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天子之問

第二十三章天子之問

于謙在正統三十年末擔任首輔。一上任就號稱了蕭規曹隨,一切如舊。他又與劉定之密談過後。

劉定之就對於謙恭恭敬敬,好像是對待師傅一般。

其實于謙給劉定之挑明瞭他在首輔位置上待不長。劉定之自然也不敢反對大明皇帝的權威。

于謙擔任首輔固然是一件大事,但是總體上並沒有在政壇之上引起多少波瀾,或者這與年關將近有關係。

在正統三十一年正旦大宴之後,明報就刊登了朱祁鎮署名的文章。首先就提出的就是如何才能達到大同之世的問題?

這一篇文章根本就是一石擊起千層浪。

影響力從北京開始,向外面層層疊疊的盪漾開來。

大體是兩個層面之上的影響。

第一個層面的影響,更多是官場之上的影響。第二個層面就是民間的影響。

官場之上人都明白,皇帝這樣策問天下,決計不是耍着玩的。

其中深意自然在很多大臣內心之中迴盪。

另外一個層面的影響就是在民間的。

要知道理學的盛行,不僅僅是在的官場之中,在三楊時代,三楊之所以威望重,是因爲他們不僅僅是百官之首,還是文壇領袖。

但是三楊離世之後。文壇領袖就不在朝廷了。

民間有很大儒,雖然不做官,但是在儒學上的造詣,還讓他們有大的影響力。

在北京。

徐有貞對這種變化,有些失望。

徐有貞而今五十多歲,他在刑部任上也大有作爲的,李賢去位。按照之前的慣例,大明內閣要有一番變動,徐有貞一直在準備補位內閣。

但是而今于謙敲定了一切不變的總原則之後,雖然內閣之中,還有一個空位,也就是之前劉球去位之後留下的位置。

因爲朱祁鎮與李賢之間達不成妥協。所以一直空着。

但是徐有貞卻也明白,這個位置盯着的人太多了。他想要進入內閣的可能性大減,所以他一點要揣摩朱祁鎮的意思。只有投其所好,才能得到這個位置。

同樣對這位置,大有渴求的就是陳文。

陳文乃是李賢的人。

李賢即便是退位,他也不可能不將他的政治勢力安排好。很多時候,如果中樞沒有爲你說話的人,是不可能真正悠哉林下的。

陳文就是李賢安排的人。

只是李賢也沒有想到,真正接任首輔之位的是于謙,而不是劉定之。

如果劉定之上位,內閣之中一定會有一場大調整,最少有一兩位出局。到時候陳文補位,也是理所應當的事情。

只是于謙這樣一座。也卡了陳文的位置。

不過,陳文比徐有貞好一點的事情,就是陳文有李賢臨走的指點,對皇帝的心思更能明白一點。

陳文心中暗道:“陛下的心意,無非是想改變理學獨尊的地位,纔好大展拳腳變法。我只有助陛下一筆之力,才能入陛下法眼。”

陳文一想到這一點,他就將四書五經全部翻了出來,重新讀了起來,這一次不是爲了科舉的敲門磚,而是爲了內閣的敲門磚。

只是之前科舉的時候,陳文要將這些東西都奉爲金科玉律。但是此刻陳文,卻是要抓出這些文字之中的破綻。

最好是那一種,一發出了,就天下震動的破綻。

只是朱熹的學問如果能那麼容易找出破綻,朱熹也不會被人尊稱朱子了。

即便陳文挑出來幾個問題,但是對朱熹整個儒學體系並沒有太大的影響,不過是邊角問題而已。

陳文翻《尚書》的時候,心中忽然一動,手指輕輕敲在書面之上,心中暗道:“這個或許可以。假亦真來真做假,真真假假,還不是看怎麼說的。”

此刻陳文心中已經有成見,但依然要一套邏輯來證明他的論點。

就在陳文在老老實實的做學問的時候,一直在老老實實的做學問的吳與弼此刻也被驚動了。

之前朱祁鎮是下過一道詔書,就是要召集天下大儒,吳與弼就在被徵召之列。

只是吳與弼拒絕了。

吳與弼乃是三楊之中,楊溥的弟子。

不過吳與弼二十歲的時候,看了朱熹的《伊洛淵源錄》。大受啓迪。而焚燒了所有科舉的書,回鄉躬耕講學。

幾十年來,一心一意踐行聖人之學,成爲天下靜養的大儒。

即便在北京很多人都聽過吳與弼的名聲。

甚至每過幾年,就有一些人上奏,請召吳與弼入京。

但是朱祁鎮一直將理學視爲敵人,怎麼可能讓這個當代理學教主入京。所以朱祁鎮都拒絕了,不過爲了顯示大明重視教育,朱祁鎮賞賜了吳與弼不少金銀。

而吳與弼雖然拜了楊溥爲師,但是他大多理念都是自學的。他大多理念都是自己的特色。他這一派被後世稱爲崇仁學派,很多人都受到了影響。

比如王陽明。

而吳與弼也不是很多人想象之中的死板的道學先生,甚至恰恰相反,真正死板的道學先生,根本就是沒有將書讀透,真正能稱作大儒的人,一般來說,都是那種放在現代也值得被尊敬的。而不是紅樓夢之中賈政的象形。

吳與弼教學的時候,也不是讓弟子死讀書。而今強調學問是要踐行的,吳與弼即便在鄉教書,也是帶着弟子們身體力行,躬耕田野。

後世很多理念,都是從吳與弼這裡發展出來的,比如葉聖陶老先生要求的勞動教育,也是從吳與弼這裡借鑑的。

所以在明報出來之後,吳與弼也是很重視的,咬着牙,訂了一份,雖然每一次看到最新版都在十幾日之後了。

正統三十一年正月初一的明報,送到了吳與弼這裡,已經是正月十五之後了。

吳與弼看了之後,立即召集諸位弟子,讓弟子們傳閱。

等所有人都看完之後,吳與弼就以朱祁鎮的問題,問諸位學子,問他們如何能達到大同世界?

這些學生彼此之間七嘴八舌的。但是總體上來還是受到了理學與吳與弼的影響。

“夫子,我等之見,欲使世界大同,必先令人人爲聖賢,欲人人爲聖賢,必先大張教化,令士農工商皆知大義所在,人人相親而不相害,如此世界就大同了。”一個學生總結道。

吳與弼卻好像每天聽到一般。

這與吳與弼的答案並沒有相差太遠。

吳與弼本身就不僅僅是一個理學家,也是一個教育家,他一生教育了不知道多少學生,並不排斥販夫走卒來學習。

甚至說後世心學之中很多理念都能在吳與弼這裡找到根源。

只是吳與弼比自己弟子想的更多。

這一番話,雖然是對的。但是卻不是皇帝所要的。

無他,因爲這一番話,皇帝身邊的翰林,其實也能說出來的。如果皇帝認爲這個道理是對的。、

又怎麼能能發在明報之上,策問天下。

吳與弼沉默了好一陣子,說道:“前番陛下下詔,詔我入京,我準備去北京一趟,你們各自準備一下,有想去的跟我走,不想去的,就暫且回家吧。”

“不過學問之道,不可一日或缺,不能因爲我在與不在放鬆。”

諸位弟子有些吃驚,有些不吃驚,起身行禮說道:“夫子,我等明白。”

吳與弼說完這些之後,就退回自己的房間,卻見身後有一個弟子跟了過來,說道:“夫子,弟子有一處不解,還請夫子解惑。”

吳與弼而今明顯是有心事,只是他依舊請這位學子坐下來,說道:“公甫,你有什麼不解之處?”

第六章 困境第一百一十四章 皇太后病倒第一百二十八章 楊文正第九十二章 堅持不懈埋子第一百一十一章 人間再無亦失哈第八十九章 御前會議之餘音第三十七章 北京城的營造第一百零一章 圍城第一百一十六章 皇太后心事第七十章 諸子第二百一十四章 周忱的堅持第三章 會昌伯孫家第一百五十三章 吉曲之戰第三十八章 楊溥請辭第二百二十七章 孟瑛訓子第一百四十六章 黃河改道第四十五章 登聞鼓第八十章 冼景主持天理報第二十九章 辟雍之殿第四十四章 也先的算計第一百四十八章 十二渠圖第一百五十五章 瓦刺使團的到來第七十四章 春耕準備第二十三章 直隸省內部問題第九十九章 西軍脆敗第六十章 一樹梅花開第四十一章 天下風潮第六十九章 太子回京第七十六章 聯姻蒙古第七十七章 松潘之會第八章 遼東之戰的戰略規劃第二章 外戚第一百四十四章 大閱武學第七十二章 瓦刺可伐第一百三十九章 石彪的決然第二百三十二章 無悔第九十一章 泥足巨人第一百一十七章 話南京第一百六十七章 馬政痼疾第一百二十二章 一漢當幾胡?第一百一十三章 北伐第一百一十四章 海運三難第十五章 徐有貞第一百三十二章 紛紛南洋策第八十六章 烏斯藏第九十七章 誰是小人第十八章 河北營田第一百六十二章 安定西南之策第四十一章 麓川大捷第三十四章 黎思誠第一百六十六章 正統四年的大水第二百二十一章 往者不可諫第一百八十一章 大同城下第四十四章 李時勉到第十章 開發東北第一步第一百二十六章 內閣變化第八十九章 陸永的抗爭第二百五十二章 正統勳貴第三十章 安南盛世第八十九章 陸永的抗爭第二十八章 天理報第一百九十一章 暴風雨前的平靜第二百三十五章 突如其來的血戰第六十四章 屋漏偏逢連夜雨第五十三章 于謙歸來第三十五章 午間休息第一百零九章 天下徽商第一百六十章 南疆格局第七十八章 兩件大事第十五章 禮樂第一百七十一章 喜寧第一百一十八章 石亨的心思第六十五章 楊士奇與于謙二第一百三十四章 朱祁鎮的第一把火第七章 對五軍都督府的改造第一百五十五章 瓦刺使團的到來第一百七十八章 決戰於大同城下第七十四章 緩與急第一百零三章 太皇太后最後退步第二十四章 碧溪第一百零六章 倔老頭楊溥第一百六十七章 馬政痼疾第六十八章 定婚事第二百三十四章 阿刺知院的等待第四十四章 孔弘緒第一百三十一章 慶都公主駙馬三第六十三章 馳禁令第九十章 一巴掌一甜棗第六十三章 自省第七十四章 郭登的判斷第九十九章 不可讓楊士奇沒有好結果第一百二十五章 人之將死第一百三十九章 石彪的決然第一百三十三章 傳國玉璽第一百四十二章 挫扁第一百七十章 海河方案第七十七章 沿海航線第一百一十六章 西南定策第一百七十八章 決戰於大同城下第一百二十八章 巡城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