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四章 大科學家和大文學家

1922年12月31日,愛因斯坦來到了上海。

因爲在德國受到了謀殺的威脅,他從七月份開始離開柏林,進行了一趟環球訪問,沿途訪問了科倫坡、新加坡、香港和日本。

上海並不在他訪問的城市之列,只是在前往日本的時候途徑了上海。

愛因斯坦應日本改造社邀請,赴日講學,乘日本船“北野丸”號於1922年11月13日上午10時抵達上海。

也就是在這一天,瑞典駐上海總領事通知愛因斯坦獲得了1921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此後,他在上海“一品香”吃飯,到上海“小世界”聽崑曲,遊覽城隍廟、豫園等地。

下午6時,中國文化教育界畫家王振在家中設宴招待愛因斯坦夫婦。

參加這次宴會的有德國駐上海總領事哈爾、同濟大學校長德國人斐司德夫婦,日本改造社代表稻垣夫婦,大阪每日新聞社村田。

上海方面出席這次宴會的除王振外,還有大公報經理曹谷兵、總編張計鸞,上海大學校長於右仁、浙江法政學校教務長應拾夫婦及其女兒應惠德等人。

宴會晚上九點結束,凌晨時分,愛因斯坦就離開上海,前往日本。

這次愛因斯坦在上海逗留的時間極短,卻引起了不小的反響,各家報紙都刊登了愛因斯坦的消息,主要還是因爲他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

林子軒並沒有參與其中,11月13日晚上他去了上海大學教師的聚餐會。

主要原因是這次愛因斯坦到日本講學是日本改造社邀請的,在上海的行程安排也是日本人主導,林子軒和日本人的關係頗爲僵硬,也就沒有去湊熱鬧。

愛因斯坦在日本獲得了巨大的成功,日本也是唯一邀請過愛因斯坦講學的亞洲國家。

日本是以國家元首級的禮節來接待愛因斯坦的,日本的天皇和皇后在皇宮裡隆重接見了愛因斯坦。

他在東京的第一場講座,就有近2500位民衆買票出席,接下來又在多個城市舉辦了講座,幾乎場場爆棚。

日方按照門票的收入給愛因斯坦提成,最後總共給了他2000英鎊的酬薪。

也就是說,愛因斯坦在日本講學五週,共獲得5000美元左右的報酬,可謂是獲利豐厚。

愛因斯坦於12月27日乘坐“榛名丸”號返回歐洲,31日上午11時再次途經上海。

這一次,上海的各國使節和中外學者們更爲熱情,邀請愛因斯坦在上海演講,並和中國知識界的精英進行交流。

沒有了日本人的介入,林子軒作爲上海的社會名流,也參加了歡迎晚宴。

其實,時任北京大學校長的蔡元賠事先得知愛因斯坦訪日的消息,就通過中國駐德大使館向愛因斯坦正式發出邀請,希望他能順路來北大講學。

1922年6月下旬,蔡元賠收到從中國駐德使館轉來的愛因斯坦的回信,信中愛因斯坦欣然同意訪問日本結束後,到北大做兩個星期的訪問,並提出了很高的酬金要求。蔡元賠通過多種努力終於籌集到了足夠的資金,他和北大這邊熱切盼望着愛因斯坦的到來,並做了大量的宣傳工作。

可是到了1923年元旦這天,蔡元培收到了愛因斯坦12月22日發自日本的信,告知他把計劃訪問中國的時間用在了日本講學,因爲下面還要去西班牙等國訪問,取消了北大之行。愛因斯坦算是放了北京大學的鴿子。

在31日晚上的歡迎晚宴上,上海的學者名流們濟濟一堂,他們問的最多的問題就是愛因斯坦的相對論。

這個話題可以說是科學界的熱點,也是愛因斯坦的重要研究成果。

林子軒不由得在心裡吐槽,就算愛因斯坦講了相對論,在這個時代的科學界,也沒有幾位科學家真正能明白。

就算來自後世,林子軒也不懂相對論,和這位大科學家沒什麼共同語言。

而且,他也不敢和愛因斯坦交流太多。

這可是一位絕頂聰明的科學家,林子軒怕自己說出什麼來影響到這位大科學家未來的研究方向,對於這種有能力改變世界的人還是敬而遠之的好。

想想看,萬一因爲林子軒和愛因斯坦說了大炸彈的事情,讓德國人先研製出了原子彈,那這個世界如何發展就很難想象了。

所以,他只是在遠處看着。

此時的愛因斯坦還沒有以後那種瘋狂科學家的造型,看起來較爲正常,他才43歲,剛剛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正是人生最爲風光的時候。

在和中國學者交流的過程中,愛因斯坦思維清晰,談吐得體。

看的出,他似乎不太想談論科學方面的話題,可能是覺得我就算說了你們也聽不懂,就不太想解釋,反而對中國的事情頗爲感興趣,不時詢問上海的民生問題。

但中國學者不願意放過這個瞭解最先進科學理論的機會,依舊抓住相對論不放。

後來,愛因斯坦在旅行日記中這樣描述在上海的見聞。

“這個城市表明歐洲人同中國人的社會地位的差別,這種差別使得近年來的革命事件特別可以理解了。在上海,歐洲人形成一個統治階級,而中國人則是他們的奴僕。他們好像是受折磨的、魯鈍的、不開化的民族,而同他們國家的偉大文明的過去好像毫無關係。”

這就是愛因斯坦對上海這座城市的印象,也是他對中國知識界的看法。

就算林子軒躲在後面,還是被人關注到。

林子軒怎麼說也是享譽世界的小說家,在別人看來,這應該是兩個世界級的學者進行一場激烈而有趣的思想辯論,從而擦出思想的火花。

但林子軒一直沉默不語,而愛因斯坦又不願意多談他的科學理論,導致場面雖然熱鬧,卻有了些尷尬。

終於有人開始想激發大科學家和大文學家之間的化學反應,造就一樁東西方知識精英思想大碰撞的佳話,以供大家日後閒聊的談資。

“林先生,你對相對論怎麼看?”一位報社的主編高聲問道。

因爲愛因斯坦在場,爲了表示尊重,大家說話用的都是英語,有些喜歡顯擺的還說德語。

這個問題讓在場的學者們安靜下來,等待着林子軒的回答,想看看這位享譽世界的文學家會有什麼新奇的見解。

還是躲不過去啊!

林子軒不願意在科學的問題上糾纏,但他不乏急智,你講科學,我講科幻好了。

“我是寫小說的,不懂科學。”林子軒聲明道,“愛因斯坦先生,我對一件事非常好奇,當一架飛機的速度超過光速的時候會發生什麼事情?會不會引起時間倒流?我們有沒有可能進行時間旅行?”

第七十一章 陪審團制度第二百四十五章 模擬計劃第八十章 蜚聲世界第三百零七章 血色黃昏第二百六十八章 那些在荒島上發生的故事第二百六十一章 要罵就要罵的盡興第二十六章 楊康之死第五十四章 斷更引發的大猜想第三百一十九章 動盪之年第三章 大預言家第二百四十九章 電影的黃金時代第一百七十二章 就是那種哀傷第十三章 劣幣驅除良幣第三百零五章 蒼茫大地,誰主沉浮?第八十九章 一個有益於中國電影事業的人第二百五十一章 人是矛盾的綜合體第七十章 一場來自南方的旋風第十八章 《雷雨》第三百六十六章無聲的中國第二百五十四章 你究竟給多少女孩子寫過詩?第一百二十四章 聰明反被聰明誤第一百三十一章 童星第九十三章 猴戲第一百一十三章 這一切都是爲了電影藝術第一百一十章 紅袖添香夜讀書第一百七十三章 在牯嶺第一百三十章 未來顯赫一時的家族第三十七章 詩壇風波第四十二章 符合時代的節拍第二百二十九章 保持那一顆童心第三百六十四章與半個世界爲敵第一百二十七章 布盧姆斯伯裡集團第二十二章 出名要趁早第二百八十一章 改變從不經意間開始第三百零二章 家事國事天下事第二百二十八章 幸福的人都是相似的第三百二十九章 一個爭論不休的話題第二百七十八章 偷偷改變世界的感覺第一百章 話劇的專業化之路第一百五十三章 一隻猴子的逆天之路第一百零八章 不會剪掉的劇情第一百五十三章 一隻猴子的逆天之路第二百零六章 過年第二百二十三章 地域文化的隔閡第九十一章 出風頭第三百一十五章 一個逆時代潮流而寫作的人第二百五十九章 我知道你去年夏天干了什麼第一百二十一章 小說家的想象力第一次播音第二百五十七章 人固有一死第二百七十章 結局肯定是光明的第三十七章 詩壇風波第一百三十九章 《新文學之我見》第二百九十六章 在寫與不寫之間第二百五十七章 人固有一死第一百六十四章 筆名第六十章 彼得遜律師的日記第三百六十九章 在美國第三百六十六章無聲的中國第三百二十四章 就從我們開始做起吧!三江感言第一百八十七章 我不會放棄的第四十章 文壇論戰的興起第三百四十一章 兩個凡是第二百一十一章 泰戈爾在上海第一百一十四章 一步走錯,便是一生第二百八十五章 各自不同的人生際遇第一百三十二章 新文學從來都是小衆的第十二章 文學和白話文第七十三章 劇院裡的新聞發佈會第一百三十七章 我的文學創作之路第七十六章 專業和業餘的差距第一百七十五章 迷惘的一代第四十八章 僥倖之心第九十三章 猴戲第一百六十一章 文化傾銷戰略第三百四十章 一場電影行業的戰爭第三百零四章 滾滾紅塵中,有幸遇到你第三百五十一章 甲午風雲第一百六十五章 社會風俗大調查第二百三十七章 生活在歷史之中第三百四十三章 心有多大,舞臺就有多大第二百一十章 握手第三百六十六章無聲的中國第二百七十六章 隨便挑第一百零三章 和完美主義者較真傷不起啊!第一百零二章 《娜拉走後怎樣》第三百四十七章 打擂臺第八十一章 文壇瑣事第一百七十七章 我們該度過一個怎樣的青春第二百二十二章 幸福來的太突然第十章 對文藝女青年的攻略第一百六十一章 文化傾銷戰略第二百九十四章 冬天裡的一把火第一百一十七章 新舊文學派系之間的交鋒第九章 穿越流的鼻祖第二百二十九章 保持那一顆童心第四十一章 雞犬之爭,漁翁得利第一百三十二章 新文學從來都是小衆的第兩百四十章 真相只有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