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二章 明朝備戰

bookmark

永平府離京城就沒多遠,周正帶着一千人,晝夜趕路,迅速趕赴京城。

但他沒能入城,被令駐紮在京城十里外的一個小鎮上。

周正臨時紮營,站在一處高地,望着京城方向,又看向喜峰口。

曹變蛟以及兩個總旗站在他身後,幾個人神色一樣的凝重。

曹變蛟道:“大人,如果建虜真的從喜峰口破關而入,那就是一馬平川,無險可阻,直逼京師。”

其中一個總旗說道:“怕不止這樣,北直隸,山西,山東,他們都可去,四周根本沒有什麼兵力能阻,朝廷要是不盡快調兵前來,咱們這一萬人,根本不夠建虜塞牙縫的。”

周正心裡思索着,現在比歷史上提前一個多月知道消息,大明朝廷應該有足夠的時間應對,不會比歷史上更差。但如果不能將建虜阻止在關外,或者在關內重創大明,在窺到大明虛實後,就會如歷史上一樣,常來常往,對大明一次又一次重創,以戰養戰,彼弱他強,最後,一口吞掉大明!

“咱們嚴陣以待,看朝廷那邊如何佈置再說。”周正道。

曹變蛟等人不再說話,現在也只能如此。

周正在城外紮營,京城一片緊繃。

崇禎皇帝開始調兵遣將,但擺在他面前的是一堆堆難題。

大明久疲,除了遼東,四川等久戰不定之地,幾乎沒有可用之兵。衛所制度早就形同虛設,各地總兵之類要徵集士兵,就先需要錢糧,盔甲兵器,問題又集中到朝廷。

乾清宮。

內閣首輔韓癀,閣臣李標,錢龍錫等,還有就是畢自嚴,周清荔等親信重臣都在。

崇禎一臉鐵青的看着韓癀等人,怒聲道:“國庫空虛?抄沒魏忠賢,閹黨的那麼多錢糧去哪了?”

韓癀面無表情,擡起手道:“回陛下,長江,黃河治水,陝西賑災,四川平亂,遼東軍餉,百官俸祿等,朝廷花錢如流水,閹黨的錢糧,根本不夠。”

數百萬兩居然不夠用!

崇禎雙眼通紅,簡直要吃人,又道:“那夏糧呢?戶部前些日子不是上稟,今年糧食增收,國庫有所增加嗎?”

韓癀依舊是那副神色,道:“陛下,還是不夠。”

崇禎對這個首輔早就不滿,忍無可忍,現在卻也不是時候,看向畢自嚴,道:“戶部怎麼說?”

畢自嚴沉吟片刻,道:“陛下,戶部這邊已經在想辦法,可以臨時從各處抽調二十萬兩應急,如果更多的話,時間上怕是來不及。”

建虜繞道的消息傳來,加上路途,滿打滿算也就是十一月左右,面對十多萬敵軍,留給明朝朝廷的時間確實緊迫。

崇禎臉色這纔好看少許,又看向兵部尚書申用懋,道:“兵部調配的怎麼樣了?”

衛所制度的崩壞,導致五軍都護府也是有名無實,大明軍隊的調配,依舊歸屬於兵部。

申用懋有些胖,神色卻相當堅毅,道:“宣大總督,宣府,保定,山東,山西巡撫、總兵等皆已經率兵趕來,兵馬已逾十多萬,加上遼東諸軍,十月可有十五萬之數!”

崇禎臉色好了不少,沉聲道:“一定要擋住建虜,不能讓建虜入關!”

“臣等遵旨!”一羣重臣擡手。

崇禎稍稍寬慰,又問了些具體細節,便讓這些大人們去忙了。

這些閣臣,六部尚書侍郎,出了乾清宮,面上一片凝重,沒有多言,各自離開。

畢自嚴與周清荔返回戶部,徑直來到戶部班房。

畢自嚴眉頭緊皺,道:“一下子來這麼多軍隊,別說阻擊建虜,就是管控也是一個大問題,諸位閣老又惜字如金,怕是要有麻煩了。”

周清荔道:“二十萬兩也不是短時間就能送上來,即便國庫裡有,也是杯水車薪,到時候發出去再出點問題,可能會釀出禍端來。”

畢自嚴神色凝重,卻也不知道該如何辦。

那些決定事情的大人們一個個不開口,諱莫如深,令他們束手束腳,無所適從。

周清荔頓了片刻,擡頭看着畢自嚴道:“我們今夜進宮,與皇上闡明厲害。”

畢自嚴眼神微變,默默一陣,道:“你可知道,我們要是去了,說不得事後就是替罪羔羊了。”

建虜來襲,不管是勝是敗,事後都要‘總結’,根據以往經驗,‘賞’是其次,秋後算賬纔是重點,到時候一些事情被放大,總要有人出來背鍋。

那麼多嘴的他們,就是首當其衝了。

周清荔深吸一口氣,道:“事關國社,顧不得了。”

畢自嚴看着他的堅定之色,輕輕點頭,道:“好。”

當夜二人就入宮,在乾清宮待到第二天天明才離開。

他們一離開,乾清宮就連發數道旨意,嚴令各軍節制,並且詔袁崇煥率軍前往薊州,節制諸軍,統調應戰。

乾清宮突然越過朝廷發佈詔書,令朝臣們十分驚恐,很快就找到了源頭,彈劾畢自嚴,周清荔的奏本如同雪花飛入乾清宮。

崇禎哪裡顧得了這些,一面緊盯着建虜的動靜,一面積極備戰,經常徹夜不眠。

朝廷忙碌不休,周正待在軍營,也在積極的研究建虜的動向。

周正,曹變蛟,楚金等人站在沙盤前,研究着地圖,推測着建虜的可能進攻路線圖。

周正雖然知道今年建虜會入關,卻不知道具體細節,聽着曹變蛟等人的分析。

楚金看了眼周正,意有所指的道:“建虜大軍已經離開瀋陽,他們的動向我們就難以掌握,只能靠薊鎮的斥候了,目前還沒有消息。”

曹變蛟自然聽不出,看着沙盤道:“建虜如果從喜峰口入關,那麼他們下一站必然是遵化,而後是薊州,再其次就是通州,順義,這樣一來,就能進攻京師了。”

周正看着沙盤,沒有說話。

曹變蛟說的三處,除了薊州還有幾千老弱殘兵,其他基本是聊勝於無,根本阻擋不了建虜的步伐。

一個總旗道:“喜峰口是擋不住,如果能匯軍於遵化,與建虜決戰,或許能一戰而勝?”

曹變蛟在遼東多年,與建虜打交道不是一次兩次,加上耳濡目染,道:“遵化城小,做不到固守,也無法展開;再說,建虜要是少量軍隊牽制遵化,大軍繞開,那麻煩就大了。”

第三百四十七章 白熱化第三百四十章 危機迫近第六百零三章 關說第五百八十五章 請託第六百九十三章 偷雞不成第一百零五章 連章摶擊第五百二十四章 大家都是戲精第四百八十九章 背後影子第五百六十五章 雞犬升天第六百四十六章 混亂第五百四十三章 權力劃分第六百九十五章 憂第一百四十六章 安排第三百三十六章 目不暇接的變幻第一百五十九章 窺伺(求訂閱~)第四百九十九章 盲人摸象第八十七章 兔子搏鷹第七百一十章 邊患第九十九章 東林人的德性第六百一十六章 方興未艾第兩百二十五章 價碼第六百七十三章 安排第六百一十章 黑手第三百二十四章 安定行動第三百五十二章 居心叵測的奏本第兩百八十六章 步步緊逼第五百二十三章 入城第一百三十章 初試鹽課第五百六十三章 相似的場景第三百四十二章 明朝備戰第三百二十八章 降服第一百六十二章 該動手了第四百七十五章 盧象升之難第一百六十章 商業大計第四百六十七章 下馬威第一百八十八章 封爵之難第四百三十二章 狠手第七百四十一章 人間驚喜第三百五十八章 清算第九十一章 站出來第兩百七十一章 魏忠賢的家產第三百九十七章 接管右屯第兩百一十二章 信王的身影第一百九十七章 新君第四百八十七章 譁然第兩百五十九章 鹽商的叛徒第四百三十章 絕境第兩百一十一章 頭皮發麻第四百八十七章 譁然第六百一十三章 明晃晃的交易第六百零二章 不會有第二十六章 載入史冊的合作第兩百一十九章 魏忠賢畢竟還在第六百六十六章 隱憂第兩百零九章 只要不死就死磕第六十二章 我宰了你第三章 對閹黨的看法第六百七十章 不缺席第四百四十五章 宗室要錢沒錢第六百二十三章 突圍方向第一百一十八章 訛詐第四百二十章 孔有德叛亂第六百七十一章 登門第五百章 二進宮的首輔第七十五章 衆星捧月第四百零二章 內鬼第五百六十七章 爬山第五十二章 登聞鼓響了第一百八十三章 建虜來襲第三百五十一章 最危險的時刻第兩百六十六章 魏忠賢自盡(第一更)第一百六十一章 這些人到底要幹什麼第三百三十四章 首輔再換第五百一十三章 闖賊入京第四百三十四章 蒞臨東江鎮第六百九十七章 算計第六十八章 詔獄第一百二十四章 辭官吧第五百三十五章 有用的棋子第兩百三十八章 連章摶擊第四百一十五章 大婚之期第六十章 提督太監李實第兩百八十八章 抓鹽商第六百六十三章 考試第六百六十一章 利器在手第三百二十九章 絕不背離第七百二十九章 進攻第六百五十章 好風借力第六百二十五章 混亂不堪第三百五十五章 血色北城第四十七章 解決第一百六十一章 這些人到底要幹什麼第一百五十五章 滾刀肉 (第五更,求訂閱!)第兩百五十五章 又一個拒絕的第五百五十八章 俯瞰天下第兩百三十二章 匪盜合流第六百五十章 好風借力第六百一十五章 能屈能伸第四百五十五章 曹文詔下獄第五百二十一章 登基大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