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六十九章 佈局江南

左二烽火臺,遇阻,摸到烽火臺下才赫然發現,這座上下三層的烽火臺周圍竟溝壑密佈,碎石成堆,亂石叢中穿行極易被發現,還會被碎石邊緣處的鋒銳割破衣衫。黑暗中幾個同袍趕到時,負責攻佔左二的精兵,正在碎石堆裡艱難攀爬。

一道斜坡上亂石成堆,數十精兵如張開翅膀的大蝙蝠,艱難攀爬,沿途留下的斑斑血跡,觸目驚心。附近烽火臺紛紛得手,打出暗號,便只餘下左二這一座麻煩,不時有同袍趕來觀察戰情,見到前方血跡斑斑的亂石堆,猛吞口水。

戰後,這等悲壯的戰事不免被記載下來,永世流傳。

自遼東至廣東,南京越來越興盛的漢社,爲嘉陵江二十二勇士著書立傳,編成話本傳唱,嘉陵江二十二勇士便揚名天下。漢社,在馬城授意下,自然便具備了後世宣傳機器的部分職能,隨着川陝戰事打的天昏地暗,馬城的入關爭民心計劃也進行的如火如荼,漢社,便是其中重要一環。

漢社自成立起便是三教九流,兼收幷蓄,如今在南京,揚州各地刊印書籍,編話本,風月戲,有條不紊將國子監,酒樓茶肆這些輿論陣地一一佔領。說書先生,秦淮名妓,不講評書不唱才子佳人,都改說西南戰事了。以南京爲例,上至國公爺下至市井百姓,人人都興沖沖談論着西南戰事,就連秦淮畫舫,一干風流名士也漸漸倒向漢社,便是東林黨組織的復社中人與漢社眉來眼去的也大有人在。

遼軍忠實執行着不擾民,不傷民的軍法,在西南與流寇爭民心。

漢社在江南繁華之地,東林黨,人大本營攪動風雨,發動大規模輿論攻勢爭民心爭的更激烈。

漢中,遼王行轅。

行轅中徹夜不眠,燈火通明,馬城將方世鴻自南京送來的密報,交與倪元璐,女中學士,傾城佳人王月的私信便收進袖子,藏了起來。這江南花魁最懂得討好男人,將一封私信寫的千迴百轉,哀怨動人,行事卻又越來越幹練。如今南京漢社以王月爲主,方世鴻爲輔,背靠國公府行事百無禁忌。

這女中學士召集了一班說書先生,秦淮名妓,打起轟轟烈烈的輿論戰。

可不要小看了秦淮名妓,評書名家在這時代的影響力,一個說水滸的柳敬亭便鼎鼎大名,如今改說西南戰事,更是南京城各家勳貴府上的常客。秦淮八豔,那更是後世人人耳熟能祥的歷史人物,便是這些三教九流中出挑的人物,在市井百姓之中的影響力才大。

復社,人高高在上的,天天喊着空洞的口號,如何懂得民間疾苦。

馬城將王月的私信收好,心中竟有些酥麻,對江南繁華錦繡之地隱有些憧憬,是時候佈局江南了。這場輿論大戰馬某是贏定了,暗中指使王月,方世鴻兩人使出這些犀利的手段,如今南京漢社便如同滾雪球一般一天天膨脹起來,漢社,幾無頑抗之力。

倪元璐看着方世鴻密信,一聲輕笑:“方公子行事,倒頗有幾分老辣。”

馬城不免笑罵道:“一介紈絝。”

倪元璐想起方世鴻握着一把摺扇,鼻孔朝天的紈絝形象,不免失笑,心中卻暗贊這位遼王殿下行事,從無虛言。他說要入關爭民心,那便是真的來爭天下民心了,這位殿下一生行事走一步,看三步,智謀百出,當世這些英雄豪傑,不世出的梟雄人物,風流名士與他做對手便是極大的不幸了。

“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領風騷數百年。”

馬城憧憬着江南繁華似錦,胸中豪氣頓生,便輕聲吟道。

倪元璐眼前一亮,拍桌讚道:“好句!”

馬城老臉竟面色不變,對於剽竊後人詩詞這種事情,早做的順手了,便琢磨着給王月回一封信,挑一首佳作哄一鬨她,這位女中學士傾城佳人勞苦功高,可得將她栓住了,又擔憂她被人惦記。丁文朝的軍情司,魏朝的坐探司在江南都有大批人手,按理是不會出什麼亂子,卻也難保。

腦中浮現起王月那張欲語還休,千嬌百媚的俏臉,終究是放心不下,一聲低喝,便命人將丁文朝找來。

深夜,戒備森嚴的行轅中。

馬城琢磨了半晌,終沉聲道:“文朝,你親去南京拜會國公爺,多帶些禮品,人手要精悍,先不必急着回返。”

丁文朝會意,施禮,含糊道:“少爺,咱底下人手黑,要死要活。”

馬城眼皮一擡,一道寒光一閃而逝,哼着道:“他不來惹你,你去惹他做甚?”

丁文朝跟隨馬城多年,自是很好的領會了少爺的意圖,這話得反過來理解,復社那些人不來招惹便還罷了,倘若對王月對了什麼歪心思,那便怪不得丁某手黑,往死里弄了,這話中機鋒就得反着聽。

給王月回了一封書信,囑她萬事小心,便交給丁文朝帶去南京。

深夜,漢中,蜀道大軍調動是人喊馬嘶,行轅內重又安靜下來。

囑丁文朝帶人去南京公幹,倪元璐便聽的眼皮直跳,心知這江南繁華之地,便很快要鬧將起來了。

江南,那是天下人的聖地,大本營,鬧將起來那還了得。倪元璐心中卻又隱隱有些期待,倍感爽快,江南是繁華之地可也烏煙瘴氣,若能一掃陰霾沉痾,去了這枚壓在大明頭上兩百年的毒瘤,倒也不錯。

“誰無暴風勁雨時,守的雲開見日月。”

倪元璐微覺錯愕,輕笑道:“殿下也喜讀水滸麼。”

馬城老臉一紅,含糊過去,心說這句詩原是出自水滸的麼,有些尷尬,心中讚歎這市井之言,話本名著的生命力真是頑強呀,話本演義裡一句詩竟然也能流芳百世,說不得要授意漢社,炮製出一些頌揚遼軍將士忠勇的話本,代代流傳下去了。

深夜,嘉陵江畔。

二十二個精兵爬行了半個時辰,人人弄的遍體鱗傷,才殺氣騰騰從亂石崗中暴起,端着勁弩強攻烽火臺,爬上高處控制各處制高點。幾聲短促的慘叫過後,甲二烽火臺第三層的守兵,身中數箭從高中墜落,撲通落地。

第一百一十一章 墜馬第四百一十九章第六十三章 剿匪第五百五十七章 主堡第四百七十章 武裝採礦第四百三十七章 爭端第六百一十八章 奇兵隊第六百六十一章 暴力第四百七十六章 平倭策第五百零八章 狂轟濫炸第三百二十六章 與民爭利第一百七十六章 宮變第四百三十六章 教化第五百一十二章 輕火槍第二百二十八章 鐵騎狂飆第七百六十章 戰艦第四百二十五章 梟雄第二百七十一章 大海盜第三十八章 戰第四百六十二章 兵臨第六百二十六章 泥潭第五百四十三章 集市第四百八十五章 狠人毛文龍第一百九十四章 倒卷珠簾第六十八章 韜略第四百五十章 奴隸第一百五十五章 奸佞第三百五十六章 亂戰第七十一章 戰備第二百七十六章 剿海匪第三百七十二章 林中惡鬥第八百三十章 民情第八百六十一章 邊軍第四百二十章 入土爲安第二百一十九章 教亂第五百七十四章 跋扈第三百一十三章 善後第四百一十四章 軍法第二百一十三章第五百零九章 金澤第六百二十二章 春汛第五百二十九章 勇氣第二百零一章 奇襲遼陽第三百零三章 來戰第八百七十一章 夜戰第四百二十六章 上位者第七百二十四章 寧前第二百七十一章 拐帶第三十五章 於小姐第三百四十章 驚天鉅變第六十九章 定親第一百八十五章 錦州第二百二十八章 鐵騎狂飆第六十八章 韜略第三十五章 於小姐第八百零八章 棄軍第七十八章 西路慘敗第六百零九章 老弱第二百七十章 會盟第六十一章 坦率第六百五十二章 三法司第四百八十二章 上兵伐謀第一百三十八章 春華秋實第二百一十九章 教亂第七百二十七章 規制第四百五十七章 急先鋒第三百九十七章 流芳第一百八十六章 胡無人第四百五十四章 善政第三百七十二章 林中惡鬥第五百九十七章 勳爵第八百五十九章 崇禎九年第八百三十一章 國策第八百三十章 民情第一百零一章 團練總兵第七百一十二章 冒險精神第二百二十五章 驕兵悍將第一百五十三章 賞格第四百六十三章 軍官隊第一百八十八章 開原書院第四百八十九章 軍情第一百四十章 夜戰草原第三百六十七章 斷後路第二百三十三章 開民智第四十二章 跪地免死第八十九章 廣順關大戰第三十九章 身先士卒第五百零三章 羣魔亂舞第二百一十九章 教亂第七百六十四章 戰略欺騙第十四章 大明的官第五百二十二章 行霸道第四百四十三章 悍將第三百二十一章 大宴儀第四百二十六章 上位者第五十四章 兄長第二百八十二章 折服第五百四十三章 集市第一百八十三章 論賦稅第二百六十一章 漢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