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七章 邊釁

戀上你看書網630bookla,最快更新明騎最新章節!

第六百四十七章邊釁

艾南多話音方落,一箇中校官叫道:“我倒想起一事,那一日李帥請酒,說他曾在漠北砍了幾百個夜叉鬼,莫不就是俄國人?”

十餘個將官紛紛恍然,議論起來,果真如此還真有這麼回事。

如此也便有了定論,遼東,建州再往北,這極北之地是住着一羣夜叉鬼的,大名叫做沙皇俄國,小名叫做羅剎人。驚奇的議論聲中,明軍衆將官沿街又往前走,行至鎮子中心一處垮塌的塔狀建築前,看着瓦礫堆中殘破的琉璃燈,幾具五顏六色的雕塑,嘖嘖稱奇,這又是個什麼去處。

艾南多抱了抱拳,篤定道:“大人,俄人是斯拉夫人後裔,這是東正教教堂,供奉的是俄人的神明。”

李明珠哎喲叫了一聲:“神仙麼,哎喲,老艾你個混球,你又不早說!”

“快扶起來,快扶起來!”

一衆將官,護兵慌忙把幾尊外國神仙從瓦礫堆中扶正,拍拍雕塑上面的灰,還打躬作揖陪不是,神仙自是不能得罪的。

一衆將官慌忙走遠些,李明珠連着吐幾口唾沫,唸唸有詞:“呸呸呸,晦氣,不知者莫怪,莫怪。”

此時,數裡外響起密集的銃聲。

鎮子周圍的明軍水兵炸了窩,紛紛起身整隊待戰,警訓頻傳,停泊在近海的戰艦也紛紛打開炮門,揚起炮口,爲登陸水軍提供炮火掩護。李明珠急吼吼的領着大小將官跑到鎮外,放眼望去一片平坦的大平原上,百多個明軍士卒連滾帶爬跑回跑,後面數百騎身穿灰色軍服的騎兵,揮舞着馬刀正在奮力劈砍。

前線明軍紛紛叫罵起來,不等軍令便蜂擁而出,上去接應己方敗兵。一片混亂,李明珠看的大皺眉頭,這些水兵海戰都是好手,打登陸戰便有些捉雞,還是海盜那一套戰法,抄傢伙一擁而上,亂拳打死老師傅。

噼裡啪啦,明軍水兵邊跑邊發銃,蜂擁而出。

那數百灰色騎兵卻異常驍勇,戰馬紛紛加速揮舞着狹長鋒利的馬刀,接觸的一瞬間明軍水兵便被擊潰了,雪亮的馬刀揮舞,明軍水兵被劈砍的嚎叫着倒下,陸戰雖孱弱卻不血勇之氣,被鮮血刺激的明軍瘋狂的撲上去,嚎叫着跳起來,將一個個驍勇的灰色騎兵掀翻,亂銃打死。

混戰中,李明珠皺着眉頭下令:“沖沖衝,咱們人多!”

身側數位中級軍官鏘的拔出腰刀,率隊衝鋒,前後左右明軍士卒,軍官紛紛提着火銃,手銃大舉增援前線。混戰持續了小半個時辰,明軍畢竟人多勢重,一團團硝煙瀰漫,大量使用火銃作戰的明軍逐漸站穩陣腳,將那隊驍勇的灰色騎兵從馬上掀翻了不少。那隊騎兵明知不敵,殘部紛紛抱着馬脖子轉身逃了。

逃竄過程中,又被近海停泊的明軍戰艦轟了幾輪,仍下數十具人馬屍體,仍有百餘騎逃出生天。鎮子北邊的寬闊平原上,伏屍處處,明軍水兵吃了個不小的虧,遍地傷兵讓李明珠心中憋悶,下令救治傷兵,收拾繳獲全軍退回船上。一片雞飛狗跳中,明軍艦隊離開西伯利亞海岸掉頭返航,沿途沒忘了繪製海圖。

明軍與沙皇俄軍在遠東的第一次遭遇,草草收場打了個虎頭蛇尾。這一仗明軍吃了個悶虧,卻催生了一個全新的並種,水師陸戰隊,以專業的陸軍隨艦遠征,應付陸地上的戰事。李明珠升任水師陸戰第一鎮總制官,與遠征外蒙的李爭鳴,並稱雙李,爲皇明新一代名將中的傑出人物。

半月後,倭國北方四島。

傷兵從船上擡了下來,送往島上的軍營診治,李明珠忐忑的站在上官面前,靜候上官的處置。

張永產臉有些黑,低聲呵罵道:“擅啓邊釁,致損兵折將,我砍了你!”

李明珠慌忙跪低請罪,後面一干分艦隊將領也面色難堪,紛紛請罪。

張永產看着面前一干愛將,也只得無奈道:“罷了,罪在我,我去和大帥領罰,都歇着去吧。”

建州老寨,赫圖阿拉城下。

在前線督戰的馬城接到水師戰報,一支水師分艦隊竟穿過北海,在西伯利亞登陸還和俄軍打了一仗,陣亡兩百傷了三百多,吃了不大不小一個悶虧。張永產上報帥營請罪,擅起邊釁好大一條罪名。擅起邊釁在大明朝可了不得,邊鎮將領誰敢擅起邊釁,那便是罪人,獨夫,是要被讀書人口水噴死的。

擅起邊釁還戰敗了,那可就得抄家滅族了,儒教是極力反對戰爭的,亞聖孟子便是堅定的和平主義者,反戰態度十分鮮明。儒教的核心思想便是仁,義,善,視刀兵爲不祥,這也便是爲何中原王朝龜縮在中原之地,毫無進取之心的根源,一切替儒教解釋開脫的都是耍流氓。

馬城的態度是不賞,不罰,將李明珠從臺灣水師調任它處,待職聽用。

對張永產這個臺灣水師新晉總制官,馬城也算知人善用,此人是福建水師舊軍官出身,難免有些官僚習氣,行事慎微謹慎喜歡揣測上意,然而這個人是才華橫溢的,人無完人吶,是人總歸是會有缺點。

如此處置,將士們心中便明鏡似的,敞亮了。

不賞不罰,調任它處,李明珠這是深得大帥之心,明降暗升要大用了呀,大帥的心思大傢伙都懂了。

數天後,一幅字送到了張永產的旗艦上,字曰,不盡知戰之害,如何知戰之利。張永產長出了一口氣,命人將大帥的這幅子裱糊起來,就掛在他的旗艦指揮室裡,李明珠也長出了口氣,卻又想起那隊驍勇的羅剎騎兵,便覺得全身不得勁,恨恨想着如何將這口惡氣出盡了,殺他一個人頭滾滾。

禎貞七年,六月。

一份薄薄的小冊子下發至軍中,是關於北方沙皇俄國的來歷,疆域,大致的情形盡在其中。

如此,臺灣,開原兩鎮對俄人瞭解才漸漸深刻了。

遼陽,前線。

兩萬臺灣鎮軍與一萬撫順駐軍齊頭對進,耗時一個月方打通了聯繫,將遼陽東北方的戰場徹底遮蔽。後金遼陽守軍無力反擊,只得將唐戶屯,石子堡一線的軍堡讓了出來,退守太子河,沿河死守。

看清爽的小說就到

第二百三十二章 愚民政策第七百三十九章 透陣第七百九十九章 傷亡第二百三十五章 黑鍋第二百七十三章 歸京第二百七十一章 大海盜第四百九十六章 火攻第八百二十七章 絕密第一百一十一章 墜馬第六百九十六章 輜重第四百八十七章 大計第三百一十八章 遼兵第二百七十一章 拐帶第七百二十三章 利益交換第三百三十八章 攻訐第三十六章 火拼第九十一章 關城第七百五十四章 混世第六百六十五章 佳話第九章 協防第四百一十章 軍中新貴第八十三章 慘敗逃生第八百七十八章 狩獵季節第三百八十二章 叢林戰法第三百三十三章 友邦第八百三十五章 川東之站第四百四十五章 角色第八百三十五章 川東之站第五百七十三章 觀陣第四百八十章 徵倭第七百六十八章 飛渡第七百四十五章 慘烈第五百七十九章 夜叉第四百三十九章 攻勢第五百二十二章 行霸道第二百零八章 走私第八百七十四章 糊臉第六百七十九章 滿語第六百八十五章 逃奴第五百八十二章 帝師第六百七十四章 破城第二百三十六章 法源於儒第一百二十八章 死士第七百四十二章 機密第六百五十二章 三法司第一千五百七十四章 青年第五百零三章 羣魔亂舞第二十九章 狼煙第四十四章 練兵第七百九十八章 射殺第五百一十一章 衛戍第六百一十九章 昏招第七百三十一章 援兵第八百四十四章 塞北第三百三十一章 找茬第一百二十五章 戰場嗅覺第八百九十一章 眉尖刀第四百二十五章 梟雄第八百八十八章 變陣第七百八十七章 妖法第五百零二章 叛亂第一百一十九章 府學第二百七十一章 大海盜第五百八十章 人間正道第七百九十七章 定國第一百五十九章 葉公好龍第八百二十七章 絕密第三百四十章 驚天鉅變第八百五十三章 爛泥第五百八十九章 跪第五百八十三章 生存空間第四百三十五章 綱常第五百四十四章 藏龍臥虎第八百零七章 長驅直入第三百六十二章 死人財第二百二十三章 不納降第三百九十八章 反間計第五百五十六章 畜類第五百八十八章 前程第八百六十六章 僞裝第七百零二章 草莽第六百七十一章 一銃第二百九十八章 山西之戰第二百二十二章 亂軍第八十六章 危局第四百四十一章 君在法下第八百一十五章 觀風第五十九章 魔鬼訓練第六百一十章 戰第三百五十四章 擁兵自重第八百三十四章 英才第六百八十章 棄城第十四章 大明的官第六百二十三章 鳥船第四百二十五章 梟雄第五百零六章 烈性第七章 私購軍械第一百零四章 首輔大人家第八百四十七章 野戰第二百六十七章 大明勳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