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二章 圖窮匕首見

bookmark

楊嗣昌走近一步,低聲道:“他們也有意和談,出來的軍隊在廣寧未動,還在等待我們的消息。”

崇禎眉頭擰緊,眼神閃爍半晌,道:“西北之亂威脅我大明社稷,建虜更是我大明心腹之患,兩者都要剷除!”

楊嗣昌沉聲道:“陛下放心,與建虜和談,只是權宜之策,拖延一年時間,待臣剿滅流寇,臣必然揮動軍隊,北伐平遼!”

崇禎這才笑着點頭,道:“好好好!有卿在,朕安心。”

楊嗣昌看着崇禎的表情,稍一沉吟,道:“陛下,周徵雲近來在兵部行事頗爲跋扈,一口氣放了兩個郎中,四個員外郎中的三個,達一個月的假,要獨攬兵部事宜,臣有些擔心。”

崇禎臉色頓時一冷,面有怒色,道:“當真如此?”

門外的李忠恰好聽着,神色微變,連忙端着一盤奏本進來,故意弄出點聲音,小心翼翼的立在門口。

崇禎看了眼,眉宇煩躁,道:“又是什麼事情?”

李忠端着小跑上前,道:“萬歲爺,這時朝臣們上書的申辯奏本,辯解他們不是溫黨的。”

崇禎神色鐵青的冷笑一聲,道:“辯解?朕看是不打自招!”

楊嗣昌沒有說話,躬身立着。

高層都知道,溫體仁離開是必然了,無非是溫體仁還想掙扎,不肯放手。

李忠沒有說話,將奏本放在崇禎案頭,不動聲色的瞥了眼楊嗣昌,低聲道:“萬歲爺,這是東江鎮的奏本。”

崇禎聽着,連忙伸手搶過來,急急的打開看去。

沒多久,他遞給楊嗣昌,皺眉道:“你看看。”

楊嗣昌接過去打開,眼神驟然警惕,閃爍着厲色光芒。

這是東江鎮總兵何可綱的奏本,言及建虜似乎有異動,正在集合,目標或許是東江鎮以及朝鮮。

楊嗣昌盯着奏本看了好一陣子,道:“陛下,這應該是建虜故意向我們施壓,不過也不能不防,還須嚴令遼東,天津衛,山東三地嚴密注視,嚴陣以待,不能大意!”

崇禎看着楊嗣昌一陣,忽然道:“這樣,調周正爲薊遼督師,嚴防建虜!周徵雲從軍以來,一直與建虜作戰,從未有敗績,不管是京城之下,遼東還是在東江鎮,都給予建虜重創,現在也找不出比他更適合去遼東的人了。他又不適合在兵部,愛卿覺得如何?”

楊嗣昌看着崇禎,心裡明悟,不管崇禎多不喜歡周正,但周正確實是個人才,在對付建虜,甚至是平遼這件事上,崇禎信周正,比信他楊嗣昌的多!

楊嗣昌可不想周正離開,這樣威脅巨大的人物,自然要放在眼皮底下看着才放心,故作沉思一陣,道:“陛下,遼東還是可解,臣不久就要出京剿匪,兵部無人主事,周徵雲暫時還不能離開。”

Wωω•ttκд n•c○

崇禎一想也,兵部尚書還是楊嗣昌兼任,楊嗣昌要出京,左侍郎陳新甲已經在西北,周正這個右侍郎再走,兵部就空了。

“也好。”崇禎微笑着點頭。

李忠站在一旁,不動聲色的觀察着楊嗣昌。

李忠是崇禎身旁的老人,跟着他從潛邸來到乾清宮,這十年間,見了不知道多少首輔,閣臣,六部尚書,但唯獨這一位很不同,給人十足的壓迫感,那雙眼的厲芒令人生畏。

就在這時候,王承恩從外面進來,看了眼幾人,來到崇禎身旁,耳語了幾句。

崇禎臉角陡然繃直,雙眸迸射殺意,寒聲道:“朕本想全君臣之誼,不至於太過難看,不曾想你竟然敢如此!傳旨,罷免溫體仁,限他三日內離京,命刑部查清溫黨黨羽,重則問斬,流放,輕則奪職罷官!”

王承恩面色如常的躬身道:“奴婢遵旨。”

他知道會是這個結果,因爲他剛彙報給崇禎的,就是溫體仁剛纔在司禮監,居然公然行賄內監,以求換回帝心!

行賄內監,崇禎是斷然不能相容!

楊嗣昌將一切盡收眼底,神色不動如山,只是目光在王承恩臉上輕輕掃過。

這個人,是宮內大太監,地位無人能動,在皇帝身邊的一句話,抵得過朝臣的千言萬語!

很快,乾清宮的詔書就下來了。

溫體仁萬萬沒想到,崇禎沒有慰留,‘三上三拒’的溫情戲碼也沒有開始,竟然是直接罷官!

刑部的動作更快,接到旨意,又不知道從哪裡得來了那些彈劾‘溫黨’的奏本,羅列了大小官員多達一百多人。

刑部動作快到無法眨眼,似乎在擔心什麼,溫體仁還沒離京就開始抓人。

周正雖然坐在兵部,消息卻靈通的很。

姚童順,丁琪,張賀儀等來去匆匆,彙報着各種情況。

張賀儀欣喜的道:“大人,這一下子就剷除了二十多個攔路虎,咱們以後的事情肯定會順暢很多。”

姚童順道:“大人,小人聽說,溫首輔沒有收拾東西,從宮裡出來,接了旨意就急匆匆的要離京了,細軟都沒有收拾……”

丁琪笑着道:“溫首輔怕是恨不得飛出去,晚片刻,皇上都可能改變主意,下他的獄。”

周正班房裡是一片歡聲笑語,剷除了朝廷裡的阻擋,他們的計劃就能相對順暢的實施。

相比於朝廷裡的爭權奪利,周正以及他身邊的人,都渴望着遼東三地的革新,若是這三個地方做得好,那絕對是一番偉業,後續影響不可揣度,是他們的基業所在!

周正班房之外,兩丈之外才有人影,所有人都繞着走。

楊嗣昌近來十分威風,各地巡撫,總督見了不少,又是入閣,在朝野是一個威風八面的人物,相對之下,周正這個右侍郎就不算什麼了。

到了七月,朝廷就更忙了,‘十面張網’到了最關鍵時刻,內閣,六部都在圍着轉。

有崇禎的信任,楊嗣昌的能力得到充分的施展,還沒有正式開始,李自成,張獻忠就在四川,陝北接連大敗,其他各路流寇也是連連退縮,掌控的地盤急劇縮小,‘十面張網’的威力初步顯現,朝廷自然大喜,越發的支持楊嗣昌。

楊嗣昌在西北大展拳腳,在朝廷,尤其是兵部也逐漸攬住大權,將周正的權力急速壓縮,甚至於開始插手遼東,山東,天津衛的事,在未給周正隻言片語的話,就要調曹變蛟的五千騎兵進入山西。

崇禎十年七月十二,忽然有吏科給事中以禮部尚書空缺,舉薦戶部右侍郎周正調任。

七月十三,楊嗣昌以閣臣不能兼任兵部尚書爲由,上書卸任,舉薦右侍郎周正接任。

七月十四,大理寺少卿以閣臣空缺爲由,上書舉薦周正入閣。

一時間,在朝廷一片忙碌中,‘周徵雲’三個字極其耀眼,滿朝野都聽到,看到。

第三百三十三章 海貿第三百九十二章 增援右屯第一百八十八章 封爵之難第四百四十六章 議餉之噩第四百二十五章 炮打萊州府第八十四章 周清荔的手段第一百八十四章 最後的山海關第七百二十七章 奏效第六百三十九章 交換第三百三十七章 回京第五百五十八章 俯瞰天下第六百九十一章 背地裡第六百七十六章 夜話第四百四十三章 火燒旅順第兩百零八章 地有多大產第四百四十七章 藩王們齊入京第三百四十二章 明朝備戰第兩百五十三章 兩家愁第五百五十二章 打人啦第五百一十一章 可笑之人第五百九十二章 演員第三百五十七章大勝之際第五百九十四章 一杯毒酒第三百五十九章 你們自找的第五百三十一章 定大局第一百零二章 被錦衣衛抓了第兩百五十八章 明哲保身第五百三十章 暗戳戳的交易第五百零七章 水師第兩百四十一章 真的是狠第七百一十三章 推演第一百一十五章 出獄第兩百九十六章 漫天給價的手筆第一百一十五章 出獄第六百八十五章 東風第五十七章 不能碰也要碰第兩百一十九章 魏忠賢畢竟還在第四百七十七章 圖謀第三十章 週記第一百零一章 你要侍奉好信王第一百三十四章 一個雛形第四百五十三章 強勢的知府第三百五十一章 最危險的時刻第四百九十七章 驚變第四百三十七章 留京第一百一十四章 周正回擊第四百三十一章 破賊第六百二十章 緊迫第四百九十四章 心領神會第八十五章 我要反擊第四百二十一章 平亂之爭第六百六十章 十害第五百九十一章 暗箭第兩百六十一章 見新皇第七百四十一章 人間驚喜第三百五十七章大勝之際第一百一十章 上達天聽第五百七十一章 反彈第兩百九十三章 詭譎的事第三百二十一章 落案第五百四十九章 施壓第七百三十四章 境難第三百二十五章 剿匪行動第七百零二章 不了局第六百八十六章 內憂外患第五百六十四章 宏圖一角第六百五十九章 民憤第二十二章 ‘恭喜恭喜’第六百七十一章 一朝兩尚書第七百三十三章 激戰第六百七十六章 又去一臂第四百五十七章 五省總理?第兩百五十章 還笑得出來第七百零二章 不了局第一百五十九章 窺伺(求訂閱~)第一百零九章 李恆秉出手了第七百一十一章 北上第二十九章 飢餓營銷第五百八十五章 請託第三百三十四章 首輔再換第二十八章 爆炸效果第六十八章 詔獄第六十三章 鯨吞第五百二十章 贏了第兩百九十七章 我要做大明第一鹽商第三百九十七章 接管右屯第兩百八十三章 幕後黑手第五百三十六章 爭權第七百一十章 邊患第一百一十八章 我嘴皮子賊溜第二十五章 不可思議的生意經第一百八十二章 無心插柳第五百二十五章 託孤重臣第兩百四十九章 不善了第五百五十一章 沸沸揚揚第四百一十六章 剿匪效應第三百四十三章 大戰起第一百一十六章 我就是來挑釁的第三百五十八章 清算第三百二十二章 訓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