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 別江南

第九十六章 別江南

從朱祁鎮醞釀對軍制動手。

而今終於塵埃落定,轉變到收尾階段。

雖然是收尾,但也是萬般紛雜。朱祁鎮的工作量大大增加,因爲新制度遇見的都是新問題,雖然朱祁鎮借鑑了漢唐宋的一些制度。但是真正落實掉執行層面。很多細節都要一一敲定。

而且,大框架,朱祁鎮已經定下來了,但是具體到下面每一處具體的職權劃分,又牽扯到兵部與五軍都督府,不,五軍都督府,而今已經是樞密院之間的恩怨。

朱祁鎮的工作量一下子大增。

政務流程,勾心鬥角。

這一次百官條例的初稿審定,確定了考成法與軍制改革這兩件大事。

這些事情在中央方興未艾,但是江南也因爲朱祁鎮的決定,風雷初動。

寇深得到了他想要得到的,自然用了雷霆手段。以陸永爲首蘇州士紳,首當其衝。

陸永的待遇立即變得不同了。

本來僅僅是軟禁,但是立即從軟禁變成下獄了。流放舊港,限期必須出離開。

陸永在蘇州府的大牢之中。

他畢竟是進士出身,寇深給他留了最後的體面。那就是在牢房之中也算是有一個單間。

但是蘇州牢房畢竟不是詔獄。

因爲詔獄常常要關押大官,故而詔獄之中,其實有專門給達官顯貴的牢房,待遇上與外面的客棧差不多。

但是蘇州府就沒有這個待遇。

即便是好一點的牢房,也因爲各種潮溼腐敗的味道,以及隔壁的便桶什麼的,整個牢房之中充滿了讓人窒息的味道。

陸永大半輩子,固然談不上養尊處優,但是也從來沒有經過這樣的待遇,剛剛進入牢房之中就病了。

整個人昏昏沉沉的。

就在恍惚之間,忽然感到頭上一涼,有人在身邊低聲說道:“爹,爹,爹。”

陸永這纔打起精神,強撐着睜開雙眼,看着眼前的人,卻是他的幾個兒子都在,一個個都跪在他身前。見陸永睜開雙眼,一時間歡呼雀躍,甚至有喜極而泣的。

“爹,您喝藥吧。”陸永長子說道。

陸永看了他的四個兒子都在,咳嗽兩聲,說道:“看來,老夫還是得了寇某人的人情。”

真要嚴格的說起來,他幾個兒子也進不來牢房的。

“爹,寇大人來看過您了。只是孩兒不清楚,您爲什麼要這麼做?”陸永的長子忍不住說道。

寇深與陸永當初也是一個衙門出身的,要說彼此關係多親密,也是沒有的,但是大體上卻也是熟人。

寇深雖然對陸永下手了。但是卻還留了一絲脈脈溫情。只是不知道這一絲溫情是用來安撫江南士紳,還是對陸永的歉意。

陸永咳嗽兩聲,說道:“爲什麼?自然是爲了你們。這一次蘇州士紳共舉我爲代表,並不是我陸家有何過人之處,無非是因我陸某人恰當其位而已,如果在朝中任職那幾位回鄉,哪裡輪得到我說話。”

“爹,那就不說話便是了,何至於今日。”陸永長子說道。

陸永咳嗽一聲,說道:“你當爹捨不得那些土地,朝廷不過是清丈而已,又要不了我們的田,最多多一點賦稅勞役而已,我陸家出不起嗎?”

“不,從今之後,我太倉陸家就是蘇州士紳之首。整個南方士紳都欠了我陸家一個大人情。”

“這纔是我要留給你們的東西。”

陸永說着說着咳嗽起來了。

幾個兒子連忙上前,撫胸的撫胸,拍背的拍背,才讓他緩過氣來了。他輕輕一嘆說道:“七十三,八十四,閻王不叫自己去,我還有什麼想不開的,唯一放不下的無非是陸家,時勢如此,我也只能給你們留下一分人望了。”

陸永自然不是心甘情願如此。但是事情逼得他只能進不能退,只能拼了這一條老命,給未來陸家一分根基。

如果在此之前,蘇州陸家,還是全天下無數家族之一,但是在而今卻已經變得不一樣了。

這都是陸永用一條命換回來的。

當然了,陸永僅僅如此,陸家的地位也是一時的,剩下的卻要陸家其他人在科舉之上,有所發揮。才能鞏固這一點。

陸永四個兒子聽了,紛紛跪在地面之上,陸永的長子說道:“讓父親勞心如此,兒子等不孝之極。”

陸永說道:“而今說什麼都晚了,記住,不要浪費了我這一條老命換的人情。”

“爹,兒子我讀書不成,就奉你老人家去舊港吧。”陸永年紀最小的兒子說道,他方纔二十出頭,從小好厭惡讀書,好舞刀弄槍。即便讓他讀書也不會有什麼成就。、

而且老父流放萬里之外,陸家沒有一個兒子跟隨也太不像話了。

陸永點點頭說道:“好。”他微微一頓說道:“也罷,趁我在,就分家吧,你們三個兄長各有司掌,就按原本的來辦吧。老四,家中所有浮財都歸你,今後你就跟着我就在舊港開支落葉吧,如果有一個萬一,我陸家血脈總不至於斷絕。”

陸家的家風還是相當不錯。

幾個兒子沒有一反對的。

於是乎,陸永的四子,帶三五伴當,藏了千餘兩白銀,準備跟隨陸永一路風雨往舊港而去。

皇帝的命令很急。

故而,不過數日,時間就到了。

一併流放的大抵有千餘人,讀書人固然有,但卻也不全部是讀書人。

有些是正撞到槍口上的倒黴蛋,即便是後世還有一些人看不懂風頭,要頂風作案,未必是膽大,更多是無知。

放在古代也是一般。

陸永這般的,在做此事之前,就已經心中有數,與他這般也有不少,但是更多的是土財主們什麼都不曉得,真以爲這一次塞些銀子,就能過去,結果自然是去舊港走一遭了。

千餘被士卒押送着,陸永也被兒子攙扶着,一步步走在行人之中。

忽然見無數百姓簇擁過來,爲首押送的人有些緊張,卻見爲首幾個老者說道:“我們與陸兄相交數十年,今後恐怕見不到了。特別來送一杯水酒。”

這正是當初與陸永密議的幾個老人。

都是當地有頭有臉的人士,這些士卒也不敢得罪,畢竟寇深只是過路財神,總是要離開蘇州的,但是這些人才是蘇州地頭蛇。

他們自然要通融。

陸永強撐着與這幾個對飲一杯,說道:“我陸家的事情,就託付給諸位兄長了。”

“陸老弟放心,一切有我們。”這幾個老者自然拍胸脯說道。

這些老者離開之後,卻有更多人過來。陸永的兒子立即上前攔着,說道:“家父有病在身,實在飲不得酒。”

“無須陸公飲酒,我們只是以一杯水酒聊表心意而已。”

於是乎在蘇州城大街之上,無數鮮衣怒馬的士紳都在陸永身邊自顧自的敬陸永一杯酒,然後退下。

一時間舉城都在送陸永。

即便有遠處也有很多百姓都在看着。

一個小孩子遠遠的問道:“爹爹,他是誰?”

“是一個大好人,就是因爲他,皇帝才減了江南的賦稅。”孩子的父親說道。

這個孩子也用崇敬的目光看着陸永,說道:“我長大了,也要做這樣的人。”

很多時候,很難說誰對誰錯,但是整個江南有一套與北京完全不同的輿論體系卻是事實。

同樣一件事情,在北京看來是一個樣子,在江南看來,卻是另外一個樣子。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以江南財富之重,這一套輿論體系很難被壓制下來。而北京那一套輿論體系卻是依附在皇權之上,隨着皇權的興衰而興衰。

第三十六章 真假第一百三十六章 大軍對峙的開始第五十六章 災情彙總第一百四十四章 是天災非人禍第九十二章 畜牧業革命第一百二十六章 寧化黃氏第一百零三章 在京都第一百三十章 北京震動第一百六十章 思機發之死第一百三十二章 慶都公主所求第二十一章 仁政第六十九章 太子回京第八章 遼東之戰的戰略規劃第一百零二章 南洋水師初戰第三十七章 漢城之戰第一百零二章 南洋水師初戰第一百一十二章 捧殺之計第九章 劉定之與李賢第三十八章 景東之戰第九十七章 建州衛的處境第二百零八章 也先的嘗試第十四章 禮簡而刑繁第十九章 毛裡孩第一百二十五章 下鄉第十八章 瓦刺內亂的可能第一百零四章 二月十五日第六十五章 調整政策第一百一十八章 石亨的心思第四十三章 海西經營第一百零八章 麓川第一百二十八章 捷報傳來第三十三章 一道德而同風俗第四十四章 也先的算計第一百零五章 日本行第四十八章 防秋第十五章 徐有貞第一百零一章 細川勝元,死第四十二章 孔家南北宗第一百五十六章 大寧遺夢第九十章 工部侍郎彭誼第一百零四章 桂西餘聲第七十五章 郭登的應手第五十五章 諸將第一百二十章 鹽法開中法第六十三章 金蟬脫殼第五十二章 礦亂第一百一十章 約期第四十五章 登聞鼓第八十七章 對劉定之的安排第八十七章 錢氏第一百二十九章 如鯁在喉第一百三十二章 紛紛南洋策第二十八章 天理報第六十七章 當年千里追異人第七章 西南局勢第六十二章 肇州第九十五章 大藤峽背後第八十九章 太皇太后的考驗第一百九十八章 顧興祖逃第九十八章 風波定第一百四十章 天下藩王第一百一十二章 捧殺之計第一百零三章 太皇太后最後退步第三十三章 另外一扇門第一百章 戰爭的腳步聲第四十六章 大軍到位第四十九章 瓦刺第十二章 徐有貞眼中的機會第八十八章 對江南重賦不同的看法第四十九章 科學之種第八十八章 錢婉兒的一天第一百五十七章 歲月催人老第一百三十三章 太子的錢袋子第五十四章 于謙的身體第一百零七章 公主府夜宴第一百九十一章 暴風雨前的平靜第一百六十五章 武興第七十七章 沿海航線第三十章 風雲暗藏第十二章 軍議第一百四十五章 青年才俊第十七章 西北馳道第一百九十五章 張輔的落幕第一百一十六章 皇太后心事第二百二十五章 宣大戰局第一百三十七章 爲大皇帝賀壽第三十九章 大破麓川第一百二十八章 大案之始第五十三章 中學教材第一百五十一章 武學的意義第一百五十章 瓦刺的實力第十章 老臣于謙第十二章 見義必爲,非勇也第四十六章 石炭四第一百零七章 公主府夜宴第二十六章 朝鮮之戰的帷幕第一百一十四章 議麓川五第一百四十八章 臨危受命的于謙第二百三十四章 阿刺知院的等待第一百二十八章 藏地風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