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七十九章 帝國

西伯利亞的冰天雪地中,炮戰很快進入白熱化,明軍動用了十個炮兵連,六十門攻城大炮,對雅庫茨克城展開了狂轟濫炸,水桶的鑄鐵臼炮高高仰起,很奢侈的發射着巨大的鐵彈。城內俄軍則用發射石彈的臼炮還擊。

六十門攻城巨炮不停轟鳴,重達四十斤的碩大鐵彈在火藥推動高高飛起,劃過詭異的弧度,越過城牆重重砸在城中,炮戰當日便將城內建築大量摧毀,阿列克謝總督嚇的又鑽了地道,驚慌的俄人躲進高大堅固的教堂,漆黑的地窖躲避恐怖的炮擊。

城牆上,情急之下大批僱傭軍管推開炮手,親自上陣操炮。

一些從法國,普魯士接受僱傭,來遠東發財的僱傭軍官施展渾身解數,冒險推出兩門城防重炮,在一天之內付出一門二十四磅城防炮損失的代價,連續摧毀了四門明軍攻城大炮,卻也只是杯水車薪。被激怒的明軍炮兵到了夜間,仍以密集炮火肆虐着俄國人的堅城。

雅庫茨克城在顫抖,直至深夜,打光了大半儲備彈藥的明軍才停止轟擊。

深夜,城牆上。

作爲一名常年在東線作戰的軍官,薩沙上校認爲俄軍已經慘敗,抵抗下去毫無意義,然而掌握軍隊的貴族軍官們並不這樣認爲,俄軍還有後手,那便是正在集結兵力的其他幾路俄軍,西北方的桑加爾城有八千俄軍,一萬武裝平民,西南方的基廉斯克有五千俄軍,八千哥薩克。

並且,皇帝陛下正在與強大的克里米亞汗國議和,正在與克里米亞汗國作戰的俄軍正在休整,並且,皇帝筆下花了血本拿出兩萬枚金幣,試圖買通克里米亞汗國強大的騎兵部隊,與俄軍組成強大的聯軍東征,皇帝陛下還試圖說服波蘭人,加入強大的東歐聯軍。

對於這支強大軍團的實力,薩沙上校是毫不懷疑的,克里米亞汗國的騎兵,波蘭人的強大軍團,這可都是雄霸東歐最強大的軍事強國,然而聯軍東征,也得是明年天氣轉暖之後了,雅庫茨克城能堅持到天氣轉暖嘛,薩沙以一個優秀指揮官的眼光去看,不太可能。

至於數百里外的兩路援軍,薩沙上校心中便只有鄙夷,那純粹是一夥毫無紀律性的酒鬼。投降的念頭在心中滋生,不可遏制,薩沙上校不想死,便暗中召集心腹謹慎的策劃起來,獻城。

城外,明軍大營。

六十門攻城重炮轟起來十分過癮,對後勤補給的壓力卻極大。

征戰不易,多虧了糧食,草料,棉衣這些軍事物資是交給商人籌備,運送,然後由官府買單的,不然,單單十二萬大軍冬季作戰的後勤壓力,就能將江南,江北兩省壓垮,如今倒是輕鬆的多,雖然出現了奸商以次充好,過時不至的許多狀況,卻還能維持大軍作戰的需求。

大明商人,全面參與到帝國戰爭中,擔負起大量後勤運輸任務,一面大發橫財,另一面,出現了許多著名愛國商人。商人本性逐利,有光宗耀祖的機會,卻也是樂於爲之的,一面大把撈錢一面收穫巨大的讚譽,商人們何樂而不爲吶,起碼在遼東商人當官已經成爲常態。

商而優則仕,正在成爲遼東官場的新生態,大明官場的大地震,從山西到江南,富商們紛紛走出家門,爲帝國征戰捐錢捐物,捐米捐糧,大明的鄉紳,富商正在從幕後走向前臺,這是大明中興後必然會發生的事情。崇禎九年,南京,燕京兩個行政中心雖然開了科舉,然而,考題範圍卻從四書五經,擴大到了史學,兵學,農學這些雜學的層面。

這是一次大膽的革新,二百多年來頭一回,科舉不是隻考四書五經。

江南之地,燕京之地雜學興起,研究漢史,唐史的學子越來越多,各地漢社紛紛建立起來,踊躍投入漢社的學子險些踩爛了門檻。大批學子扔掉枯燥乏味的八股文章,轉而研讀生動有趣的史書,救國濟民的農學,兵學,醫學,儒教的根基被徹底動搖了。

這是好事,馬城身處北征前線,卻深知他一手創造的漢社,如今已經到了改制的時刻。漢社,本意是爲了對抗儒教而創立的,如今卻正在發展成爲一個龐大大物,影響力卻來越大了。馬城心裡明鏡一般,漢社這樣發展下去,兼收幷蓄,勢力越來越大早晚會成爲執政黨。

或許五年後,十年後,漢社會成爲大明最大的在野黨,然後競爭執政黨,他本人自然便會成爲皇明帝國首任攝政官,完成虛君,結束數千年來中原王朝家天下的格局,誰知道呢,這都是以後的事情了。

深夜,馬城推開堆積如山的軍務,正欲小睡片刻,親兵來報,有一位自稱瑞典皇帝古斯塔夫二世信使的洋人求見。馬城微覺錯愕卻心中歡喜,古大帝終於按捺不住,對大明的主動示好做出迴應了麼。

深夜,中軍大營。

一位風塵僕僕的信使,帶着三個隨從,恭恭敬敬的跪在中軍大帳,行三跪九叩大禮。

那身材身材高大的中年歐洲人,竟說一口生硬的漢話:“瑞典王國宮廷一等侍從官彼得森,叩見大明帝國尊敬的親王殿下!”

馬城大咧咧坐在上首,溫言道:“平身,賜座。”

一側,親兵護衛,一干參謀司官員,都對這個知情識趣的瑞典人印象不錯,按大明禮節請了茶,閒聊起來,那侍從官便恭恭敬敬奉上一封國書,竟還是用漢字寫成的,只是語法有些混亂無序,讓盧象升看的呵呵輕笑起來,那麼古斯塔夫皇帝願意與大明結盟嘛,差不多,很含糊。

在做盧象升,幾位參謀官不動聲色,心知這位侍從官彼得森冒着巨大的危險,穿越整個歐洲跑來送信,不表現出點實力來,人家怎麼會放心和咱們結盟吶,留客,彼得森侍從官欣然應諾,被親兵帶下去沐浴用膳休息。馬城展開異國來信,這位瑞典皇帝雖然沒有明確承諾結盟,卻也表現出了一些誠意,將俄國人最新的動向全盤奉上。

第四百零三章 治下第二百零八章 走私第一千五百七十五章 長弓第七百五十八章 戰略重心第五百五十五章 狙殺營第三百七十二章 林中惡鬥第二百一十三章第五百三十七章 火力偵察第二百六十章 前路漫漫第二百五十二章 奸臣第五百六十四章 崢嶸第二百七十一章 大海盜第一百五十四章 少年天子第六百九十九章 收服第一千五百七十七章 狼煙第六百八十章 棄城第一百四十六章 朝局第九十四章 人傑第三百四十章 驚天鉅變第七百五十九章 宏願第一百九十二章 長途奔襲第一百三十二章 將興第五百三十七章 火力偵察第五百五十三章 瓦剌第七百零一章 漁會第三百八十七章 軍民第七百零四章 鎮壓第六百三十章 忘形第三百二十六章 與民爭利第六百六十章 唯天有漢第五百零八章 狂轟濫炸第七百八十章 攪動風雲第四百五十四章 善政第八十四章 推卸第四百三十三章 大妃第一百零一章 團練總兵第八百七十二章 鐵板第四百六十七章 披甲第一百四十九章 護商第五百七十三章 觀陣第四百五十一章 海盜邏輯第二百六十四章 翻案第三百一十九章 整頓山西第三百四十九章 東林復辟第四百四十二章 投槍第五百六十一章 恩養第三百八十九章 奴才第三百六十七章 斷後路第三百九十八章 反間計第四百九十九章 反敗爲勝第八百一十三章 堵截第七百一十五章 亂兵第三百五十章 搶班奪權第六百二十五章 洪峰第二百七十三章 歸京第二百六十五章 揚名第二百七十一章 大海盜第七百二十五章 遼東王第六百一十一章 虎第五百五十一章 一日三驚第七百七十七章 華陽第二十章 收心第六百三十四章 搶城第七百二十章 雷霆第四十九章 馬市第五百二十八章 祭天第二百七十四章 換裝第九十四章 人傑第三百二十一章 大宴儀第一百二十六章 危局第一百五十一章 草原大戰第六百五十四章 不義第七百五十七章 兵匪第八百三十三章 所謂清高第二百八十五章 好戰第六百七十二章 反攻第三百七十章 四不象第六百七十三章 漢民第二百七十六章 文明的自信第六百六十一章 暴力第四百一十章 軍中新貴第五百一十一章 衛戍第八十章 纏鬥第八百七十九章 帝國第八百五十九章 崇禎九年第一百六十二章 做帝黨第四百零七章 撈取資本第六章 公子好本事第八百五十五章 土人第二百五十二章 奸臣第四百三十七章 爭端第七百六十一章 夜戰第一百二十章 衝陣第一百四十四章 親明派第一百六十一章 虎狼之師第六百零三章 黑虎掏心第六百六十五章 佳話第四百六十五章 掠奪第八百二十九章 新政第五百九十八章 爲子孫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