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8章 校友簽名致敬

在校友們熱烈的掌聲中,胡適開始講話了。他首先表示:謝謝校友的盛意。接着說:許多校友恭維他,說他有什麼什麼功,他絕對否認。並且不是謙遜,確是事實。下面就滔滔不絕的講起來。會場裡,時常發出入神的笑聲。除了這笑聲以外,便是一片肅靜,只有胡適一個人講話的聲音。

說到自己出國經歷,胡適說:“抗戰期間,我和傅斯年先生,在中英協談話時,傅先生主張,叫我出國去工作。我當時拒絕,因爲我的確沒有那種能力,不敢出國去。哪知傅先生一再堅決勸我,他說他有這樣願望,在這國家多難的時候,國家叫我到那裡,我就到那裡,決不推諉。他說得非常激烈,以至於哭出來,哭得我沒有辦法。他這一哭,把我哭得出國去充軍了九年。

“在最初,我出國的目的,不過是隨便考察考察。哪知後來又奉政府派遣,到美國去作外交的事情。這一下,整整四年。這四年的大使,可以說是毫無成績,從來沒有由我簽訂過一次條約,也從來沒有經我借過一次款。所謂毫無成績,絕對不是謙遜。因爲,那時的世界局勢裡,任何人也不能有了功勞。那時的局面的大變動,純然是整個的大局使然,不是任何一人所能作到的。同時,作事的人,不能存着立功的思想,否則就對不起國家。我在那時,也只是想說真話,說說負責任的話。所希望的是,或者使西洋人知道我們中國,是個文明民族。在那個大歷史的局面裡,如果說某人有功,我們絕對不要相信。”

說到“五四”運動,胡適言道;“常有人說:胡適之提倡五四運動等等的話,這是莫名其妙的。‘五四’那一天,是星期日。不僅是我,連陳獨秀在家裡,也不知道外邊有了燒房子打人的事。那天我在上海,住在蔣夢麟先生家裡。正在從事歡迎美國杜威先生的工作。當天,一點也不知道。到了第二天看報,那時的上海報紙,沒有北平專電。後來有人敲門,是時事新報的記者。他說:昨天北平出了大亂子,你得到什麼消息沒有?我說:我不知道呀。後來,又細打聽,才知道有這件事。所以有人說:‘胡適之、陳獨秀,提倡五四運動’,那是絕無其事的。但是,那時,中國外交失敗,日本外交勝利。‘五四’的開會遊行,既無人主使,也沒有人提倡領導,完全是自然出動。這種精神的可貴,就在於此。我後來曾把這事件,寫了一篇文章。將來在學生運動史上,該要有正確的結論。”

說到了北大,這無疑是胡適講話的重點;“今天因爲天氣熱,我不多說。北大是值得大家努力的學校,希望能成爲最好的大學。不過在目前,沒有一個學校不感到困難。所謂理想的大學,恐怕是作不到的。北大有多年的歷史,不是後人的鼓吹歌頌所能改好的。我們只有認請環境,認請使命去努力。

“所謂領袖人才,是由哪裡產生的呢?以前差不多產生於貴族社會。而在民主政治裡,大部是從大學裡挑選人才。幾千年來,有所謂科舉。在二千多年裡,維繫人心,爲國家選拔人才。科舉制度廢除以後,高等學校就應該擔起這種責任,造成領袖人才。這個任務,是要努力去做的。

“我時常想:我們中國,最不幸的,就是有五千年的歷史,而沒有一個五十年不間斷的大學。就是我們北大,也還差兩年,纔夠五十年。”

“我們中國是有五千年的歷史,在國際上,坐了第五把交椅。先曾坐上第四把,後來因爲不夠,又來坐第五把。但是,在全世界裡,科學不發達,文化不發達。差不多,一切都不大發達的國家裡,能坐第五把交椅的,只有中國一國。雖然,不在四強之列。

“在這個現情勢下,我們若再不進取,那真不知將要怎樣。努力的基本,仍然在學術方面。我向來很注重事實。我們有五千年的歷史,而沒有一個五十年不間斷的大學。這是我們的大弱點,也是我們的大羞恥。

“及至我到外國一看,我才知道,大學是可以迎頭趕上的。只要有決心,只要政府有錢,肯花錢,肯努力,我們絕對可以迎頭趕上。

“牛津大學,開創於一八九一年。後來,由煤油大王把這破爛的大學整頓起來,辦到現在。五十五年,已成爲全世界公認的頭等大學。坎尼弗尼亞工科研究院,在以前,從未聽見過有這樣一個學校。那是二三十年的功夫,就成了第一等學校。

“我們北大,只有這幾十年的歷史。假若硬往前推,推到國子監,推到太學,推到明朝、元朝、宋朝,以至於漢朝,推到紀元前一百二十四年,那就有二千多年的歷史了。那樣推,也沒有辦法。但是,學校的年頭多少,是沒有關係的。主要的,是要大學提到,高等教育提高等等。只要政府有決心,以及政府社會人士給錢,那麼,我相信,再過十年,北京大學可以在世界上站得住,可以成爲世界上一個好的大學。

“我對於本校,是相當樂觀的。而且我的這種樂觀,是有根據的。我謹答謝大家對我的好意,希望校友幫忙,無論校內也好,校外也好,我們一致努力,設法在十年內,把北大給成就起來。那麼,在十年後,我們再會面談話的時候,或者可以有點成績,報告給大家。”

胡適講完後,校友們用力地鼓掌,把他送下臺。胡適下去坐下後,又站起來說:“我還有兩句話”。

他指着身旁的馮友蘭先生說:“馮先生是我們最老的校友。再過幾天,就要到美國講學去了。我想借這個機會,請馮先生和我們談一談,並且藉此給馮先生送行。”

馮友蘭在全場歡迎聲中走上臺,滿腮的鬍鬚,掩不住愉快的笑容。他說:“北大最幸運,因爲沒有受到損失,而且還增添了些設備。在北大、清華、南開三校裡,有三句話是:‘北大四壁琳琅,清華四壁皆空,南開四壁皆無’。我已看了清華,恐怕要恢復,還需要幾年。北大在物質上,增加了不少機器圖書,精神上又有了好校長,前途自可樂觀。我在昆明時,有幾個朋友在一塊,就說蔣夢麟先生離開了北大。那時就想:誰能繼續。大家都猜說:胡適之先生可能。後來發表,果然是胡先生。孟子說:以天下予人易,爲天下得人難。我爲北大,慶幸得人。

“方纔胡先生說:對北大很樂觀。我這人,平常也是很樂觀的。有人說我‘心氣和平,遇事樂觀’。我對於胡先生十年造就北大的意思,完全相信。

“在昆明時,看到西南聯大的圖書館,我想起,我們北平教授,每人家裡的書拿出來,差不多都比它多。一個教授家裡的書,拿到昆明,可開一個圖書館。若是看東安市場裡丹桂商場書攤的規模,那就更了不得了……”

馮友蘭講完話後,由校友會代表,向胡適獻簽名書。

簽名書的開端,寫着這樣的話:“三十五年八月四日,國立北京大學校友會在母校蔡孑民先生紀念堂開會歡迎胡校長,對距七七事變已九年,距敵人投降之日將一年,距母校復員之開始方數月。校中教授自昆明先後到達北平,學生多數尚在途中跋涉。先生新出海外歸來,國土重光,校舍如故,定覺欣然。先生在抗戰期間,遠秉使節,爲國宣勤。今來長校政,承蔡故校長之遺緒,發揚北大之精神。此不僅爲母校之幸,亦爲中國學術界之光。校友等集會於此,一致向先生獻其誠意之敬。爰簽名於後,以供留念。”

下面,是二百多人簽名,第一名是“馮友蘭”。

關於中國的國際地位,原爲第四,後列第五的狀況。胡適曾在先前北大校內茶話會中也提到過,主要是指當時聯合國安理會的五個常任理事國(美、蘇、英、法、中)評選之事。常任理事國是指聯合國安全理事會的五個常任理事國,即二戰盟國的五大戰勝國。最早是美國羅斯福總統提出的戰後“四大警察國家”,即美、蘇、英、中,後來在英國堅持下,又增加了法國。胡適本人於1945年出任中華民國國民政府代表團代表,在舊金山出席聯合國制憲會議,以中華民國首席代表的身份,在倫敦出席聯合國教育、科學及文化組織會議,制訂該組織的憲章。從“四大警察國家”到五個常任理事國的國際談判歷程,胡適曾親身經歷,所以記憶深刻。也因之對中國因國力不濟而導致的國際地位不保,感到痛惜,所以歸國之後,在公開場合,也一提再提。

值得一提的是,在歡迎大會上,與胡適學術觀點相左,終生的“論敵”馮友蘭。作爲北大資格最老的校友之一,在二百多人的校友簽名簿上,第一個簽名,且在會上對胡適出任北大校長高度評價大加肯定。而胡適同樣對馮友蘭,表示了充分的尊重。學術觀點是一回事,個人間的感情和交往是另一回事,讓人不能不對這些學問大家的人品和胸懷心生敬意。

在北大校友歡迎大會之後,胡適還擔任過北平首個“八一五”勝利日慶祝晚會主.席。主持會議歡送蔣夢麟、傅斯年離任北大等諸多活動。

8月16日,胡適主持北大行政第一次會議,主要討論了北大新建院系和教師聘任問題,決定在文學院下添設東方語言文學系,理學院的生物系分爲動物系和植物系,新建農、工、醫三個學院。9月20日,胡適正式接任北大校長。

在他的主持下聘任樊際昌爲教務長,陳雪屏爲訓導長,鄭天挺爲總務長,湯用彤爲文學院院長,饒毓泰爲理學院院長,周炳琳爲法學院院長,馬文昭爲醫學院院長,俞大紱爲農學院院長,馬大猷爲工學院院長。

此外還完成了各系主任的聘任工作,胡適自兼中文系主任。至此,抗戰回遷的北大經過傅斯年的整頓和胡適的調整,開始走上正軌。

第412章 “甲午”之後第544章 科學與玄學的論戰第175章 日本的圖謀第405章 八股文第331章 歷史是在前進的第213章 陝西、湖南護國獨立第458章 講義費風波第326章 十四點和平原則第323章 外蒙善後條例第188章 熔岩涌動第225章 三大秋操第340章 靳雲鵬組閣第602章 關於世界文化三個共同的理想目標第85章 殿前作答第485章 昭君出塞新曲第13章 志得意滿第322章 徐樹錚展示作爲的機會第163章 曹汝霖之苦衷第150章 復古第232章 街頭一景第230章 捨命陪君子第281章 黯然離開第94章 僵局第31章 戊戌變法第389章 羅文幹案第528章 新思潮的意義第275章 洪流滾滾第22章 大事不妙第54章 所謂的據實復奏第501章 偉人的風采第259章 北洋軍入浙第337章 厚臉皮的王揖唐第94章 僵局第368章 唐繼堯回滇第336章 張瑞璣第547章 關於東西方文明第598章 校友簽名致敬第10章 選擇和機遇第26章 想起一個人第493章 基督教的召喚第325章 僅用了二十二天第76章 大後方起火第358章 談錢傷感情第418章 開始革命生涯第316章 爆炸性事件第379章 直奉之戰第228章 瑞澂的下馬威第377章 你就是我,我就是你。第512章 《建設的文學革命論》第129章 誰是幕後指使第163章 曹汝霖之苦衷第575章 矢志不渝第484章 競業旬報第257章 徐孫之爭第409章 怪八股第551章 第三條路第50章 過街老鼠第203章 逼得啞人說話第457章 謀求教育獨立第536章 杜威和五四運動第91章 腳下的烈焰第94章 僵局第1章 袁項城出生第5章 去買官第453章 從未被人忘記第278章 遍街可見的辮子第128章 “宋案”審理之爭第525章 歷史需要的是真相第17章 駐節朝鮮第415章 驚世駭俗第126章 宋教仁遇刺案第266章 督軍會呈文第219章 成了中國海軍的一員第58章 離開老巢第122章 如此黑暗第594章 太上大使第601章 關於青年人的苦悶第336章 張瑞璣第596章 回到北平第322章 徐樹錚展示作爲的機會第293章 西原借款第214章 夢斷紫禁城第426章 迎袁專使第599章 北大開學第158章 歐戰第293章 西原借款第135章 一現的曇花第115章 唐紹儀其人第190章 歷史佳話第320章 南北一致要求和平第457章 謀求教育獨立第451章 百花齊放第502章 約翰·杜威和實用主義第247章 外逃第393章 羣雄逐鹿第336章 張瑞璣第395章 話分兩頭第589章 以講演爲武器的戰士第212章 袁世凱發表《宣佈帝制案始末》第576章 不主張對日抵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