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婚事

第六十九章婚事

孫氏進了暖閣之中,說道:“你這裡怪暖和的。”

朱祁鎮連忙說道:“母后既然喜歡,就讓阮安爲母后在坤寧宮改造一番,就可以了。”

說起來也很簡單。

這樣的改造,不會觸動坤寧宮的主體結構。其實也就是在裝修上做了一些手腳而已。

孫氏微微一笑,說道:“你的孝心,我生受了。”隨即孫氏一招手,說道:“來,這一碗藥老老實實的喝了吧。”

卻見一個白瓷小碗之中,一碗中藥端了出來。

朱祁鎮一看,頓時覺得一股苦意從喉嚨深處蔓延出來。他沒有注意到,他的臉都皺起來了,說道:“母后,我的身子骨早就好了,不信你看。”

朱祁鎮還彎彎手臂,似乎想讓孫氏看看自己的肌肉。

只是冬天穿的厚,即便是因爲暖閣的緣故,朱祁鎮已經脫了一層,但身上依舊裹了好幾層,一點都看不出他的肌肉曲線。

孫氏笑道:“來吧,再喝一天,就不用喝了,乖。”

朱祁鎮知道說不過孫氏。只能接過碗來,捏着鼻子一飲而盡。

只是朱祁鎮心智雖然已經成年了,但是身體卻沒有。這一飲下去,只覺得那種說不明道不清的味道,似酸,似苦,似澀。一下子在喉頭炸開。

朱祁鎮的眼淚奪眶而出,根本無法控制。

孫氏立即端來一碗蜜水。朱祁鎮接過,又是一飲而盡。有這一碗蜜水打底,朱祁鎮才覺得好受了很多。

眼淚才慢慢收了,皺巴巴的小臉,也一點一點的舒展開來了。

孫氏與朱祁鎮閒話幾句,忽然說道:“我與陛下有話說,你們都下去吧。”

“是。”下面宮女立即答應下來,緩緩的退了下去。

朱祁鎮立即有一絲不好的預感,問道:“母后,有什麼話要說嗎?”

孫氏看着朱祁鎮,上前爲朱祁鎮整理了一下衣服,說道:“我兒長大了,是時候給你找一個媳婦了。”

朱祁鎮一聽,心中暗暗苦笑:“我才十歲,哪裡算大了。”朱祁鎮立即有一種不好的預感,說道:“母后的意思是?”

孫氏說道:“成國公家有一女,與你年齡正好相配。只要你娶了成國公府的女兒,慈寧宮那邊也不敢將你怎麼辦?”

朱祁鎮一聽,心中忍不住暗暗嘀咕道:“娘啊娘,我知道你是對我好,但是能不能不要幫倒忙。”

朱祁鎮明白,他將來的皇后,定然是一個他沒有見過的人,在結婚之前,也不可能有是感情。

但是他依然不同意,孫氏的安排。

倒不是,孫氏的安排不好。

成國公府也算是大明勳貴頂尖的一員了,簡直是好的不能再好了。但是這與大明家法相違背。

朱元璋早就定下來的規矩。皇家與小戶人家結親。不會與這些大戶結親的。、

朱祁鎮說道:“母后,這樣不好辦,你也知道我家的家法?”

孫氏說道:“那又如何?此時乃非常之舉,要不是慈寧宮孃家得力,會讓我兒受制於她嗎?將來你親政之後,再改回來就行了。”

朱祁鎮暗中搖頭,太皇太后的威信,僅僅是他孃家出自靖難功臣嗎?簡直大錯特錯。

朱祁鎮一時間,不知道該怎麼說道,才能讓孫氏明白,她是再幫倒忙。又不傷孫氏之心。說道:“母后,你放心太皇太后對我很好的。而今宮中我們勢弱,凡是一靜不如一動。能不動就不動的好,蹇公去時,說過,讓孩兒什麼也不做,只需要等就行了。”

“蹇公是這樣說的。”孫氏說道。

朱祁鎮說道:“正是。所以母后,今後不要觸怒娘娘就最好不過了。”

孫氏說道:“如此就好,只是我怕她懷恨在心。”

當初廢后一事,在雙方心中都是一個死結。孫氏看似屢屢妄動,其實乃是太皇太后在她心中壓力之大,簡直讓有崩潰的情緒。

朱祁鎮安撫了好一陣子,纔將孫氏安撫好,讓她不再提這一件事情了。

朱祁鎮送走孫氏之後,心中忽然想道:“不對,母后是如何與成國公府接上頭的。”

不過,朱祁鎮小看孫氏。而是不敢小看太皇太后。

皇宮作爲太皇太后的基本盤。

有什麼風吹草動,太皇太后決計比他先知道。大明宮禁森嚴,想要內外傳遞消息,卻不容易,除非有得力的宦官。

朱祁鎮立即想到了一個人,那就是王振。

王振與成國公府之間似乎有交際,這個消息還是金英報上來的。

不過,王振與金英之間彼此打小報告。

朱祁鎮早就習以爲常了。

有些事情知道就行,不必窮追。

此刻想起來,立即鎖定了王振了,立即讓人王振過來。

朱祁鎮負手而立,等王振一進來,朱祁鎮立即問道:“母后剛剛說要朕取成國公的女兒,這一件事情,是不是你弄的。”

王振聽了,立即跪倒在地,說道:“奴婢萬萬不敢,越過陛下做這樣的事情?”

“哦。”朱祁鎮轉過身來,看着王振說道:“那麼母后是如何與成國公府聯繫的?”

王振說道:“奴婢不知道,或許是各家命婦入宮的時候,太后知道成國公家裡有女。”

朱祁鎮冷笑一聲說道:“是嗎?”

各家命婦,不是朱祁鎮小看各家當家夫人,別的婚事,她們商量的辦也就罷了。這是關乎皇后的人選,她們真有權力決定。

誰敢?

朱祁鎮不想多追究王振了。畢竟而今王振還是他的左膀右臂。代他指揮宮中的太監。金英看似可靠,但是在朱祁鎮心中還是比不上王振。

朱祁鎮說道:“王大伴,從小你就在朕身邊,朕也想與你善始善終,有些事情能做,有些事情不能做,你思量好,今日的事情,就過去了。今後好自爲之吧。”

王振聽了,心中苦澀。說道:“多謝陛下寬宏,但是這一件事情委實不是奴婢所爲。”

朱祁鎮說道:“那就是宮中有成國公府的人,你知道該怎麼辦?”

王振聽了,心中一凜,說道:“奴婢明白。”

其實幾個國公府在宮中有眼線,這也很正常。這些眼線更多是與各國公有交情,爲國公府透漏一點消息而已。

不過,有時候該打掃一下就打掃一下。也不多。、

王振清理皇宮之中的眼線,卻不用多說。

只是這一件事情,並非張軒所說的那樣,到此爲止了。

等太醫確定皇帝已經大好之後,朱祁鎮立即去慈寧宮向太皇太后請安,太皇太后隨即將這一件事情重新提起來了。

“聽說你娘爲你相中了成國公府的女兒?”太皇太后看似無意,卻是有意的問道。

朱祁鎮連忙說道:“孫兒已經拒,這不合祖宗家法。”

太皇太后說道:“單單是不合祖宗家法,如此說來,你的婚事也該準備起來了。”

朱祁鎮一聽,立即知道其中不對。他忽略了一點。

就是皇帝大婚,很多時候就是皇帝親政的前奏。

孫氏想讓朱祁鎮大婚,未必單單是因爲成國公府。大婚本身就有很大的政治因素。

朱祁鎮連忙說道:“孫兒還小,這事情不急,待孫兒十八歲的時候再說說也不遲。”

朱祁鎮終於明白一件事情,他與太皇太后之間的蜜月期算是過去了。今後說話未必能如之前那麼如意了。

或許,這纔是兩個政治生物說話正常狀態。

太皇太后眉目之間放鬆了一些,說道:“哪裡能拖那麼遠,等你十五了,我自然會爲你準備婚事的。你也不用急。”

第六十二章 楊信的失望第七十章 懸危之計第四十章 使人君不近儒臣者,正此輩也第一百三十章 佛山造第五十三章 天下大水第一百四十六章 乾清宮侍衛換血第三十七章 楊溥難題第五十九章 北方戰略構想第八十章 寇深第三十六章 真假第六章 此禍已種蕭牆間第一百零三章 海西攻防戰第六十章 徐有貞的目的第十八章 西域近況第一百五十三章 吉曲之戰第九十三章 考成法第十章 開發東北第一步第二十二章 天災與人禍孰重?第一百三十五章 也先窺邊第一百四十八章 內閣人選的紛爭第一百五十七章 襄王出京第七十二章 汪氏第一章 天盛大可汗也先第一百四十六章 回天之力第六十五章 楊士奇與于謙二第九章 劉定之與李賢第一百三十三章 傳國玉璽第二百三十二章 無悔第八章 登基大典第四十一章 天下風潮第十八章 西域近況第九十八章 李滿住的決斷第一百八十一章 大同城下第一百二十九章 勳貴斷尾第二百零二章 咫尺天涯第一百一十章 阮熾的諒山撤退第一百五十二章 出塞之前第一百二十一章 拜將第三十九章 石破天驚第六十八章 徵日本之問第一百一十三章 海西之戰後第二百零四章 楊洪vs阿刺知院第十六章 海漕第一百七十一章 喜寧第五十一章 彈劾曹吉祥第三十章 江華島水戰第八十一章 黃河水患第一百三十章 死諫第四十四章 孔弘緒第六十七章 朱祁鎮的後宮第五十章 官茶與商茶第一百零三章 在京都第七十二章 嫁公主的難題第二十九章 辟雍之殿第八十四章 工業化的種子第五十章 金山銀山第十七章 西北馳道第九十六章 別江南第四十七章 肇州得失第一百零九章 諒山之戰之構想第一百四十三章 削藩--大明的政治正確第八十九章 工部侍郎提舉天下工場事第七十章 父子第三十二章 修陵第五十三章 處置曹吉祥第一百七十三章 太皇太后最後教誨第四章 方家兄弟第八十五章 河湟四衛第一百六十三章 特殊的早朝第一百零八章 不負使命第一百六十二章 廢南京六部的構想第一百一十二章 最後的掙扎第三十六章 老將不老第三十一章,祭大成先師第一百四十一章 國策進退第一百二十七章 將門虎子第十四章 新任內閣班子第十八章 河北營田第八十章 沿途所見第二百四十九章 殺俘第九十四章 開海六第六十一章 新內閣第一百一十三章 議麓川四第五十二章 負擔第二百零一章 決戰前夜第一百五十章 破釜沉舟第二十六章 換講官之意第一百四十六章 黃河改道第一百二十七章 託古改制第六十六章 解決問題第八十六章 大婚第二十六章 朝鮮之戰的帷幕第六十二章 肇州第一百五十六章 大寧遺夢第一百四十章 瓦刺使團第一百七十二章 張宗周孤身歸北第一百二十三章 黃河危局第一百三十三章 太子的錢袋子第一百一十三章 北伐第六十五章 也先的東北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