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六章 兩場

周正看着江寧侯,微微打量,道:“這個時候,我倒是很好奇,誰來找你做這個說客?”

他剛剛收拾了楊嗣昌,李恆秉,李邦華,錢謙益,順手送走了周延儒都老舊勢力,這麼快又有人找上門?

江寧侯看着周正,道:“就說給不給吧?”

周正看着江寧侯,神情思忖。

在他預設中,這個議政會不止是四十八席的,只是不可能一下子放開,需要慢慢發展,完善。

至於裡面的成分,自然要涵蓋每個階層,聽到全國上下所有的聲音。

江寧侯見周正沉默不語,道:“五千頃,另外,我們再向朝廷捐銀三十萬,你的一些事情,我們也願意爲你解決。”

周正更加好奇了,道:“透露一點吧?我心裡要是沒底,你們什麼也得不到。”

江寧侯眉頭微皺,旋即道:“你應該知道,楊嗣昌等人並不是一兩個人,而是絕大多數人。他們都知道你這個議政會將有大作用,願意參與進來。我覺得這是一件好事情,能給你帶來莫大的助力。”

周正不動聲色的點頭,這些人,多半與楊嗣昌等人有牽扯,只不過不是那麼直接的勾連,卻也希望他們能成功。

周正拿起茶杯,喝了口茶,道:“你們是想借住這樣發展勢力,又是另一波的楊嗣昌,李恆秉嗎?”

江寧侯輕輕搖頭,道:“他們太急了。有人告訴我,當初宋神宗與王安石的變法,不管多麼的轟轟烈烈,他們一走,立刻就被推翻,王安石至今還被滿了罵名。定國公,你是不世之臣,不管是我還是其他人,都希望能有善終。而我等都是俗人,不求史書上留下什麼,只希望在世之時,求些富貴安穩。”

周正有些詫異了,這個江寧侯之前一直是大智若愚?

周正心裡計較一番,道:“按照規劃,每個省是兩個名額,其他有朝廷以及軍方等補充,你一下子要五個名額,會破壞平衡,其他人未必答應,我需要斟酌。”

江寧侯深吸一口氣,表情嚴肅幾分,道:“我會說服皇上,放棄皇家除皇宮意外的所有田畝,莊園等一切資產,但皇宮保留,每年支付皇宮二十萬兩就行。”

周正眉頭一挑,摸了摸下巴,道:“你們就這麼看重這個議政會?”

江寧侯道:“定國公應該知道,這世上沒有秘密,你與那麼多人說,不可能嚴絲合縫,一點風聲不漏。”

周正已經想到了,道:“確實,這個議政會,將來會凌駕在內閣之上,但這還不至於讓你買付出這麼大的代價吧?並且,你們不是想着皇上有一天重掌大權嗎?”

江寧侯道:“以後的事情我們看不到,得顧眼前……畢竟,定國公還不到四十歲。”

周正這會兒是徹底恍然了,這些人,或許在期待朱慈烺能重新成爲乾綱獨斷的大明皇帝,卻也在投注,擔心周正是曹操,周家二代會成爲曹丕,代明自立。

完全符合這些明朝士大夫的作風,永遠多面押注,騎牆,確保利益在風雲變幻中依舊能夠得到保證。

周正又拿起茶杯,道:“還不夠。”

江寧侯自然也知道,道:“你的變法還在省府一級,根本下不去,有我們的支持,你們就能快速推進,我們的力量,你會慢慢看到,區區五個席位,你穩賺不賠。田畝,銀兩再翻一倍,鹽茶鐵等他們不碰。”

周正道:“銀子我要五百萬,田畝一萬頃,少了這些,你們別指望了。”

江寧侯心裡輕嘆,終究是沒有什麼談判的資格,就差任人宰割了。

“我會轉告他們,不過,這麼大的代價,應該值兩個侍郎了。”江寧侯道。

“一個,工部。”周正道。

聽着周正斷然的語氣,江寧侯默默點頭,道:“好。”

憑白多了這麼多好處,周正心情大好,道:“走,嚐嚐我夫人的手藝,以前她是不做飯的,有孩子之後纔開始,這幾年又偷懶,不過還能吃……”

江寧侯見周正留下他也只能陪笑,心裡嘆氣,之前的那種沒有利益的和氣關係是一去不復返了。

飯桌上,不止周正與江寧侯,還多了一個周德慳。

原本的小傢伙而今已經十六歲,是個大小夥子,上面提親的將周丁氏高興的合不攏嘴,整日拉着上官清看,要挑選一個最好的入門。

除此之外,平日不怎麼出門焦急的周家妯娌也經常參加京城婦人的各種聚會,都是爲了看兒媳婦。

周家而今如日中天,不知道多少人想將閨女送進來,自然奮力巴結。

周德慳這傢伙卻無所覺,整日泡在軍隊裡,十分想像他二叔一樣建功立業。

周正也有意培養他,給他安排了不少機會。

江寧侯看着周德慳,知道不是周正的親子,熱情就減了不少,倒也誇讚了幾句。

周德慳沒理會這個不知道從哪冒出來的江寧侯,雙眸灼灼,充滿希冀的看着周正道:“二叔,要北伐了?”

周正吃着飯,道:“今年不會,先試探試探。”

與建虜一戰,最關鍵的是主力決戰,如果不能一戰解決建虜的主力,那麼這場戰力就會變成消耗戰,遙遙無期。

而建虜顯然不會與明朝決戰,即便戰勝明朝,他們也損失不小,沒有明朝的人口,土地底蘊,他們極難緩過來。

之前明朝的戰略是逐步推進,步步爲營,經過兩年多的時間,加上黃臺吉病亡,小皇帝繼位,確實是一個極好的機會。

“明年?”周德慳抓住關鍵,伸着頭道。

周正看着小傢伙躍躍欲試,想了想,道:“你要去,得說服大嫂。”

周德慳一想起整天給他選夫人的老孃頭就疼,悶悶不樂的低頭扒飯。

江寧侯輕笑一聲,沒有插話。

周正看了眼江寧侯,與他碰了一杯,心裡思索着南方。

楊嗣昌要熟悉一陣子海戰與臺灣的情況,或許,也要等到明年。

也就是說,明年可能有兩場戰事,而且都不是短時間內結束的。

周正心裡斟酌,以大明這種情況,是否能支撐得住。

第四百四十三章 火燒旅順第七百四十章 會議第一百二十三章 塵埃落定第四十三章 給周正挖的大坑第三十七章 誰打斷誰的腿第三百九十二章 增援右屯第四十六章 不留情面第一百四十章 荒謬之言第三百六十八章 就拿你立威第兩百九十六章 漫天給價的手筆第三百三十四章 首輔再換第五百四十二章 徵西伯威武第四百七十九章 原來是這麼回事第六百七十一章 登門第三百二十一章 落案第五百六十八章 一面倒的談判第六百九十五章 憂第一百一十五章 出獄第五百三十七章 角鬥第六百九十三章 偷雞不成第兩百三十三章 八大皇商第七百三十章 沒有選擇第兩百五十三章 兩家愁第兩百五十九章 鹽商的叛徒第五十六章 一場烏龍第五百二十一章 登基大典第四百四十六章 議餉之噩第三百九十二章 增援右屯第七百一十五章 壓迫第四百一十九章 回門的尷尬今天已經更完啦第七百三十四章 境難第六百八十三章 人流如織第八十一章 糾察首輔儀表第兩百二十九章 朱由檢的魅力第六百三十章 搞事情第兩百八十八章 抓鹽商第一百五十九章 窺伺(求訂閱~)第五百四十三章 權力劃分第兩百九十六章 漫天給價的手筆第六百一十一章 虎狼之顧第四百一十七章 官場大亂鬥第一百一十四章 要了結了第兩百二十七章 未來的首輔第一百一十四章 周正回擊第四百九十章 權錢在手第四百八十二章 圖窮匕首見第兩百五十五章 又一個拒絕的第六百一十四章 君臣和睦第兩百三十九章 慌了慌了第七百一十四章 不定第四百九十二章 定鼎西北第兩百零五章 揮手退敵第五百二十六章 分贓大會第一百八十八章 封爵之難第三百七十七章 露出馬腳第一百九十五章 弔詭的金鑾殿第五百九十二章 演員第四百二十三章 黨爭的齷齪第兩百六十九章 周家發達的開始第三百三十三章 海貿第一百一十五章 出獄第五百五十七章 兇手比較多第兩百八十七章 不知死活第四十三章 給周正挖的大坑第六章 被閹黨大佬看中?第六百五十九章 民憤第四百八十七章 譁然第七百零九章 總結第一百零一章 你要侍奉好信王第六百七十五章 假的第五百一十九章 廝殺第兩百五十一章 豬一樣隊友第一百五十六章 有恃無恐(第一更)第七百二十九章 進攻第四百一十一章 作死就得死第五百五十七章 兇手比較多第三百七十二章 校武場的震撼第六百九十七章 算計第兩百四十七章 田爾耕的底牌第三百八十二章 票號第三百四十一章 建虜來襲第四百一十一章 作死就得死第一百一十七章 畏戰之風第五百三十章 暗戳戳的交易第三百三十章 左手筆右手刀第四百四十七章 藩王們齊入京第一百七十三章 周清荔被抓第兩百八十七章 不知死活第兩百六十五章 閹黨末路第四百零六章 大戰第六百零三章 關說第三百八十三章 遼東之扼第一百一十七章 畏戰之風第兩百二十五章 價碼第一百四十四章 弔唁第三百六十二章 不知死活第四百三十四章 蒞臨東江鎮第六百五十四章 談妥第兩百一十一章 頭皮發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