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五章 曾經有這樣一所大學

所謂聚餐會,就是提供一個教師們認識交流的平臺,地點是學校的大禮堂。

上海大學的校舍在一條弄堂內,條件非常簡陋。

校舍只是一座老式石庫門樓房,兩層樓共十餘間房子,學校把樓上並排兩間房子的隔牆拆掉改爲大禮堂,也算是大課堂,其它客廳、廂房都是教室。

來參加聚餐會的人員中,有一半是像林子軒一樣的社會名流,是被聘請的客座教授,另一半纔是學校的教職員工,這些教職員工同樣赫赫有名。

比如,中國管理科學先驅楊性佛,南社著名詩人葉初傖,日內瓦大學理學博士張乃雁,密西根大學法學博士何時楨等等。

其實,看看上海大學的校董就知道,無論是蔡元賠還是章泰炎都是教育界頂尖的人物,其他人也是這個時代的翹楚。

更別說還有孫仲山和陳獨繡在後面支撐着。

雖然這些人並沒有出面,但卻有着強大的號召力,上海的社會名流怎麼會拒絕這份聘請,這就導致這樣一所只有一百多名學生的大學,光是有名望的教授就有幾十位。

這樣強大的師資力量,可以說是全國獨一家了。

林子軒同樣無法拒絕這份聘請,來不來講課是次要的,主要是把這所學校的名氣撐起來,因爲這是兩個黨派第一次合作的成果。

事實上,後來就流傳着這樣的俗語:“武有黃埔,文有上大;北有北大,南有上大。”

可見這所大學日後的影響力。

此時的上海大學只有兩個科系,一個是文學系,一個是美術系。

文學系分爲中國文學系和英國文學系,中國文學系主任叫做張軍謀,英國文學系主任叫做何時楨。

在上海,還沒有新文學的根據地,不像在北平,有北京大學作爲新文學的中心。

上海大學文學系提倡新文學,林子軒身爲新文學的代表人物,自然要參與其中。

事實上,以他在新文學中的地位,完全可以做中國文學系的主任,但他知道自己的斤兩,抄襲一下小說還可以,真的教授文學,那是誤人子弟。 щшш ●тт kán ●¢O

張軍謀對林子軒很熱情,目前的上海大學處於草創階段,需要各方面的教師人才。

比如中國文學系,雖然提倡新文學,但開設的科目以國學爲主。

副校長邵力字講授的是《易經》,陳忘道講授的是文法和修辭學,葉初傖則是舊體詩。

上海不比北平,想要找到新文學領域的教授並不容易。

別看有那麼多社會名流,那些人來演講可以,講課就沒有時間了,主要是爲了撐場面。

創造社的郭沫偌那批人還在日本和上海兩邊奔波,以沈燕冰爲代表的文學研究會正在和鴛鴦蝴蝶派激戰,只有林子軒既有名望,又沒什麼正事。

當然,這是外界的看法,林子軒表示自己其實非常忙。

中國文學系還算是好的,英國文學系主任何時楨可是學習法律出身的,不過此人有美國留學的背景,管理英國文學系問題不大。

張軍謀想讓林子軒開設一門有關新文學的課程,無論是小說還是詩歌都沒有問題,只是不要講《紅樓夢》這類傳統文學了。

林子軒在復旦大學講了八節課的《紅樓夢》,奠定了他在紅學界的地位。

他系統而全面的講解了紅學的各個派別和研究方面,很多紅學研究者悲觀的認爲以後只要按照林子軒指明的方向研究下去就行了,紅學被他講完了。

這不是說《紅樓夢》不需要研究了,而是指沒有其他研究方向了。

林子軒講的是高屋建瓴的大方向,其中的細節還需要不間斷的研究下去,隨着越來越多的文獻資料被發現,紅學研究只會更加繁榮。

特別是評論派,不同時代的人對《紅樓夢》的解讀都不同,這是一個永遠說不完的話題。

林子軒徹底打開了紅學研究的大門,接下來的事情他就不管了。

他把在復旦大學的講義編成一本《紅樓夢初探》,出版後就不再提《紅樓夢》的事情了,其實他也沒什麼可說了。

面對張軍謀熱情的邀請,林子軒只好答應下來。

他需要認真考慮要講什麼內容。

上海大學的學生和復旦大學不同,他們更具有進步傾向,爲了扳倒前任校長王禮堂,他們四處奔走,各方聯絡,甚至爲此進了監獄,這才引起社會各界的關注。

對這些學生講傳統文化肯定引不起他們的興趣,林子軒決定開設一門新文學的寫作課程。

這個寫作課程不僅僅是寫小說,還包括寫詩歌、寫話劇、寫電影劇本等等。

有道是,書讀百遍,其義自見。

林子軒抄了那麼多部小說,也看了不少書籍,對於如何寫作還是頗有心得的。

有了後世的見識,他在這方面講的可能不夠精深,但卻足夠寬泛,主要放在啓發學生的思維習慣,讓他們不被這個時代所侷限。

同時,也是爲了給電影界培養編劇人才。

現在的中國很少有人會寫電影劇本,就算在美國正規的電影劇本也不多見,都是有了一個大概的提綱就開始拍攝,碰到問題到時候再解決。

這樣既浪費時間,又浪費資金,還影響電影拍攝的質量。

在後世,一個標準的電影劇本的篇幅大約有120頁,或長兩個小時,不論你的劇本全用對話、全用描寫,或兩者兼而有之,都可按一分鐘一頁來計算。

電影劇本中的一頁等於銀幕時間一分鐘。

林子軒也寫不來這樣標準的電影劇本,不過他寫出的劇本至少有一個完整的故事和對白,包括用什麼樣的鏡頭。

這其實和話劇劇本差不多,洪慎看過後大受啓發,覺得以後電影拍攝需要更爲詳盡的劇本,要把電影劇本當成一種文學文本來寫作。

不愧是專業人士,林子軒對洪慎這種把什麼都能理論化的人非常佩服。

講課這種事情就應該請洪慎這種理論知識豐富的傢伙來,而不是他這種半吊子。

吐槽歸吐槽,林子軒還是要認真備課的。

這所學校出來的學生將來或許都會有遠大的前程,誰也不知道以後會怎麼樣,教書育人的好處就是有朝一日可以桃李滿天下。

第八章 馮家有女初長成第一百九十章 小說改編熱潮第一百一十四章 官司纏身第二百九十二章 戲夢巴黎第二百六十九章 微觀世界第一百四十八章 我們的家庭生活第三百六十五章這一刻,他是焦點第六十四章 勇闖好萊塢第一百三十二章 新文學從來都是小衆的第二百九十六章 在寫與不寫之間第三百五十三章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第四十九章 林氏漢語拼音方案第三百一十九章 動盪之年第一百九十四章 不走尋常路第一百三十五章 曾經有這樣一所大學第一百零八章 不會剪掉的劇情第八十七章 一個在中國的美國女人第四十一章 雞犬之爭,漁翁得利第二百八十九章 對待諾獎的態度第三百四十六章 白首同心在眼前第八十九章 一個有益於中國電影事業的人第二百六十四章 5月30日第一章 我的室友徐至摩第二百三十四章 少女情懷總是詩第二百八十七章 不能忘卻的紀念第二百一十七章 中文是世界上最美的語言第四十七章 一念之間第七十七章 《日出》第三百七十一章 最重要的一場演講第二百三十四章 少女情懷總是詩第一百一十四章 一步走錯,便是一生第十八章 《雷雨》第三百零一章 覺醒之年第三十章 理想主義者第一百八十六章 出版社的生意第一百五十九章 經濟絕交第二百零二章 連女裝也不放過第二百五十二章 一路向北第三百五十四章輿論戰爭第二十三章 爲藝術而獻身第二百七十章 結局肯定是光明的第四十四章 真相不忍直視第二十六章 楊康之死第八十一章 文壇瑣事第二十三章 爲藝術而獻身第三百三十章 老大哥在看着你第二百一十一章 泰戈爾在上海第二百七十八章 偷偷改變世界的感覺第三百四十五章 別具一格的證婚詞第一百八十七章 我不會放棄的第三百二十三章 以考古的名義第一百六十六章 新感覺派小說第二十八章 最是那一低頭的溫柔第一百五十五章 炒作第九十一章 出風頭第三十章 理想主義者第三百二十三章 以考古的名義第二百二十三章 地域文化的隔閡第七十一章 陪審團制度第二百八十六章 文人的操守第一百九十九章 那些書寫時代的女作家們第九章 穿越流的鼻祖第一百七十七章 我們該度過一個怎樣的青春第二十四章 冬皇第一百五十章 來者不善第三百六十二章這一頁的歷史該如何書寫第三百三十二章 千古大案第一百四十九章 獨霸賀歲檔第一百五十章 來者不善第六章 未來的路第五十四章 斷更引發的大猜想第一百零三章 和完美主義者較真傷不起啊!第三百零五章 蒼茫大地,誰主沉浮?第一百七十章 沒有人是世界的中心第七十六章 專業和業餘的差距第二十八章 最是那一低頭的溫柔第二百二十八章 幸福的人都是相似的第一百三十章 未來顯赫一時的家族第二百七十章 結局肯定是光明的第二百二十五章 合影第一百二十一章 小說家的想象力第三百二十二章 用心良苦第三百五十一章 甲午風雲第二百五十三章 遠和近第二百七十六章 隨便挑第三十八章 一花獨放不是春第二十八章 最是那一低頭的溫柔第七十三章 劇院裡的新聞發佈會第一百三十六章 那只是我用的筆名第七十二章 法庭之外的手段第一百四十七章 新的一年第二百二十二章 幸福來的太突然第三百六十六章無聲的中國第二百四十三章 戰爭與和平第三百零三章 家國情懷第四十五章 聯手炒作第五章 再見,康橋第十五章 射鵰引發的熱潮第二百七十章 結局肯定是光明的第二百四十一章 戰爭爆發前的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