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八章 反覆

就在內閣敲定這次科舉名次的時候,京城再次爆發大事件。

‘二張’等收買翰林院閱卷官的消息不脛而走,有鼻子有眼,憤怒的士子們先是衝入了‘二張’的家裡,找不到人,將下人痛打一頓,然後又成羣結隊的衝入那三個翰林的家裡。

這三個翰林官措手不及,兩個翻牆跑了,一個被堵在家裡,差點被活活打死,還是順天府衙役及時趕到,才救回半條命。

順天府以‘查案’的名義,將人安置在府內,這才躲過一劫。

刑部的動作比順天府快,將另外兩個翰林給悄悄帶走,同時大張旗鼓,滿大街的要找復社的‘二張’以及可能參與行賄,收買,舞弊科舉的人。

一面是復社內訌升級,各年輕士子的反應激烈,一面又是刑部在京城四處穿梭找人。

明天就要放榜,突然爆出這件事,朝野是一片譁然,偌大的內閣大院比之前還熱鬧,無數人圍堵要說法,內部的官員也不穩定。

幾千人的科舉,幾百人及第入仕,與已經入仕的這些人關係千絲萬縷,如果有人作弊,搶了他們位置,這一個蘿蔔一個坑,壞人前程比殺人父母更甚,誰會輕易罷休?

京城在鬧,內閣大院在鬧。科舉向來是國之大事,舞弊之事不少見,每一次都是軒然大波。

科舉是維繫一個國家體制的重要一部分,事關朝廷穩定,深宮裡的朱慈烺也坐不住,召見周正,李覺斯,孫傳庭,端起皇帝架子,拿着這件事,好好的發了一頓脾氣。

只要不觸及周正底線,周正還是願意君臣和睦,認認真真的聽着,做了檢討。

李覺斯,孫傳庭連忙跟着,保證儘快解決,平息非議。

朱慈烺也不得寸進尺,發泄一通,就揮手趕人。畢竟這場科舉裡,他也悄悄安排了人。

周正出了乾清宮,立即就在班房裡摔杯子,將刑部尚書張四知,侍郎劉宗周給叫到了跟前。

周正看着兩人,冷着臉,沉聲道:“剛剛我在宮裡,皇上發了脾氣,要我立刻平息非議,給天下臣民一個交代。現在,我命令刑部,在明天張榜之前,給我查的清清楚楚,要是明天還擺不平,本官就拿你們問罪給你們下獄,平息朝野的憤怒!”

張四知,劉宗周連忙擡手,道:“下官領命。”

他們兩人對視一眼,真的很擔心,要是外面繼續鬧騰,周正真的會藉機將他們下獄——平亂背鍋,剷除異己,一舉兩得。

周正一揮手,喝退了他們。

張四知,劉宗周出了周正班房,兩人臉色都不好看。

張四知是這件事的謀劃者,之所以不好,是因爲沒想到引火燒身,他謀劃的事,還得他來收拾爛攤子。

劉宗周不好看,是因爲他也算是復社的隱形領袖,復社突然鬧成這個樣子,他不難看誰難堪?

而錢謙益,李邦華的班房靜默無聲,誰這個時候跳出來,都自找麻煩。

出面的就是擦屁股,還得用手,怎麼都得惹的一身屎,十年八年都會有味道!

周延儒沒有出面,只是讓範文景來告訴兩人:“元輔的意思,也是要在明天之前處理妥當,切莫再多出事端。”

張四知,劉宗周兩人除了擡手應下,也沒有其他辦法。

兩人出了內閣班房,召集刑部官吏,一面審案,追溯案情,一邊在京城四處抓人。

在錦衣衛的暗中幫助下,‘二張’很快被找到,復社的一干骨幹也沒能逃,刑部一口氣抓了四十多人。

連夜突審,天色未亮就審結了。

內閣貼文,‘二張’下獄,削籍。冒闢疆,侯方域等二十多人革籍,禁止科舉,永不敘用。

孫傳庭看準機會,跟着發出官文:第一條,就是取締復社,並禁止結社,一旦發現,在官的削籍,無籍的永不敘用。

第二條:對於天下士子,只給出兩次三次科舉的機會,並且年齡不能超過三十歲。

刑部,禮部等也相繼發文,針對此事,給出極其嚴厲的反應。

這一夜的京城本就無眠,內閣,六部齊齊發飆,不少人大加讚賞,狠狠出了口惡氣。

而那些擔憂的人則無力出聲,淹沒在這場混亂中。

朝野以及未涉及的士子則歡慶,這些人被革除,就空出了更多的名額,他們哪裡知道,這些人本身就不在名單上。

時辰未到,皇城下就擠滿了人,都在等着張榜。

待到榜單一出,不知道的多少人歡慶。

尤其是一甲的三人,魏藻德,葛世振,高爾儼,他們本對一甲無望,哪裡想到,狀元,榜眼,探花會落到他們頭上。

魏藻德,葛世振,高爾儼三人大喜推開了那些要與他們聯姻的熱情人士,前往周府,想要拜見‘恩師’。

這次恩科的及第士子,都是周正的‘門人’。

周正沒在,周方倒是在府裡,熱情的招待了三人,這三人是新科一甲,將來前途不可限量。

按照慣例,他們會被授予庶吉士,進入翰林院學習。明朝向來有‘非翰林不入閣’的潛規則,當然,周正這個是特殊的例外。

所以,這三人已經是閣臣的備選,只要沒有意外,都會成爲入閣!

周方是工部尚書,在周正的大哥,魏德藻三人剛剛登科,自然十分謙遜。

周方詢問了他們對變法的態度,見三人異口同聲的堅定支持,笑容滿面的勉勵了許久。

外面,偌大的京城,隨着放榜,‘二張’等被抓,吏部強勢解散復社,並取締結社,在‘禁止科舉,永不敘用’的大棒之下,復社應聲而倒,再無半點動靜。

原本復社的那些人,紛紛撇開關係,避之如瘟疫。

京城熾盛的溫度,陡然降下來,沒有繼續圍堵內閣大院,京城彷彿再次恢復了以往的平靜。

京城這邊冷靜下來,南直隸卻沒有。

各種抵制,反抗行動就沒有停過。但藉着京城復社的事情,都察院對復社的老底進行查處,抓捕了不知道數十人,抄沒了六個名門望戶。

加上‘逆案’餘波,錦衣衛將那些刺頭趁機給拿下,其中涉及不少的勳貴公卿,名門望族,很是震懾了一大批人。

第一百九十七章 新君第五百七十九章 動手第三百六十九章 朝廷又能拿我怎麼樣第六百八十一章 分化第一百二十七章 話不投機第一章 罵人,打人我都行第一百一十三章 周正終於被抓了第七百二十五章 內外第三十五章 沒有傻子第五百七十九章 動手第三百六十三章 孤臣第三百九十三章 備戰第三百零五章 浩浩蕩蕩第一百三十四章 一個雛形第十章 神醫又被打了(求收藏啦~~~)第一百四十八章 黃臺吉要歲幣第四百八十三章 決裂第三百七十二章 校武場的震撼第三百六十五章 手腕第三百一十七章 狗急跳牆第五百二十五章 託孤重臣第三百五十三章 置之死地第四百九十八章 有骨氣的範文臣第兩百五十章 還笑得出來第六百二十二章 心思叵測第六百五十六章 轟轟烈烈第一百六十八章 利益最大化第一百八十九章 你坐牢去吧第八十一章 糾察首輔儀表第一百零六章 得天眷顧第三百八十三章 遼東之扼第兩百五十五章 又一個拒絕的第四百三十章 絕境第三百八十三章 遼東之扼第七百一十九章 胡言亂語第七百零五章 回京第三十七章 誰打斷誰的腿第六百七十四章 抨擊第四百四十五章 宗室要錢沒錢第一百六十七章 五彪攔路第一百一十一章 天啓的厭惡第六百五十三章 試探第一百零四章 與田爾耕的交易第五百九十六章 烈火處第三百一十一章 看你來不來第五百零三章 撿便宜第三十章 週記第五百七十九章 動手第一百九十六章 天啓的安排第五百七十一章 反彈第六百一十五章 能屈能伸第兩百七十六章 朝廷空了第七百一十三章 推演第六百九十一章 背地裡第六百四十九章 序幕第四百二十一章 平亂之爭第三百八十章 劉六轍被打第四百五十三章 強勢的知府第四百九十四章 心領神會第四十五章 大手筆訂單第七十二章 夜半敲門第兩百六十五章 閹黨末路第四百三十二章 狠手第七百一十八章 絕境第兩百八十八章 抓鹽商第五章 反轉(求收藏,推薦~~)第五十一章 脣槍舌劍第三百六十七章 哭爹喊娘第三十四章 魏希莊第五百五十三章 還不夠第六百八十八章 手段第四百八十章 混亂中擇一出擊第十七章 遊街第三百五十七章大勝之際第六百六十二章 科舉之咎第三百七十三章 烽火燃起第六百四十三章 內閣的規矩第六百四十七章 我們不是朋黨第三百零七章 履新第五百六十六章 妙峰山第三百八十五章 要權第兩百二十六章 火中取栗第六百八十一章 分化第六百一十三章 明晃晃的交易第六百七十四章 抨擊第三百五十四章 短兵相接第一百一十七章 畏戰之風第三百五十四章 短兵相接第八十八章 絕不退讓第七百二十六章 再次推延第三百五十五章 血色北城第四百九十三章 不能忍第五十三章 皇帝要你接第六百四十九章 序幕第六百八十七章 沸水難靜第六百六十一章 利器在手第四百六十五章 全都該殺第一百八十六章 閹黨盛極第八十一章 糾察首輔儀表第六十四章 不大不小的警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