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六十五章 閹黨末路

bookmark

感覺到風雨欲來的不止是周正,沒過兩天,京城的氣氛忽然有種凝固的感覺在蔓延。

周清荔深夜從宮裡出來,將睡熟的周正,周方給喊起來。

周清荔坐在椅子上,眉頭緊鎖的道:“我猜,皇上要對魏忠賢出手了。”

周正神色如常,現在已經十一月了,朱由檢隱忍了兩個多月,差不多是時候了。

周方倒是神色微驚,張着嘴,欲言又止。

魏忠賢以及閹黨,這三年給整個大明的士人帶來了無比深刻的恐懼,這種恐懼,怕也只有成祖年間纔有。

東林幾乎被屠戮殆盡,血流成河,屍體堆滿詔獄,清流被壓的喘不過氣,無人敢冒犯閹黨!

閹黨,內掌皇宮,外控朝廷,京城內外,由文官到武將,大江南北,到處都是閹黨的人,閹黨,把控了整個大明!

這種權勢,曠古未有!

新皇帝真的能對付得了嗎?有多少把握?

周方不說,周清荔也明白他的擔憂,沉吟片刻,道:“英國公已經提督京城所有兵馬,駱養性帶着錦衣衛已經護住整個紫禁城,薊遼那邊王之臣也接到了聖旨,隨時策應以防萬一,應該沒有問題。”

周正輕輕點頭,天啓在駕崩之前就預防了某些事情,做足了安排,朱由檢又試探了兩個多月,應該準備的十分充足了。

更何況,魏忠賢也沒有造反的能力,閹黨沒幾個人會跟着他造反。

大明不止是體制制衡,還有就是‘皇帝與士大夫共天下’,士大夫,不會容忍一個太監篡國。

所以,不管從哪方面來說,魏忠賢都沒有成功的可能。再者說,魏忠賢怕是還沒有篡位的那個野心。

周清荔說完,見周正若有所思,道:“徵雲,你有什麼想法?”

周正不假思索,道:“閹黨勢力太大,還需要一步步來,不要追求一步到位。”

閹黨樹大根深,要是一下子連根拔起,那對大明的衝擊非同小可。

“其他的呢?”周清荔不在意這個,看着周正追問道。

周正一怔,旋即明悟,搖頭道:“沒有了。”

周清荔深深的看了他一眼,道:“接下來的時間,都安靜一點,不要節外生枝。”

周方肅色點頭,他在大理寺已經有些日子,知道朝廷的混沌與可怕。

周正也一樣跟着點頭。

周清荔還是有些不放心,卻也沒多說什麼。

就在第二天,本來沸沸揚揚的朝野,忽然間安靜了下來。

突然間的安靜!

知道內情的人,目光惶恐,內心惶恐,欣喜,期待的不一而足。

不知情的則更加慌亂,如無頭蒼蠅四處亂撞,惶惶不可終日。

天啓七年,十一月初二。

一向安靜的乾清宮,忽然下旨,命魏忠賢前往鳳陽,守靈。

朱家的老家是鳳陽,那也是祖地。

按理說,這個命令沒什麼,太監守靈,很正常,但細想就不同了。

要是守靈,天啓剛剛下葬,應該在京師守靈,再不濟就去南京給太祖守靈,去鳳陽,守什麼靈?

乾清宮的命令很嚴厲,要魏忠賢當日啓程。

在閹黨還沒來得及反應的時候,魏忠賢就帶着幾十個內監隨從,十幾輛馬車,浩浩蕩蕩的離京。

從‘千歲府’出來,十幾輛豪華大馬車在長安街上緩慢行駛,兩邊有幾十個精壯護衛。

魏忠賢不知道坐在哪裡,他即便不露面,車隊依舊威風八面,氣勢宏大。

路邊有不知道多少百姓圍觀,指指點點,竊竊私語,卻又沒人聽清他們在說什麼。

在一些隱蔽角落,更不知道有多少人在看着。

魏忠賢,是當今第一太監兼權臣,他一舉一動都對朝野有重大影響。

他的離開,也牽動着無數人的心神。

即便不說六部內閣的大人們了,怕是乾清宮現在也緊盯着魏忠賢的微毫動作。

周正與魏希莊,孟賀州並肩站在一個茶館二樓,看着魏忠賢的車隊緩緩穿街而過。

孟賀州向來少言寡語,眼見魏忠賢這個時候還如此招搖過市,轉向周正道:“周公子,這魏太監未必太不知輕重了。”

周正輕輕點頭,道:“他應該是習慣了,並且,也沒有意識到這裡面的嚴重性。”

魏忠賢這麼做,或許是他的性格使然,或者是習慣,但這在朱由檢看來,是完全不將他放在眼裡。

若是再有人添油加醋的上書彈劾魏忠賢,依照朱由檢的性子,就算魏忠賢沒有做那麼多,下場也不會好。

魏希莊的表情多少有些彆扭,道:“我聽說,他在京外還有很多人,起碼有五十六個,護送他去鳳陽府。”

周正道:“看着吧,嗅到味道的人,很快就會撲上來。”

魏希莊哪怕到了現在,也不敢相信魏忠賢就要倒了,猶豫着道:“皇上只讓九千歲去守靈,應該不至於吧?”

周正道:“至於不至於,一看天心,二看民意,天心先不管,你覺得,民意會放過魏忠賢嗎?”

所謂的‘民意’,指的是士林,飽受摧殘的士林,會撕碎了魏忠賢的!

魏希莊現在心裡滋味難明,看着魏忠賢的馬車,表情很是複雜。

周正拍了拍他肩膀,沒有多說。

魏忠賢的離京,對很多人來非常的突然,他在大明的地位非常特殊,隨着他的離開,本來漸漸混沌的朝局,陡然間安靜了下來。

沒人再彈劾魏忠賢,也沒人咬着閹黨不放。閹黨更是偃旗息鼓,裝聾作啞。

但不過五天,河南道監察御史齊本初上奏,言稱魏忠賢一路上圈養了數十亡命之徒,並且沿路官員跪拜口稱‘九千歲’,無一例外,聲勢浩大,更勝從前。

這道奏本一出,瞬間引爆了朝堂,無數人上書彈劾魏忠賢,指責他‘居心叵測,目無聖上’。

不知道多少人揣摩上意,跟風上奏,朝野上下,全部都是彈劾魏忠賢的,沒有一個辯駁。

閹黨偃旗息鼓,大氣不敢喘,全都在觀望。

周清荔一臉疲憊的從宮裡出來,緊急的將周正,周方叫進了書房。

周清荔沒有廢話,直接說道:“皇上剛剛召見了駱養性,要他帶人,親自去將魏忠賢押回京審問。”

周方神色一驚,道:“這才幾天,皇上未免太着急了吧?”

雖然他們三父子都知道,皇上會對魏忠賢出手,可魏忠賢這才離京幾天,皇帝就這麼迫不及待了嗎?京城裡,還有那麼多閹黨,就不怕他們亂來嗎?

周正倒是明白,魏忠賢的離京,讓朱由檢確定,魏忠賢沒有威脅到他的實力,忍了兩個多月,實在是忍不住了。

周清荔喝了口茶,道:“準備的差不多了,皇上還見了元輔,我離開之前,聽到了‘逆黨’二字。”

周正心下了然,朱由檢怕是已經做好了準備,不止要錦衣衛去抓魏忠賢,還要在朝廷清理閹黨。

‘逆黨’,不是之前被定案的東林黨,而是閹黨!

周方也不傻,聽的清楚,卻還是不安的道:“爹,真的沒問題嗎?”

閹黨的強大,在這個時候是深入人心,十六歲繼位的新皇帝,在宮裡不過兩個月,真的能這麼輕易的剪除遍佈大明的閹黨嗎?

第四百八十八章 大權在握第兩百零三章 商業帝國第一百零五章 連章摶擊第五百八十章 潼關第七十六章 第一次家庭會議第四百零九章 壯志未酬第八十二章 攤牌第四百六十九章 異志第兩百一十二章 信王的身影第四百四十二章 時間到了第一百九十四章 進攻了第六百八十三章 人流如織第六百八十三章 人流如織第四百八十四章 內監與閣臣孰輕孰重?第一百八十章 去見天啓第五百一十四章 建虜攪局第兩百九十三章 詭譎的事第四百八十六章 爆破第五十五章 脫衣服第六百七十五章 假的第五百零八章 急劇直下第三百二十二章 訓話第一百九十一章 最大的變數第四百八十一章 日薄西山第五百三十五章 有用的棋子第五百九十九章 突來的聖旨第一百五十章 範大人,麪皮何在?第五百零八章 急劇直下第兩百六十四章 自作孽不可活第七百二十一章 無以爲繼第三百三十八章 欽定逆案第六百七十四章 左手畫個半圓第二十九章 飢餓營銷第六十一章 李實打上門第十九章 算計周正第一百九十二章 廷前威脅第一百七十七章 手腕高明第三百五十五章 血色北城第兩百五十三章 兩家愁第六百八十三章 人流如織第五百六十六章 妙峰山第六百六十八章 反覆第六百五十八章 口中人第六百二十六章 東西左右第四百八十四章 內監與閣臣孰輕孰重?第七十三章 無視第五百六十三章 相似的場景第三百九十章 首輔與大太監的表演第四百四十八章 遲來的判決第五百八十八章 亂上亂第兩百二十六章 火中取栗第兩百三十章 官場速度第一百八十五章 偶遇朱由檢第五百三十四章 自以爲是第一百七十七章 手腕高明第六百九十一章 背地裡第三百七十章 壯志豪情第五百九十五章 君臣相悖第一百七十七章 手腕高明第六十七章 原來是大嫂第一百七十章 抓到人了第五百零三章 撿便宜第七百三十七章 震動第四百二十七章 疲敵戰術第兩百九十章 崇禎元年第六百五十九章 民憤第四十章 冤家路窄第三百七十九章 錢象坤致仕第兩百二十三章 周正是打不死的蟑螂第七百零九章 總結第一章 罵人,打人我都行第一百六十九章 鎖城第六百一十四章 君臣和睦第三百七十四章 深夜來客第二十二章 ‘恭喜恭喜’第五百五十三章 還不夠第四百二十一章 平亂之爭第六百九十三章 偷雞不成第四百四十二章 時間到了第五十五章 脫衣服第二十一章 牙行第五百五十八章 俯瞰天下第五百七十二章 沒有城府的小皇帝第兩百三十八章 連章摶擊第七百四十一章 人間驚喜第兩百三十六章 要被嚇死的崔呈秀第六十一章 李實打上門第五百三十六章 爭權第兩百六十八章 復官(第三更)第四百七十五章 盧象升之難第四十八章 陡然來的熱鬧第六百九十一章 背地裡第四百四十四章 陽謀第八十章 御批第兩百九十四章 楊家家主進京第一百七十七章 手腕高明第兩百六十八章 復官(第三更)第四百七十八章 兵部鬥法第六百七十四章 抨擊第三百九十一章 建虜來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