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4章 裂痕

文華殿中,小皇帝朱厚熜端坐在御座上,內閣四老、六部尚書、都察院左右都御史、大理寺卿等十幾名肱股大臣分立在御座前。現在的內閣四老分別是楊廷和、費宏、毛紀和蔣冕,至於原來的次輔樑儲,在費宏復職後便告老辭官,前不久已經攜家眷買舟南下,返回嶺南老家怡養天年了,樑君子終得善始善終。

話說費宏與首輔楊廷和的關係一直還算不錯,自從復職入閣後,兩人相處得也十分和諧,但是在今天這場緊急廷議上,意見卻產生了分歧,兩人各執己見,就差沒有直接互懟。

此時,禮部尚書毛澄出列朗聲道:“皇上,臣認爲謀害欽差一事非同小可,理應由都察院、刑部、大理寺各選派一人作爲欽差,專門負責調查審理此案。”

刑部、都察院、大理寺並稱作“三法司”,一些大案要案通常都會由這三個機構聯合審理,也就是所謂的“三法司會審”,而謀害欽差這種大案也確實夠得着“三法司會審”,所以毛澄這個提議無疑有一定道理。

“臣附議!”戶部尚書楊潭隨即出列表示支持。

楊潭和毛澄均是楊廷和一黨的,所以兩人旗幟鮮明地站在楊廷和的一方,而且,當初打壓徐晉時,兩人也是充當急先鋒,自然不願意看到徐晉藉此事上位。

政爭就是如此,黨同伐異,無所謂對錯,大家志同道合自然就成一黨,大家政治理念相悖,就算是世交親家也會反目成仇,這種例子歷史上並不鮮見。

楊廷和等人之所以打壓徐晉,其實根本原因就是理念相悖,楊黨是守舊的皇統派,他們堅持皇統正宗,要求新君入繼孝宗一脈,而徐晉卻是支持小皇帝,站在楊黨一系的對立面,自然不被楊黨所喜。另外,楊廷和還擔心以徐晉和新君的親密關係,徐晉將來會成爲江彬式的佞臣,所以更是不遺餘力地打壓他。

當初楊廷和不惜“送”徐晉一份功勞,也要把他弄出京去賑災,無非是擔心他在京會影響嘉靖帝的想法。如今楊廷和已經如願以償地逼使嘉靖帝承認孝宗爲皇考,誰知山東那邊卻出了事,賑災正使蕭淮下落不明,而本來只能充當陪襯綠葉的徐晉卻要坐正了。

如果徐晉只是賑災欽差副使,回京後加官一品半品的自然無所謂,還有大把閒職等着他,但是如果徐晉坐正了,這賑災、糧倉虧空案,還有謀害欽差案,這些功勞加在一起就不是升官一品半品的事了。

楊廷和顯然不願意看到徐晉藉此崛起,所以他提出另派欽差專門負責審理此案。毛澄和楊潭乃楊廷和的左肩右膀,自然要堅定不移地爲老大搖旗吶喊的。

“臣也附議,事關重大,此案理應由三法司會審!”刑部尚書張子鱗也站出來道,這貨並不是楊黨,但作爲刑部尚書,自然要爲本部撈功勞,審案本來就是刑部的職責範圍。

小皇帝朱厚熜皺了皺眉,心裡極爲不爽,淡道:“其他愛卿可有異議?”

費宏微沉着臉默不作聲,楊廷和垂着眼簾彷彿入定了一般,而殿內其他大臣則神色各異,卻也沒有開口。

侍立在朱厚熜旁邊的司禮監太監畢雲不禁暗歎了口氣,費閣老終究還是根基淺些,比不得首輔楊廷和,如今有三名六部尚書支持楊閣老,此事恐成定局了。

正在此時,吏部尚書王瓊上前一步道:“皇上,臣反對另派欽差!”

朱厚熜精神一振,連忙道:“爲何?”

王瓊朗聲道:“臣以爲另外選派欽差出京不妥有三。其一是耗時日久,延誤查案時機;其二浪費人力物力,如今國庫用度緊張,能省則省;其三嘛……徐子謙在奏章裡講得很清楚了,直接掘毀大堤的罪犯已經抓獲,只要加以審問便能弄清來龍去脈,根本犯不着勞師動衆。”

朱厚熜滿意地道:“王尚書言之有理!”

殿內不少大臣亦微微點頭,他們雖然鄙夷王瓊的圓滑奉迎,但也不得不承認王瓊這三點理由確實站得住腳。

毛澄立即反駁道:“徐晉年紀輕輕,而且也沒有查案經驗,如何能擔此大任,更何況他還請求提督山東省軍務,軍機大事又豈同兒戲!”

王瓊冷笑道:“甘羅尚能八歲拜相,毛尚書又何以年紀取人?徐子謙年輕不假,但卻是老成持重,蕭御史在奏本中也提到了,徐子謙在這次賑災中的表現十分出色,其能力不容質疑。更何況此案涉及到徐子謙自身,掘毀大堤的罪犯也是他抓獲的,如今朝廷卻不信任他,要另派欽差調查此案,豈不令人寒心。”

兵部尚書王憲是王瓊的老部下,這時連忙站出來附和道:“王尚書所言極是,臣聽說徐子謙曾統兵對抗寧王,並且以少勝多,端定是文武雙全,提督山東軍務也未嘗不可!”

兩名尚書表態支持費宏,本來已經傾向楊廷和的天秤又被拉了回來,在種情況很鮮見,當初樑儲還在時可不會出現這種情況。在場均是政治嗅覺靈敏的老傢伙,均意識以後的內閣恐怕不會再是楊首輔的一言堂了。

朱厚熜心中暗喜,他早就厭煩了楊廷和把持內閣,自然樂得有人站出來平衡楊廷和的影響,點頭道:“朕也覺得王尚書言之在理,其他愛卿的意見呢?”

一衆大臣的目光不由望向還沒表態的另外兩位閣老——毛紀和蔣冕。如今這兩位表態支持哪一方,那一方就能獲勝。

王瓊眼底閃過一絲得意,他本來就跟楊黨那些清流官員不合,以前的內閣鐵板一板,他自己選擇裝孫子,如今不同了,費宏爲了門生和楊廷和剛起來,他自然樂意助費宏一把,送人情的同時又能討好小皇帝,而且還可以加深內閣的裂痕,簡直是一舉三得。

毛紀和蔣冕兩人此時都有點爲難了,話說二者都是比較正直的官員,而且與費宏和楊廷和兩人的私交都不錯。

“臣贊同王尚書的觀點,如今國庫拮据,確實不宜再另派欽差虛耗財老,可命徐子謙全權負責此案,同時提督兗州府和東昌府的軍務,待查明後再將案犯押往京城,交由三法司審判定罪。”毛紀首先表態了,而且選擇了一種折衷的方式。

蔣冕其實並不同意過份打壓徐晉的,此子確實是個不可多得的人才,棄之不用是朝廷的損失,所以點頭道:“臣附議!”

蔣閣老此言一出,事情總算是塵埃落定了。

朱厚熜喜道:“那便按照毛先生所講,欽命徐晉爲欽差全權負責諸事,加銜提督兗州府和東昌府軍務。有勞楊先生馬上擬旨!”

“臣領旨!”楊廷和雖然依舊神色自若,但在場的都明白,以後內閣恐怕不會再是楊閣老的一言堂了。

第892章 舉薦第863章 龍離京第26章 此之非凡第321章 殿試(下)第1355章 大反攻(上)第885章 准奏,擇日問斬第1296章 大破哈密第635章 夏言領兵第698章 遇險,城門不開第1355章 大反攻(上)第445章 脣槍舌戰(下)第692章 談判第806章 又到杭州第1294章 同舟共濟第1362章 嘉靖祭父第807章 “土匪”夫婦第346章 冰山一角第894章 俺答破關第583章 花魁大賽(完)(兩章合一)第188章 念念不忘第329章 皇帝登門(下)第1143章 掩護第1038章 主動請辭第1355章 有心栽花,無心插柳第602章 新貴組合第941章 請君入甕(完)第422章 火焰第614章 大明寺事件(上)第1280章 襲殺明使(下)第1078章 吳皇后的變化第1169章 吃帥(下)第562章 風暴第1309章 肅州之危(上)第706章 斬將奪旗第831章 踏破鐵鞋無覓處第1114章 大張旗鼓第172章 一同進城第886章 衆怒第317章 這貨,不好惹!第1046章 真相漸露第1358章 大反攻(完)第549章 宣德通寶第252章 一句話的威力第1117章 牛刀小試(上)第258章 匹夫一怒第1008章 終選(下)第181章 衆人拾柴第1055章 機不可失?第249章 解決問題第496章 心中有數第1025章 荒島求生(中)第1064章 大善第229章 守城之戰(上)第554章 織信美子第417章 新泰會戰(下)第116章 青青子衿第976章第319章 殿試(上)第1033章 全身而退(兩章合一)第449章 大朝會(上)第221章 被非禮了第228章 徐砍頭第1099章 無賴第861章 風波起,禍將降第811章 西洋人來了第582章 花魁大賽(下)第309章 佛朗機貢使(求票)第979章 形容一下第743章 挾恩圖報第1022章 分封四王第909章 庶女作妾第498章 巡撫甘肅第542章 大內宗設第417章 新泰會戰(下)第117章 無不散之宴席第706章 斬將奪旗第1265章 遊園(中)第1282章 坐地起價第1224章 進退失據第1248章 生兒子難第1242章 軟柿子?第472章 爭貢之役第1304章 遲來的婚禮第1276章 晚宴(中)第345章 再遇白蓮第1070章 幕後主使第18章 伉儷情深第307章 老爺兇猛第954章 兩方比鬥(下)第557章 激戰碼頭第1179章 黎朝遺臣第243章 冷板凳第500章 火兒第236章 魔高一尺第1307章 豬隊友模式開啓第931章 先下手爲強(五)第581章 花魁大賽(中)第219章 狗屎運第1150章 韃靼第一勇士第845章 鐵騎漫卷西風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