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8 諾貝爾候選人

巴黎高等師範學院。

南開大學創始人張伯苓先生,正在臺上用法語做着演講:“中國的思想和文化改革,是有着巨大阻力的。就拿穿西裝來說,菲律賓人摩登的西式裝扮,令我非常吃驚。他們穿着最時尚的歐式服裝,顯得十分愜意。與他們相比,中國人差得很遠,還有好多人在穿長衫馬褂。我震驚不已,思索良久之後恍然大悟。事情其實很簡單:以前菲律賓人並不穿衣服,他們都光着身子行走。有人給他們衣服穿,他們自然就穿了……”

“哈哈哈哈……”臺下的法國佬一陣鬨笑。

張伯苓繼續說道:“中國人就不同。中國人自古以來就按照自己的方法,依着自己的方便和性子量體裁衣。這樣就是衣服總是順着中國人,適合中國人,一旦穿上西方人的衣服,就覺得很彆扭,沒有日本人和菲律賓人那樣自在。文化和思想也是如此,即使在直接受西方影響而產生的現代化問題上,中國人已然保持着自己的傳統和習慣……向外國文化學習能夠幫我們處理好國際關係,保持中國應有的國際地位,但也要注意外國文化有許多侷限性,決不能讓外來文化成爲民族精神之魂……爲此,中國青年決不能忘本,只有充分了解本國曆史,才能熱愛本國曆史,才能置身於國家發展的潮流中,帶來有益的革新,而不是損害民族文化!”

“啪啪啪啪!”

掌聲雷動,現場的法國人和中國留學生熱烈地拍着巴掌。

等張伯苓演講結束,巴黎高等師範學院的校長杜卡爾,熱情地和他握手道:“張先生,你的講話非常幽默生動,你的愛國情操也令本人十分佩服!”

“您太客氣了,”張伯苓說,“還要多多感謝貴校,對中國學生的照顧。”

杜卡爾笑道:“中國學生非常刻苦,他們是世界上最優秀的學生。”

民國時期,特別是20年代,留法的中國學生非常多,數量僅次於美國。

因爲法國很多學校免收學費,而且一戰後法國人口銳減,需要大量的廉價工人。爲了增加自身在中國的影響力,以及招收更多的中國勞工,法國政府積極鼓勵中國人赴法留學。

只1919年7月份,法國政府就贈送了500張船票給勤工儉學的學生,還向中國的留法預備班提供獎學金。

於是乎,無數追求進步,但又沒錢留學的中國貧寒子弟,便有了一個難得的留洋機會。

來自全國各地的窮學生瘋狂涌入法國,年齡最小者才10歲,年齡最大者54歲(女性)。他們的學習環境極其艱苦,乾的是最廉價、最辛勞的工作,還要在做工之餘努力學習知識。

我黨的多位領導人,都有在法國勤工儉學的經歷,具體名字就不說了。

李石曾爲什麼在民國教育界那麼有影響力?

就是因爲他在留法工作中起了重要作用,不僅和蔡元培等人一起組織留法活動,而且還自己在法國開設豆腐坊,爲留學生創造工作崗位。

至於張伯苓這次到歐洲,主要是來爲南開大學籌集經費的,順便做爲中國代表參加日內瓦國際教育會議。

聊了一會兒中國留學生,杜卡爾突然問道:“張先生,你認識周赫煊先生嗎?他是一位著名的中國思想家。”

“當然認識,我的學生正好和他創辦的電臺有合作。”張伯苓笑道。

張伯苓這次籌集辦學經費的旅行,是從東北開始的,找張學良忽悠了20萬大洋。然後沿西伯利亞鐵路抵達蘇聯,再從蘇聯南下經過德國,隨後來到法國,他還準備去西班牙看看。

自從來到法國後,張伯苓不管是跟誰打交道,對方都要問起周赫煊,這讓他大感詫異。

張伯苓看了報紙才知道,原來周赫煊的小說和學術著作,這段時間正風靡整個法國,已經成爲法國人最熟悉的中國人。

張伯苓在前幾天寄回國的旅歐遊記中寫道:“周先生在法國的受歡迎程度令我吃驚,無論大衆報紙,亦或學術期刊,談及中國者,必談周赫煊。對法國人而言,周先生之於中國,正如泰戈爾之於印度,具有着代表國家和民族的意義。而中國留法學生,亦將周先生視爲偶像,自豪之情溢於言表……”

張伯苓在巴黎高等師範學院做完學術交流,又會見了一些當地的留學生,這才繼續南行前往西班牙。

在火車上,張伯苓閱讀報紙時,又看到好幾篇提及周赫煊的文章。

不過另一則新聞更加引起張伯苓的注意,題目爲——《在國聯會議上,第一次聽到中國話!》

國聯就是聯合國的前身,召開國際會議只用英、法兩種語言。

而就在前兩天,中國駐德奧公使蔣作賓,堅持用漢語在國聯會議上發言,這讓許多參會者感到吃驚。

甚至在散會之後,日本代表專門找到蔣作賓,恭敬地說:“鄙人極爲敬佩您的勇氣,能在國聯裡用本國語言講話,以後我們日本也要學習。”

果然,日本代表明年在倫敦開會時,也首次使用了日語發言。

這位首倡用漢語在國際上發聲的蔣作賓,也是少有的清醒人啊。如今蘇聯與中國已經斷交,好多人都覺得蘇聯是中國的勁敵。而蔣作賓卻大聲疾呼:中國最危險的敵人是日本,全國上下必須團結一致,槍口對外。

張伯苓看完報道,高興地在日記中寫道:“中國話可以在國聯發言,中國人亦在法國受到尊敬,正是中國強大之徵兆。吾輩當再接再厲,奮發向上,自強不息!”

而此時此刻,遠在瑞典的諾貝爾文學獎評委會,正收到一份關於周赫煊的提名錶格。

諾貝爾文學獎的候選人,只有幾大專門機構和前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纔有資格進行提名,必須要提交對方完整的信息資料。

周赫煊對此事毫不知情,他是被美國作家辛克萊·劉易斯提名候選人的。而幫周赫煊製作提名資料的,正是負責出版《大國崛起》和《神女》的美國出版社。

諾貝爾文學獎每年的候選人提名截止日期爲2月1日,當週赫煊的提名信息送達瑞典文學院時,已經是1月中旬了,還差不足半個月就到期。

728 叫人605 斯諾採訪408 張家老二027 撩186 黑色幽默676 萬人迎接584 找不見人813 英王加冕435 危局368 寫詩1047 最好的四星營長197 電臺開播761 魂534 收徒弟1038 重獲自由300 思想749 靈均拜師746 訪客盈門273 壞人才能當軍閥464 簽名遊戲978 周公館的牌局1018 落難公子518 嚴峻的問題319 好生意241 理想與現實393 第一個現代漢語拼音學習者250 討好丈母孃932 派出記者358 瘋狂333 風起1040 地圖開疆663 上海首富777 大資本家050 忽悠捐款後記 終647 私人飛行俱樂部1056 佈局260 摸金校尉孫老殿611 發酵794 袍哥救國會474 非戰會議268 閻老西009 大帥有請322 儀式504 返航257 又要抄書了204 慘案571 凝聚777 大資本家802077 避難179 英雄救美446 見血830 故人336 蔣作賓312 科幻小說557 不要跟哲學家聊天255 迎回周校長277 預言者556 小人暗算008 民國第一詩人448 義勇軍出征010 惑亂軍心404 一次預言,一場演講908 雲岫樓談話634 真正的食腐禿鷲015 屠刀651 長江大橋209 歪曲報道442 東北民衆抗日救國會234 再到上海168 編教材201 電聲雜文614 遠東檢察官349 留學基金064 雅事439 國恥282 吃虧024 段公子679 偉大的矮子民族531 陣痛119 舞廳327 導師1007 學校894 維烈——掛科一半的天才兒童262 科幻小說072 講故事259 惱騷383 做事漂亮167 賺錢方案840 美援派111 死心220 故事959 兩個女兒383 法國總領事也是書迷881 陽明洞439 國恥125 建廠294 廢除中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