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八章 齊聚

bookmark

周家一家人齊聚在後廳,歡聲笑語不斷。

小景瑗,小德慳坐在周清荔腿上,膩聲道:“爺爺,我的衣服好看嗎?”

這是周正給他們的衣服,緊身,暖和,還有那麼絲絲的‘英武’之氣。

周清荔滿臉笑容,道:“好看好看。”

兩個小傢伙小臉都是興奮之色,道:“二叔給我們做的,還有一顆夜明珠,晚上都是暖的,特麼舒服……”

周清荔對兩個孫子特別溺愛,說什麼都應和。

等了一陣子,周方才道:“爹,路上沒有什麼事情吧?”

周清荔拿了一個點心給小景瑗,道:“沒事,繞了一點。”

現在大明是匪盜四起,連杭州這樣的地方都能出現民亂、兵變,江西,河南等地就可想而知了。

周清荔說着,瞥了眼周正,沒有點破周正派人跟着他的事情。

周方越來越沉穩,道:“那就好。二弟的婚事差不多了,證婚人請的景湖先生,賓客也都儘量從簡,還有一些事情,需要爹您來操持。”

周清荔微笑,道:“嗯,我明天去躺上官家,將事情都定下來,婚事嘛,就定在明年初六,賓客我來定,其他的,讓福伯,還有你媳婦來安排。”

周方聽着就笑着點頭,道:“好。”

周方說完,就看向周正,道:“你有沒有什麼特別的安排,或者特別的賓客?”

周正想了想,道:“沒有了,一切從簡。”

周方道:“好,那我讓你大嫂跟福伯去安排。”

周丁氏笑着道:“上官家也沒有什麼特別的要求,都放心好了。”

一家人說着周正的婚事,一陣子之後,周丁氏將兩個小傢伙帶走,就剩下三父子。

周方說着他的規劃,計劃在大理寺過渡一段時間,調任永平府知府。

周清荔靜靜聽着,道:“永平府的革新做得很好,幾位大人都很讚賞,要是能持續貫穿,堅持下去,也是朝廷革新的一個參考,你們好好做。”

周方見周清荔不反對,當即道:“爹你放心,我跟二弟一定堅持做下去,你不知道,永平府現在國泰民安,百姓們有田種,有衣穿,還能讀書識字,其他地方那些民亂,在永平府根本沒有,與其他地方完全不同……”

周正在永平府開始的時候,周清荔就一直盯着,哪裡會不知道,聽着大兒子的話,只是微笑。

等周方告一段落,周清荔道:“河間府以南,大名府,保定府近來也頗不安穩,盧象升剿匪雖然很有功績,但未能徹底消除匪亂,還有些越演越烈,朝廷爲此憂心忡忡,你們若是能樹立成功範例,對朝廷,對我大明意義重大,切莫輕心。”

周方瞥了眼周正,道:“爹放心,我們會做好。之前,你說想要復起,我跟二弟都不同意。”

周清荔輕輕點頭,端起茶杯,道:“我知道你們的擔心,現在我就是想復起,也沒那麼容易了。”

周正一直沒有說話,這會兒道:“是王天官的事?”

周清荔喝了口茶,道:“皇上一直懷疑朝臣有人結黨,我與畢尚書怕是也在列,這種時候,皇上不會允許我回朝的。”

周正沒想到還有這回事,這麼說來,崇禎皇帝是疑心整個朝廷了。

周清荔倒是沒有在乎他自身,看着周正道:“你是打算回都察院?”

周正沒有隱瞞,道:“是。外面能做的,我基本上都做了,現在是時候回朝廷做些事情。”

周清荔看着周正,眼神裡不掩飾擔憂,道:“現在不比從前,以前閹黨,東林黨涇渭分明,還能從中周旋,現在的朝廷分不清誰是人誰是鬼,想要做什麼,一定謹慎再三,不要輕易相信他人,人心在變。”

周正知道,周老爹這話裡應該是意有所指,點頭道:“我知道。我打算年中後再回去,現在還有很多事情要做。”

周清荔沒有問太多,道:“你現在功勞都記錄在案,以你的資歷,回都察院少說也是一個僉都御史,應該有機會位列朝班,你要謹言慎行,當今不是天啓。”

周清荔在崇禎身邊待了四五年,深知這位皇帝陛下勤政克己的背後的性格。

周正道:“嗯,我會拿捏分寸,不會像以前那麼劍走偏鋒。”

周清荔知道他這個二兒子對大明有着比他更強烈的情感,不說那幾次朝堂的不畏權貴,單說京城以及右屯的兩次不顧自身的大戰就足以說明一切。

周清荔沒有多說什麼,看着兩個兒子道:“徵雲成親之後,你們就可以分家了,若是想留下就留下,我不阻攔你們。”

子女成婚分家,這是傳統與規矩。

周方一聽,連忙道:“爹這是說的哪裡話,徵雲還沒成婚,怎麼就提到分家了,這話以後還是不要說了。”

周正也道:“爹,家裡又不是住不下,這些言之過早。”

周清荔笑了聲,道:“那就以後再說吧,你們忙你們的去吧,我還得去拜訪一下畢大人。”

周方與周正這纔沒有多說,又隨口聊了幾句,兩人便離開周清荔的房間。

周家上下,現在都忙着周正成婚的事,裡裡外外很是熱鬧。

周正的親朋好友以及各種關係,周正能推的都推了,將這場婚事壓到了最低調的程度,比之劉六轍還低調不少。

周正忙着的時候,朝廷裡還是發生了大事情。

吏部尚書王永光被下獄,受他牽累,六部中三個侍郎,九寺中一個正卿,三個少卿,巡撫兩個,總督兩個,布政使三個,其他大小官員高達七十多人被罷官、下獄,遣戍!

或許是崇禎惱怒他這麼信任的人,居然‘結黨’,是一點都沒有手軟,錦衣衛縱橫京城,簡直重現了魏忠賢時期那人人畏懼的緹騎盛況。

朝野自然是人人自危,不知道多少人恐懼不安。

王永光在吏部尚書任上做了五年,他任命的,舉薦的,與他有關的門生故吏,親朋好友不知道多少,朝野一時間議論紛紛,更有無數人上書辭官,想要躲避此次風潮。

與此同時,內閣閣臣的何如寵被牽連辭官,致仕獲准,六部尚書迅速變動,沒動的也只有戶部尚書畢自嚴,兵部尚書張鳳翼。

甚至還有傳言流出,首輔周延儒地位不穩,或許離致仕沒多久了。

第六百六十章 十害第一百六十六章 攻勢如潮第六百零五章 翻供第一百六十九章 鎖城第五百八十七章 這就對了第兩百四十三章 宮裡來人第七百二十八章 北伐開始第五百三十二章 反擊第三百八十二章 票號第六百零二章 不會有第六十三章 鯨吞第兩百四十二章 危急了第三百零二章 如我願不如你願第四百六十章 襄陽之戰第一百三十九章 欽使不值錢第一百六十五 不放!第六百一十二章 軟刀子殺人第三百六十六章 雷厲風行第五百三十三章 紙糊關係第五百八十四章 奇形怪狀第五百二十六章 分贓大會第四百六十九章 異志第三百九十一章 建虜來襲第四百八十章 混亂中擇一出擊第五百三十七章 角鬥第六百零二章 不會有第六百一十五章 能屈能伸第四百五十章 有後第四百一十三章 回京第一百五十二章 周正出招(求訂閱)第一百四十四章 弔唁第四百七十九章 原來是這麼回事第六百二十九章 禍事啊第一百五十四章 回京(第四更!)第四百一十三章 回京第六百六十八章 反覆第三百八十九章 打秋風的來了第四百二十八章 準備強攻第五百二十三章 入城第七百二十六章 再次推延第三百二十三章 定商稅第一百三十三章 周方被悔婚第三十六章 你想怎麼死?(求收藏~~)第四十九章 初露崢嶸(求收藏~)第四百五十七章 五省總理?第七十六章 第一次家庭會議第三百三十一章 背後的冷箭第兩百三十九章 慌了慌了第五百五十一章 沸沸揚揚第五百零七章 水師第兩百四十七章 田爾耕的底牌第兩百七十三章 找死就成全第兩百三十五章 登聞鼓再響第五百五十一章 沸沸揚揚第六十二章 我宰了你第六十八章 詔獄第三百六十章 誰都是聰明人第二十四章 危機第兩百九十五章 見楊家家主第三百三十七章 回京第兩百四十章 大人物介入第三百二十八章 降服第五百三十五章 有用的棋子第兩百二十九章 朱由檢的魅力第五百六十四章 宏圖一角第三百三十八章 欽定逆案第兩百一十一章 頭皮發麻第四百五十六章 匪亂坐大第六百零三章 關說第四章 暗算第三百一十二章 財帛動人心第兩百四十九章 不善了第兩百二十八章 給你們送一根攪屎棍第三百二十三章 定商稅第兩百三十五章 登聞鼓再響第五百五十五章 由不得你第一百六十章 商業大計第兩百三十四章 東廠的大牢待遇可好?第五百二十章 贏了第六百三十章 搞事情第一百零一章 周家的機會來了第五百四十四章 大權旁落第兩百二十八章 給你們送一根攪屎棍第五百三十九章 催債戶部第七百零八章 故人第兩百三十一章 不知死活第二十二章 ‘恭喜恭喜’第五十一章 脣槍舌劍第三百五十八章 清算第六百二十九章 禍事啊第一百一十八章 訛詐第三百四十三章 大戰起第三百五十五章 血色北城第五百零七章 水師第一百九十八章 開始了第七百二十章 能嗎第三十八章 詭笑第五百三十六章 爭權第六百九十四章 晉國公第四百四十五章 內憂外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