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 一槌定音

bookmark

“你如此詆譭王化貞,莫非你們有私怨?你是在攜公報復?”

“王化貞於國有功,縱然犯錯,也不至於如此……”

“三司會審有何錯?若是有罪,那量罪而行,若是無錯,當然釋放……”

有三四個人圍繞着周正,擡頭挺胸擺足姿態,不斷的呵斥。

周正能感覺到有口水噴到臉上,擰着眉頭,回懟道:“下官一個人就說是與王化貞有私仇,諸位大人圍攻下官,是與下官有私仇,還是與王化貞有深交?”

幾人頓時被激怒,越發大聲呵斥,將周正圍在中間,冷言冷語,夾槍帶棒,含沙射影,對周正進行全方位的攻擊。

周正一個人面對這麼多人,大殿上有不少人皺眉,面露不悅,但卻沒誰說話。

龍椅子上的天啓皇帝,目光一直看着周正,聽着他的話,雙手依舊緊緊抓着龍椅。

田珍疏與鄭守理兩人雖然佩服周正,但卻越發着急,周正勢單力孤,即便能在口頭上駁倒這些人,卻未必能阻止事情的發展。

若是王化貞真的被放出來,很可能就預示着大明朝廷要放棄遼東,退守山海關了!

這是他們絕不允許的,那樣的後果太可怕,不可承受!

兩人都在蠢蠢欲動,想要找機會,與周正並肩作戰。

李恆秉看着周正依舊保持冷靜,話語裡沒有太多破綻,微微低頭,眼神冷漠,忽然擡起手,向着天啓,沉聲道:“陛下,關於王化貞一案,沒有比遼東更爲清楚,下官奏議,請遼東詳議上奏,朝廷根據遼東奏疏,再做處理。”

“臣反對!”

周正幾乎是下意識的擡起手,聲音比之李恆秉的還大,而後才認真的思索着李恆秉的話。

滿殿的人都看着周正,表情各異。這位年紀輕輕地監察御史,今天到底是要幹什麼?金鑾殿上,就你一個人嗎?

衆人還沒回過神,天啓的聲音突然響起,道:“周卿有什麼看法?”

有了這個緩衝,周正已經明白李恆秉話裡的目的了。

現在的遼東幾乎是袁崇煥一家獨大,攜有遼東從未有過的勝利,朝野對他都十分看重,自然他的話的重量就非比尋常。

但袁崇煥現在與魏忠賢走的極近,是否會因爲魏忠賢而曲意,在王化貞一案上作假?

周正覺得這個可能非常大,稍一頓便向着天啓沉聲道:“陛下,熊廷弼,王化貞乃是三司判定的死刑,證據確鑿,人證物證俱在,無可辯駁,而今有人想要翻案,那之前的三司判決該如何解釋?若是遼東再查,上奏的截然不同,朝廷該是何立場?陛下的顏面何存,我大明的體統何在?”

“臣江西道監察御史田珍疏附議。”田珍疏終於抓到機會,第一時間站出來,沉聲說道。

“臣江西道監察御史鄭守理附議。”鄭守理跟着出列,朗聲說道。

“臣附議。”

“臣附議。”

田珍疏,鄭守理附議,周正不奇怪,但前面還有兩個站出來倒是讓周正頗爲意外,因爲這不是周老爹的那些朋友,看位置,應該是兵部或者大理寺的人。

李恆秉看着站出來的幾個,目光冷冷一閃,盯着周正,淡淡道:“三司會審本就是爲了公道,豈能有疑不去,若是諸位不放心,大可旁聽監審,有人徇私舞弊上奏聖裁即可,爲何一件案子就變成了一昧的攻訐不休,如同潑婦罵街,毫無止境……”

鄭守理立即又站出來,冷笑道:“他王化貞有何公道?熊廷弼都已經被處死,傳首九邊,他的公道又在哪裡?”

周正一聽,暗叫一聲糟糕。

熊廷弼在遼東的事情固然有些冤屈,但涉入黨爭,哪裡還能清清白白的,將熊廷弼牽扯進來,就等於是洗白王化貞!

果然,李恆秉一轉身,擡着手向天啓,沉聲道:“陛下,熊廷弼是廣寧一敗的罪首,這無可置疑,並且,他爲了脫罪,甚至於行賄內廷,人證物證俱在,微臣實在不知,周徵雲等人要爲熊廷弼討何公道?”

李恆秉的話音落下,整個大殿都彷彿流轉着一股冷氣,不知道多少人噤若寒蟬。

熊廷弼是天啓二年下的獄,天啓四年才被處死,之所以耗時兩年突然被處死,就是因爲熊廷弼行賄內廷,激怒了天啓。

如果有人要爲熊廷弼討公道,豈不就是要公然打天啓的臉?

果然,天啓身形坐直了幾分,目光銳利的看向鄭守理。

鄭守理自知失言,一時間也找不到用什麼辦法圓回來,臉上焦急又憤怒。

田珍疏站在位置上,眉頭緊擰,銅鈴大眼閃爍不休。本來周正就勢單力薄,現在鄭守理又送去這麼大一個把柄,只怕朝堂上他們要一敗塗地了。

周清荔的幾個朋友也站在朝堂上,本來還覺得周正不至於輸的太慘,待鄭守理話音一落,只能暗歎一聲。

回天乏術了。

周正左側不遠處的胡清鄭,表情似哭似笑,臉上已經沒有冷汗,渾身冰涼涼,就鄭守理這一句,很可能就會將周正送入天牢!

周正能夠清晰感覺到大殿上的變化,看着背對着他的李恆秉,周正彷彿能看到他眼神裡的得意冷笑,暗暗深吸一口氣,周正擡手向天啓,道:“陛下,王化貞一案是由廣寧而起,諸多案卷早已審結,人證物證,功過是非乃欽定鐵案,無可辯駁。該處死的早已行刑,該戍邊的業已發配,該坐監的已經服刑,爲何獨獨一個王化貞無事,甚至於要單獨重審?”

李恆秉肩膀一動,擡手道:“陛下,王化貞……”

周正冷哼一聲,朗聲打斷,道:“莫非這王化貞是莫須有的嶽武穆不成?”

李恆秉被周正打斷話本就不滿,聽着他的話,眼神陰沉,周正是在明說王化貞不是岳飛,諷刺他卻是秦檜!

李恆秉猛的轉過身,道:“是不是嶽武穆,那也得審過之後才知道!”

“可笑!”

周正絲毫不給李恆秉反應的機會,嗤笑一聲,道:“現在不是,審過之後就是了?一個敗軍之將,壞遼東大計,罪行昭昭,人神共憤,居然成了嶽武穆?李大人,你這些話,敢在大街上說嗎?”

若是在外面說,只怕被那些激憤的士子,甚至是百姓活活打死!

李恆秉頓覺後悔,察覺到口誤,剛要開口,田珍疏一步邁出,擡手向天啓道:“陛下,臣以爲周御史所說有理,望請明鑑。”

“請皇上明鑑。”鄭守理跟着出來。

鄭守理說完退回去,朝堂上就再無人站出來。

一片安靜。

但陡然間,似乎有人反應過來,前面一個人急匆匆的站出來,舉着板笏道:“陛下,王化貞一案……”

天啓端坐,看不清表情,一擺手,轉向黃立極,道:“黃愛卿,你怎麼看?”

黃立極枯瘦的臉上看不出什麼表情,站出來,擡着板笏道:“臣聆聽聖裁。”

天啓似乎有些不滿,手在龍椅上拍了拍,忽然站起來,道:“王之臣有功,遼東不可棄。”

說完,天啓轉身徑直走了。

前半句,是定王之臣與袁崇煥不和一事。後半句,則是定王化貞一事。

遼東不可棄,那主張棄遼的王化貞還能翻案,放得出來嗎?

第三百四十二章 明朝備戰第兩百五十五章 又一個拒絕的第一百一十七章 畏戰之風第五百七十八章 盛世大明第兩百五十七章 風波又起第五百六十八章 一面倒的談判第五百八十七章 這就對了第三百二十六章 全面出擊第六百九十七章 算計第三百零六章 奸詐父子第五百二十六章 分贓大會第三百一十一章 看你來不來第六百七十三章 安排第六十三章 鯨吞第兩百零四章 瞌睡就送枕頭第四百八十一章 日薄西山第十四章 漢人絕不爲奴第兩百零五章 揮手退敵第十七章 遊街第三百四十章 危機迫近第六十四章 不大不小的警告第兩百六十八章 復官(第三更)第三百一十七章 狗急跳牆第五十五章 脫衣服第一百六十九章 鎖城第三百五十章 支持不住了第三百七十章 壯志豪情第兩百三十四章 東廠的大牢待遇可好?第四百三十二章 狠手第九十三章 一槌定音第六百六十二章 科舉之咎第七百三十三章 激戰第三百四十二章 明朝備戰第三百五十九章 你們自找的第一百零一章 周家的機會來了第三百零七章 履新第六百五十四章 談妥第六百五十五章 浮蕩第七百二十四章 戛然而止第六十一章 李實打上門第六百一十章 黑手第六百二十七章 一個開始第一百五十八章 動了鹽商的奶酪第三百五十三章 置之死地第五百七十五章 內閣黨爭第五百一十三章 闖賊入京第兩百二十三章 周正是打不死的蟑螂第六百七十七章 分化與集中第四百四十五章 覆沒第三百三十八章 欽定逆案第七十七章 風情一腳(求收藏~)第五百三十四章 自以爲是第五百零七章 水師第三百八十九章 打秋風的來了第五百零五章 動手了第四十七章 解決第三百六十八章 就拿你立威第七百二十七章 奏效第十八章 懟御史(求收藏~)第一百八十章 去見天啓第六百九十九章 巡視第六百二十六章 東西左右第一百一十四章 周正回擊第兩百七十八章 沒錢啊第六十二章 我宰了你第一百二十三章 塵埃落定第五百三十六章 爭權第一百二十四章 辭官吧第四百八十章 混亂中擇一出擊第一百五十二章 周正出招(求訂閱)第兩百零九章 只要不死就死磕第六百零七章 六科第一百五十三章 範文臣焦急(第三更,跪求訂閱!)第五百九十七章 一條線第三百九十五章 勸降第三百五十五章 血色北城第三百九十九章 炮火連天第四百五十三章 強勢的知府第六百二十章 緊迫第三百九十六章 艱難守城第四百八十二章 圖窮匕首見第兩百八十五章 覆沒開端第四百一十二章 破綻第三百二十七章 本官讓你坐了嗎?第四十三章 給周正挖的大坑第三百八十四章 剿海盜的艦隊第一百七十一章 復職?第三百五十二章 居心叵測的奏本第兩百五十五章 又一個拒絕的第三百五十八章 清算第一百六十三章 一網擒獲第六百五十一章 風滿樓第五百四十三章 權力劃分第兩百七十八章 沒錢啊第六百章 殺意第三百六十一章 地盤擴大第七十三章 無視第兩百六十三章 鬼話騙誰?第五百五十五章 由不得你第兩百零三章 商業帝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