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沒一樣是對的

從流民問題上,雲昭已經看到了秩序混亂的後果。

而維持國家秩序的永遠是民生。

有大志向要改天換地的人其實很少,如果把這些人放進整個百姓人羣中衡量,他們幾乎可以不計。

百姓是木柴,這些人就是火種。

當木柴還是青蔥樹木的時候,火種掉在溼潤的樹木上很快就會熄滅。

如果大樹枯死,火種就會點燃大樹,繼而形成沖天大火。

藍田縣是雲氏的根基,而藍田縣的百姓就是爲雲氏這棵大樹提供養分的大地。

藍田縣經過這幾年的高速發展之後,雲昭敏銳的發現,大明朝如果能解決民生問題,那麼,他還會繼續輝煌下去。

“歷史的車輪轉到大明朝這一站的時候,已經經歷了風風雨雨,萬千坎坷,朱氏父子面對歷朝歷代的興衰榮辱,既如履薄冰,戰戰兢兢又滿懷信心。

廢丞相,設藩王,懲貪官,興科舉。

大明王朝也曾紅紅火火,也曾笑傲世界,大明的戰艦也曾遊弋於海上,向世界宣揚大明的強大。

但是,現在就成了這個樣子……

耕種土地的人吃不到糧食,編織布料的人穿不上衣衫,蓋房子的工匠沒有房屋……這是什麼啊?

這就是最大的不公!

當朝廷不再爲大多數百姓謀福利,不再保護他的子民,成爲了爲一小撮人謀福利的工具,成爲富人壓榨窮人的工具,那麼,我們要這樣的朝廷做什麼?

難道我們天生就卑賤嗎?

難道我們天生就該被父母拿去換區區四十斤糜子嗎?

我痛恨這個結果,可是,我又慶幸這個結果。

沒有玉山,沒有藍田縣,沒有云氏,我長大了之後會幹什麼?

在困苦中長大,在艱難中活人,在卑賤中娶妻生子,遇到災荒年——再把自己的孩子賣四十斤糜子以求片刻苟活嗎?

或者——我們根本就活不到賣自己孩子的那一天!

我不感激雲氏買了我,給了我衣食,讓我讀書,讓我活下去。

我感激雲氏讓我知曉我該怎麼活着。

沒有尊嚴的活着跟豢養在豬圈裡的豬有什麼區別?

如果那也叫活着。

我寧願死!

我哀憐世人,所以,我要走遍整個大明世界,告訴每一個人,人到底該怎麼活着。

我要告訴世人,我們生而爲人,就要過上人才配享有的生活。

先生,這就是我的志向,我不想成爲日益擴大的藍田縣轄區裡的一個見習官員。

先生,我知道藍田縣已經很好了,我要走出去,我要把我心中所想,所思,告訴我遇見的每一個人。”

雲昭驚愕的瞅着瘦弱的韓陵山告別玉山書院所有先生,背上一個不大的包裹,提上一柄劍,毫無遲疑之意的離開了玉山書院大堂。

“我要去揍這個傢伙一頓。”

雲楊怒極,藍田縣正在飛速的擴張中,商南縣到藍田縣中間還隔着三五個縣,到現在都沒有完全消化完畢,急需書院裡畢業的學生去填充大量的職位,這個王八蛋居然屁事不幹背上一個小包袱就去過自己的逍遙日子去了。

雲氏這些年的糧食全餵了狗!

雲昭自己倒沒有吃虧的感覺,瞅着那個瘦弱的少年下山,就對雲楊道:“這傢伙以後可能是要成神的,就是長得猥瑣了一些,這對他以後傳播自己的想法很不利。

可惜了。”

雲楊道:“四十斤糜子換來的人,你指望有好看的?你要跟徐元壽先生說說,不能再教出這樣的人。

否則,我們虧大了。”

張賢亮目送韓陵山離開,聽雲楊這樣說,擺擺手道:“蜀犬吠日說的就是你這種不學無術之徒!

這等人才出在我玉山書院,纔是我玉山書院將要大興的徵兆,這樣人如果多出一些,纔是你雲氏之福。

告訴你,別以爲今日是你們扶持了這些人,就處處以恩人自居,待他日,他們將百倍,千倍,萬倍的回饋你雲氏。

跟這樣的人才比起來,莫說玉山書院,就算是你雲氏也無法相比。”

張賢亮罵完雲楊,又朝雲昭哼了一聲,就揹着手走了,從他衣角飄起來的幅度來看,此時,張賢亮胸中一定如大海一般掀起了萬丈狂瀾。

“他爲什麼罵我?”雲楊當着張賢亮的面不敢出聲,等張賢亮走遠了立刻開始發怒。

雲昭看了雲楊一眼道:“人家又沒有說錯,你就是一個不學無術之徒。”

雲楊沒有從雲昭這裡得到安慰,也就面無表情的走了。

馮奇先生走過來,低聲對雲昭道:“土地是根本啊。”

雲昭道:“怎麼處理?這幾乎是一個無解的難題,任何一個王朝在開國之初,幾乎都會做到讓百姓耕者有其田,可是呢,隨着人口逐漸繁衍,土地總是不夠用的,秦,漢,唐,宋,以及這大明,哪一個沒有在土地上挖空心思。

那一個長久了?

開國初期之所以能做到,是因爲在每一次改朝換代中我們都損失了大量的人口。

也就是說,每一個王朝更替,都是站在百姓屍體上完成的,開國初期的繁榮,完全是死去百姓的屍骨在滋養。”

“咦?你還算是有一些眼界的,既然問題出來了,你準備怎麼辦呢?

總不能像你以前說的那句話那樣——我死後哪管它洪水滔天吧?

我想此時此刻,被埋在南京孝陵裡的太祖皇帝一定不會贊同你說的這句話。

雲昭笑道:“其實呢,藍田縣的百姓自己已經找到了法子。”

馮奇想了一下道:“揹着界碑到處跑?

你有沒有想過,這個法子遲早會遇到麻煩的。”

雲昭搖頭道:“沒什麼麻煩,藍田縣的土地沒了,養活不了更多的人,長安縣還有很多空閒土地,長安縣的土地沒了,商南縣多得是,商南縣沒了,穿過武關道對面的南陽,襄陽又有很多。

就算關中,荊襄沒了,漢中,兩湖,蜀中還有,了不起我們遇山開路,遇水搭橋就是了。

想種地總歸是沒錯的。”

馮奇笑道:“我聽着怎麼走的還是賊寇的路子,人家是走到哪裡吃到哪裡,你是走到哪裡就把地種到哪裡。”

雲昭笑道:“你就說成不成吧。”

馮奇大笑道:“太想當然了,你以爲每個地方的地主大戶會允許你這麼做?”

雲昭道:“你也太小看百姓的力量了,當規矩已經在藍田縣形成之後,就會成爲一種習慣,一種全天下都要遵守的律例。

沒有田地的農夫在藍田縣種植糧食一般都是跟主家三七分的,憑什麼到了荊襄就要倒三七分?

農夫們看似弱小,實際上他們纔是最認死理的一羣人。

他們有的是智慧來處理這樣的問題。

另外,先生啊,大戶人家其實就是飄在汪洋大海上的一葉葉小舟,最虛弱的不是農夫,而是他們。

再加上現在賊寇四起,百姓的心早就亂了,這時候再讓他們打掉牙齒往肚子裡咽這不可能,隨時隨地會掀翻小船之下,即便是有阻擋,也會被消除掉影響。

就像現在的秦王,長安縣一半的土地是人家的,以前的時候呢,秦王府何等的驕傲,種他家的地租稅就是倒三七,當藍田縣的三七分成已經成了慣例之後,他還不是乖乖的把分成順過來了?

你應該知道,我可沒有鼓動百姓去跟秦王爭,更沒有主動參與此事,是百姓自己不種秦王家的地,在撂荒跟三成收穫之間,是秦王自己選擇了三成收穫,剛開始的時候還有些不滿。

現在還不是整天樂呵呵的?”

馮奇笑道:“他真的樂呵呵的?”

雲昭道:“他是真心樂呵呵的,不是說他收入增加了才樂呵呵的,而是他覺得這樣做能打擊紫禁城裡的皇帝,才樂呵呵的。”

馮奇不解的道:“他是皇族啊。”

雲昭攤攤手道:“皇帝在跟他借錢,最近有兩個叫做“剿餉”跟“徵餉”的攤派出來了,秦王家要出白銀二十萬兩。”

第一五零章歷史的一定要還給歷史第一九一章溫柔陷阱第一六九章造勢,學術造勢第三十五章說的都是大事情第一六四章皇帝的遠見就是狗屎第一一零章驕傲的鳳凰蛋(求訂閱,求月票)第三十九章強盜窩!!第一一四章煉獄級別的幸福第二十章小事一樁第一二八章推進跟退讓第八十九章一隻跑不死的烏龜第七十八章曇花一現的大鍋飯!第二十一章雲昭的請柬第一九六章全身而退的夏完淳第五十二章抱着美好的願望生活第三十四章誰比誰高明呢?第六十章好漢子誰都喜歡第十五章誰是害蟲?第五十七章凋敝的世界裡人性不古第四十六章夏完淳!!!第七十三章雲昭拖延症的後果第三十六章深層次的法律建設第九十八章新面貌,新人設第七十六章泥腿子的排場第五十一章粗粗的紅線第九十章五花八門的倒黴蛋第六十六章蒸汽朋克時代第一四三章勞動教育法第一二一章倒黴的人都是有原因的第一零九章正軌是個什麼樣子?第二十二章誰是大英雄?第一三五章淳樸的小羔羊第一七九章看似平庸,實則進步的日常生活第一二九章假道伐虢的二次應用第六十五章利益訴求第一三六章憂國憂民洪承疇第九十章外鄉人才有仁慈的心第五章雲昭,王八蛋啊——(1)第七十九章每個人好像都很滿意第一四二章溫柔的原因第六十六章爲中華民族之樹萬古長青而努力奮鬥!第五十二章命運的盡頭第九十九章會辦事的高傑第一五四章誰家新燕啄春泥第四十五章利益之戰第四十章老農的智慧第九十九章快活很難得!第一零七章沒有最壞,只有更壞(求首訂,求月票)第二十二章多爾袞的大局觀第一七七章大浪潮第一一六章藍田皇廷的用人之道第一五三章盡五湖四海之水洗不去的遺憾第四章危險來自海上第十八章 沒有人是簡單的第八十三章本色今晚零點上架,求訂閱,求月票第一零九章海上起風暴第九十七章悲慘的往事總能讓人成熟起來第一三零章酒壯慫人膽第一百九十八章黑暗的世界看不見光明第一六一章斬草除根第七章:不值錢的妖孽!第一一七章對症下藥(感謝飛翔家八戒老友的白銀盟打賞)第五十九章各有所謀第一二六章湯若望的迷惘第一八六章老子再也不來了第三十三章事實勝於雄辯第四十章我喜歡當強盜第六十章紅衣大喇嘛第十章你有猛將如雲,我有美女如雨第七十五章我,藍田,來了第一一一章精緻的利己主義者第八十章給予的永遠都比拿走的多(兄弟們,上三江了求支持。)第十九章黃河百害,唯利一套第二十六章明眼人彭壽第一零二章哪來的美好啊第一零九章正軌是個什麼樣子?第六十八章天上人間明月樓第十章誠信爲立家之本!第四十七章 外祖父第一九五章仗勢欺人第一零八章清風徐來第六十八章得不到?笑話!第一零四章人才濟濟第六十五章平地一聲雷第四十四章有大氣運的人捨我其誰?第九十六章韓陵山的新身份第二十三章新世界,新人物第三十八章諸事不利第一二六章時不我待第十六章自找苦吃的雲昭第一四六章我要做嫁衣第八十五章韓秀芬的戰爭日常第十六章令人討厭的政治手段第八章造反是要殺頭的(2)第一六五章柿子一定要撿軟的捏第一一七章造反的終極意義第一六八章沒有惡,就揚善第五章雲昭,王八蛋啊——(1)第四十九章勸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