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七章 難消停

bookmark

宗室,勳貴公卿都是大明的根基,算是‘國本’,他們被審,即將判決,早就引起朝野震動。

而後,周正大肆抓捕言官,更是震動大明。

隨即,朝廷將要審那些叛逆的文臣武將,這個人數是宗室,勳貴的幾十倍,牽扯到大明的幾乎所有階層,朋黨。

也就是周正在京中的勢力一向薄弱,外加提前得到保護,才能倖免於難。

包括首輔周延儒在內,所有的勢力都被波及,就沒有與‘降賊’無關的。

明朝的‘士大夫’集團,經過兩百多年的發展,儘管派系叢生,矛盾重重,本質上,他們又都是‘一家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難分彼此。

就好比給李自成開城門投降的,崇禎時的兵部侍郎張縉彥,他轉過兩個人,就能稱周延儒爲‘四舅’,與張四知有‘同門之誼’,與錢謙益是‘姻親之家’。

如果要將張縉彥‘誅九族’,周延儒,錢謙益多少都要被牽累。

他們自然不會允許自身被牽累,同時,朝野之中,有太多的人不想背牽累。

張縉彥能走到兵部侍郎的高位,不止有背景深厚,親朋好友,門生故吏更是不可想象。他們更不希望張縉彥被問罪,必然會牽累到他們!

於是乎,早就在準備,蠢蠢欲動的大明士紳,前所未有的動了起來。

他們不是完全的就是上書,爲這些人申辯,各種手段齊出,對整個朝廷在進行攻關。

比如,有大戶希望向朝廷捐納三萬兩白銀,以給某人或者一些人降罪,甚至是免罪。

比如,有士紳清楚一些名望大佬,聯合擔保,爲一些人求情,希望開釋‘誅連之罪’。

再比如,有人提出了‘寬仁之說’,認爲天下板蕩,人心惶惶,不宜殺戮過甚,請求朝廷‘從輕處置,以獲民心’。

面對洶涌澎湃的壓力,錢謙益預計第二天審案,最終還是推遲了,躲着不敢見人。

在這些紛紛擾擾之下,周正的計劃在穩步推進。

周方上任工部尚書,高弘圖繼任戶部尚書,周正一系,在朝中的勢力得到進一步的拓展。

徵西廊。

張賀儀,高弘圖,孫傳庭,周方四人坐在周正對面,說着事情。

孫傳庭道:“大人,現在很多問題凸顯,我們的短板也暴露出來。一個是缺少人才,不說十三省的巡撫人選,就是六部中的人手也嚴重不足。”

嚴格來說,周正並不缺人,以他的地位,有的是巴結,投靠的人,缺的是‘人才’。認同,積極且能夠理解他的變法,改革的人才!

大明太大了,需要太多的人才!

張賀儀,高弘圖,周方也是點頭,他們登上高位,越發的覺得這是一個問題。

周正沉吟片刻,道:“你們有什麼辦法解決嗎?”

孫傳庭與高弘圖,周方等對視一眼,卻沒有開口。

周方身份特殊,接話道:“有兩個辦法,第一,就是仿照天津衛的海事學院,我們也建立一個變法學院,從小,專門培養變法人才,這種方法見效比較慢,時間長,我們等不了,卻也可以做,預備着。第二個,就是明年開恩科,這個主考官要在我們手裡。”

周正聽着周方的話,神情微動,若有所思。

新皇帝改元,開恩科,也就是科舉,是理所當然。主考官,就是所有進士及第的士子的‘恩師’,如果周正是主考官,那這些人就都會算在周正門下,這樣的人才,來的又快又可靠。

高弘圖看着周正,道:“大人,現在的官場紛紛擾擾,人鬼難辨,我們的變法不容有失,這個辦法最爲穩妥。”

周正目光掃過四人,顯然他們私底下已經商議過,輕輕點頭,道:“好,這件事記下。”

周方見周正終於肯出頭,心裡一鬆,道:“元輔那邊,會不會阻攔?”

周正拿起茶杯,道:“不會。”

四人都是微笑,張賀儀道:“大人,李尚書對於兵改還是很遲疑,猶豫不決,下官與他商討多日,還是難以下定決心。”

李邦華這個兵部尚書,儼然成爲阻攔周正改革大明軍制的最大絆腳石。

周正抱着茶杯,神色趨冷,道:“我會找他談談的,你繼續準備。”

張賀儀應聲。

高弘圖繼而道:“戶部的事情千頭萬緒,雜亂不堪。下官正在梳理內部,而後會着手修正與地方的關係,尤其是賦稅與田畝,戶部準備進行立法,成爲大明律的一部分。”

周正唔的一聲,神色有些意外與驚喜,道:“你這個想法不錯,制定稅法與土地法,確實刻不容緩,你先內部準備,摸索,對地方上也要進行深入的調研,不要閉門造車。”

高弘圖得到周正的讚許,很是振奮,道:“是,下官一定會盡善盡美!”

周正嗯了一聲,笑着看向周方。

周方看了眼桌上的手札,道:“工部的事情比較多。涉及到黃河,長江決堤,官道年久失修,京城的宮殿,祭壇,院落等重建,還有一系列的兵器的製造,事多繁雜,錢糧缺少嚴重……”

本來權職在六部最小,最容易忽視的工部,卻沒想到成了最麻煩的一個。

周正右手抵着下巴,思索一番,道:“這樣吧,你們工部先制定一個計劃,包括項目,步驟,時間以及需要的錢糧,也就是明年的預算,你們六部先做自己的,然後彙總到內閣,我與元輔再做商議。”

高弘圖是戶部尚書,聽着有些遲疑,道:“大人,經過李自成這一遭,西北大廢,東南震盪,一來稅收大減,二來用處大增。再加上西北,東北等的軍餉,根本是入不敷出,明年以後的幾年,我們可能需要數千萬的錢糧,才能支撐大明不垮,何況還有我們的變法……”

周正神色微微凝肅,這也是擺在他們面前的一大困難。

大明賦稅就別指望了,即便加上週氏商會也是遠遠不夠,重建一個破碎的龐大王朝,需要海里的錢糧。

周正又喝了口茶,沉聲道:“舉債!以戶部國庫爲擔保,向天下借銀,約定好利率,並且在科考入仕等上面,給出優先資格。具體的細則,你們起草。”

高弘圖聽着,沉思不已,道:“大人,即便能借到,以現在的稅賦,我們也還不起……”

周正笑了聲,道:“舉債不止是爲了充盈國庫,也是要盤活我大明的市場,淘汰舊銀,整合商業,梳理弊政,好處太多了。即便我們前幾年還不上,等我們變法有了成效,哪怕只是恢復到嘉靖年間,每年三千萬的稅賦,還債也是輕輕鬆鬆,無需壓力過大……”

高弘圖到底是戶部尚書,微微轉念就醒悟過來,連忙道:“是,還是大人看的長遠,下官回去立馬着手安排……”

高弘圖話音未落,姚童順進來,見是周方四人,沒有避諱,道:“大人,景湖先生來了。有些人上書爲大人敘功,請加封安國公。另外,朝廷三品以上大員的宅邸,官衙到處是人,總理大院也是。”

第三百二十二章 訓話第兩百五十章 還笑得出來第六百四十七章 我們不是朋黨第三百一十八章 甕中捉鱉第七百二十三章 蓄勢待發第五百三十七章 角鬥第三百五十八章 清算第六百八十四章 錢第四百零四章 自信第九十三章 一槌定音第三百六十九章 朝廷又能拿我怎麼樣第三百一十七章 狗急跳牆第一百二十章 三不知第五十九章 試皇帝的水第兩百章 得做些事情了第三百三十三章 海貿第七百一十章 邊患第六百零二章 不會有第六百六十八章 反覆第兩百五十六章 捧殺第七百三十七章 震動第三百四十二章 明朝備戰第兩百五十九章 鹽商的叛徒第七百零三章 九重天第兩百一十九章 魏忠賢畢竟還在第三百八十九章 打秋風的來了第六百三十六章 沒皮沒臉第三百六十二章 不知死活第一章 罵人,打人我都行第一百三十二章 欽使又如何第一百八十九章 你坐牢去吧第六百零六章 平語中炸驚雷第五百九十八章 黑影第五十六章 一場烏龍第五百四十章 周延儒的官場哲學第兩百九十章 崇禎元年第兩百七十四章 一擊致命第三百八十九章 打秋風的來了第兩百五十九章 鹽商的叛徒第一百七十五章 給老子放人第五百五十三章 還不夠第一章 罵人,打人我都行第五百七十八章 盛世大明第一百一十二章 這是要決戰啊第四百零六章 大戰第四百二十七章 疲敵戰術第六百七十八章 巡視第一百一十七章 畏戰之風第五百七十一章 反彈第三百七十九章 錢象坤致仕第一百九十三章 分功定賞第六百四十八章 京察第兩百九十章 崇禎元年第六百零一章 殺氣騰騰第六百五十章 好風借力第五百五十章 藩王齊入京第二十三章 出事了第五百九十七章 一條線第三百一十五章 剿匪第兩百章 得做些事情了第九十七章 強硬到底第五章 反轉(求收藏,推薦~~)第一百四十二章 另一條路第兩百二十六章 火中取栗第六百一十六章 方興未艾第三百零五章 浩浩蕩蕩第八十七章 兔子搏鷹第一百二十七章 話不投機第三百六十七章 哭爹喊娘第一百九十四章 進攻了第七章 我要一萬兩(求收藏,求推薦~~)第一百五十八章 動了鹽商的奶酪第五百三十八章 一分不能少第六百六十五章 復社分崩離析第三百六十五章 手腕第四十六章 不留情面第六十二章 我宰了你第六百六十一章 利器在手第八十七章 兔子搏鷹第六百零四章 濟濟一堂第六百九十九章 巡視第四百四十四章 鏖戰第一百七十七章 手腕高明第六百三十三章 刮骨療毒第五百四十章 周延儒的官場哲學第三十六章 你想怎麼死?(求收藏~~)第五百九十七章 一條線第四百二十八章 準備強攻今天已經更完啦第六百一十六章 方興未艾第四百二十七章 疲敵戰術第五百五十四章 似曾相識第兩百四十七章 田爾耕的底牌第兩百二十四章 低吼如野獸第七百零九章 總結第兩百三十二章 匪盜合流第兩百七十七章 孤立無援的朱由檢第五百四十六章 斥藩王第一百一十七章 迫近第一百七十四章 我們也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