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九章 情勢越發急迫

周正將一羣人叫到登州,商討目前的情勢。

周正坐在首位,孫傳庭,孟賀州,金國奇,張存仁,何可綱等人分列兩旁。

孫傳庭是周正的幕僚,一直扮演他的代言人,看了衆人,與周正道:“大人,目前,我們有非常的多事情要做。第一,整肅軍隊,既要調兵,也要確保東江鎮萬無一失。第二,要摸清山東,河南等地的匪情,有針對性的征剿。第三,要對山東境內的民生進行恢復,需要梳理山東官場。第四,要籌措錢糧,做好剿匪的災民、難民安置事宜。第五,我們要注意西北戰場,決不能冒進,不能有大功。第六……”

孫傳庭早有準備,慢條斯理的說着,衆人則默默的聽着。

現在的局勢很複雜,剿匪迫在眉睫,偏偏他們不能放手去征剿,否則引起朝廷的注意,就會有言官瘋狂彈劾。

周正看着衆人的表情,微笑着道:“你們無需緊張,凡事我在上頭,你們儘管放手聽令行事。”

衆人連忙傾身,道:“末將謹遵大人之令!”

這些人都是跟隨周正日子不短,之所以願意追隨,除了錢糧等問題外,最重要的就是周正從不諉過於下,一力扛起責任。

這樣的撫帥,誰人會不願跟隨?

周正又看向孫傳庭,道:“我們眼下要做什麼?”

孫傳庭道:“我聽說大人正準備建立軍情處?可以命軍情處儘快收集山東境內的匪患,豪強,以及與貪官污吏勾結等的情況,以待大軍從容征剿。”

周正嗯了一聲,看向孟賀州,道:“你即刻安排。”

孟賀州傾身,道:“下官領命!”

孫傳庭繼續道:“第二,大人以巡撫的身份,召集山東布政司,按察司,都指揮司三司,以及各級知府,命他們前來覲見大人,陳述山東匪患等情況,必要的,大人可以殺雞駭猴,確立大人在山東的權威,爲剿匪,民生等掃除障礙。”

孟賀州看了眼孫傳庭,沒有說話。

周正在永平府,河間府搞的那些,不能如法炮製的拉到山東來,山東涉及的官員,勳貴公卿,甚至宗室親王不少,一個不好,絕對沒有好下場。

山東不是永平府,現在的朝廷也不是當初的朝廷,周正也不是當初的小小的監察御史了。

周正沉吟片刻,道:“除去兗州府,其他的應該問題不大,我找機會,拿下一兩個知府立威。”

兗州府,是魯王的封地,魯王的地位不一般,要是他彈劾周正,現在的崇禎,沒那麼輕易就會放過周正的。

孫傳庭道:“是。大人是巡撫,拿下一兩個知府問題不大。壓制住山東的官場,大人可以分做兩路清剿,動作要慢,不要爭搶什麼功勞,半年後出山東,清掃大名府,保定府,然後,再坐觀風向,看朝廷的意思。”

周正是‘戴罪之身’,凡是都得謹慎,一個不小心,言官們翻舊賬,朝廷以及皇帝,肯定不會客氣分毫。

周正聽懂孫傳庭的意思,點點頭,道:“我們不能不動,金總兵,你的一萬人,分做三路,出萊州府,向青州府等做試探,主要清剿山匪等,大股的以及白蓮教,先彆着急動。”

國之將亡,必出妖孽。

大明現在各處風雨飄搖,裝神弄鬼的東西到處都是,白蓮教,是其中最爲出名的。前些年,在北直隸河南交界,有一個白蓮教頭頭甚至還公然稱帝,擁衆數十萬,震動朝野,最後被盧象升給剿滅。目前,白蓮教主要據點在山東,河南一帶,人數零零散散依舊十數萬。

金國奇出列,抱拳道:“末將領命!”

周正又看向孫傳庭,沉聲道:“以巡撫衙門的名義,傳令山東三司以及各府,要求各級官員立刻來見我,商討剿匪之策,凡是告假、推脫的,沒有切實理由,讓他們寫好辭官奏本!”

“是!”孫傳庭道。

周正站起來,道:“其他事項,交由孫先生統籌,務必儘速整頓軍隊以及錢糧各項,隨時準備全力剿匪!”

一羣人齊齊站起來,擡手道:“遵命!”

周正一聲令下,登萊兩府迅速動作起來。

山東三司以及各府官員收到周正的命令,態度各異,紛紛串聯,竊竊私語。

周正的‘兇名’在外,永平府,河間府殺了多少士紳官吏,帶兵也只打硬仗。現在巡撫山東,是他們最上級,不敢不理,卻又害怕周正來永平府,河間府那一套。

不少人磨磨蹭蹭,不敢去登州府。

周正則不理會那麼多,他有太多事情要做,單整肅軍隊,籌備錢糧,摸清山東的匪情就足夠他忙的了。

周正這邊正忙碌着,再次發生了一件大事情。

倒不是明朝,卻也是明朝。

建虜大汗黃臺吉囚禁四大貝勒中的中阿敏,徹底掃除障礙。與崇禎八年九月底,改族名爲‘滿’,改國號爲‘清’,正式登基稱帝,年號‘崇德’。

建虜的這一舉動深深的刺激到了大明朝廷以及大明皇帝崇禎,據說崇禎在金鑾殿上,怒吼不止,訓斥百官。

‘滿’?‘清’?又‘崇德’,這是何意?樁樁件件全都衝着大明去的!這是意圖要吞下大明啊!

崇禎怒不可遏,朝廷百官自然更是憤怒。

崇禎,明廷接連下了十幾道詔書以及命令,其中要求遼東繼續北進,做好平遼準備,還下旨給周正,命東江鎮不得抽調士兵,要持續威懾建虜,整軍備戰。

建虜正式建國稱帝,列土封疆,真正的與明朝對峙,展露野心,深深的刺激了明朝。

但明朝無力平遼,注意力依舊在西北,尤其是中都鳳陽。

崇禎接連下旨給盧象升,嚴令他限期收復鳳陽。

盧象升調集重兵,從多路出擊,準備進攻鳳陽一帶的流寇,亂匪。

整個大明都矚目這件事,朝廷上下憂心忡忡,周正也接到命令,要他儘快率兵,進入河南,協助剿匪。

隨着亂匪的不斷獲勝,朝廷失去掌控的府縣越來越多,亂世徵兆越發明顯,明廷雖然依舊佔據攻勢,還是人心惶惶,惶恐難安,甚至傳出崇禎皇帝日日以淚洗面,恐做亡國之君的流言。

第四百三十二章 狠手第三百三十五章 建虜來犯第七百四十三章 臨別之言第三百六十五章 手腕第六十六章 急用錢的閹黨第兩百五十五章 又一個拒絕的第七百四十三章 臨別之言第七十九章 周清荔要復出(求收藏~)第三百八十八章 戰場上的信任第三百三十三章 海貿第一百九十章 找打的鹽商第六百三十章 搞事情第五百二十三章 入城第六百六十三章 考試第三百零三章 做事之人第四百四十四章 鏖戰第二章 打人啦第四百三十七章 留京第六百九十六章 練兵第一百一十五章 出獄第兩百四十二章 危急了第七百二十章 能嗎第四百三十章 絕境第五百八十三章 宮外宮內的風第九十三章 一槌定音第三百九十三章 備戰第四百二十四章 進攻萊州府第六百五十二章 銀子第七百二十七章 奏效第七百二十三章 蓄勢待發第二十章 昏暗官場第三十二章 顧及池留下了第三百六十九章 朝廷又能拿我怎麼樣第六百二十四章 勝了第七百五十四章 入京者衆第兩百二十三章 周正是打不死的蟑螂第五百四十六章 斥藩王第七百二十一章 無以爲繼第十七章 遊街第四百一十二章 破綻第四百五十五章 曹文詔下獄第三百九十四章 建虜圍城第一百二十三章 塵埃落定第八十三章 周老爹出手第五百一十三章 闖賊入京第三十五章 沒有傻子第一百零一章 周家的機會來了第六百三十四章 比如第六百六十六章 隱憂第四百八十六章 爆破第一百七十一章 復職?第五百二十七章 野心與行動第六百一十九章 大料第二十五章 不可思議的生意經第五百八十八章 亂上亂第五百二十九章 排排坐分果果第一百九十八章 開始了第七十三章 無視第三百二十章 躊躇滿志第七百四十二章 驚喜今天已經更完啦第兩百二十七章 未來的首輔第四百四十五章 宗室要錢沒錢第兩百零九章 只要不死就死磕第三百五十五章 血色北城第兩百九十二章 一鍋端第五百二十六章 分贓大會第一百六十二章 該動手了第兩百九十八章 我的要求並不高第兩百七十九章 誅心第五百四十六章 斥藩王第一百八十三章 建虜來襲第二十九章 飢餓營銷第一百七十一章 復職?第五百一十章 朝廷艱難處境第一百一十一章 天啓的厭惡第一百八十一章 面聖第一百三十章 初試鹽課第五百七十三章 圈禁皇帝第七百一十三章 推演第十五章 你,皮癢嗎?第七百一十四章 不定第三百七十一章 必出妖孽第七百二十八章 北伐開始第一百八十三章 建虜來襲第兩百七十八章 沒錢啊第六百四十二章 靜謐風波第兩百零八章 地有多大產第六百二十七章 一個開始第五百二十一章 登基大典第三百七十九章 錢象坤致仕第兩百二十一章 登極第七百零六章 兩場第一百零七章 安靜的詭異第四百一十九章 回門的尷尬第七十章 擋人官路勝殺人父母第三百二十八章 降服第一百八十四章 最後的山海關第四百八十五章 交鋒第五百一十五章 範文臣祭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