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七十九章 合兵

南居益並不知道,他的這個老成持重的舉動,直接改寫了大明的歷史,讓大明走上了一條截然不同的道路,並且直接避免了一場大明版本的南北戰爭,南方資產階級,與北方奴隸主之間必然會發生的南北戰爭,一如美國版本的南北戰爭,一場資本家和奴隸主之間的慘烈戰爭。

大明照這個勢頭髮展下去,南方資本家勢力必然會越來越大,最終會變成一頭脫繮的野馬,北方奴隸主也不含糊,能在北方輕鬆組織起一支騎兵大軍,照這個勢頭髮展下去不出百年,大明必將陷入資本家與奴隸主發動的南北戰爭,大傷元氣,一蹶不振也是有可能的。

大明要是內戰起來,搞出來的動靜可得比美國南北戰爭,規模要大上十倍,百倍,那太可怕了。然而老成持重的南居益,憑藉靈敏的政治嗅覺,幾乎是本能的嗅到了危機的氣息,還本能的做出了應對。他在臺灣礦業發展銀行這頭資本怪獸失去控制之前,以老道的政治手腕將這頭怪獸拆分了。

正是這一個意義重大的舉動,讓大明避免了美國式的南北戰爭。

被拆分後的臺灣礦業發展銀行,失去了重要的貨幣發行權,失去了金銀交易投機的機會,成不了銀行家,也成不了投機商人,那麼出路便只有一條,只能成爲一個個實業家。南居益的繼任者們,大明睿智的政治家同樣嗅到了危機,以高明的手腕數次拆分之後,大明,終究沒有出現英國東印度公司那樣的脫繮野馬。

於是,大明便走上了一條與西方截然不同的發展道路,中央集權與資本主義,奴隸制並行,集權的中央政府,強大的常備軍,始終將內戰的風險控制在可控的範圍內,並隨着社會的開明,奴隸制最終廢除了,大明成功避免了南北大戰的危機。

這個道理很簡單,只要大明南北兩個行政中心保持克制,不掐起來,手握財政大權又控制着忠勇的大明常備軍,奴隸主,資本家都老實點,誰敢叛亂就剿滅誰,明軍將士滿腦子都是忠勇愛國。

大明走出一條獨有的崛起之路,或許可以稱之爲國家殖民主義。大明始終維持着一個強有力的中央政府,因此成功的避免了分裂,避免了內戰,將一切野心家的企圖都抹殺了。畢竟家,國,天下的觀念在大明早已根深蒂固,明人畢竟不象洋人那麼散漫,對分裂行爲本能的抗拒。

崇禎十年,四月初。

天氣轉暖,大明北方各府經過一個冬天的儲備,練兵,對外擴張的腳步驟然加快了。遼東各地,一隊隊完成冬季練兵的新兵,從一座座新兵營中走出,總計十萬新兵攜帶大量牲口,馬匹,補給北上瀚海城,小海城,加入北征大軍,讓馬城手中的兵力達到了驚人的二十二萬。

二十二萬兵力要想越過烏拉爾山脈東征,仍顯不足,遠東實在是太大了。

馬城也沒想着急功近利,這場大戰還有得打,先將打下來的地盤佔穩了,移民,築城吧。沿遠東地區三四條大河流域,土地肥美,自然資源豐富的河岸,一路將定居點,城市建到烏拉爾山脈,這是一項浩大的工程,需要幾代人齊心協力完成。

四月末,各地衛所裁撤的軍戶,匠戶,三十萬青壯陸續抵達瀚海城,小海城,並且沿大河流域建立了一個個定居點。大明開國時確立的衛所軍戶制徹底廢除了,八十萬軍戶移民塞北,在江南,江北兩省,遠到西伯利亞的廣袤土地上安置下來,繁衍生息。

悲慘的大明八十萬軍戶,一朝擺脫了悲慘的軍戶身份,成爲百姓,表現出極大的吃苦耐勞精神。一些軍戶,甚至在瀕臨北冰洋的永久凍土層上建起了定居點,只是爲了擁有自己的土地,大明百姓對土地的執着,令人驚歎。與此同時,北方各省訓練的巡撫標營,約五萬兵力集結到甘陝,同時進攻盤踞青海的準葛爾部,馬城的要求是穩紮穩打,不求有功,但求無過。

崇禎十年,五月初。

集結在貞河流域的明軍開始分兵四出,發動大戰,輕騎向北進入楚科奇半島,輕易粉碎楚科奇人的孱弱抵抗,將盛產海象牙的楚科奇半島迅速佔據,並開始興建定居點。同時,分兵四出的明軍沿鄂畢河,託木河,塔扎河西進,清掃俄軍沿河建立的城市,堡壘。

二十二萬明軍分三路進兵,以碾壓之勢將俄人在東進過程中,建立的堡壘,城市一個個攻佔,拒爲己有,並加以修繕,駐紮部隊,毫不客氣的摘了俄國人的果子。要知道俄國人從本土東進到東北亞,可是花費了整整五十年,沿途剿滅了一個個汗國,土著纔打下了偌大地盤。

如今,二十二萬明軍鋪天蓋地而來,俄軍士氣渙散,一個個苦心修建的堡壘被攻破,或繳械投降,五十年苦心經營,東進的豐碩成果白白便宜了明軍,一個個甜美剋扣的果實,一座座設施完善的城堡,被馬城毫不客氣的笑納了。

貝加爾湖,湖畔。

兩萬鐵騎衣甲鮮明在湖畔撒了野,沿湖畔大舉西進。

李爭鳴駐軍貞河中段,對西邊這塊水草豐美的地盤垂涎已久,卻一直無力攻打,如今他親率兩萬鐵騎大舉西進,後頭還跟着三萬步騎,五萬大軍以碾壓之勢,輕騎四出尋找着布里亞特人的主力。佔據這塊寶地的是布里亞特人,蒙古後裔擁有數萬青壯,算是中亞大小汗國裡實力比較強的。

蒙古人能生呀,蒙古男人那就是一頭頭種馬,金帳汗國瓦解後,蒙古人分裂成大大小小許多個汗國,這些汗國被俄軍在東進的過程中攻滅了一些,如今又西進的明軍攻伐,算是爲三百年前的祖輩還債了。俄國,明國,這都是當年被蒙古人征服奴役過的國家。

俄國人也不傻,東進的過程中只攻滅了一些弱小的汗國,沒敢招惹實力強的汗國,明軍卻是不會客氣,二十二大軍雲集可不是來遊山玩水的,找到,殲滅布里亞特人的主力只是時間問題。

第五百四十五章 地利第五百九十三章 反正第二百七十六章 文明的自信第四百九十二章 荷軍第二百三十四章 閹黨第四百六十四章 騎兵甲第八百三十五章 川東之站第一百七十四章 歷史轉向第八百五十四章 剋制之道第一百八十七章 強軍第六百四十五章 開拓第八百零四章 刀法第一百九十六章 東江鎮第五百九十三章 反正第四百三十三章 大妃第一百七十三章 勳貴復辟第三百八十五章 豬突第八百八十八章 變陣第八百五十四章 剋制之道第一百八十七章 強軍第八百八十二章 隱蔽接敵第一百二十六章 危局第八百八十二章 隱蔽接敵第五百五十三章 瓦剌第二百五十五章 難堪第三十六章 火拼第六百九十二章 青壯第四百三十三章 大妃第二百六十七章第一百五十九章 葉公好龍第七百四十八章 驕橫第七百零九章 鳴炮禮第五百四十六章 天時第六百五十二章 三法司第五百三十五章 接戰第五百九十七章 勳爵第五十三章 攀咬第一百三十八章 春華秋實第四百八十五章 狠人毛文龍第二百五十八章 下江南第六百九十二章 青壯第四百六十七章 披甲第二百五十三章 圍獵第二十六章 上策第六百九十五章 入戲第三百一十八章 遼兵第八百八十六章 散兵第八百八十九章 圍殺第二百一十章 能臣第七百一十四章 奴才第五百五十七章 主堡第一千五百七十六章 鎮邊城第三百二十二章 國宴第二百一十二章 平叛第二百九十五章 爭鋒第五百三十三章 民軍第五百九十五章 碎碎平安第八百一十六章 分化之策第一千五百七十八章 亂起第一百四十四章 親明派第四百五十一章 海盜邏輯第九十五章 收房第二百七十五章 行刺第四十一章 關防第七百八十一章 密道第三百七十六章 烽火佳人第六百一十章 戰第三百七十四章 爭鳴第八百七十七章 覆滅第三百三十三章 友邦第六百七十六章 天下第一衛第七百六十一章 夜戰第六百七十五章 標營第六百三十四章 搶城第七百二十二章 妖蛾子第五百六十五章 擔保第四百一十八章 將歇第七百四十一章 遼騎入關第四百零二章 大清洗第三百八十八章 伏兵第八百八十一章 狼羣第三百三十六章 戰爭之神第七百四十九章 凋零第六百二十六章 泥潭第一百九十四章 倒卷珠簾第七百三十七章 惡人第一百三十一章 新的商路第六百五十章 佛法難聞第六百七十章 商君書第四百零四章 新學第一百四十章 夜戰草原第五百九十五章 碎碎平安第一百四十四章 親明派第二百四十一章 整頓京營第五百五十二章 拉鋸第六百七十七章 湮滅第一百零四章 首輔大人家第三百零三章 來戰第一百八十四章 天子一怒第二百八十八章 興大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