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 關原之戰

第九十八章 關原之戰

“好一處爭地。”王英帶着大隊人馬,進駐關原之東。他登高望遠,看着遠處一處處旗幟,每一處旗幟,都代表着一支大名的軍隊。

但是王英看見最多的旗幟,就是細川櫻花旗。

幾乎佔據了西軍總兵力的一半,還都在要害之地。

作爲西軍的中堅主力而存在。

所謂爭地,就是戰略要地,我得利,彼得之亦利。

這一塊不大的平原,站在高處,幾乎能將整個平原的動靜盡收眼底的,但是總體上有三處看,可以進出的通道。

東側一處,西側兩處。

西軍得之,不僅僅可以作爲進攻關東的後勤基地。也可以防範東軍西進的要害之處。

“伯爺,此戰該如何打?”足利義政此刻見到對方漫山遍野的旗幟,一時間心神具動,連對王英的稱呼都不一樣了。

王英說道:“就地紮營,等西軍來攻。”

王英之所以敢如此有把握,卻是從雙方的消耗之上來算的。

進駐關原一帶的東軍包括明軍在內,不超過五萬。都是王英精選的各家精銳敢戰之士。但是西軍乃是東軍的數倍。

彼此之間消耗就太大了。

按理說,西軍佔據了日本最富饒的京畿平原,比東軍要好上多少。

卻不知道今年上半年,雙方几十萬大軍在京畿平原之上,你來我往鏖戰三個月,如果再算上去從去年開始到現在的對峙狀態,時間就更長了。

日本最富饒的京畿平原已經成爲了一片廢墟。

根本不足養軍了。

更不要說十幾萬大軍了。

而東軍負擔也不輕,但是有王英的擔保,斯波家將積蓄全部拿出來,支撐數萬大軍一段時間還是可以的。

至於更長時間。

不要忘記王英是做什麼出身的。

他是在海運總兵官任上做出了成績,這才被朱祁鎮看中的。對於海上運糧食,纔是他的本行,日本糧食緊缺,但是大明卻不缺糧食。

這一點根本不用擔心。

正如王英判斷一般。不過第二日,細川家族大軍就出營列陣,緩慢的向東逼近。

王英本來想等着西軍進攻。

但是很快,他看出了不少東西。他心中猶豫了幾分,猛下決心,說道:“傳令,大軍出戰。”

王英看到了什麼?

看到了日本西軍的裝備落後,組織也落後,各方面都是很亂。

西軍緩緩東進,不是他們有意如此。而是不得不如此。否則就不能前進。

王英這個時候才明白一件事情。

他從東軍數萬人之中,只挑出兩萬上下,能看過眼的軍隊。甚至這些人不都是他看過眼的,不過是明軍三萬要全部用於作戰,一些後勤負擔還是要日本人來做的。

真要他按照大明的標準,估計能選出一萬人,就不錯了。

當時他只覺得乃是東軍乃敗軍之將,精銳都打光了。而今看來,並不是這樣,或許東軍精銳的確打光了不少。

但是另外一個原因,就是日本在王英眼中的精銳,本來就不多。

而且日本軍隊的組織形式也不好。

即便是細川家族自己的軍隊,也分爲這個大名的那個大名的。細川勝元雖然是細川家的家主,西軍盟主。

但是他也不能隨便插手某一個大名內部事務。

也就造成了日本軍隊內部參差不齊,指揮程序也不是太流暢的。

更更重要的是。

日本人並沒有加入而今的火器普及浪潮之中。

安南之所以與大明打這麼長時間,就是因爲安南人的火器數量不上,甚至在某些火器方面還勝過大明。

但是日本卻不是這樣。

他根本沒有看見日本軍隊之中,有多少火器。但是以大明軍隊的章程,幾乎每一個營頭都有三分之一,甚至更多的火器兵。

王英從各個角度嗅到了勝利的機會。

雖然西軍數量之上,佔據了絕對的優勢。但是數量很多時候,並不算得了什麼。

王英雖然下定決心,不在防守營地,待其疲憊之幾反攻。但是他還留了一手,那就是他將楊珍的騎兵,留在最後當預備隊。

或者等最後一擊,來一錘定音。或者等事不可爲,用來殿後。

明軍出陣可比西軍快太多了。

不過片刻,營地大門之中,滾滾紅色的浪潮衝了出來,不多時在關原之東,列出五個方陣。

不等西軍反應過來,王英一聲令下,最中間的一個方陣大步向前,兩側方陣,護住這個方陣之後,形成了一個箭頭的攻勢。

細川勝元有幾分瞠目結舌。

他萬萬沒有想到,明軍動作有這麼快。

比西軍後發動,卻比西軍先列陣,以少對多,先手進攻。

這充分說明了,明軍的戰鬥力要比日本軍隊高出好幾個檔次。

“幸好,明軍只有三萬。”細川勝元心中暗道。他看着西軍本陣,也就是細川成之的本陣。

細川成之,乃是細川家族的老將,算是細川勝元的叔父,爲人在沉穩不過了,麾下士卒又是細川家的老班底,可謂身經百戰。

想來一定能抵擋住明軍的進攻。

衝在最前面的營官乃是孫宏。

他算是靖難勳貴一脈,孫鏜之子。

孫鏜因之前的戰功也有一個懷寧伯。在正統十四年之後,靖難勳貴一脈,都被打壓之列。但是總體上,靖難勳貴一脈還是有人的。老將柳溥,還有孫鏜,朱儀,朱永,還有在太子身邊的張懋。

可以說百足之蟲死而不僵。

孫宏能擔任這一個官職,固然是他是很能打的,他而今也四十多歲了,可以說是年富力強的中年將領。也是從貓兒莊之戰,死裡逃生之人之一。

也是因爲他後面的背景,可以說如果不是他身後的背景,他決計不可能徵東軍幾個營官之一。

此刻騎在馬上,明軍踏這鼓點如牆進,側後不用他擔心,王英都安排妥當的,他眼前卻是日本西軍一層又一層的軍隊。

孫宏輕輕冷笑一聲,說道:“土雞瓦狗。”

說實話,即便不用火器,大明步卒與人步陣對攻,也沒有怕過誰來?大明北伐的時候,纔多少騎兵,不就是結實的步陣,讓蒙古騎兵無可奈何。

在孫宏看來,日本步陣有太多的破綻了。

說起來,王英大多數時候都在水師之中,他指揮陸軍的經驗與能力都有所欠缺,甚至不如孫宏這樣的中層將領。

但是王英能看到,孫宏更能看到了。

他根本視日本軍隊爲無物。大軍大步向前,進入日本軍陣百步之內,也不停。

卻聽日本軍隊之中,一聲吶喊,一陣箭雨射了出來,隨即無數根竹槍放平,這些竹槍有數米長,看上去密密麻麻的很是駭人。

但是這樣的情況,卻讓孫宏有些想笑。

明軍雖然甲冑不少,但是還做不到全軍披甲,但是走在最前面的士卒全部披甲。

日本的箭矢很輕,根本射不透,至於日本的竹槍,更是讓孫宏嗤之以鼻,這哪裡算是兵器。連一根好木杆都找不到嗎?

孫宏輕輕一揮手,身後的旗幟一揮,隨即下面的百戶尖銳的哨聲響起,大軍止步,隨即又是旗幟一揮,排在後面的火銃手,從士卒的縫隙之內,小步跑了出來,一時間一千多根火銃在日本軍陣之前排列成一道薄薄的三層。

對面日本的將領也知道不好了,一聲令下,日本足輕們手持數米長的竹槍,衝了上來。

他們與明軍的火銃兵並不遠,不過大步十幾步而已。

但是這卻是他們永遠到不了的距離。

“砰”的一聲,無數火銃同一時間發射了。

第八十四章 雲貴總督第一百四十五章 青年才俊第十三章 老臣心第一百一十一章 阿失帖木兒皈依真主第四十七章 鐵壁鎮南第二章 大明九邊考第五章 京衛改革第五十章 曲阜大學第十三章 建州女真第二百二十八章 列車爲城第七十七章 有驚無險第一百二十一章 安南捷報第一百零六章 折戟白藤江第四十三章 石炭第九十一章 泥足巨人第八章 登基大典第二十三章 天子之問第九十七章 誰是小人第一百五十五章 治天下需用文臣第二百二十五章 宣大戰局第六十六章 建文帝下落第一百九十二章 鐵甲的黃昏第九十九章 亦失哈最後的演出第一百八十八章 孤注一擲第九十四章 明軍東來第二十六章 陳文的殺手鐗第七十九章 回師第一百四十二章 夜雨如瀑第六章 擴大的兵部第六章 李賢的作爲第一百四十五章 大朝餘波第二十八章 江南重賦第一百五十一章 兵部尚書的人選第四十一章 天下風潮第一百七十三章 太皇太后最後教誨第一百九十八章 顧興祖逃第八十七章 江南士紳家族第八十九章 太皇太后的考驗第一百一十四章 寧化縣現狀第一百七十一章 喜寧第一百七十九章 成國公之心第八十八章 對江南重賦不同的看法第一百四十章 天下藩王第三十一章 崩潰的開始第七十六章 聯姻蒙古第二百二十四章 遼河大捷第三十四章 交趾戰況始末第八十三章 武進惲家第一百一十八章 西南定策三第一百一十章 約期第一百零四章 行獵第四章 朱祁鎮的算計第九章 通報,內參,與明報第五十三章 五月政務第八十一章 會寧伯李家第一百四十九章 保河濟運第二百一十九章 衛所腐朽的背後第二百一十五章 孝子朱儀第十一章 朝鮮靖難第五十三章 天下大水第一百一十四章 勳貴圈子的爛事第八十六章 江南土地黑幕第七章 聖誕安排第二十三章 直隸省內部問題第八十九章 御前會議之餘音第六十章 遼東局勢的漏洞第一百三十五章 以工代賑第五十章 英國公餘威第九章 周忱的接班人第一百二十五章 人之將死第一百五十二章 給他們死亡第六十四章 楊士奇與于謙第八十八章 冼駙馬?第八章 遼東之戰的戰略規劃第七十八章 雪山第五十四章 吳士漣的絕望與希望第八十五章 日食不至第五十二章 捷報第九十八章 平衡第十八章 鐵面講官第五十章 英國公餘威第一百一十四章 各方雲動第一百一十四章 寧化縣現狀第一百七十七章 烽火傳京師第八十五章 更改方略第一百六十四章 王翱第六十一章 新內閣第九十五章 開海七第一百一十五章 侍疾第七十七章 于謙說太皇太后二第八十八章 舊港施家第九十五章 開海七第二十九章 兌子第二十八章 工部兩尚書第一百三十五章 大明的銀子在哪裡?序章 我, 朱祁鎮第八十八章 錢婉兒的一天第一百三十九章 張郎遺策第一百零二章 南洋水師初戰第九十四章 成國公反制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