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家事國事

朱祁鎮好容易才應付了孫氏。

離開坤寧宮之後,重重的鬆了一口氣。

面對孫氏的慈愛之心,朱祁鎮實在有些承受不了。

說孫氏不好嗎?

孫氏與常德公主對朱祁鎮的愛護之心,是實打實的。雖然有專門的織造部門,但是孫氏還是堅持親手爲朱祁鎮做貼身衣物。

在小事上,幾乎是無微不至。

朱祁鎮感激涕零,讓朱祁鎮深感慈母的關懷,但是孫氏在政治大局上的幼稚,卻讓朱祁鎮很頭疼。

而且他似乎預料到,今後很長時間,他都要爲此頭疼了。

也幸好太皇太后對孫氏一般不計較。

但是太皇太后不計較,朱祁鎮不能有所補救。

畢竟而今天下大權都在太皇太后的手中。

朱祁鎮在坤寧宮中午睡片刻,就在刺耳的蟬聲之中驚醒,陽光好像將整個天地都鍍上了一層金。特別是與故宮之中,紅牆金瓦混合在一起,讓人別有一種燥熱的感覺。

對習慣後世各種工業噪音,重金屬音樂的朱祁鎮,對這刺耳的蟬鳴之聲,卻能從中間聽出一種旋律。

朱祁鎮起身,立即有宮女伺候朱祁鎮穿衣服。

只是朱祁鎮身邊,並沒有什麼漂亮宮女,爲首的就是朱祁鎮的奶媽李氏。除卻李氏之外,少有年輕女子。

一來,這上了年紀的中年婦女,在照顧人方面,比一些少女要好上不少。

這也是太皇太后的做法。

擔心朱祁鎮沉迷女色。

雖然朱祁鎮年紀小。但是宣宗皇帝前車之鑑,宣宗皇帝病情惡化之快,未必沒有因爲女人的原因,只是爲尊者諱,有些話不好說罷了。

所以,朱祁鎮年紀雖然小,但是太皇太后卻有防微杜漸之心。

朱祁鎮來到慈寧宮之後,卻見太皇太后似乎根本沒有午睡。手中翻着一封封奏疏。朱祁鎮說道:“奶奶,”一邊說一邊站在太皇太后身後,輕輕的按着太皇太后的肩膀,輕輕的按壓。

太皇太后一見此,輕輕一笑說道:“你娘又說什麼不中聽的話了。”

朱祁鎮有些尷尬,說道:“太皇太后英明。”

每當孫氏說了什麼不中聽的話,朱祁鎮都會來這邊求情,而求情之前,都要變着花樣討好她。

太皇太后畢竟是上了年紀的人。

幾個孩子之中,唯有越王因爲身體原因留在京師,但是畢竟是成年王爺,不可能時常入宮。

身邊難免寂寞,這也是爲什麼要將順德公主養在身邊的緣故。

朱祁鎮這種小討好,太皇太后其實是很享受的。

太皇太后說道:“她不管怎麼說,也是我大明的皇后,看在先帝的面子,還有你的面子上,只要沒有什麼大逆不道的行爲,我都容着她。”隨即她輕輕一笑,說道:“我這兒媳,也做不出大逆不道的事情,你就放心吧。”

太皇太后看人極準,這孫氏要說是一個大壞人,卻也不是。其實爲人也算不得糊塗,如果在普通家庭,也擔得起當家主母的位置。

但是到底是小門小戶出身。眼皮子淺薄,以尋常大戶人家的形態,當大明的皇太后也就萬萬不可了。

沒有辦法。

太祖皇帝的祖宗家法,挑選出來的大明皇后,在政治上,可以用無知婦人來形容。

終大明一朝,在政治上有所作爲的太后。也不過張太后而已。

至於萬曆皇帝的母親李氏,看似做的不錯,但是本質上是被外廷給糊弄的。只是嘉靖權力爭鬥下來黃金陣容落在她手上而已。

真不是太皇太后看不起孫氏。

要知道沒有一點天分,即便是做壞事也是做不來的。

不是每一個女人,都能成爲呂后與武則天的。

朱祁鎮說道:“謝太皇太后寬容。”

太皇太后輕輕一笑,幾乎彷彿說笑一般,說道:“說吧,你娘又說了些什麼?”

朱祁鎮將他與孫氏之間的談話,一五一十說了出來。

太皇太后聽了,輕輕一笑說道:“你娘吩咐,你早做便是了,不是我小看孫家,孫家裡面也就老大有些才能。其餘的人才,給些富貴便是了。”

“孫家畢竟是你的母族,不要因爲區區小事,惹你母親不快。外廷說嘴。”

朱祁鎮說道:“孫兒知道。”

щщщ¤ttκá n¤¢o

太皇太后說道:“聽說,今天你見了張忠與阮安。你感覺怎麼樣?”

朱祁鎮說道:“張忠有英國公之風,而阮安乃是本朝宇文愷。只是朝中沒有匠作大將,否則定是阮安。”

太皇太后說道:“張忠這孩子身子骨太單薄了,英國公年過半百,只有這一根獨苗,實在是可惜了。 你待他好點,英國公會感激你的,至於阮安,是一個老實人。有營造之事,交給他便是了,比一些外臣還好用,最少他決計不會上下其手。”

朱祁鎮不知道太皇太后看人之準,歷史上十幾年後,阮安去世,全家只有十兩紋銀。卻留下這個世界上最偉大的作品之一。

就是北京城。

不過朱祁鎮對阮安本身就有好感,說道:“孫兒明白。”

太皇太后說道:“你與張忠所說的是交趾吧。”

朱祁鎮說道:“孫兒明白,而今天下,正是與民休息的時候,不可大動干戈,只是交趾之事,乃是父皇之恨事,孫兒總要弄明白纔是。”

太皇太后看了朱祁鎮一眼,搖搖頭說道:“你啊,太聰明瞭,將我要說的話都說了。而今真不是動武的時候,即便不計算錢糧,欲成其事,先得其人,滿朝文武,誰能比得上英國公當年。”

“即便是英國公本身,也老了。”

“我也不是阻你做事,只是凡是要有輕重緩急,欲速則不達。將領你有大把的事情去做事。而今卻要好好學,好好看。”

“這江山遲早是你的。”

朱祁鎮說道:“孫兒明白,奶奶是對我好。”

太皇太后對朱祁鎮如此順服的樣子,心中卻越發忐忑不放心。

與朱祁鎮相處的時間長了,太皇太后滿意之餘,心中卻越發不敢小看輕朱祁鎮了。

因爲朱祁鎮對太皇太后教授的,幾乎一點就會,一說就通,一聽就明白。只是太皇太后教的越多,心中也就越明白一件事情。

皇帝這東西,就是一隻老虎。

朱祁鎮看似對他服服帖帖的,但是內心之中到底是怎麼想的?太皇太后也不明白,不敢壓制過分。

如果朱祁鎮是不懂事的話,太皇太后爲了大明江山,即便用些強制手段,也不在乎。但是朱祁鎮太懂事了。

甚至讓太皇太后擔心,朱祁鎮這一切是不是裝出來的。

如果他一切都是裝出來的,她在的時候,還好說,她一旦去了,她身邊的人未必有什麼好下場。

所以,不願意也不敢強制扭着朱祁鎮做事。

如果剛剛開始的時候,是太皇太后教授朱祁鎮朝政,之後是朱祁鎮主動向太皇太后提問,而今太皇太后卻覺得沒有什麼好教的。

倒不是說朱祁鎮都學會了。

第十六章 大捷消息第一百四十四章 襄王監軍第十八章 河北營田第十章 王直入閣第一百一十六章 臺灣置州第五十八章 故地重遊第一百四十八章 急流勇退陳芳洲第十章 開發東北第一步第六十九章 多事之秋第一百零一章 楊溥時代的開始第一百零九章 倭寇出沒第九十四章 成國公反制計劃第五十一章 頓兵城下第一百三十九章 回京第一百七十七章 烽火傳京師第五十七章 亦失哈二第二十六章 京城飛報第七十七章 占城之戰第三章 西南風波起第八十四章 雲貴總督第六十二章 肇州第五十二章 于謙的去向第一百一十一章 四年第一百零七章 楊溥秉政第九十三章 考成法第七十五章 葉留宗的野望第一百二十五章 巡城第九十三章 當今日本第八十三章 西事急第四章 朱祁鎮的算計第一百五十五章 治天下需用文臣第一百四十八章 急流勇退陳芳洲第四十章 武學派系的雛形第九十章 開海二第三十六章 老將不老第三十八章 出乎預料的開戰第七十九章 南洋近況第一百一十五章 新舊接替第一百二十七章 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第七章 你打你的,我打我的第十九章 破朝鮮之策第五十一章 彈劾曹吉祥第四十九章 三湖五河總方針弟七十三章 大計第七十一章 也先吐血第七十六章 于謙說太皇太后第三十一章 王振的預感第二百一十九章 衛所腐朽的背後第二十四章 民以食爲天第七十八章 雪山第一百一十四章 皇太后病倒第七十一章 也先吐血第三十一章,祭大成先師第三十章 安南盛世第一百二十章 鹽法開中法第七十章 父子第三十一章 蠢蠢欲動的安南第六十一章 滹沱河決第一百二十二章 一漢當幾胡?第一百五十五章 瓦刺使團的到來第六十二章 楊信的失望第二十六章 跳蚤的滋味第一百二十八章 大案之始第二百二十五章 宣大戰局第十一章 微山湖計劃第一百三十九章 楊溥的政治理念第一百三十二章 狼第七十八章 兩件大事第一百一十八章 殺一是爲罪第二十一章 儒家激進派第二章 塞上江南第四十二章 流放海西第二百四十四章 孟搏命第十六章 朱祁鎮心中的《大明會典》第一百四十二章 楊洪巡邊第六十八章 徵日本之問第十六章 朱祁鎮心中的《大明會典》第四十六章 大軍到位第五十一章 頓兵城下第九十六章 殘破京都第九十二章 堅持不懈埋子第一百一十二章 捧殺之計第一百一十一章 錚錚鐵騎鳴第四十二章 流放海西第八十二章 西寧讀書人第六章 李賢的作爲第四十一章 石亨的心思第六十九章 建文已死第四十二章 流放海西第九十七章 英雄所見略同第一百三十四章 朱祁鎮的第一把火第一百零三章 廢天皇第四十章 武學派系的雛形第十五章 預修大典第八十四章 家族第七十六章 佛山鐵業第六十章 徐有貞的目的第三十九章 石破天驚第七十一章 朱見治第九十八章 關原之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