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0 論佛

早在17世紀,海洋是屬於荷蘭的,當時它還叫尼德蘭。

這個巴掌大的歐洲小國,被譽爲“海上馬車伕”,它的商船數目超過其他國家的總和。荷蘭東印度公司的貿易額,一度佔據全世界總貿易額的50%。當時全世界共有2萬艘海船,其中有1.5萬艘屬於荷蘭。

然而從17世紀末期開始,荷蘭迅速走向衰落,結束了它短暫的黃金時代。

五月的阿姆斯特丹,氣候宜人,周赫煊甚至需要穿上外套禦寒。

受世界性經濟危機影響,這座歐洲超級大港,如今顯得有些蕭條,來來去去的商船少得可憐。

“嗚~~~”

長長的輪船汽笛聲中,周赫煊帶着隨從走下舷梯,老遠就看到碼頭上的中文橫幅。

周赫煊快步走過去,對幾個給他接船的國人說:“諸位久等了!”

此時的南京國民政府,並沒有向歐洲小國派遣外交公使。只有顧維鈞、顏惠慶等人在積極奔走,打算爭取荷蘭、比利時、西班牙等國的支持,並於明年派遣金問泗擔任比利時和荷蘭公使,胡世澤擔任瑞士公使。

因此,顧維鈞和顏惠慶應該很討厭周赫煊。他們在日內瓦辛苦爭取比利時的國際支持,周赫煊卻在天津找比利時公司的麻煩,在兩人眼裡這屬於不顧大局的行爲。

周赫煊卻不這麼認爲,打鐵還得自身硬,歐洲小國支持有個屁用。更何況,用本國百姓利益換取的外交支持,這種支持不要也罷,跟搖尾乞憐有什麼區別?

眼下給周赫煊接風的,都是旅歐民間人士,並沒有任何官方代表。

一個身材略微發福的中年女性,非常豪爽的抱拳說:“周先生,我是呂碧城,歡迎你來阿姆斯特丹!”

周赫煊笑道:“蘭清先生,久仰大名!”

“飛將詞壇冠衆英,天生宿慧啓文明。絳帷獨擁人爭羨,到處鹹推呂碧城。”

這是內廷秘史繆珊如讚歎呂碧城的詩歌,做爲晚清第一才女,當時確實達到了“到處鹹推呂碧城”的盛況,與秋瑾並稱爲“女子雙俠”。

至於後世流傳的關於呂碧城和秋瑾的交情,多半屬於杜撰。

秋瑾確實慕名拜訪過呂碧城,但什麼“一見如故、義結金蘭”都爲虛言。兩人之間的分歧太嚴重了,一個是反清革命派,一個是改良立憲派,一個顛覆傳統、身穿男裝,一個維護傳統、喜歡女裝,哪裡能談得高興?

秋瑾當時邀請呂碧城去日本留學,一起參加革命。呂碧城纔不願意,她在平津兩地被捧上天了,用得着跟秋瑾這個“泥腿子”勞碌奔波?

兩位女俠之間僅有的一次會面,可以用不歡而散來形容。

只有在解放婦女這種事情上,秋瑾和呂碧城擁有共同語言,呂碧城後來爲秋瑾創辦的《中國女報》撰寫過文章。

但不管如何,呂碧城也在晚清民國史上寫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她以女子之身,出任袁世凱的總統府機要秘書,後來又擔任總統府參政,令當時的無數男兒爲之汗顏。

周赫煊問道:“蘭清先生怎麼在荷蘭?”

呂碧城解釋道:“我前些日子在日內瓦,碰到了顧少川(顧維鈞)。他聽說你要來荷蘭,因此讓我幫忙接待,畢竟荷蘭這邊沒有中國領事館。”

“那真是叨擾了。”周赫煊說。

呂碧城又介紹了幾個同伴,都是旅歐的名人和學生,大家結伴前往附近的一家旅店。

等周赫煊把行李安放好以後,衆人又前往附近的一家中餐館吃飯。整張桌子沒有酒和肉,清一色的素材,杯子裡倒的都是清水。

呂碧城笑道:“想要避免人類流血,就該從餐桌上做起。保護動物和倡導和平一樣,都是文明的發展趨勢,周先生不會介意吃素吧?”

“客隨主便。”周赫煊不予置評,雖然他打心裡不贊同“動物保護主義”。

保護動物是應該的,比如保護野生瀕危物種,但如果把雞鴨豬羊也一起保護,那未免太過強人所難了。

至於把保護動物和呼籲和平扯在一起,周赫煊只能嗤之以鼻——吃飽了撐的!

呂碧城舉杯說道:“我以水代酒,歡迎周先生再來歐洲,爲我中國的和平事業而奔走。”

周赫煊笑道:“多謝諸位的款待!”

衆人紛紛舉杯,邊吃飯邊談論遠東和歐洲的局勢,偶爾也有人探討佛教和藝術。

呂碧城突然問:“周先生信教嗎?”

周赫煊回答說:“我信奉科學,但不排斥正常的宗教,也不敢否認神靈的存在。或許,冥冥當中確實有神靈,但這個神靈無法保佑世人,只有我們自己才能拯救自己。”

呂碧城笑道:“我讀過周先生的法文版《神女》,裡面涉及很多神話傳說。女主人公在荒野昏迷之際,恍惚中看到天邊的佛陀,我認爲這是一種心靈的頓悟,也是一種佛性的顯化。衆生都有佛性,天生嚮往善良和光明,而戰爭和殺生都是泯滅人性,也是泯滅佛性的行爲。”

這女人信佛已經信瘋了……

周赫煊只能順着她的話往下說:“在我看來,佛是大智、大悲和大能的人格體現。說得通俗一些,佛代表着一個理智、情感和能力都達到圓滿境界的人格。從哲學角度而言,這是人類的終極追求。從宗教角度而言,佛教跟其他宗教最大的區別在於:佛不是萬能的,佛不能賜予我們以解脫。佛只能教導我們,引領我們憑藉自己的努力來解脫。佛不能使我們上天堂,或讓我們下地獄,不管是天堂般的西方極樂世界,還是恐怖的十八層地獄,都是我們自己的所作所爲得來的。”

呂碧城眼睛一亮,點頭道:“周先生對佛法的理解頗有見地,可有信佛的打算?”

“心中有佛,萬物皆佛,”周赫煊笑道,“數百年來,中國人講三教歸一。儒家有君子,道家有聖人,儒家有佛陀,我認爲這三者的描述殊途同歸。都是通過自身的努力,達到理智、情感和能力的圓滿,君子是佛陀、佛陀是聖人、聖人也是君子。人只要達到了那個境界,自可立地成佛、肉身成聖。信不信佛,倒還在其次。”

呂碧城苦思良久,突然雙手合十拜道:“周先生,碧城受教了!”

周赫煊又問:“蘭清先生修的是佛家哪一派?”

呂碧城道:“淨土宗。”

周赫煊笑着說:“何須奢求往生西方淨土?只要人人努力,人人奮鬥,中國也能成爲人間淨土。”周赫煊頗爲裝逼地指指天上,又指指自己的心臟,“淨土不在極樂世界,而在你我的心中。心中有淨土,則阿鼻地獄亦爲淨土。心中有地獄,則西方極樂亦是地獄。”

呂碧城莞爾道:“周先生說的是禪宗思想,跟淨土宗還是有些區別的。”

“佛與佛有區別嗎?”周赫煊問。

呂碧城頓時訝然,這個問題別說是她,就連那些大德高僧都不好回答。

周赫煊又問:“既然佛與佛沒有區別,那禪宗和淨土宗又有什麼區別?”

呂碧城開始思想混亂了,她是兩年前纔開始皈依佛教的,佛家的理論和修爲都還較淺,怎麼想得通這種高深問題?

沉默了好半天,呂碧城合掌說:“周先生,我修行不精,無法回答你的問題。見笑了。”

周赫煊說:“不管是人,還是佛,都應當有大慈大悲之心。如今國難當頭,蘭清先生爲何不回國倡導和平?這也是修行。地藏王菩薩發下大宏願說: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眼看中華大地就要淪爲人間地獄,修行之人又怎能只想着自己往生極樂呢?如今弘一法師也在修行,但他的修行沒有避世,而是積極爲中國呼籲。他常說:唸佛不忘愛國,救國不忘唸佛。蘭清先生以爲如何?”

呂碧城的思想越來越混亂,終於起身道:“我明天就回國,向弘一法師請教佛理!”

周赫煊微笑着不再說話,這番忽悠可是廢了他不少的腦細胞。

周赫煊沒想到的是,他的腦細胞還得繼續受煎熬,第二天突然又有三位大師來拜訪:佛洛依德、羅曼羅蘭和愛因斯坦。

188 法國採訪626 美好的明天005 千字一元555 出名的費小姐767 天府之國346 政壇攪屎棍963 效果驚人879 周委員長115 婦女解放543 成功與麻煩826 死字旗564 怕死和不怕死的494 神藥計劃906 中國隊長913 文藝報國855 無意間做出的漂亮決定368 寫詩407 寧粵之爭412 建廠計劃905 波蘭覆亡和長沙勝利960 黑哥們兒814 偷酒喝的公主465 扯淡會議338 邀請713 又是個特務頭子554672 採玉章459 迴應065 再見1006 一場鬧劇而已312 科幻小說920 作家宣傳養雞037 上門討教457 窩囊廢市長171 人類學著作807 途中692 齊聚084 神女513 神女上映522 小狐狸與玫瑰花731 下棋與支招301 採訪227 內外妥協492 周先生是語言學家413 新出爐的教科書050 忽悠捐款878 又喜又憂的周至柔044 不黨、不私、不賣、不盲229 南戴北周755 天下烏鴉一般黑804 咳咳咳604 禁歌172 美國出版商471 小白鼠239 可悲078 蠢得像頭豬807 途中793 做客888 吃肉805 委員長的憤怒101 鄭證因130 熱賣516 威爾斯與銀英傳1034 爭論的背後900 鋤奸049 喬遷新居周赫煊百科資料069 希望小學206 菊與刀691 達成115 婦女解放714 又要發勳章918 漢奸與英雄427 工科454 一點小禮物788 快意恩仇的袍哥被堵在人堆裡畫風突變286 奇葩作家006 穿越者的茫然088 愛國詩人1057 新藥555 出名的費小姐240 教育部現狀904 張樂平089 清華講課518 嚴峻的問題744 江邊的新家775 爲富不仁的重慶首富803 山西老財547 全運會013 驚天秘計937 隨行828 內情417 劉神仙1025 人市768 助人助己327 導師346 政壇攪屎棍066 褚二爺838 史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