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4 湯因比

之前的兩三天裡,考古隊員們發現的都是各種石器和陶器。

如今這年頭,還不能做碳14檢測,因此無法確定龍山遺址的確切年代。大家只能從陶器、石器的精美程度,猜測這裡應該是一座新石器時代晚期的遺蹟。

此時城牆的發現,更加驗證了考古隊員們的猜測。

經過幾天的辛苦挖掘,古城牆規模令所有人都大爲驚訝,牆體厚度爲8—13米,而長寬挖了300多米還沒到盡頭。

李濟趕緊讓一個學生回清華,找校長羅家倫申請追加經費,同時又在當地僱傭了30多個農民,加班加點地挖掘古城牆。

一週以後,古城牆的大致輪廓初現,南北長530米,東西長430米。東、南、西三面城牆比較平直,北岸城牆向外彎曲,城牆拐角呈弧形。

周赫煊本來想看幾天熱鬧就回去,但城牆的發現讓他頗爲興奮,繼續留下來幫忙發掘文物。

又是幾天過去,考古隊員們發現一處文物密集地帶,裡面有各種陶器和石器不說,還發現了占卜用的骨頭,甚至是……

“玉珏!這是玉珏!”何士冀捧着箇中空的圓盤大喊。

很快,考古隊員又零零散散發現些玉璋、玉璜等物,這更加讓人激動。

玉璋、玉璜都是華夏文明的禮器,說明這處遺址跟現在的中華文明有直接聯繫,甚至很有可能是華夏文明的先祖。

並且玉器上還有刻文,紋絡類似文字,但又跟已知的甲骨文、金鼎文不同。

李濟疑惑而又興奮地觀察那些原始文字,猜測道:“這會不會是夏商時期的東夷文?”

鬼知道!

直到周赫煊穿越的時候,中國的考古學家們,都沒法破譯龍山遺址的文字。因爲存量太少了,而且跟漢字沒有多少繼承關係,對考古學家們來說就是天書。

周赫煊估摸着時間,準備閃人迴天津。可就在他準備離開,在考古現場閒逛時,突然發現一方青銅尊。

考古隊員集體懵逼……

說好的新石器時代呢,青銅器是什麼鬼?

李濟傻傻地看着那方青銅尊,思維已經完全混亂。因爲這件青銅器製作精美,說明當時的青銅製作技術比較成熟,完全不可能出現在新石器時代。

傍晚,考古隊員們啃着雜糧窩頭,圍坐在一起展開討論。

可爭來爭去都沒有結果,因爲這方青銅尊太過離奇,就好像在民國時代發現一臺筆記本電腦。

周赫煊突然說:“有沒有可能,我們現在的發掘現場,並非一個遠古遺蹟,而是兩個重疊的遺蹟?”

李濟眼睛一亮,欣喜道:“很有可能,也只有這一個合理的解釋,那就是新石器時代遺蹟與青銅時代遺蹟重合了!”

周赫煊穿越前是學歷史的,並非專業的考古系畢業。他只對龍山文化有大致瞭解,卻不知道,龍山鎮的城子崖遺址,其實是三個上古遺址的重疊。

這裡有三座古城。

最下層屬於新石器時代城牆,中間是青銅時代城牆,最上面還有一座周代城牆。

在沒有碳14測量技術的年代,如此複雜的情況,對於考古學家來說是無解的,只能通過文物做出大致判斷。而且費時費力,只這半個月的發現,就能讓李濟等人研究二三十年。

當《大公報》記者接到消息,前來考古現場拍照採訪時,周赫煊終於決定離開,還順走了一隻殘缺的黑陶杯——反正出土有許多類似的陶杯,夠他們做考古研究了,少這一件無所謂。

整隻杯子平滑圓潤,表面散發着烏黑的金屬光澤。杯口比成年人的巴掌要大些,杯壁薄如蛋殼,最薄部分只有0.2毫米,最厚的地方也只0.5毫米,這燒製技術只能用巧奪天工來形容。

李濟等考古隊員,暫時將這種黑陶命名爲“蛋殼陶”,因爲它跟蛋殼一樣薄。

周赫煊一路上小心翼翼地保存着,專門在鎮上買了盒子和棉花,生怕把這種極度易碎品碰壞。他並非是貪財,而是想留作紀念,幾十年後捐出來給考古界做研究也是可以的。

當週赫煊回到天津的兩日後,《大公報》的新聞也隨之出爐。第二版的開頭,刊載了兩張考古照片,一張是蛋殼陶器物,另一張是20多釐米長的玉璋。

“由清華大學教授李濟先生帶領的考古隊,近日在山東歷城(後劃歸章丘)龍山鎮發現史前遺蹟……經過考古發掘,出土大量黑陶器、玉器、石器和占卜器物,並挖掘出一座長寬數百米的上古城牆……據悉,陶器、卜器和玉器當中,還刻有一種與甲骨文迥異的史前文字……從玉器的種類可以初步推斷,這座新石器時代遺蹟跟華夏文明有直接聯繫,或爲中國人的遠古祖先……”

文章還詳細介紹了蛋殼陶,因爲薄得太驚人了,現代燒陶工匠根本燒不出如此精美的陶器。

報道一出,立即震驚整個中國考古界,就連南方的一些考古專家都自發前來幫忙。

蔡元培主持的中央研究院,此時正在籌劃設立歷史研究所。他聽聞消息後,立即組織人手,並帶着考古經費前往遺址現場。

……

而此時此刻,遠在東北奉天,英國曆史學家湯因比正在實地考察。

此君經常全世界亂跑,從他的足跡而言,可以稱得上環球旅行了。他前段時間在日本,後來去了朝鮮,又經朝鮮抵達東北,下一步計劃是來北平和天津轉轉。

自任東北大學校長的張學良,親自接見了湯因比,包括樑思成、林徽因在內的學者,這些天也陪同湯因比到處轉悠。

湯因比不但是歷史學家,更是國際事務問題專家,在全世界乃至中國政壇都很有名氣。其作品《國際事務概覽》受到中國學界的廣泛讚譽,就連北洋政府和現在的南京國民政府,在進行外交活動的時候,都會參考湯因比的學術觀點。

中國外交官遇到難以解決的問題時,也會把湯因比的作品拿出來翻翻。因爲他的書或者論文後面,附帶有國際公約、各國外交函件等重要文件,還有各種國際地圖、國際現狀圖表,這些資料在圖書館裡根本無法查到。

“張將軍,感謝你的解惑,我想我該離開東北了。”湯因比微笑地跟張學良握手。

張學良半開玩笑地說:“湯因比先生如果能留在奉天,做我的國際外交顧問就好了。”

“哈哈,或許以後有機會。”湯因比可是英國皇家國際事務顧問,他怎麼可能留在東北?

事實上,湯因比把中國之行的首站定在奉天,就是對東北的國際形勢很感興趣,因爲這裡牽扯到蘇聯、日本和中國。說白了他就是來做學術考察的,這些天在張學良那裡獲得了許多一手資料。

開了幾句玩笑,湯因比突然問:“張將軍,你認識一個叫周赫煊的中國學者嗎?”

張學良有些詫異的笑道:“他做過我的秘書。”

“那太好了,”湯因比高興地問,“你知道他目前在哪裡嗎?我想去當面拜訪。”

張學良知道周赫煊很有學術名氣,甚至在美國政界圈子也非常出名。但他卻完全沒想到,居然連英國皇家顧問都如此重視周赫煊。

張學良當即說道:“周先生此刻住在天津,你可以去天津《大公報》館找他。”

“非常感謝,”湯因比和張學良握手道,“張將軍,如果你需要國際事務顧問,周赫煊先生是最好的人選,我也是他學術著作的忠實讀者。”

張學良被湯因比這麼一提醒,立即醒悟過來:對啊,明誠雖然不願從政,卻可以請他做我的顧問!

515 中國電影二三事287 聲名鵲起730 輩分亂了617 外交連環套547 全運會154 還珠樓主的處女作883 入土爲安485 口口口口……吃223 美國腦殘粉002 租房落腳897 七月651 長江大橋408 張家老二456 默契247 推廣681 變態的民族973 周神仙駕到249 上門192 新書281 開飛機賀喜682 追逐英雄497 買房才能申請專利237 交鋒350 回家840 美援派976 道別131 女校演講947 滇緬公路重開355 買賣393 第一個現代漢語拼音學習者120 毛妹693 娛樂明星1026 老蔣的怒火478 倫敦政經學院380 好人,壞人246 機器和人力的比賽618 變色龍877 雙槍老太婆749 靈均拜師429 名人拜訪211 軍師756 勝利曙光892 兩個逗比447 內鬥598 祥符文會之二624 抵達舊金山043 戒大煙230 新合夥人229 南戴北周513 神女上映700 回程953 理想與現實080 了結698 令人生厭的人與值得尊敬的人440 進退270 麻煩真多855 無意間做出的漂亮決定952 周赫煊的寫作風格820 英雄叱吒,壯士驍驍721 北邊兒的委員長188 法國採訪543 成功與麻煩738 性別錯亂者034 武當劍仙458 談不攏啊387 奉軍入關189 告別535 準備寫小說191 美國商人544 喂狗102 又一個入夥的649 王安石與法西斯325 哥大邀請239 可悲460 扒電車公司的黑底898 請周先生到軍統走一趟015 屠刀046 愛國教育691 達成959 兩個女兒350 回家062 人情最大317 心驚膽戰後記 終718 天狗吞日612 三陽線決戰論538 磺胺的威力1002 不可接觸者379 一場爛仗1032 新書反響016 大婚385 文藝沙龍391 又一個四小姐1046 美軍妥協536 東北史詩497 買房才能申請專利718 天狗吞日505 虛僞的老頭兒573 留字101 鄭證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