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章 意、英對秦國宣戰

1935年4月16日秦軍橫掃印度恆河流域的事情在世界傳的沸沸揚揚的,因國人現在走到哪裡都是被人朝笑的對象,在國際上的地位更是經過這一系列的事件之後跌到了谷底,但是英國人的悲劇還沒有結束。

被秦軍打到印度,除非英國徹底放棄印度,否則王九齡一定要讓秦軍將印度搞的天翻地覆,本來孫傳齡和李輝冼還是想打到印度最南端的喀拉拉邦和泰米爾納德邦去,不過王九齡拒絕的,現在糧食是就地徵集,以戰養戰,飛機只是運送武器彈藥,後勤已經達到上限了,再過南邊去,一個不慎就會全軍覆滅。

因此秦軍雖然有幾十萬人,但主要活動活動的範圍只是在奧里薩邦、恰蒂斯加爾邦中央邦,兩個集團軍下滅了這裡的英印軍隊之後,開始搜刮這裡的金銀珠寶,和工業設備。

而英國人大多數軍隊都集結在肯帕德灣的古吉拉特邦和馬哈拉施特拉邦的沿海富庶地區,另外就是新德里一帶,也有重兵,英國人從伊朗中東等地抽調了大量的軍隊南下印度,他們在這裡的軍隊數量已經有近三十萬之衆另外還有20萬僕從土著軍,看着架勢是要決一死戰了。

鑑於情況發生很大耳朵變化,王九齡值得讓軍隊提前開始掃蕩佔領區的金銀珠寶等財富,在幾十萬軍隊的面前任何反抗都是徒勞無力的。

好在秦軍只要金銀珠寶等貴重物品,並不殺人、也不搶光他們的糧食,所以印度阿三隻能怨恨的看着秦軍。

而在恆河以北的秦軍已經開始驅逐印度阿三南下,工兵們在河流上架了無數的橋樑,驅逐首先從雅魯藏布江流域開始,從被佔的藏南,開始五萬秦軍和徵招的30萬緬甸人,開始驅逐這些印度人,包括穆斯林,雖然穆斯林很不願意,不過穆盟是知道秦軍的厲害的,他們國家以後還需要秦國的支持,穆盟的威脅恐嚇,利誘,什麼手段都用上了,還有秦軍斃殺不肯走的人,這些穆斯林乖乖的收拾東西走人了。

相對於印度教的人只許帶走一些糧食之外,而穆斯林卻可以帶走金銀珠寶,穆斯林感覺自己幸福的多了,以前一直仗着英國人的勢力欺負他們的印度教徒也有今天,穆斯林心裡很是平衡,沒有惹出什麼幺蛾子,這給遷移帶來很大的便利,在雅魯藏布江下游流域共有兩千萬人,其中穆斯林佔1300萬.,他們自願的離開確實是爲秦軍的行動減小了不少壓力,遷移也順利多了。

要不是王九齡想給英國人制造麻煩,其實更像突突了他們,遷移實在太慢了,無論秦軍用何種手段,尼泊爾以東的印度人也花了半個月才遷移乾淨。

在潛移的同時王九齡從交趾遷移四百萬民衆前往雅魯藏布江流域,同時還有緬北的緬甸人也被遷移了兩百萬人過去。

而秦軍的兩個集團軍則在徵集了區域內他們能找到的貴重金屬和物品之後,逐漸對其他區域驚醒滲透作戰,主要目標就是那些有錢人家的家裡,秦軍希望可以獲得更多的財富。

同時孫傳齡和李輝冼也在謀劃進軍馬哈拉施特拉邦和古吉拉特邦的沿海城市,孟買和達曼可是號稱印度最富有的地區,二人想到哪裡的金銀珠寶珠寶心裡就了開了花。

在中央邦和恰蒂斯加爾邦、奧里薩邦,秦軍的斬獲驚人,看着運輸機一機一機的運送金銀珠寶、古董回去,還有大量的其他物品,比如機械,布匹等都是由二十萬緬甸人在部分秦軍的看押下運回秦國的,兩人不知道這些東西到底值多少錢,但是他們知道發財了。

而兩個集團軍在搜刮完恆河以南的三邦之後,就開始派部分軍隊去安得拉邦和馬哈拉施特拉邦作戰,收集對秦國有用的東西,不過他們並不會升入作戰。

秦軍在印度打死劫掠的行爲終於還是紙包不住火,被捅到外面去了,世界輿論一邊倒的投向英國人那邊,紛紛指責秦軍的行爲,英國人終於抓住機會了,大肆的揮霍眼淚,博取同情,好像他們纔是受害者,同時要求國聯制裁他們。

國聯當然是同意了,因爲自開戰以來秦國就沒有訂過任何東西,所以就算制裁也沒有用,至於英國要求武力制裁,則被各國拒絕了,雖然對於黃種人欺負道白人頭上他們不爽,不過英國人也不是好鳥,再說就算滅了秦國,各國也分不到好處,難道英國人會把秦國佔據的殖民地分給他們嗎,很明顯不會的,英國的海軍又那麼厲害,到時候就算打也打不過去,所以武力制裁被拒絕了。

其中法國反對的最厲害,他可是跟王九齡賭了五十億美元,英國人叫囂着要殺光所有的秦國人,那樣的話,法國的錢可就打了水漂了,所以法國是不會同意出兵去打王九齡的,秦國又沒惹法國,法國不答應,其他國家就更不會答應了,於是海紛紛找藉口迴避,只有意大利人高喊要奪回白人的尊嚴種種。

其實意大利人這麼惱火完全是因爲阿比西尼亞的裝備全部是秦國的裝備,意大利軍隊在這些武器的打擊下傷亡慘重,墨索里尼很沒面子,做了一個全面對阿比西尼亞的作戰計劃,這次他要滅了阿比西尼亞,但是他有兩個顧慮,一是英國,而是法國,有時是英國的意見最爲重要,這次英國人說要制裁秦國他當然願意,以來報仇,二來討好英國,一舉兩得的好事。

不過最後他們也如願以償的得到英國的應允,同意他們吞併阿比西尼亞,至於法國人那裡,英國會替意大利撐腰,不過意大利應該也幫助英國教訓秦國人。

很快墨索里尼就答應提供十萬意軍收拾黃皮膚猴子,不過後勤需要英國人來承擔,英國人沒想到意大利人這麼慷慨,英國國王還特地發了封電報感謝墨索里尼。

而墨索里尼不知道發什麼瘋,居然真的對秦國宣戰了,不過英國人倒是尷尬了好一會兒,仗打到現在他們還沒有跟秦國宣戰,而秦國也沒有對他們宣戰,現在反而是一個僕從過來宣戰,讓英國很是下不了臺,暗罵墨索里尼豬頭,同時也對秦國宣戰。

,.?,

第191章 賭約風波第66張 苦命鴛鴦天不憐第387章 收了趙小妖精第434章 進攻加利福尼亞第四白零六章 奪取西伯利亞第133章 反分裂國家法的誕生第300章 王九齡的非洲戰略第108章 王九齡結婚第340章 奪取平津(五)第167章 華北局勢(二)第150章 要建鐵路(一)第301章 對日政策(一)第1章 初到民國第32章 渡邊一雄的第一次第309章 各方反應第160章 金融改革(二)第257章 意、英對秦國宣戰第152章 與英國人的摩擦第159章 金融改革(一)第354章 腐蝕日本第443章 奪取中美洲第394章 太平洋局勢第203章 蔣介石的謀斷第31章 真假獨立團第448章 非洲獨立運動第298章 阿比西尼亞戰爭(四)第450章 局勢***第70章 密謀(二)第176章 猥瑣的意大利人第220章 蘇俄高層的逃跑計劃第38章 諜影重重(三)第212章 坑爹啊第131章 賣國賊劉文輝第281章 開導蔣介石第68章 跟土匪不能講人性第411章 屠殺第211章 北洋大佬大逃亡第378章 英國要講和第227章 閃擊暹羅(二)第149章 法肯豪森到來(三)第75章 土匪來襲(一)第64章 我買糧,你買槍第250章 世界震精第295章 阿比西尼亞戰爭(一)第178章 毛瑟公司第98章 拜見雲南王第409章 惱怒的元首第279章 帝國閱兵(二)第203章 蔣介石的謀斷第255章 進軍尼泊爾第318章 對決第295章 阿比西尼亞戰爭(一)第237章 帝國崛起(四)第17章 南京之行第5章 第一戰第133章 反分裂國家法的誕生第192章 法國人的憤怒第365章 文化建設第341章 奪取平津(六)第21章 東窗事發(三)第212章 坑爹啊第403章 兵出東北第213章 北洋市成立第230章 閃擊暹羅(五)第129章 智取成都(二)第383章 猶太大逃亡第25章 何去何從第373章 最輕鬆的戰鬥 -(07)第177章 慕尼黑第98章 拜見雲南王第362章 拜見王九齡第356章 av是怎麼來的第225章 硝煙瀰漫第454章 滅亡日本,稱霸全球第127章 進攻第453章 進攻日本第164章 出擊西藏(四)第361章 羅斯柴爾德的瘋狂行爲第450章 局勢***第368章 陳紹寬航母夢第383章 猶太大逃亡第377章 談判第87章 要剿匪了第325章 日軍大撤退第190章 國無橫財不富第367章 航母入列第91章 鹽邊鄉紳第312章 申奧(二)第65章 肖起鵬的恩怨情仇第3章 軍部會議(一)第354章 腐蝕日本第179章 中正式與毛瑟98K第110章 原來他們是太監第186章 馬其諾防線第255章 進軍尼泊爾第376章 轟炸澳大利亞(07)第216章 班長的愛情故事第327章 御前會議(一)第236章 帝國崛起(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