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8 哈雷特·阿班

去山東做慈善的,不僅僅有周赫煊一行人。

中國濟生會的特派員張賢清,在青島和濟南都設立了臨時收容所,又攜帶賑災款到兗、沂州一帶放賑。

上海黃以霖、成靜生等22人,發起成立上海臨時義賑會,募款救助魯南重災區,還與其他慈幼機構奔赴災區,收養受災孤兒。另有上海的濟生輝,派人在曲阜疏浚河道,挖河築堤,防止夏天再發生洪災。

北平、天津,乃至全國的多個慈善團體,也帶着善款紛紛前往山東救濟災民。

中國紅十字會、紅萬字會、青年會、華洋義賑會、悟善社、慈悲社、同善局等組織,共同發起成立“山東防飢會”,每天都有大量賑災物資和善款流向山東。

早在年初,東三省對救濟山東災民出了大力。哈爾濱各機構團體,募集了大批高粱(紅糧),哈爾濱各政府機關人員,無論職務高低,一律停薪五日,這些錢也被用來賑災。(哈爾濱這邊的人,很多都是晚清時候闖關東過來的,他們這是在救助山東老鄉)

因爲新任山東省主席孫良誠,以前是馮玉祥的舊部。所以現在馮玉祥也在努力幫忙,不但西北軍將士自發捐款捐物,馮玉祥還命令河南、陝西等省政府,一旦境內發現山東災民,必須給予全力救助。

正所謂,一方有難,八方支援。

中國從來不缺正義和慈善的力量,民國時期,也並非全是麻木冷眼的看客。

山東災情如此牽動國人之心,主要還是因爲這裡太慘了。有些地方已經十室九空,隨便在哪個荒郊野外,都能見到快要餓死的災民。

張宗昌能把山東搞成這副模樣,真不愧是民國軍閥界的一朵奇葩。有他在山東,其他省份的百姓都不想捐款,生怕捐出的銀子被張宗昌放進自己腰包。

南京國民政府的威望明顯高得多,北伐軍一佔領山東,全國各地立即踊躍捐款捐物。

周赫煊等人在青島下船,沿膠濟鐵路西行至濟南,再乘坐馬車前往商河縣。一路上的情況慘不忍睹,餓殍遍野並非形容詞,而是實實在在的發生着。

“敞篷”馬車上,周赫煊看着三三兩兩攙扶趕路的災民,驚訝地問:“怎麼這到了濟南附近,災民反而更多了?”

車把式嘆息道:“小日本鬼子鬧的。以前災民都往濟南跑,現在小日本子佔了濟南城,啥壞事都幹,比張宗昌那個混世魔王還可惡。眼下別說災民,就連城裡的住戶,也拖家帶口的離開濟南。”

孟小冬不忿地說:“北伐大軍有好幾十萬,怎麼就放着濟南不管?讓日本人在這裡胡作非爲。”

《大公報》記者陳杰安諷刺的笑道:“放眼整個中國,又有哪位帶兵的將領,敢跟日本人動手的?他們啦,也就只會窩裡橫,遇到洋人連屁都不敢放一個。”

小屁孩兒孟學科突然從馬車上站起來,臭屁哄哄地說:“等我長大了,就去當將軍,把日本人全都趕出中國!”

“給我坐下!”

孟學科剛說完,就被老媽扯回來,逮着屁股一頓亂打。

衆人哈哈大笑。

就在此時,車把式突然勒馬停車,前頭被堵住了。

周赫煊跳下車往前走去,卻見前面停着兩輛馬車、三輛牛車。其中一輛車的車軸壞了,路邊站着些男男女女,甚至還有一個外國人。

“你們好,需要幫忙嗎?”周赫煊問。

“不用,很快就修好,”一個西裝革履的青年回話說,“你好,我是山東防飢會聶正清,這些都是我們的會友。那位洋人朋友叫哈雷特·阿班,是《紐約時報》的記者。”

“我是天津濟民會周赫煊,很高興認識各位。”周赫煊笑道。他確實代表着天津濟民會,這次還帶了2000元的濟民會賑災款來。

周赫煊一報姓名,對方立即就轟動了,全都朝他涌過來。

“你就是寫《大國崛起》的周先生?”

“我看過你的《狗官》,寫得真好!”

“周先生,你也來賑災嗎?”

“周先生……”

就連那個洋人記者都跑過來,熱情地握着周赫煊的手說:“周,我早就想採訪你了!”

哈雷特·阿班可是大大有名的人物,他在美國報界地位極高,在美國多家報紙任職過,甚至做到了報社總編的位置。可他偏偏“厭倦了一成不變的日子”,突發奇想,要到遠東來闖一闖天下。

“你好,阿班先生。”周赫煊高興地說,他當然也知道這個美國記者。

或者說,熟讀民國史的人,都應該對哈雷特·阿班有印象。

此君乃《紐約時報》首席駐華記者,歷史上曾報道過廣州革命、北伐、東北易幟、中原大戰、中東路事件、濟南慘案、九一八、西安事變……這些發生在民國的大事,都是由他傳遞到《紐約時報》,傳遞給全球大衆,甚至他的報道能夠影響各國的政界決策和外交方略。

民國時期的西方記者極多,卻沒有誰能和阿班相比。他後來的居所,位於上海百腦匯大廈頂層,手下記者、助理和僕役成羣,出入都坐最新款的豪華轎車,身邊必有保鏢伴隨。中、日、英、美、蘇等國在華高層,無不將他奉爲上賓。

然而,擁有如此高的地位和財富,每當遇到大事,阿班必然親赴現場採訪,甚至跑到戰場上感受炮火。

這傢伙是個冒險分子,爲了採訪新聞連命都可以豁出去。

車把式修車的時候,哈雷特·阿班不顧形象的坐在地上,點上香菸說:“周,你知道嗎?幫你出版《大國崛起》的那個美國出版商,以前是我的屬下。他寫信給我說,如果我在中國遇到你,一定要幫他好好做專訪。”

“你想問什麼?”周赫煊笑道。

“關於你的一切,我都非常好奇。”哈雷特·阿班慢條斯理地掏出採訪本,“來吧,現在就開始。”

周赫煊編造的那個身世,他已經重複過無數次,早就滾瓜爛熟了,現在又在阿班面前複述了一遍。

這次不同以往,哈雷特·阿班的採訪稿,意味着《紐約時報》頭條新聞。

1048 聯合政府690 國際大學者周赫煊先生作品研究學習討論會401 教科書297 論傳統武術861 美國士族782 妖道必須死574 鴻雁322 儀式589 封殺424 同道中人1004 會談951 淡墨社聚會106 去東北559 費正清297 論傳統武術065 再見855 無意間做出的漂亮決定857 八女投江488 犯賤603 內山書店313 抵美906 中國隊長532 二十九軍664 交易439 國恥1002 不可接觸者322 羅斯福867 放映076 卸磨殺驢VS兔子咬人914 關岳廟670 張恨水680 幻燈片194 南開409 驚天秘聞518 嚴峻的問題694 慈善家族702 元首的讚賞928 孔父頭頂露雞兒1032 新書反響874 成功學宗師王陽明221 買房417 劉神仙982 西行506 駁斥106 去東北935 “圓滿解決”990 土匪窩153 學生們最痛恨的作家275 會面288 諾貝爾候選人274 湯因比1001 智如象頭神019 開講850 可愛的美國人民404 一次預言,一場演講031 冬皇281 開飛機賀喜962 音樂無國界056 接連登門065 再見962 音樂無國界728 叫人006 穿越者的茫然990 土匪窩690 國際大學者周赫煊先生作品研究學習討論會086 空前絕後的證婚詞828 內情161 作大死530 敵後抗戰437 勸諫057 進京726 孔大公子782 妖道必須死651 長江大橋811 太極圖314 洪門872 心靈雞湯之父988 家國734 周先生請721 北邊兒的委員長514 看電影270 麻煩真多934 老蔣的憤怒774 周神仙的傳說099 談文學創作524 新年的夢想223 美國腦殘粉1026 老蔣的怒火818 春望920 作家宣傳養雞252 請媒人252 請媒人999 去印度590 無錫後記 三414 海軍與胖子520 各有所思950 教皇周赫煊689 推波助瀾408 張家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