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三章只要願意等,總有美妙的事情發生

bookmark

雲昭的崇禎四年很快就到來了,對雲昭來說,有些無聊,有些慵懶,也有些虛擲光陰的意思。

然而,對於大明朝來說,崇禎四年的到來,天下並沒有變得更好。

賊人進入了山西,積極攻打河曲以爲立足之地。

一月,河曲陷落。

河曲丟失後,晉兵大敗,大量客軍進入山西,向河曲一帶集結。

朝廷爲此設置山陝總兵杜文煥統一指揮調度。

延綏東路副總兵曹文詔率領關寧軍進駐河曲以南。

巨寇王嘉胤據守河曲不出。

作戰規模的擴大,山西對黃河的河防程度也在提高。

延綏的東部供給線斷絕,加上南部、西部的運輸不通暢,延綏物價達到了一石米六兩。

這種情況下,不僅需要軍餉,也需要賑濟災民。戶部發銀六萬作爲延綏軍人春季的餉銀,戶兵兩部聯合發十萬兩作爲賑災銀。

這十萬兩銀子由吳甡帶着去山西賑濟。

沒有大量的糧食進入山西,光有銀子對山西百姓軍隊來說只是畫餅充飢。

在洪承疇的建議下,吳甡轉道藍田縣,向雲昭購糧。

崇禎四年正月定邊副總兵張應昌,左光先於保安斬殺巨寇神一元,可惜未能一戰潰敵,餘者依附神一魁,發誓要屠滅保安一地之人。

只是糧草不濟,不得不追隨王嘉胤,羅汝才,等人的後路,過了黃河進入了山西境。

李洪基,張獻忠,在山西境內一邊劫掠四方,一邊與官軍鏖戰,也就是通過連場鏖戰,李洪基終於獲得了“闖將”之名,而張獻忠也以“八大王”之名威震山西。

當整個延綏,以及山西河曲,河南北部,甘肅以東打成一鍋粥的時候,藍田縣就平安的讓人覺得無趣。

流民還是不斷地進入藍田縣,儘管雲昭下令封鎖了邊境,流民們還是尋找一切可乘之機進入藍田縣。

只要進入藍田縣,就紛紛投親靠友,不惜代價請人幫助在藍田縣落下戶籍。

崇禎三年十二月,雲昭麾下不過兩萬四千餘戶,到了崇禎四年三月,藍田縣在冊人數居然達到了駭人聽聞的三萬五千戶,藍田縣人口在一年之中暴增一萬戶,幾乎是藍田縣原有戶口的四成。

能通過各種渠道進入藍田縣,並且獲得戶籍的流民,就不能稱之爲流民,大多數人家都是上戶,最不濟的也是中戶,也只有這樣的人家才能負擔藍田縣昂貴的上戶籍的代價。

“當年漢皇遷十萬戶上戶入關中,也不過是這種規模。”

徐元壽又看了一眼藍田縣的人口冊簿忍不住嘆息一聲。

雲昭道:“長安縣被郝搖旗禍亂,高一功,賀錦又把扶風縣,乾縣弄得一團糟,我們背後的襄樊一地也是流賊四起,這天下百姓們想找一塊安定的住所,還真是難。”

徐元壽道:“你只要富戶,不準貧民進入藍田縣,這樣做有傷天和。”

雲昭搖頭道:“先生錯怪我了,藍田縣人口之所以會暴增,不是富人進來的多了,而是貧民進來了。

一個上戶人家,可以攜帶三家下戶一同進入藍田縣,纔是藍田縣人口暴增的主要原因。

只不過富戶進入藍田縣比較招人議論,而貧家小戶是隨着上戶人家一起進入藍田縣的,所以人人只說上戶人家家大業大。”

“你藍田縣的土地養活不了這麼多人……就算你總是有事沒事的把界碑向外擴,也養活不了這麼多人。”

“我準備做生意了,這麼些人全部去種地是不可能的,我沒有那麼多的土地,也不需要這麼多人都去種地。”

“聽說你聯合了晉地商賈準備一同開拓塞外生意?”

“沒錯,這是一筆大買賣,做好了能養活很多人。”

“如果我沒記錯的話,我吃的米似乎就是你從晉地商人那裡奪來的吧?”

“生意如戰場,分分合合乃是家常便飯,先生本是一個豁達的人,現如今爲何變得迂腐了呢?”

徐元壽搖頭道:“我只是爲那個跟你做生意的晉地商賈難過,什麼樣的生意夥伴不好選,偏偏選了一個強盜。”

雲昭笑而不語,掏出六個錢,從路邊的小販攤子上買了兩個麻團,一個遞給先生,一個自己吃。

徐元壽擡眼看看街道兩邊長達兩裡地的草市子,再低頭看看手裡的麻團,咬了一口麻團對雲昭道:“一個麻團三個錢?”

雲昭的眼睛笑的彎彎的,舉着麻團對徐元壽道:“先生,家裡人都以爲我獲得武庫,成了縣令,纔是我最大的成就,卻不知讓我們手裡的麻團變成三文錢一個,纔是我這兩年最大的成就。”

徐元壽跟雲昭兩人站在賣麻團的攤子跟前,看着路人絡繹不絕的過來購買剛剛出鍋的麻團,臉上齊齊的浮現出滿意之色。

“一柱香的時間賣了十二個麻團,得錢三十六。”

“拿着戶籍冊帶着三十六個錢去糧庫可以購糧六斤!”

“咦?藍田縣的糧價回落到了一斤六文錢的地步了?”

雲昭搖搖頭道:“沒有,這裡面門道很多,學生一時半會也說不清楚,這裡面牽扯到很多算法,比如製作麻團需要白米,而白米又跟麥子,小米,糜子有不同的價錢,換算起來很麻煩。

不過,既然出現了一個麻團賣三文錢的生意,那麼,一個麻團賺一文錢,是必須的。

這就是我讓給百姓們的利益,也是他們養家餬口的活路。”

“爲何是你恩賜的?”

“您知道外邊的糧價一擔幾何?”

“直到,劉章兄剛剛從韓城省親歸來,那裡的糧價快要價比黃金了。

對了,你就不擔心有人拿着你的低價糧食拿去外邊販賣?”

“不擔心,每一戶人家能夠買到的低價糧食是有數的,我們會保證百姓的口糧是低價的,他們不會有多餘的糧食拿去買賣的。”

“麻團怎麼說?”

雲昭無聲的笑了一下,從懷裡摸出幾枚銅錢遞給了徐元壽。

徐元壽仔細看了手上的銅錢,只見銅錢色澤金黃,字跡清晰,握在手中沉甸甸的,不像別的銅錢輕飄飄的沒什麼分量。

“這是你私自鑄造的銅錢?”徐元壽大吃一驚。

雲昭瞅瞅自家先生道:“我從來都不會冒天下之大不韙,陝西有鑄錢局,這些錢就是鑄錢局鑄造的,而陝西鑄錢局就在扶風,我出了一些銅料,然後獲得了一批這種錢。

大明朝從洪武皇帝到神宗皇帝,總共十二代,鑄錢的卻只有六位,而且每次只鑄造十九萬貫。

自從神宗皇帝之後,年年鑄造新錢,歲歲鑄造新錢……然後大家都開始用銀子了。

我覺得這樣做不對,先生您如何看?”

徐元壽順手把雲昭的給一把錢裝進袖子裡,揹着手瞅着玉山下的這個草市子,良久之後,纔對雲昭道:“早點長大吧,你現在的身體,已經裝不下你的野心了。”

雲昭笑道:“慢慢來,我其實一點都不着急,我甚至恨不得時間就停在崇禎四年,讓我多幾年的準備時間,這樣,我們就能把事情做的更好,更加的妥當。

未來的日子並不好過,我們需要做足夠多的準備,才能面對未來的風暴。”

“李太白曰:恨不能掛長繩於青天系此西飛之白日,雲昭時光是停不住的。”

雲昭笑道:“既然如此,先生願意給我從濠境弄奴隸工匠回來了?”

徐元壽嘆口氣道:“已經在來的路上了,我兄長替你買了很多,他不認爲這是傷天害理的事情,反而認爲是做善事,其中有兩個耶穌會的教士,也會一同到來。”

“他們是誰?”雲昭的大眼睛閃閃發光。

“鄧玉函、羅雅谷,我兄長還來信說,你可以去拜訪一下居留西安府傳教的耶穌會會士金尼閣與湯若望。”

第一四九章波瀾壯闊與雲昭無關第一六八章沒有惡,就揚善第六十一章莫日根大喇嘛第七十二章風起於青萍之末第四章 快要餓死的先生和狗第一七三章有教無類纔是大事第三十八章諸事不利第一零三章新時代,新規矩第十九章盧象升的操守第七十七章沮喪的李定國第八十五章過日子去吧第二十七章模棱兩可第一八九章海上的財富第一七三章有教無類纔是大事第一四六章人生就是一個不斷選擇的過程第五十章誰纔是大贏家第一二四章臥槽,倭寇第二十六章明眼人彭壽第九十六章地圖上的生命線第九十八章與時俱進第二十三章馮英,馮英第一一六章八閩之亂(3)第一零二章玉山多是負心人第一六二章苛政猛於虎第一四四章被人利用的蠢貨第三十三章山海關日記第五十章當老大就要有擔當第二十九章價值白銀十萬兩的人第一四九章仰望人間的惡魔第一一二章東窗事發第一六九章孔秀的斂財之道第八十二章 一切都要看天意!第一百章最後的灰燼第五十八章君王愛忠臣第四十三章沒一樣是對的第一七三章笛卡爾的疑問第一四一章總有人不死心第一一五章名將之路的開端人物清樣之一第三十章虎豹蛟龍狐狸與野豬精第七十二章風起於青萍之末第一六一章這纔是真正的夫唱婦隨第九十三章窮人別認親第一四一章不一樣的幸福都是幸福第一六零章 鵲巢鳩佔第六十三章金錢其實就是砝碼第一二三章只要願意等,總有美妙的事情發生第七十九章利益共同體第二十九章一曲天下哀第一二九章 難以避免的刺殺第六十八章搶劫,依舊是一個力氣活第四十四章所有的一切都不過是交易第一一九章錢多多的持家之道第三十二章陰影下,誰都長不大第八十七章英勇的拉多爾第一一二章強者的自覺第一二七章神靈的天使第十六章怎麼做一個惡官?第一五九章戰爭從很小的地方開始第六章武瘋子云楊(第四章)第七十四章 家天下第六章老子原來是獨一無二的第六章武瘋子云楊(第四章)第十八章人間一等第一四四章恐怖的惡犬第六十章愛情?不見得吧?第一百章如何控制憤怒?唯有豬!第一四三章不謀而合第一一七章順利的殺戮催生野心第一零九章海上起風暴第三十章也無風雨也無晴人物清樣之七第六十九章新一代強盜終於出現了!!!第一四五章大度與刻薄第三十八章工作總是要有一些成績的第一零二章窮**計!第七章造反是要殺頭的!(1)一五八章人力有窮時第三十七章第一個五年規劃到期了第二十四章少年心第一一零章玉山的混賬東西啊——第一零二章歸於平淡第五章草原上的風第四十五章利益之戰第八十一章我做任何事都是爲了解除你的痛苦第一三八章傳庭死,朱雀生第一零七章宗教迫害的始作俑者第五十七章凋敝的世界裡人性不古第五十六章有追求就是好樣的第十五章誰是害蟲?第三十六章都走了第二十七章雲昭與猴子第四十八章要錢不要命強盜本色第六十二章最深切的問候第一三零章大鐵路時代的開始第十章倉鼠(2)第四十四章有大氣運的人捨我其誰?第一四八章抽陀螺的鞭子第一一四章這樣做夢就很過份了第一六四章皇帝的遠見就是狗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