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年,徐有貞的日本任務

第九十四章徐有貞的日本任務

如朝鮮攻對馬島,對馬宗家臣服朝鮮,足利家都無動於衷。

並非日本打不過朝鮮,而是日本內部糾纏之下,不可能爲一個小島打朝鮮。

日本雖然是一個島國,從歷史傳統來看,水師卻是他們的弱項。

日本的水師即便是在萬曆朝鮮之役中,也打不過朝鮮水師,更不要說這個時代了。

朱祁鎮揣摩着徐有貞這一句話,也慢慢理解了,說道:“具體的怎麼做?”

徐有貞心思急速轉動,他之前從來沒有想過這個問題。只能臨時想對策,他心思不知道轉了多少回合,說道:“以臣之見,首先要派使者再次去日本,冊封日本國王。”

朱祁鎮也明白。

日本與明朝之間的外交關係,卻是很複雜的。

這種複雜的關係,卻是從足利義滿開始。

足利義滿是室町幕府之中最有權勢的幕府將軍。

但是他也面臨很多問題,在各種問題之下,做出了向大明稱臣,並被太祖皇帝封爲日本國王。

足利義滿對日本國王這個名號,是相當之滿意,對外交往,比如同朝鮮的來往,都是用這個名號。

也顯示出足利義滿的野心,再加上足利義滿可以從對明貿易之中,得到很大的好處。

但是並不是日本所有人都滿意的。

比如說日本的公卿集團。

一來是面對足利義滿政治野心的企圖,二來就是日本以來的自尊心。

他們認爲日本自古以來,就是不稱臣的,是以獨立自主對等的外交原則,在隋朝的時候,還有日出處天子致日沒處天子。

日本天皇更是一直存在。

所以,不管中國人怎麼看,日本人從來不覺得,自己是中國的藩國。

而歷代幕府將軍之中,也唯有足利義滿向大明稱臣。

自然積蓄了很多的反對力量。

對付一個政治強人,最好的辦法,就是時間。

足利義滿自然不能長生不朽,等他去世之後。

日本與大明之間的貿易就有可反覆,甚至永樂年間,還搞出拒絕大明使臣的劇本。其中內情變化,朱祁鎮與徐有貞是局外人,並不是太清楚的。

但是數日本與大明最後一次外交時節來往,就是宣德年間的舊事了。

而今算起來,已經是二十多年前的事情了。

這二十多年的時間之內,中日在官方層面並沒有什麼來往。特別是在大明開海之後。

無他,日本在宣德年間的來朝,本意就是爲了勘合。甚至國書上,也是特別含糊了日本國王的稱號。

而大明在開海之後,勘合貿易雖然還有效,畢竟大明開海的時候,都是允許大明商人出海,而不是允許外國商人來朝。

所以外國要來中國貿易,要麼拿勘合來,要麼找一箇中國人作爲名義上的主家,乾脆與中國人合夥做生意。

總得來說,勘合貿易的重要性大大降低了。

用現代的話來說,日本與大明之間,呈現出政冷經熱的局面。日本作爲中國商品海外市場之下,在開海之後,中日民間往來更是頻繁。

只是如此一來,日本足利家族更沒有與大明有什麼官方交往的必要,甚至日本在有意迴避與大明交往。

似乎,一方面不想承認當年足利義滿低的頭。

另外一方面大明也是一個大國強國,也不好得罪。與其與大明交往頻繁,惹來各種麻煩,還不如大家都好像看不見一樣。

不耽誤發財就行了。

而且這十幾年足利家族內亂頻繁,新上位的足利義政也沒有得到大明的冊封,大明以冊封日本國王的名義出使日本,也算是一招好棋。

是一招投石問路。也要明白日本內情之後,纔好下手。

朱祁鎮點點頭,對日本的確要緩圖之。不可操之過急,但是朱祁鎮而今的目的並不是日本,而是日本的金銀。

這裡面就大有說頭了。

朱祁鎮說道:“朝廷而今用度艱難,而今瓦刺敗北,朕欲除惡務盡,追亡逐北,但是囊中羞澀,故而朕不得不貪戀財物,上下求索之。”

朱祁鎮語氣之中,帶着幾分自嘲。

朱祁鎮不能說不愛錢,但是他從來沒有想過,他大部分工作,就是搞錢搞錢搞錢。

有錢有些事情,也是做不了的,但是沒錢的話,是什麼事情都不能做的。

徐有貞說道:“陛下一心爲國,乃是國家之大幸。”

這一句話雖然是奉承,但是卻未必不對。

朱祁鎮一直壓制宮廷開銷,已經壓制到二百萬兩以下了。

年入二千五百石糧食,一千五百萬兩上下,宮廷開支在二百萬兩之內,更不要說,還有少府等收入,不列入國家預算之中。

真的算起來,朝廷在宮廷方面的開支,已經壓縮到了不足十分之一。

國內外大型工程一律停了下來,甚至朱祁鎮自己的山陵,朱祁鎮也沒有要修的意思。

朱祁鎮說道:“朕的錦衣衛得到一則消息,卻是在日本一島嶼之中,有一金山。”

徐有貞頓時明白朱祁鎮爲什麼這麼關心日本了,但是他即便決定不該質疑朱祁鎮,但是也忍不住說道:“陛下,這消息可是真的?”

朱祁鎮也明白,將這個消息託於錦衣衛之中,還是有些難以取信於人。

他說道:“朕也不知道,只是姑且信之。”

徐有貞說道:“爲了這個消息與日本動刀兵的話。太-----”

他一時間不知道該用什麼詞了。

他想來皇帝平日也不見昏庸之狀,而且卻怎麼偏聽偏信起來了。他很想用一個比較委婉的詞,來描述他的心思,但是一時間居然找不到用什麼詞,來代替“荒唐”兩字。

朱祁鎮不用徐有貞說完,也明白徐有貞的心思。

朱祁鎮說道:“朕也知道。不過此島不在日本大島之上,而是在日本西邊一小島,名曰佐渡。在偏遠之地,即便在日本也不受重視。與海西,朝鮮遙遙相對。朕就是想讓你專司此事,出使朝鮮之事,你與李實也打過交道,就交給他了。”

“想辦法讓日本讓此島於朝廷,不行,就動兵不遲,讓王英負責此事。”

“他也歸你節制。”

“如此此事是假的,朕自然要殺人,錦衣衛也要清理一下了,但是如果事情是真的,朕要你確保這佐渡島一定要在朝廷的手中。”

朱祁鎮之所以選擇佐渡,而不管石見,就是因爲佐渡是一個島,而石見卻在日本本島之上。

除非大舉入侵,朝廷將石見掌控在手中的可能性並不大。

但是佐渡就不一樣了。

海外離島,只要封鎖好消息。

數年之內,大概沒有問題的,即便日本聽到了什麼風聲,也決計不敢輕易與大明翻臉,等大敗瓦刺之後,九邊重兵解放出來,軍制改革完成之後,即便日本不找大明的麻煩,大明也要找日本的麻煩。

畢竟朱祁鎮承諾了弟弟當日本王的。君無戲言,總是要完成的。

徐有貞對這一件事情,即便是現在也是將信將疑的,但是皇帝已經將話說到這一份上了,他自然是不可能推託的。

於是答應道:“臣遵旨。”

心中甚至盤算,如何行事。

聽聞只是海外一島。徐有貞覺得從日本手中討要過這個島並不難,畢竟古代疆域理念與現在不同。

所以日本人未必在乎這一個島。

但是問題是如果所謂的佐渡島上,並沒有金子,這一場鬧劇該如何收場,纔是徐有貞關心的事情。

畢竟聖明無過陛下,總是要給陛下圓了此事才行。

第一百四十五章 山東的滅頂之災第一百三十九章 張郎遺策第九十八章 李滿住的決斷第一百二十二章 一漢當幾胡?第九十一章 公主下嫁第一百一十一章 阿失帖木兒皈依真主第二十五章 民以食爲天二第九十章 工部侍郎彭誼第十九章 毛裡孩第一百八十四章 瓦刺撤退第五十一章 彈劾曹吉祥第一百五十一章 兵部尚書的人選第一百八十五章 成國公決斷第二十章 治水三人小組第二十五章 大明工部都水司第一百六十一章 王直鎮守南京第一百二十章 韓鐵城到寧化第一百六十五章 武興第二百三十五章 突如其來的血戰第一百六十六章 戰略決議第一章 襄王金冊第十章 開發東北第一步第六十五章 欲平安南,先定廣西第一百二十六章 其言也善第二十九章 辟雍之殿第一百零二章 孤身入思明第一百一十九章 瓦刺的外交試探第一百五十五章 天人楊洪第一百章 平瑤策第四十九章 科學之種第一百二十五章 巡城第一百三十一章 太子見冼景第一百八十一章 大同城下第一百一十一章 四年第八十九章 于謙的西北政策第一百七十四章 大元重光皇帝第一百七十三章 脫脫不花賭贏了第六十九章 建文已死第一百二十七章 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第一百一十八章 西南定策三第二百二十章 軍事改革的開始第二百一十五章 孝子朱儀第九十五章 開海七第一百八十四章 瓦刺撤退第一百九十五章 張輔的落幕第九十四章 內外新結構第一百四十五章 青年才俊第三十八章 家事國事第一百八十一章 大同城下第一百二十八章 巡城四第一百二十六章 巡城二第七十章 楊士奇治水意見第一百一十一章 錚錚鐵騎鳴第十四章 李滿住第一百一十章 少府的工作第四十九章 煙火羣山第十一章 孫氏第九章 蹇公第一百七十四章 滿壁荒唐紙第九十九章 潯州城下第一百五十五章 治天下需用文臣第三章 都掌蠻第一百四十一章 藩王危機第六十六章 突擊兀良哈第一百三十八章 石亨的猶豫第一百九十二章 鐵甲的黃昏第一百四十一章 黃河,黃河第八十四章 沙縣民變第一百章 大明鐵騎之威第一百五十章 漕運難題第三十六章 士子之間的爭執第六十一章 郭登到第一百五十七章 襄王出京第一百五十章 漕運難題第一百三十七章 爲大皇帝賀壽第一百一十二章 議麓川三第一百零九章 天下徽商第二百四十五章 瓦刺大崩潰第一百二十七章 揚州謝氏析產案第一百二十二章 治政學院第九十三章 武器生產體系第一百六十九章 香囊識人第七十章 諸子第七十一章 教子第五十五章 送別第六十五章 調整政策第四十三章 石炭第四章 朱祁鎮的京營第一百零八章 倭寇疑雲第一百二十四章 燕然大捷的轉折點第九十二章 畜牧業革命第二百二十六章 屠城之後第一百一十四章 寧化縣現狀第九十四章 開海六第一百三十章 死諫第一百五十章 破釜沉舟第二十二章 天災與人禍孰重?第一百四十二章 挫扁第七十六章 田園將蕪胡不歸第四十六章 山西大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