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八章 反覆

bookmark

就在內閣敲定這次科舉名次的時候,京城再次爆發大事件。

‘二張’等收買翰林院閱卷官的消息不脛而走,有鼻子有眼,憤怒的士子們先是衝入了‘二張’的家裡,找不到人,將下人痛打一頓,然後又成羣結隊的衝入那三個翰林的家裡。

這三個翰林官措手不及,兩個翻牆跑了,一個被堵在家裡,差點被活活打死,還是順天府衙役及時趕到,才救回半條命。

順天府以‘查案’的名義,將人安置在府內,這才躲過一劫。

刑部的動作比順天府快,將另外兩個翰林給悄悄帶走,同時大張旗鼓,滿大街的要找復社的‘二張’以及可能參與行賄,收買,舞弊科舉的人。

一面是復社內訌升級,各年輕士子的反應激烈,一面又是刑部在京城四處穿梭找人。

明天就要放榜,突然爆出這件事,朝野是一片譁然,偌大的內閣大院比之前還熱鬧,無數人圍堵要說法,內部的官員也不穩定。

幾千人的科舉,幾百人及第入仕,與已經入仕的這些人關係千絲萬縷,如果有人作弊,搶了他們位置,這一個蘿蔔一個坑,壞人前程比殺人父母更甚,誰會輕易罷休?

京城在鬧,內閣大院在鬧。科舉向來是國之大事,舞弊之事不少見,每一次都是軒然大波。

科舉是維繫一個國家體制的重要一部分,事關朝廷穩定,深宮裡的朱慈烺也坐不住,召見周正,李覺斯,孫傳庭,端起皇帝架子,拿着這件事,好好的發了一頓脾氣。

只要不觸及周正底線,周正還是願意君臣和睦,認認真真的聽着,做了檢討。

李覺斯,孫傳庭連忙跟着,保證儘快解決,平息非議。

朱慈烺也不得寸進尺,發泄一通,就揮手趕人。畢竟這場科舉裡,他也悄悄安排了人。

周正出了乾清宮,立即就在班房裡摔杯子,將刑部尚書張四知,侍郎劉宗周給叫到了跟前。

周正看着兩人,冷着臉,沉聲道:“剛剛我在宮裡,皇上發了脾氣,要我立刻平息非議,給天下臣民一個交代。現在,我命令刑部,在明天張榜之前,給我查的清清楚楚,要是明天還擺不平,本官就拿你們問罪給你們下獄,平息朝野的憤怒!”

張四知,劉宗周連忙擡手,道:“下官領命。”

他們兩人對視一眼,真的很擔心,要是外面繼續鬧騰,周正真的會藉機將他們下獄——平亂背鍋,剷除異己,一舉兩得。

周正一揮手,喝退了他們。

張四知,劉宗周出了周正班房,兩人臉色都不好看。

張四知是這件事的謀劃者,之所以不好,是因爲沒想到引火燒身,他謀劃的事,還得他來收拾爛攤子。

劉宗周不好看,是因爲他也算是復社的隱形領袖,復社突然鬧成這個樣子,他不難看誰難堪?

而錢謙益,李邦華的班房靜默無聲,誰這個時候跳出來,都自找麻煩。

出面的就是擦屁股,還得用手,怎麼都得惹的一身屎,十年八年都會有味道!

周延儒沒有出面,只是讓範文景來告訴兩人:“元輔的意思,也是要在明天之前處理妥當,切莫再多出事端。”

張四知,劉宗周兩人除了擡手應下,也沒有其他辦法。

兩人出了內閣班房,召集刑部官吏,一面審案,追溯案情,一邊在京城四處抓人。

在錦衣衛的暗中幫助下,‘二張’很快被找到,復社的一干骨幹也沒能逃,刑部一口氣抓了四十多人。

連夜突審,天色未亮就審結了。

內閣貼文,‘二張’下獄,削籍。冒闢疆,侯方域等二十多人革籍,禁止科舉,永不敘用。

孫傳庭看準機會,跟着發出官文:第一條,就是取締復社,並禁止結社,一旦發現,在官的削籍,無籍的永不敘用。

第二條:對於天下士子,只給出兩次三次科舉的機會,並且年齡不能超過三十歲。

刑部,禮部等也相繼發文,針對此事,給出極其嚴厲的反應。

這一夜的京城本就無眠,內閣,六部齊齊發飆,不少人大加讚賞,狠狠出了口惡氣。

而那些擔憂的人則無力出聲,淹沒在這場混亂中。

朝野以及未涉及的士子則歡慶,這些人被革除,就空出了更多的名額,他們哪裡知道,這些人本身就不在名單上。

時辰未到,皇城下就擠滿了人,都在等着張榜。

待到榜單一出,不知道的多少人歡慶。

尤其是一甲的三人,魏藻德,葛世振,高爾儼,他們本對一甲無望,哪裡想到,狀元,榜眼,探花會落到他們頭上。

魏藻德,葛世振,高爾儼三人大喜推開了那些要與他們聯姻的熱情人士,前往周府,想要拜見‘恩師’。

這次恩科的及第士子,都是周正的‘門人’。

周正沒在,周方倒是在府裡,熱情的招待了三人,這三人是新科一甲,將來前途不可限量。

按照慣例,他們會被授予庶吉士,進入翰林院學習。明朝向來有‘非翰林不入閣’的潛規則,當然,周正這個是特殊的例外。

所以,這三人已經是閣臣的備選,只要沒有意外,都會成爲入閣!

周方是工部尚書,在周正的大哥,魏德藻三人剛剛登科,自然十分謙遜。

周方詢問了他們對變法的態度,見三人異口同聲的堅定支持,笑容滿面的勉勵了許久。

外面,偌大的京城,隨着放榜,‘二張’等被抓,吏部強勢解散復社,並取締結社,在‘禁止科舉,永不敘用’的大棒之下,復社應聲而倒,再無半點動靜。

原本復社的那些人,紛紛撇開關係,避之如瘟疫。

京城熾盛的溫度,陡然降下來,沒有繼續圍堵內閣大院,京城彷彿再次恢復了以往的平靜。

京城這邊冷靜下來,南直隸卻沒有。

各種抵制,反抗行動就沒有停過。但藉着京城復社的事情,都察院對復社的老底進行查處,抓捕了不知道數十人,抄沒了六個名門望戶。

加上‘逆案’餘波,錦衣衛將那些刺頭趁機給拿下,其中涉及不少的勳貴公卿,名門望族,很是震懾了一大批人。

第四百一十六章 剿匪效應第一百五十章 範大人,麪皮何在?第五百一十二章 跌宕第四百一十四章 留在朝廷第一百三十四章 一個雛形第一百一十六章 我就是來挑釁的第四百四十一章 叛逆到處有第一百三十四章 一個雛形第七百三十九章 灼灼第一百八十六章 閹黨盛極第七百二十八章 北伐開始第五十九章 試皇帝的水第兩百八十二章 周家父子出手第四百七十七章 圖謀第兩百六十二章 帝王大忌第五百一十四章 建虜攪局第六十七章 原來是大嫂第十七章 遊街第六百四十四章 亂來第六百九十七章 算計第七百三十一章 怎麼辦第兩百七十四章 一擊致命第一百二十二章 有我無敵第三百九十九章 炮火連天第三百五十三章 置之死地第六百三十二章 快人一步第四百零一章 建虜難了第五百零九章 要結束了第七百一十八章 絕境第一百一十三章 東林之態第六百五十二章 銀子第六十五章 初見班底第兩百九十八章 我的要求並不高第兩百四十七章 田爾耕的底牌第六百七十六章 又去一臂第七百零三章 九重天第七百三十九章 灼灼第三百八十三章 遼東之扼第六百二十八章 都在變第二十章 昏暗官場今天已經更完啦第一百一十三章 周正終於被抓了第兩百九十九章 閹黨即將成爲過去第五百七十六章 定調第六十八章 詔獄第一百三十四章 一個雛形第六百四十二章 靜謐風波第十八章 懟御史(求收藏~)第三百一十七章 狗急跳牆第六百九十四章 晉國公第一百一十六章 我就是來挑釁的第三百二十二章 訓話第五十三章 皇帝要你接第三十五章 沒有傻子第四百零五章 火燒糧草第六十七章 原來是大嫂第五百三十四章 自以爲是第一百八十一章 面聖第四百八十七章 譁然第六百八十五章 東風第六百九十五章 憂第六百九十八章 大開大合第九十二章 舌戰羣儒第五百八十三章 宮外宮內的風第一百二十三章 塵埃落定第六百七十章 不缺席第兩百二十八章 給你們送一根攪屎棍第一百七十八章 全勝第五百六十二章 鬼胎第五百二十六章 分贓大會第七百一十二章 北伐之意第六百八十八章 手段第五百六十二章 鬼胎第六百八十三章 人流如織第六百一十二章 軟刀子殺人第五百九十四章 一杯毒酒第四百六十四章 先下手爲強第六百六十一章 利器在手第一百八十八章 封爵之難第五百五十三章 還不夠第五百六十章 小皇帝的動作第五百五十三章 還不夠第四百六十二章 金子、女人第兩百零九章 只要不死就死磕第十二章 你,在這裡做工?第六百零三章 關說第兩百五十七章 風波又起第兩百章 得做些事情了第六百五十八章 口中人第三百一十八章 甕中捉鱉第五百七十七章 第一步第四十七章 解決第兩百三十六章 要被嚇死的崔呈秀第兩百零七章 人有多大膽第兩百五十七章 風波又起第三百三十七章 回京第三百二十九章 絕不背離第一百九十四章 進攻了第三百八十二章 票號第一百六十章 商業大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