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 春耕準備

第七十四章春耕準備

過了正月十五。

衙門開衙了。似乎表明着,宣德十年正式成爲過去,而正統元年正式的到來。

只是即便是這樣,朝廷依然有一些懶洋洋的。

百官似乎沉醉在正月十五元宵節,與正月十九燕九的熱鬧之中,不能自拔。

等緩過勁來,二月就在望了。

正月下半月,朝廷之中,就決定了一件大事。或者說朱祁鎮認爲值得自己關注的大事,就是京軍在北京附近屯種。

朱祁鎮聽了這個消息,簡直五味雜涼,不知道該說什麼好,特別是那一日,也是他第一次召見於謙。

于謙在儘量委婉的將大明三百多萬軍隊,有一百二十萬逃兵的事情,告訴朱祁鎮。

朱祁鎮本以爲自己很鎮定了。自己修養已經很好了,但是知道這個消息之後,仍舊有一種想要殺人的衝動。

他固然知道,在這一件事情上,乃是從太祖朝到而今沉沉相因的結果。並非某一個人的過錯,更不是殺一個人,或者殺上一萬人,就能解決的。

但是他依然想殺人。

殺人或許不能解決問題,但是好歹能出氣。

這個消息將朱祁鎮第一次見於謙的好心情也都破壞了。

如果將這個消息,與京營屯種這一件事情,放在一起看,朱祁鎮心中更是不是滋味。

原因很簡單,再得知各地衛所,逃亡人數高達一百二十萬之多,朱祁鎮對各地衛所的戰鬥力,已經不抱任何希望了。

或許于謙相信楊士奇給的估計。但是朱祁鎮不信,他寧可將這一件些事情,往壞裡想。

楊士奇的數據就準確嗎?

下面就沒有瞞報嗎?

他忍不住想,是不是下面的衛所已經逃亡過半了。

如果這樣一來,京營數十萬大軍,就是大明朝唯一可以依賴的武力了。

如今卻讓京營屯種。

固然知道朝廷在財政上,並不是太好。但是也不至於如此吧。

朱祁鎮好久才深吸一口氣,將種種情緒壓制在心中,說道:“於先生,在這一件事情上,有幾什麼教朕嗎?”

于謙說道:“臣愚鈍之資。不敢妄言,不過,王兵部其實有意以募兵代替屯兵。”

朱祁鎮聽了,微微一笑,說道:“錢從什麼地方來?”

于謙聽了也一時語塞。只能說道:“陛下英明。”

朱祁鎮說道:“朕寧願不英明。”

朱元璋的衛所制度,號稱不費一錢,養兵百萬。

但是事實上,朝廷並非沒有支出的,明代衛所佔據的土地有多少,很多人都說不清楚,有八分之一的,有對半開的。

反正這些土地如果能挪到一起,決計超過一兩個省。

這一大筆田稅,朝廷都放棄了。

這些隱形損失,暫且不說。單單是而今朝廷各項開支之中,其實沒有養兵的開支。如果募兵的話。就是開支外的支出了。

而今朝廷還有不堪重負之態,楊榮決計不會不知道,京營的重要性,但是內閣還是一支同意,京營在北京附近屯種。

這就說明了,大明的財政不容樂觀。

朱祁鎮心中一嘆,財政問題是一個國家政治的晴雨表,很多時候,只要財政不出問題,即便別的地方出一些問題,朝廷還是能支撐下去的。

對於明朝尤其是這樣。

只是這個問題,卻不是而今的朱祁鎮能解決的。

朱祁鎮將這話題扯開,說道:“于謙會種水稻嗎?”

于謙說道:“臣錢塘人,少時也曾下地。只是不大熟悉。”

朱祁鎮說道:“既然如此,就跟着朕去看看。”

朱祁鎮一聲令下,一行人就出了乾清宮,一路走出紫禁城之後,才紛紛上馬。

很多人都以爲明確皇宮僅僅是一個紫禁城,其實不然,紫禁城不過是皇城,皇城外面還有一個宮城。

宮城要比皇朝大多了,其中就有好幾個湖泊,北京人稱之爲海,就是赫赫有名的北海,南海,中南海。

有好大一片園林,和宮殿羣,這就是史書之中常說的,西苑,南內,北苑,等等。

太皇太后不讓朱祁鎮出宮。只是而今,太皇太后爲朱祁鎮準備的功課,就是農事。這農事,固然不用朱祁鎮親自下地。但是最少也要朱祁鎮看着人勞作。

讓朱祁鎮知道百姓之艱辛。

但是宮中卻找不出這麼大的地方。

如果宮中找一片地方種地,卻是能的,大不了就某處花園剷除掉了。這也算是當初太祖皇帝舊事了。

太祖皇帝在南京的時候,皇宮之中,就不種花卉,而是全部種莊稼菜蔬。以至於皇宮之中大半開銷,都是自產自銷,不在外面採辦。

太皇太后索性,讓朱祁鎮去西苑選地方,順便踏青。

朱祁鎮帶着百餘名侍衛,打着依仗,于謙跟隨身後,都騎着馬。向西而去,不多遠就到了湖邊,看着一片汪洋。朱祁鎮心情大好。

而今這裡還沒有大片的宮殿。

看起來輕爽之極。

而今冰雪也開始融化了。已經有一些水鳥在湖面之上淺翔。

朱祁鎮忍不住手癢,將弓箭拿出來,就準備射箭。

于謙見狀,說道:“陛下不可,春日不獵。”

朱祁鎮聽了,立即說道:“朕知錯了。”讓左右將弓箭給收起來。

春天是鳥獸繁衍的日子,很多鳥獸都懷有身孕。如果狩獵的話,就是不仁。

其實朱祁鎮並不是太在意。

畢竟朱祁鎮自己又能射到幾個,甚至朱祁鎮估計以他的箭術,恐怕要箭箭落空。畢竟練箭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需要苦練。朱祁鎮而今只是能將弓箭射出去,至於準頭,就算了吧。而且也射不遠,這倒不是朱祁鎮的天資問題。

只是他力氣弱而已。

不過,作爲皇帝恩澤鳥獸,是政治正確。

在這樣的事情上,朱祁鎮早就習慣了。太皇太后教育下,養德這兩個字,朱祁鎮每天都記在心上。

越是在外人面前,就越是注意。

朱祁鎮說道:“於先生,你看着附近可以開田嗎?”

于謙看了看說道:“此地臨水,土質雖然算不得好,但是如果想要開荒,卻是不妨的。”

朱祁鎮說道:“阮安。”

阮安立即出列,說道:“奴婢在。”

王振看着阮安,心中不由有些嫉妒。

而今王振,金英,阮安,已經成爲太監之中的新巨頭了。

王振與金英就不用說了,朱祁鎮用阮安,卻不是他有意,而是他發現,宮中真正能辦事的人,也就是阮安了。

畢竟修建北京城,用功最多的時候,有七十萬人之多,阮安都能安排的妥妥當當。

可以說,這樣的能力,放一個封疆大吏,在朱祁鎮看來都不爲過。

但是阮安畢竟是太監。

朱祁鎮想辦一點事情,只要一問,定然是阮安最擅長,別的不說。

修路,修建暖閣,農田水利,這些事情阮安都做過,一等一的建築大家。這些事情都得心應手。

朱祁鎮自然一件接着一件神奇都砸在阮安身上。

只要朱祁鎮提出要求,阮安都能辦得妥妥當當的。從來讓朱祁鎮這個甲方滿意,這樣的情況下,朱祁鎮不用阮安,用誰?

朱祁鎮說道:“朕要在這裡開百畝的田,凡是我大明能種植的莊稼,朕這裡就必須有,特別是水稻是重中之重,這一件事情就交給你來辦。離春耕還有一些時日,你需要加緊,不要誤了天時,水渠,水車什麼都要修好。還要爲將來留有餘地。”

阮安立即說道:“奴婢領旨。”

朱祁鎮將這一件事情,交給阮安,他很放心,甚至有一點大才小用之感,他隨即對身邊的人說道:“你們都這裡,朕自己走走。”

第二十四章 海運現狀第九章 大明對奴兒干的經營第四十章 輿情第一百零三章 往事二第一百三十三章 太子的錢袋子第十三章 三楊解體第九十二章 拼命娶公主第四十一章 石亨第一百零五章 朝鮮延邊之戰第七十七章 松潘之會第一百四十三章 捏圓第二十七章 擴大化第一百五十四章 也先第三章 會昌伯孫家第四十八章 防秋第一百二十一章 錢法第一百章 大明鐵騎之威第四十九章 三湖五河總方針第八十九章 陸永的抗爭第一十三章 請修大明會典以安社稷疏第二十五章 封滹沱河神第十三章 始作俑者,其無後乎?第十五章 遺詔二第一百二十七章 瓦刺新主第十二章 徐有貞眼中的機會第四十二章 樹上開花第九章 周忱的接班人第七十六章 安南vs占城第六十七章 魏國公入處州城第八十八章 冼駙馬?第八十四章 雲貴總督第五十七章 朝鮮大清洗第八十八章 衛所改革試點第一百四十一章 國策進退第三十三章 瓦刺的兵器來源第一百零八章 南洋水師大出血第七十二章 門頭溝至京城線第一百二十二章 安南後繼第十八章 令人頭疼的孫太后第六章 此禍已種蕭牆間第五十二章 捷報第一百一十九章 男兒賭勝馬蹄下第一百六十四章 王翱第一百零八章 不負使命第一百三十三章 太子的錢袋子第一百零八章 南洋水師大出血第九十四章 開海六第三十一章 崩潰的開始第六十三章 自省第一百零五章 朝鮮延邊之戰第八十三章 弊政第一百一十 章 議麓川第一百零四章 二月十五日第一百二十五章 人之將死第二章 外戚第一百五十一章 兵部尚書的人選第七十七章 沿海航線第一百五十四章 也先第六十九章 多事之秋第六十二章 肇州第二百零二章 咫尺天涯第七十三章 大宴第九十四章 徵麓川餘波第一百一十九章 男兒賭勝馬蹄下第十九章 不準贖刑第三章 孟瑛vs沐昂第十三章 建州女真第七十二章 瓦刺可伐第五十八章 豐收第一百一十章 少府的工作第一百三十章 天下大旱第一百九十一章 暴風雨前的平靜第一百零一章 定風波四第三十四章 沐昂折戟第一百二十六章 遺折第三十七章 漢城之戰第四十七章 西虜寇邊第二十四章 碧溪第三十六章 真假第一百五十四章 老臣楊士奇第八十九章 開海第二百一十章 噩耗傳來第五十七章 朝鮮大清洗第五十七章 三省大震第三十八章 五世說第一百六十章 思機發之死第六十五章 也先的東北戰略第五十四章 吳士漣的絕望與希望第四十八章 關山飛渡第八十八章 舊港施家第七十四章 新理學的種子第十六章 朱祁鎮心中的《大明會典》第八十九章 工部侍郎提舉天下工場事第一百五十二章 與勳貴的聯盟第一百零五章 朝鮮延邊之戰第七十二章 汪氏第九十五章 任禮出鎮甘肅第一百一十六章 西南定策第五章 天馬來兮從西極第一百二十六章 寧化黃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