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四章 楊洪vs阿刺知院

第二百零四章楊洪vs阿刺知院

要知道成國公軍中,不僅僅是成國公本人,他軍中不知道有多少靖難功臣集團的二代三代。所以楊洪今天的表態傳出去,或許皇帝能諒解楊洪,但是很多死了親人的人,是決計不會諒解的。

今後楊洪面對阻力就會非常大。

縱然靖難勳貴集團在這一戰之後,一厥不振,但是他們也不會從軍中消失,因爲這些勳貴與軍中的聯繫太緊密了。

就好像太祖開國勳貴。

雖然開國勳貴權勢大不如當前,但是他們還在軍中有存在感的,比如戰死的西寧侯宋瑛,比如黔國公一脈,等等。

這些人今後就會成爲楊洪的死敵。楊洪的麻煩還在後面。

武興躬身說道:“下官遵命。”

楊洪這才鬆了一口氣,說道:“老將軍何須如此,今日一戰還要多依賴您,此處出塞,我與閩西伯帶來騎兵開道,你帶領步卒跟隨,這兩座營地一定要修建好,足以容納十萬大軍暫時歇腳。”

武興說道:“末將明白。”

在他們想來,成國公所部乃是大明最精銳的騎兵,即便是打了敗仗,折損不少,想來也應該有小十萬人吧。

所以這營地要先預備着。

“報。”幾個人正商議着,卻聽下面來報,說道:“夜不收來報,有大隊瓦刺騎兵正向陽和口而來。”

此言一出,三個人都變了臉色。

因爲瓦刺大隊來陽和門口,有兩個可能,一是明軍騎兵主力已經被消滅了,瓦刺騰出手來了。另外一個可能,就是明軍騎兵主力,已經很靠近邊牆了。

這個判斷很重要。

因爲一旦錯了,後果就不堪設想。

比如如果明軍騎兵主力已經被消滅了,出關面對的就是幾十萬得勝之師,出去容易,回來就難了。

很容易將他手中這一支主力人馬都葬送了。

但是如果,明軍騎兵主力就快到了邊牆,他重兵在此,卻紋絲不動,朝廷事後問責且不說,楊洪都覺得自己對不起人。

根本不能向朝廷,以及天下百姓交代。

楊洪緩緩的踱步,走了一圈,忽然停了下來,說道:“傳令下去,明日出關的命令不變。現在已經快三更了,依舊是五更造飯,黎明出陽和口。”

楊洪似乎是向郭登與武興解釋,也像是是自己解釋。說道:“如果成國公就快到陽和口附近了,只需前出幾十裡,事情就能有一個結果,甚至不用去貓兒莊。但是如果不是,瓦刺鐵騎雖利,但是也留不下我楊某人。”

楊洪最後的判斷,雖然有些自負,但也是實情。不說他了,如果成國公知道前面的不是十幾萬,而是數量近乎翻倍的蒙古騎兵。成國公也不是沒有機會全身而退的。

只是也先情報上做的太好了,就在成國公知道真相的那一刻,也是他深陷陷阱,無法自拔的時候。

此刻楊洪事先知道這一點,做好足夠的準備,想要全身而退,並不是容易,但也不是毫無希望的。

在這一件事情上,楊洪對自己是有自信的。同樣,他也不想面對成國公危機關頭,什麼也不做,那怕這是無用之功。

第二天一早。就在成國公從貓兒莊突圍的時候,大軍也徐徐出了陽和口,出陽和口不過十里,就有大隊騎兵擋住了去路。

楊洪看了看地勢。

總體來說這一片地勢,丘陵居多,甚至有些丘陵都能稱之爲小山了,但是除卻個別山坡之外,其他的地方都能縱馬躍過。

楊洪見對面大旗,乃是阿刺知院,心中安定了幾分,說道:“武老將軍,我帶騎兵去擋住他們,你大隊人馬車輛在外,人馬在內,火銃,弓弩都準好,保持速度不變,繼續向西北方向。”

武興大聲說道:“是。”隨即低聲說道:“楊將軍,敵人不少,要不背靠步陣作戰吧。”

楊洪說道:“如此就太慢了,而今我有一種預感,成國公就在附近,因爲來的人不是綽羅斯家的人?”

一時間,武興搞不清楚,爲什麼來人不是綽羅斯家族的人,就確定成國公在附近?

其實楊洪的邏輯也不完善,更多是一種直覺。

如果成國公在附近,那麼瓦刺定然正在死命圍攻成國公所部,決計不能讓成國公回到邊牆,那麼綽羅斯本部人馬,定然是主力。

其實楊洪的邏輯並不完善,甚至偏頗。

阿刺知院雖然不姓綽羅斯,但是他是脫歡時期就跟隨綽羅斯的老將,是也先的鐵桿之一,甚至也先對信任,比很多弟弟都信任多了。

畢竟,有時候弟弟也會成爲哥哥的敵人。

視之爲左右手?這樣的重將在,圍攻成國公的時候,豈不是更有勝算,單單以邏輯來說,這也不能算錯。

很多直覺都是這樣的,是很多人想到結果之後,倒退過程,爲他強行解釋,然後加強了自己對直覺的相信。

在很多時候,很多領域就是這樣的。

楊洪也是這樣,他就憑藉這種這場直覺,下達了一個至關重要的命令。

楊洪躍馬橫槍,對郭登說道:“郭將軍,敢不敢與我在瓦刺軍中走一遭。”

郭登大笑道:“有何不敢?”

兩人各領本部人馬衝出了出去,本來護送在步隊之外三萬騎兵,居然丟下步隊,衝擊瓦刺軍隊。

這樣一來,明軍就處於前後脫節的情況之中。

一旦三萬騎兵還沒有回來,瓦刺大隊人馬蜂擁而至,明軍步隊就處於一個十分危險的局面之中。

武興也顧不得其他,立即下令各部,將戰車推出來,一道道戰車,其實就是古老的偏箱車,上面插着一根根長矛,與旗幟,後面還有火銃手,弓箭兵,一但遇見瓦刺騎兵,就能將他們擋在外面。

明軍用戰車,已經有很久的歷史了,特別是明初明代養馬數量不夠,在面對蒙古騎兵的時候,就開始啓用戰車這種古老的戰術。

京營之中的神機營,更是很多炮都在車上,當然了,他們擺炮形態與後世不一樣。

武興對這種戰術並不陌生。

此刻他卻沒有將心思放在軍中變陣,而是放在剛剛交上手的騎兵之中。

楊洪號稱天人,決計不是楊洪自吹自擂,而是每一個人看到了楊洪在戰場之上的發揮,就會驚歎道:“天下下凡不過如此吧。”

楊洪在數百親兵的簇擁之下,渾如一體,而楊洪所在之地,就是鋒矢所在。有親兵的保護下,楊洪不用擔心外人對他的進攻,近則用槍,遠則用弓,特別弓箭,二百步之內,箭無虛發。

而且楊洪射箭的時候,還會一邊大喊,一邊射箭,先喊射誰,隨即親兵一起大喊。比如前面穿黃衣者,然後喊舉旗者,穿白甲者,等等。

但是楊洪的箭太快,告訴你,你也躲不過。即便有人蹬裡藏身,楊洪也會告訴他,什麼叫做硬弓。

硬弓就是能射穿一匹馬之後,再射死一個人。

說實話,楊洪一個人縱然拿衝鋒槍,在戰場之上,又能殺死多少人,楊洪畢竟不是神,一場戰事能射出一百支箭,已經是不錯了。

但是楊洪的舉措,卻大大激發了全軍的士氣,也讓瓦刺將領心驚膽戰,決計不敢靠近楊洪二百步之內,生怕被一箭奪了性命。

將一怯,下面的士卒哪裡有士氣。一邊畏畏縮縮,另外一邊士氣鼎沸,熱血衝頭,雙方一撞,還能有第二個結果嗎?

阿刺知院見狀,不由大怒,說道:“一羣廢物。”隨即他帶着親衛堵了上來。

第一百三十八章 石亨謀主第一百零七章 會獵朝鮮第一百三十章 天下大旱第四十三章 海西經營第一百三十三章 盧溝河第一百六十二章 廢南京六部的構想第二十四章 碧溪第九章 內閣增補第三十五章 精簡少府第三十八章 出乎預料的開戰第一百二十九章 西征之議第一百五十五章 治天下需用文臣第一百四十九章 忽蘭忽失溫之戰第一百零四章 鐵甲鏗鏘第一百二十一章 拜將第五十五章 諸將第二百一十四章 周忱的堅持第七十四章 瓦刺可滅乎?第二百二十二章 來者猶可追第二百五十二章 正統勳貴第一百五十二章 出塞之前第七十五章 第一心腹于謙第一百三十八章 襄王之心第一百六十八章 誰是叛徒?第七十五章 白沙書院第一百二十八章 藏地風雲第二百五十二章 正統勳貴第一百四十三章 摸底第一百五十六章 塵埃落定大本堂第一百零八章 不負使命第二十七章 水部設想第三十一章 試探安南第一百五十九章 周忱的斂財手段第一百零一章 思明府之變第一百五十一章 馳道與運河第一百零七章 掀牌第九十八章 藏地第十四章 禮簡而刑繁第九十章 貝琳第一百九十一章 暴風雨前的平靜第二四十三章 石瘋子第一百零五章 朝鮮延邊之戰第八章 修律vs修例第二十二章 天災與人禍孰重?第一百四十八章 臨危受命的于謙第一百二十五章 巡城第二百零九章 雙方退兵第一百二十九章 首輔曹鼐第四十章 思任發之死第二四十三章 石瘋子第一百七十章 東廠內第五十章 官茶與商茶第一百五十一章 兵部尚書的人選第八十三章 大破葉留宗第一百零六章 倔老頭楊溥第八十二章 西寧讀書人第九十八章 來自江西的暗箭第九十七章 英雄所見略同第七十八章 趙新的考驗第一百零三章 太皇太后最後退步第七十二章 嫁公主的難題第三十九章 欽州黃氏之戰第一百二十五章 下鄉第一百二十一章 工部改革第七十七章 日食將至第二十五章 會試第一百一十一章 阿失帖木兒皈依真主第七十一章 也先吐血第一百四十章 今日方知獄吏之貴第八章 修律vs修例第八十六章 江南土地黑幕第一百四十九章 昆圖的法會第七十六章 安南vs占城第三章 會昌伯孫家第一百七十九章 成國公之心第三十八章 李瑈之死第四十一章 天下風潮第一百八十五章 成國公決斷第九十四年,徐有貞的日本任務第一百二十五章 于謙的隱患第八十七章 錢氏第四十四章 石炭二第一十七章 皇后監國第二十九章 塵埃落定大藤峽第一百二十一章 楊洪到第一百零八章 麓川第八十二章 凱旋閱兵第八十八章 高陽伯李文第九十五章 大藤峽背後第一百六十一章 秋風秋雨愁殺人第八十五章 尚書們的疑惑第一百零五章 日本行第十章 老臣于謙第一百一十四章 勳貴圈子的爛事第十四章 新任內閣班子第一百五十九章 老臣楊榮第一百零四章 桂西餘聲第十七章 王恕的猶豫第一百一十九章 長遠之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