海上駛進解凍的鴨綠江,試炮,小船上碩大的艦炮讓毛文龍都目瞪口呆,這能行麼,不到百噸的小船馱着一門二十四磅艦載重炮,怎麼看怎麼象是個不倫不類的怪物,這真的能行麼。來觀炮的袁可立也是表情古怪,怎麼看這幾條小船,都象是一頭矮騾子馱着一頭大象,太彆扭了。

海軍司主官張永產卻是信心十足的,這船在臺灣試過了,能行。

幾條小船飄飄忽忽進了內河,在縴夫拖拽下沿江而上,至無人處才停了下來,將帆布一掀露出船頭一門二十四磅艦載巨炮。

袁可立輕輕咳嗽一聲:“旗號!”

岸上打出試炮的旗號,小船上炮手們忙亂起來,將船身往江上一橫,船頭對準了岸上下錨,裝填。紅旗揮舞,轟隆隆一聲巨響地動山搖,一團硝煙升騰起來,十里開外一面山坡升騰起巨大的煙柱。小船被猛的向後一推,如一片落葉被狂風席捲,又被鐵錨死死拽住了。袁可立挖了挖耳朵,看着小船在江面上打起轉來,一時無語,這炮打的可不太穩當,看起來象是要翻。

張永產大丟面子,尷尬道:“江裡淤泥多,可多用木樁固定。”

毛文龍早看的心驚肉跳,喃喃自語:“這豈不是,這豈不是軍國利器麼。”

袁可立面色紅潤起來,既試驗過了便知是可行的,多打幾根木樁便可,心中讚歎如此以來大炮便可沿江而上,一記黑虎掏心直取建州腹地。建州腹地沿着鴨綠江水網的西側老寨,可是要嚐到地動山搖的滋味了。

看清爽的小說就到

第四百二十七章 英雄冢第三十七章 梟首第七百六十七章 天兵第三百八十八章 伏兵第五百七十八章 漠北第五百七十章 整頓第二百九十一章 對峙第七百一十九章 馬場第三百七十六章 烽火佳人第五百一十七章 香港第七百零九章 鳴炮禮第七百零八章 知縣第四百三十二章 孤家寡人第七百六十四章 戰略欺騙第六百九十七章 隊官第六百四十九章 活力第三百五十九章 新軍初戰第八百零八章 棄軍第三百一十七章 所謂政策第二百五十七章 神將第五百九十二章 前沿第七百八十六章 悶棍第七十四章 凌雲之志第一百三十八章 春華秋實第四百三十七章 爭端第三百二十五章 皇家票號第二百一十八章 欺敵第八百一十二章 忠貞營第二百章 攻城第八百六十五章 賭國運第六十二章 兵不厭詐第八百五十四章 剋制之道第一百九十九章 海州衛第四百七十八章 家事第三百三十六章 戰爭之神第六百八十六章 無名火第二百二十六章 白蓮第七百八十六章 悶棍第七百二十一章 北巡第二百四十二章 裁撤第六百九十六章 輜重第一百八十三章 論賦稅第二百二十章 韜略第七百三十九章 透陣第三百六十三章 亂中取勝第四百六十章 世界大勢第七百五十四章 混世第六百九十六章 輜重第六百九十五章 入戲第一千五百七十九章 合兵第五十七章 大明的軍陣第二百八十四章 一劑良藥第七百三十九章 透陣第七百九十四章 奇功第八十三章 慘敗逃生第三百零九章 牆式衝鋒第二百一十四章 京營第六百二十一章 決勝千里第四百七十五章 臉皮第一百八十一章 民富論第八百零四章 刀法第七百二十八章 急智第八十章 纏鬥第五百六十七章 斬將第四百零二章 大清洗第四百六十一章 討伐檄文第三百零四章 死戰第五百三十九章 大炮第五百零八章 狂轟濫炸第五百五十七章 主堡第四百零五章 雄風第三百零一章 山西豪強第七百七十五章 激戰第二百九十八章 山西之戰第四百七十章 武裝採礦第四百六十八章 集團衝鋒第十四章 大明的官第六百二十六章 泥潭第一千五百七十六章 鎮邊城第四百七十六章 平倭策第二百七十六章 文明的自信第二百九十二章 激戰第五百二十七章 興兵第一百二十四章 轉戰第二百一十九章 教亂第八十四章 推卸第七百二十七章 規制第七百零四章 鎮壓第五百六十三章 突圍第八百三十八章 闖宮第六百九十一章 軍令第四百章 對質第六百二十九章 戰法第七百六十八章 飛渡第四百三十八章 征討第三百六十五章 長城第一百零三章 老實人第六百六十三章 酷烈第七百六十一章 夜戰第四百五十四章 善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