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八五章其中有大陰謀

bookmark

第一八五章其中有大陰謀

大明朝已經動亂很多年了,所以,大家都有些疲憊。

李洪基帶着人馬去了廬州,張秉忠帶着人馬去了長沙。

他們都似乎不願意跟雲昭做鄰居。

突然之間,襄陽周圍就多了很多無主之地。

負責剿匪的官員們匆忙向皇帝報喜,報喜之後卻不敢進駐這些地方,只說自己正在追擊賊寇。

敢於造反的人都跟着李洪基或者張秉忠走了,留下來的大部分都是老弱婦孺。

沒有了賊寇,沒有了朝廷,這些老弱婦孺們反而對未來有了那麼一絲希望。

一夥青衣人騎着馬趕着大車來了南漳縣。

他們沒有驚擾那些倉惶逃竄的百姓,而是開始修補破爛的縣衙。

他們人手不多,因此,修補縣衙的工作進行的非常慢。

於是,就有一些青衣人去找那些驚魂未定的百姓,希望他們能幫忙修整縣衙,工錢不高,還是以糧食代替。

一些家中沒有隔夜之糧的百姓咬着牙去了。

傍晚回家的時候,他們真的帶回來了糜子跟小米。

於是第二天,就來了更多的人。

修補縣衙的活計不算重,而且還管飯,這就是一件油水很足的活計了。

多年以來,人們終於可以通過自己的勞動,換回來一些食物,這是好事。

瞅着孩子狼吞虎嚥,妻子也敢喝粥了,一家之主總歸是有一些感慨的。

只是,縣衙很快就要修補完畢了,也不知道這樣的活計,還有沒有。

縣衙修補完畢之後,就有很多青衣人直接進駐了縣衙,他們依舊沒有去麻煩百姓,而是貼出告示,希望能招募更多的人開始修整殘破的縣城。

這一次,全縣城的人不論男女老少一起參與進來了。

就在有人質疑這些青衣人能不能支付這麼多工錢的時候,數百輛大車進入了南漳縣,在百姓們親自動手下,將這些飽滿的糧食全部裝進了縣衙糧倉。

這些青衣人帶着招募來的百姓,推倒了那些搖搖欲墜無人居住的破房子,將裡面能用的磚石,土坯木料,全部都挑出來,堆積的整整齊齊。

在讓招募來的百姓將大量的垃圾填埋進坑窪處,澆上水之後,就用夯錘夯結實,這樣的地塊很多,平平整整的,看起來很有秩序感。

深秋的日子裡,南漳縣城裡的人卻忙碌不堪,雖然忙碌,他們的臉上卻多少紅潤了一些,少了一些菜色。

兩個月的時間裡,南漳縣縣城被整理的煥然一新,即便是原本坑坑窪窪的泥土路,也鋪上了從廢棄的城牆上拆下來的磚石。

南漳縣今年的天氣很冷,還下了雪。

因爲修整縣城的緣故,每家每戶多少都有了一些存糧。

不過,他們的活計依舊沒有結束。

也不知道從哪裡來了好大一羣人,這羣人一看就是有錢的。

衣衫漿洗的乾乾淨淨,眉眼看着也乾淨,就連探出來的手都是乾淨的。

這些人到了南漳縣之後,乾的第一件事就是買地,買那些被百姓們修整出來的空地。

有些人當地百姓是認識的,很多年前,這些人就離開南漳縣去逃難了,沒想到現在回來了,還變得這麼有錢。

空地的價格不菲,問過相識回鄉人之後,買地的價格令人咂舌。

這些人買了地之後,連房子都不蓋,一羣人卻在山根處合夥開了一座窯廠,第一爐青磚出窯的時候,這些本地人終於知道他們爲什麼寧可住在帳篷裡,或者租住別人家裡,也沒有立即動手蓋房子。

原來,人家要蓋的是青磚大瓦房。

此時,當地人已經認可住在縣衙裡面的人就是官府,領頭的那個年輕人就是縣令。

同時,當一隻上書藍田二字的石碑矗立在南漳縣邊界上的時候,本地人終於明白了一件事——從立碑的那一天開始,南漳縣已經屬於關中管轄了。

白日裡的南漳縣人來人往,到處都是馬車拉着磚石亂跑,空地上的房子,也在每日一個變化的慢慢矗立。

到了晚上,縣城裡終於安靜了下來,唯有縣衙裡面依舊燈火通明。

南漳縣大里長陳平清一清有些嘶啞的嗓子對屋子裡的青衣人道:“人口統計冊簿,土地統計冊簿,山林統計冊簿,塘堰統計冊簿,在三天內必須完成。

一個青衣人猶豫一下道:“有主的好說,如果原來主人逃難了,名下卻有這些物質,被我們當做無主物質給處理了,他們將來找到我們討要,該如何應對?”

陳平道:“貼告示三月,三月後,當做無主土地處理,我們沒有時間,也沒有人手去清查這些事情,這裡開春早,我們不能耽誤春播,這纔是我們工作的重點。

襄陽已經被張秉忠,李洪基,官府三方來回蹂躪之後民心全部喪失,社會已經崩潰,人員大量死亡,更談不到經濟活動。

首先,我們要開啓農業生產,來年春播是重中之重,田地裡有了秧苗,百姓的心中就有了根,等這一季糧食成熟之後,南漳縣的百姓就算是安定下來了。”

青衣部屬道:“分配給我們的資源終究有限,大里長,你如此快速的消耗這些資源,我擔心你撐不到夏收。”

陳平咬咬牙道:“不管了,不論我們做什麼,都沒有現在的局面糟糕。我們只有快速的讓百姓看到成效,才能談到以後。

繼續現在的發展速度,一刻都不要停,即刻從百姓中招收一百鄉勇,我們還要快速回復南漳縣的司法制度,去做吧。”

同樣的事情在襄陽所屬的五個縣裡都在發生。

如襄陽這樣的大城市,如果沒有周圍的州縣支持,想要發展起來無異於癡人說夢。

因此,如今的襄陽城,成了雷恆的屯兵之所。

而發展,卻是從周圍的州縣開始。

冒闢疆站在雪地裡瑟瑟發抖,原地跳躍一陣暖和一下身子之後就把繮繩套在自己身上,帶着一羣衣衫襤褸的百姓一起拖着沉重如山的車子前行。

跟以前當驢子的時候不一樣,這一次,他可是心甘情願的,也因爲被人當驢子用了好長時間,現在重新拖車,手法就很熟悉了。

這是沒法子的事情,馬車上拉的是種子,這東西極爲金貴,不敢有半點閃失。

他在玉山書院如願以償的爭取到了一個里長的職務,所以,在秋日的時候,就已經來到了南漳縣。

牲口不夠,自然只能用人來湊。

傍晚的時候,滿身泥水的冒闢疆來到了自己所在的東灣村。

這是一座很大的村子,賊寇沒來之前,這裡有足足四千多人,現在,只剩下不足八百人。

初來東灣村的時候,冒闢疆的一顆心是涼的,他甚至不知道自己到底該用什麼法子才能讓這座有着輝煌過去的村子重新煥發生機。

好在,南漳縣的大里長陳平是一個極爲幹練的傢伙,一道道指令下來之後,他只需要全心執行就好,並在執行的過程中慢慢學習。

他借住在東灣村殘破的祠堂裡,這是廖姓人家的祠堂,從規模來看,這裡曾經出了不少的人才,一些殘破的進士及第的木匾亂七八糟的堆在角落裡,只有牌匾上面斑駁的漆料還在默默地訴說往日的輝煌。

冒闢疆在藍田縣算是舊文人,所以,他從哪些牌匾上的字就能大概知曉廖姓人家中出名子弟的過往。

篝火明滅不定,疲憊的同伴已經擁着棉被沉沉睡去,冒闢疆卻無論如何都沒有睡意。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古人誠不我欺也。”

從一些村民口中得知,早在八大王來襄陽的時候,廖氏就已經被八大王抄家,抄了一個底朝天,不僅僅殺掉了族長,也殺光了在家的男丁,至於婦孺——則被押送軍中充作營妓。

好不容易等到王師歸來,廖氏逃亡男丁匆匆回到村子,卻被左良玉的兵丁捉住,拷問糧餉,可憐廖氏才遭了大難,哪來的糧草供應王師大軍。

左良玉部屬得不到糧餉,就用酷刑折磨廖氏男丁爲樂,不到三天,就盡數死去。

當李洪基打下襄陽之後,身懷破家大恨的廖氏遺孤,不再相信官府,也不再相信張秉忠,而是一頭加入了李洪基的造反大軍中。

當雲昭一聲令下,命李洪基離開襄陽的時候,廖氏遺孤也跟着離開,至今生死不知。

既然廖氏遺孤已經參加了李洪基的造反大軍,他自然就是反賊,所以,屬於他的家產需要充公,包括他們家的祖宗祠堂,以及所有的土地。

這其實就是雲昭要的結果。

冒闢疆知道,自從他仔細研讀了藍田《土地法》之後,他就明白,在雲昭治下,不許出現田產超過千畝的大地主,或者說,雲昭不允許他的治下有大地主存在。

他這是要從根苗上破壞宗族法度。

現如今,李洪基去了廬州,張秉忠拿下了長沙……下一步,這兩個人只能一個向東,一個向南。

想到這裡,冒闢疆怵然一驚。

他終於明白雲昭爲什麼不一口氣滅掉李洪基跟張秉忠了,並且還恭敬地伺候崇禎皇帝了。

其中——有大陰謀!

第七十一章江南一隅人物清樣之一第四章 快要餓死的先生和狗第九十章五花八門的倒黴蛋第一四六章玉石與石頭第八十五章強盜窩裡出來的貴公子第一零八章韓陵山裸衣勸將軍第四十二章殉葬!第七十五章死水微瀾第一六五章我不是崇禎第一零八章苟日新與磨刀石(求訂閱,求月票)第三十章虎豹蛟龍狐狸與野豬精第一一五章我真的還想再活五百年第一五四章統治的基礎第六十三章金錢其實就是砝碼第一二九章我來人世間,果然值得第七十五章我,藍田,來了第一二二章巨蟒的午休時間第六十六章誰這麼倒黴要成雲氏外戚?第一五二章堂堂老百姓第十三章春雨貴如油第三十章也無風雨也無晴第一三五章永遠都賣不完的糧食第三十章虎豹蛟龍狐狸與野豬精第一四六章玉石與石頭第七十四章 家天下第一四三章勞動教育法第一一二章兩種宴席兩種帝王第五十三章野心製造出來的輝煌第二十五章幻境!殺人不見血的刀!人物清樣之四第一百四十一章我如此的慚愧第一七五章大匠人第一五三章大火融城2第五十三章歷史從來就不是乾淨的第一六一章戰場上從來就沒有新鮮事第三十三章事實勝於雄辯第六十六章利字擺中間!!!第十二章新階段,新生活第六十一章關上門,打開門第一七一章鬥毆!第四十一章李定國的委屈第一零七葫蘆僧斷葫蘆案第三十三章山海關日記第十章你有猛將如雲,我有美女如雨第一三九章兩個未婚妻第一滴血(3)第七十九章每個人好像都很滿意第八十一章紀律,紀律,紀律第一五四章大火融城3第一一六章藍田皇廷的用人之道第三十三章大戰略,走西口第一五三章大火融城2第一四二章衣帶詔殺豪傑第一零三章溫柔地雲昭第五十八章君王愛忠臣第四十一章李定國的委屈第一三二章看起來似乎已經有了模樣第一六九章 多爾袞與多鐸第三十四章誰比誰高明呢?第八章謀事在人,成事在天第一五二章異端裁判所第一二零章黑夜裡的閒話第六十六章 明月樓的劫難第九十四章戚家軍!戚家軍!第五十三章四糜子的憂傷第一五五章血色《楞嚴經》第二十八章史可法來襲第八章養精蓄銳第二十七章紅鸞星動第一三七章準備,準備,再準備(第一卷終)第一章第八寇——雲昭第五十章大英陸軍的驕傲第一零八章萌芽總會成長起來的第一三四章繞指柔!第五十八章君王愛忠臣第一四六章好風憑藉力送我上青雲第六十五章生活是有慣性的第三十二章雲氏強盜第五十四章《蜀碧》第九章直白的張國柱第一五八章舊時山河第十二章孫傳庭的疑問第五十八章國之幹才的產生方式第一三五章永遠都賣不完的糧食第五十八章君王愛忠臣第三十二章你們折騰我,我就折騰你們第十八章小問題,大動作第九十四章國運隆昌與日薄西山第二十四章兩個一心爲大明考慮的敵人第八十一章危機,就是危險中還有機會第二十九章價值白銀十萬兩的人第一九四章擊鼓傳花第三十二章沒人能知道地獄有幾重第七十三章褫奪第一零六章人變了,事情也就有了變化第五十八章令人傷感的約定第三十四章恐怖的雲娘第九十五章 報復一開始就不會停第一九二章國之大事,在戎在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