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三章 太皇太后最後教誨

第一百七十三章太皇太后最後教誨

朱祁鎮知道楊士奇爲什麼這樣說。

因爲聖明無過陛下。

皇帝從來是沒有錯,錯的只是大臣。

這個政治原則從古代一直到現代,很多地方還有殘留。

每一個皇帝承認錯誤,下罪己詔都是很嚴重的政治問題。當然了崇禎不算。即便如此,崇禎下罪己詔,每一次都是很大風波。

朱祁鎮也不多說,親自攙扶着楊士奇出了文華殿。

朱祁鎮送了走楊士奇之後。

回到乾清宮之後,王振將各方奏疏在朱祁鎮的面前,分開來。

朱祁鎮身側有好幾張桌子,分別是輕重緩急。

這些奏摺,先以輕重緩急分放在四個桌子上,任何在桌子上,以軍事,災異,民事,六部,兩京十三省,錦衣衛,東廠,分門別類的放開。

每當朱祁鎮回到乾清宮之後,都能看見滿滿的好幾張桌子的奏摺。

朱祁鎮每日都是將這些奏摺過了一遍。

或者看累了,讓王振讀。

隨即口授,讓王振代爲硃批。

甚至爲了快速批閱,很多內閣意見無須推翻的話,朱祁鎮就在奏摺最後畫一個圈。就代表同意。

王振不知道朱祁鎮見楊士奇說了什麼。來到朱祁鎮面前,說道:“陛下,是否開始批閱奏摺。”

朱祁鎮擺擺手說,道:“先放着吧。”

此刻,朱祁鎮對自己有些懷疑。

懷疑他之前那麼勤勉的批閱奏摺,到底是不是正確。

朱祁鎮通過這些奏摺,深切的瞭解了大明到底是怎麼樣的情況。但是也讓看見了,千萬個要解決的問題。

不管是刑部,兵部,戶部,禮部,工部,戶部,還是都察院,大理寺,還有五軍都督府,地方上的問題,太多了。

朱祁鎮之前的思路,只是想辦法,見一個糾正一個,但是皇帝的精力就是浪費在糾正一個又一個問題上的嗎?

之前,朱祁鎮覺得是。

勤政,愛民。節儉,禮賢下士,就是一個皇帝。

但是而今,被楊士奇這麼一說。

滿不是這麼回事。

他幾次,近乎赤膊上陣一般,推進朝廷改變。

但是楊士奇怎麼說?求治太急,用事太繁?

這話對不對。

說對,太皇太后在地震之中,放棄朝廷大權,安心在後宮做一婦人。朱祁鎮不過幾個月之間,就鬧出好大風波。

這風波是各個方面的。

大方面,在整個國策之上。比如封建策,在小的方面,比如朱祁鎮對北京治理的改變,讓五城兵馬司。處理六部與順天府之間的矛盾。

等等。

在朱祁鎮看來,他做的並不是太多,但是不要將後世官僚的效率,來要求這個時代的官員。在這個時代,京師之中,在冊的京官才一萬兩千人了。

看起來很多,但是平心來問,負責大明兩京十三省,國防外交軍政民政等等事務的政治中心,一萬兩千人真的很多嗎?

其中還有很多,一杯茶一本書,搖搖晃晃一整天的養老官職。行政效率能有多高。

楊士奇就是很明白,自己下面的人是什麼樣的人。

改變不了下面的人,只能請朱祁鎮改變自己的節奏了。

這就是現實。

但是朱祁鎮真不甘心。

朱祁鎮心中忽然想到了太皇太后。

太皇太后雖然不管事了,但是朱祁鎮依然將太皇太后當做自己的靠山,遇見解決不了,或者說心中不解的問題,還是下意思的去見太皇太后。

朱祁鎮說走就走。

不多時,就來到了慈寧宮。

卻見慈寧宮之中,一副副畫像,幾乎將整個慈寧宮給掛滿了。

朱祁鎮心中有事,卻也好奇的問道:“娘娘,你這什麼,曬畫啊?”

太皇太后微微一笑,說道:“說什麼啊 ,這就是當年靖難功臣那些不能封爵的功臣家中適齡的女子。”

“是給你選皇后。”

太皇太后圈定了朱祁鎮的聯姻範圍,祖宗家法,不能娶大戶人家。但是太皇太后還是想爲朱祁鎮謀求多一點政治利益。

靖難功臣乃是軍中最大的團體。

可以說,但凡而今活躍在軍中的將領,他們共同的履歷,一定會有四個字:“靖難功臣。”即便不是靖難功臣,也是靖難功臣之後。

故而雖然不能娶大戶,但是從中下軍官聯姻,還是能鞏固朱祁鎮的地位。

當然了,太皇太后覺得是中下,其實就與石璟家中差不多,石璟家裡說不好,也有一個世襲副千戶。

再往下面就不行了。

太皇太后不覺得一些世襲百戶家裡的女兒,真有多大的能耐駕馭得了六宮。

太皇太后對孫太后失望之極,他之所以讓朱祁鎮抓緊成親,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將後宮大權直接交給了皇后。

不想讓孫太后染指。

朱祁鎮這才發現,這些話都是人物畫,近乎後世的仕女圖。

一個個工筆畫下來,非常傳神。每一個女子或站在涼亭之中,或站在花草之前。各有儀態的。不能說畫的不好。

只是朱祁鎮後世可是見過不知道多少美女照片,特別是那些真真假假的。但是不管是真假,但是最少在視覺效應之上,非常好。

照片比本人好看好幾個數量級,難道不好嗎?

朱祁鎮對這畫像上的美人並不感興趣,但是對畫本身卻有一絲觸動。

太皇太后見朱祁鎮有些發愣,說道:“皇帝,怎麼了?”

朱祁鎮說道:“這是宮中戴大家的手筆吧。父皇在的時候,曾經向戴大家學藝,孫兒看得眼熟。”

在明初畫壇上風行這浙派,而戴大家,就是戴進。也是其中風雲人物,併成爲宮中待詔。一等一的大畫家。

宣宗皇帝也常常與這些宮廷畫家討論,習畫。

只是朱祁鎮登基之後,太皇太后將這些人都遣散了。

畢竟太皇太后從來不覺得畫畫是什麼正途,特別是對於皇帝來說。

太皇太后聽朱祁鎮說起宣宗,心中微微一嘆,說道:“如果你父親在,這一件事情,也無須我來管。”

“說說吧,又遇見什麼難事了,你是無事不登三寶殿。”

朱祁鎮聽了,立即說道:“孫兒不孝。”

太皇太后說道:“有什麼孝不孝的,真正的孝順,在於你能不能廣大祖宗基業。而不是在來不來見我這個老婆子,你這一段時間,常常在乾清宮忙到深夜,你年紀尚小,要注意身體,將來日子還長的,讓王振代你批閱一些也行的。”

太皇太后雖然不管事了,但是畢竟不是聾子瞎子,宮中宮外大小事務,沒有能瞞得過太皇太后的。

只是太皇太后不管而已。

朱祁鎮說道:“孫兒明白。”

太皇太后說道:“楊士奇給你說什麼了?”

朱祁鎮隨即將楊士奇所言一五一十的說了出來。朱祁鎮說道:“孫兒一時迷茫,不知道該如何處置。”

太皇太后聽了,輕輕一笑說道:“楊士奇所說的沒錯。太祖皇帝在的時候,即便日以繼夜,又能看多少奏摺,處理多少事務,而太宗皇帝數次親征,與後方隔絕,也沒有見出什麼事情?”

“可見這天下,太祖皇帝是一個治法,太宗皇帝又是另外一個治法。”

朱祁鎮說道:“孫兒明白,朝政當以用人爲要,只是而今朝中大臣,也多不合我意。”

太皇太后說道:“于謙如何?”

朱祁鎮口中緩緩的咀嚼道:“于謙。是能臣幹吏,但是卻不是宰相之才,將他放在內閣首輔的位置上,孫兒恐怕不能與他善始終了。”

朱祁鎮本想將於謙當做未來的內閣首輔,但是而今看來,卻是不行了。

第六十五章 肇州血戰第八十五章 蔣貴第四十五章 登聞鼓第一百零二章 南洋水師初戰第二十三章 從直隸開始第一百一十七章 話南京第四十九章 煙火羣山第三十五章 治交趾策第十二章 內閣與司禮監第六十三章 水路救援第七十一章 男兒自是重危行第七十九章 歃血爲盟第一百二十六章 寧化黃氏第八十三章 日本兩幕府第一百零七章 迂迴計劃第十五章 預修大典第十二章 長樂未央不夜城第六十二章 于謙入京第十五章 預修大典第十五章 遺詔二第二十九章 塵埃落定大藤峽第六十四章 屋漏偏逢連夜雨第十二章 長樂未央不夜城第二十九章 石璟第三十章 朱祁鎮的決斷第一百四十四章 大閱武學第五十二章 于謙的去向第一百六十二章 廢南京六部的構想第一百三十九章 張郎遺策第六十章 徐有貞的目的第八十八章 對江南重賦不同的看法第二十九章 海西攻勢第七十六章 佛山鐵業第二百一十八章 罪己詔第二十一章 北方民生之多艱第二章 雲南局勢第八十三章 西南隱憂第四十九章 瓦刺第七十九章 歃血爲盟第二十一章 青貯第二十四章 民以食爲天第六十一章 新內閣第九十二章 開海四第一百一十二章 議麓川三第八十章 其次伐交第七十一章 教子第一百五十五章 天人楊洪第九十九章 不可讓楊士奇沒有好結果第七十九章 歃血爲盟第八十九章 于謙的西北政策第一百六十三章 特殊的早朝第一百零八章 倭寇疑雲第十七章 李時勉第九十五章 大明軍制第二十四章 願吾民無飢寒,願此河永定第三十七章 北京城的營造第五十章 英國公餘威第七十四章 江南清丈的開始第九十章 近乎破產的草原經濟第十一章 朝鮮靖難第一百六十二章 安定西南之策第九章 蹇公第一百三十四章 出巡第五十八章 長腿的滹沱河第三章 都掌蠻第一百四十五章 升龍大捷第五十章 瓦刺二第十四章 李滿住第十二章 內閣與司禮監第一百零九章 倭寇出沒第一章 襄王金冊第七十六章 佛山鐵業第十八章 河北營田第一百八十九章 張輔的奏對第一百七十一章 喜寧第一百五十章 重啓遵化鐵廠第一百一十九章 男兒賭勝馬蹄下第四十五章 首勝第十四章 禮簡而刑繁第一百四十四章 李賢的決擇第一百五十四章 瓦刺的試探第一百零七章 會獵朝鮮第九十九章 定風波二第二百四十二章 突如其來第六章 新天子第二十七章 鴨綠江畔第九十一章 公主下嫁第一百一十六章 海運總兵官第十一章 甲光向日金鱗開第一百一十七章 話南京第十九章 百姓苦第十七章 水深火熱第四章 方家兄弟第四十一章 天下風潮第十九章 破朝鮮之策第二十章 三世說與大同世界第四十六章 千金贈君子第三十一章 蠢蠢欲動的安南第一百二十五章 下鄉第一百六十章 失意的楊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