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大捷消息
朝鮮王好一陣子纔回過神來,說道:“你做事吧。”
朝鮮王的心酸卻不是別人知道,他自己從來不覺得自己比明宣宗皇帝差。但是他的功業也只能在區區朝鮮三千里河山,什麼開疆擴土,想都不用想了,再加上方纔年不過三旬,身體就垮了。
心比天高,命比紙薄。
“是。”李響說道。他猶豫了一下,說道:“那麼瓦刺的人?”
朝鮮王淡淡說道:“哪裡有什麼瓦刺的人,不過是幾個蒙古商人。”
李響心領神會,說道:“孩兒明白。”他立即中斷朝鮮與瓦刺秘密聯繫了。
朝鮮王這邊點頭。朝鮮這邊效率不慢。王英親自帶隊,帶領二千士卒,還有數十船隻,裝載了十萬石糧食,在朝鮮靠岸,然後再從朝鮮出發,穿過對馬海峽,然後向西北而去了。
王英這一次,幾乎出動了所有的大船。整個船隊的運輸量在十萬石之上,但是王英選擇了多帶士卒,寧可浪費一些運力。
就是擔心,一路上航道問題,倭寇問題。
不過航道問題,朝鮮人派人解決了。但是倭寇問題,依舊很成問題,王英的擔心也成爲現實,王英與倭寇結結實實打了一場。
他估計倭寇最少有千餘人以上。
在日本動用這麼多船與人,定然是有大名支持,可見足利的天下已經不成樣子了。
王英轉到西北,遠遠的看見岸邊的烽火。一道接着一道,唯恐看不見而已。
所以王英派人上岸聯繫,最後,被引入港口之中。
這就是亦失哈的海西衛所在之地。
王英不知道後世海參崴,不過卻也看出來,海西衛所在之地,是一處深入大海的半島。這種三面環海的地方。應對陸地上的進攻,的確是易守難攻。
至於海參崴所謂的深水港,對而今的大明根本用不着。
而此刻海西衛城,僅僅挖掘出壕溝,並且修建出來棧橋。
此刻見大船來了,海西衛這裡幾乎所有的人都一起歡呼。
在這裡聚集了數萬人。
其中有大部分都是女真人。
這些女真人之所以來這裡,爲大明效力,一方面固然是大明震懾力,另外一方面,就是爲了糧食。
這十萬石糧食不知道多少女真部落惦記着。
亦失哈都親自出來迎接了。
王英見到了亦失哈立即行禮,說道:“小侄拜見世伯。”
王英乃是王景弘的義子,王景弘與亦失哈都是宮中出身,如果王景弘還在,亦失哈估計不能與王景弘想提並論。
但是而今王景弘已經不在了,能爲王英謀一個錦衣衛千戶,已經是餘蔭所致了。
所以,他想盡辦法拉關係,找人脈。到處鑽營。
亦失哈也說道:“賢侄客氣了,如果王公公在天有靈的話,見賢侄如此能幹,定然也是欣慰的。”
徐有貞也跟着過來,他也與亦失哈之間寒暄一二。但是文臣與太監之間的先天隔閡。讓他們沒有多聊。
徐有貞將心思放在這周圍的環境之上,對女真百姓的生活,還有土地的肥沃等等。都進行了考察。
遠得地方。徐有貞並沒有多看。
徐有貞發現這一帶果然是很潛力,別的不說,女真百姓養馬居多,單單是馬價要比關內低了不知道多少。
那麼不開墾,單單是作爲馬場這一帶也是相當不錯的。
而向西北興凱湖方向有大片的黑土地,雖然一年一季,恐怕產出也不會太少的。
徐有貞心中暗道:“這是一塊寶地,但是亦失哈做的太粗糙了。”
徐有貞或許有這樣那樣的問題。但是本身有足夠的能力,水利,營造,屯田,等等都是一等一的行家裡手。
亦失哈與之相比,就差遠了。
不過一個消息傳到了徐有貞耳朵裡面,讓徐有貞一下子沒有心思想海西的規劃了。
這個消息就是成國公出塞,與兀良哈兩戰兩捷,斬首數百,兀良哈逃遁。
徐有貞立即想道:“京城有一場風波。”
雖然與兀良哈交戰的戰場,就在這裡往西幾百裡,但是之間有一座長白山。這消息是從戰場傳到遼東,再從遼東傳了過來。
所以,徐有貞判斷的沒有錯。
當他在這裡聽到這個消息之後。這個消息早就傳到了京師。這個消息在京師的傳播,更是在徐有貞的判斷之中。
當大捷剛剛傳來的時候。
京師之中大爲歡喜。
畢竟說起來,這一戰其實是朱祁鎮登基以來,僅次於麓川之戰一場大戰。
不過麓川之戰,畢竟遠在天邊。
北京百姓根本沒有切膚之痛,覺得事不關己。
而北擊兀良哈,卻是大爲振奮京師人心。
當然了,這是百姓一層的看法。
但是官員層面就不一樣了,已經有言官彈劾成國公空耗國資。一事無成,乃至於諱敗爲勝。
原因就在這斬首人數上。
三路大軍,如果加上曹義一方,就是四路大軍,但是四路大軍斬首數加起來,不過是一千多級。
這個人數太少了。
出動數萬騎兵,單單這一場戰事的消耗,就少說十幾萬兩銀子。至於戰損的馬匹,戰損的士卒,更是不能僅僅算經濟賬了。
付出這麼大的代價,僅僅是斬首千餘。
朱祁鎮都覺得不舒服。
前邊說過,因爲斬首制度的原因。斬首數目,並不是兀良哈的戰損數字,兀良哈戰死的人員,應該在這個數字上翻兩翻。
但即便如此,也不過是幾千士卒。
雖然幾千士卒的損失,足夠兀良哈感到肉疼,畢竟兀良哈的戰兵也不過數萬而已。這足夠兀良哈傷筋動骨,乃至於元氣大傷。
但問題是,這種程度的損失,依舊達不到朱祁鎮的預期。
朱祁鎮戰略目標是什麼?
乃是趁着瓦刺主力在西域的時候,打殘兀良哈。最少讓兀良哈失去戰鬥力,將來與瓦刺大戰的時候,就不用擔心兀良哈了。
但是問題是,這一戰結果是不夠的。
這一場戰事的結果,朱祁鎮是不滿意的。
但是滿意不滿意,並不影響朱祁鎮的處置。
首先,這一戰不管怎麼說,都是一場勝仗,不是敗仗,特別是成國公朱勇也是盡力,朱祁鎮看從第一戰,到最後一戰的距離,就有三百多裡。
也就是說成國公朱勇帶着本部人馬接觸兀良哈本部之後,一戰大勝之後,追亡逐北,一口氣追了三百多裡。
咬着兀良哈不放。
兀良哈不得不已在全寧衛以北,距離捕魚兒湖不遠的地方,咬牙與成國公所部打了一仗。
至於第二仗打的就沒有成國公軍報之中說得那麼漂亮了。
雙方追逐數百里,人困馬乏,一番交戰之後,兀良哈斷尾而逃,成國公也覺得士卒疲憊,不能再追了。
於是就班師回朝了。
正月出兵,在東北很多地方冰雪還沒有消融。就算是朱祁鎮對戰果不滿意,也要對得下面打仗的將士們。
所以,即便有文官彈劾,朱祁鎮一一回護,並親自將彈劾成國公的奏摺,一一批閱,對有些說話過分的言官全部調出京師。
一副,他很相信成國公朱勇的樣子。、
更是召集大臣商議,這一次戰功的問題。從一開始就釘了基調,就是這是一場大勝,要重賞。
朱祁鎮甚至爲了避免文官的反對,自掏腰包,拿來一百萬兩白銀,犒賞全軍,凡是從徵之輩人人有分。
於是乎,所有人都知道,朱祁鎮對勳貴的愛護之心。甚至朱祁鎮傳出風來,要爲幾名將領商議封爵之事。
畢竟朱祁鎮想讓起高樓,就先要好好的推上一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