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李九成的憤怒

作爲孔有德手下的得力大將,心腹中的心腹,掌控三千遼東騎兵,在得知其弟李石頭爲其準備的軍糧,以備不時只需,故劃撥百騎讓李石頭前往押送物資,不想一去不回,已經過去了一天的時間,對這個弟弟甚爲了解。

想來是李石頭在作爲內應的時候,一直壓抑自己的,埋頭爲進攻登州府準備,一遭得以釋放心中一年來的壓抑,對這個弟弟那裡不知,便是到鄉村去風流快活去了。

在山東擁有一百騎兵,即便是遇到馬匪又或是明軍也不會有多大的危險,麾下的三千騎兵都是遼東中的精銳,那個不是在戰場中歷經生死。

打不贏可以逃啊,不過對遇上明軍,李九成不大相信,就憑如今山東這點兒軍力,兼且城內還有耿仲明作爲內應,山東中的一切精銳都掌握在了他們的手中。

那知,剛剛完成前往截擊各路信使的他,李石頭提前回來押送物資,然後一起前往登州府。不料一去不復回,昨天還好,萬一是李石頭正在女人肚皮上快活,可是今天已經中午了,不可能一天後沒有消息。

這太反常了,雖然李石頭好色,但是在這個時期絕對不會這麼粗心大意,當即派人前往虞山衛所催促,不料派出去的百人奇兵回來報告說,虞山遭遇到了不爲人知的襲擊和埋伏,少將軍李石頭已死。

聽到這個不幸的消息,李九成當即昏闕,再次醒來的時候,李九成怒不可絕,心道我該怎麼向父母交代,家中就這麼一個弟弟,本來到山東歸於耿仲明不會有任何的危險,豈料會發生這樣不明不白身亡消息。

從出去的騎兵口中已經得知,那些爲他準備的軍資已經全部被人搬空,敵人毫無蹤跡,便是他手下最善於跟蹤的斥候也無從得知敵人從何而來,從何而去,一切痕跡全部被破壞清理乾淨。

瞧着弟弟的屍首,發現弟弟還是自殺而亡,想來是被敵人逼迫,逃無可逃而自刎。到底是誰有這個本事可以預料到他們的一切,他也不是傻子,已經知道這裡還有人知道他們的謀劃,否則不會這麼巧合,把握的時機這麼準確。

比神仙還神仙,第一想到內部有對方安cha的內奸,可是一想也不對,要說最大的嫌疑便是王成,然王成已經對虞山不聞不問,一切都在訓練家丁,策應耿仲明部牽制登州府內的明軍,趁機打開城門,根本沒有這個時間來進行謀害。

況且,王成和李石頭並

沒有任何的冤仇,兩人負責的地方根本不是一塊,也達不到爭權奪利的地步。又有他這個騎兵統領作爲後臺,誰敢對他弟弟這麼做,等於是在斷送他自己的性命。

不可能爲了他一個微不足道的王成而得罪於他,兼且一切從登州通往各處的官道都已經被他的騎兵給掐斷,要滅一百騎兵可不是幾百步兵便可做到完全的殲滅。

這些騎兵可都是精銳,即使是遇上關寧鐵騎也不可能在一比一的情況做到全殲,至少有那麼一兩個遺漏纔是。李九成咬牙切齒地在軍帳內走來走去,滿眼淚光。

想不到爲了讓弟弟到這裡來磨練,這次回去後,到了韃子麾下便可得到重用,怎想會在這個百分百的勝利下精銳莫名其妙的陣亡了。

當即率領三千騎騎兵直指虞山,凡是在虞山處的馬匪也好,只要是有可疑的地方直接剿滅,靠近虞山的馬匪可遭了罪,大者幾百,小者幾十,統統被憤怒下的李九成全部剿滅和屠殺,村鎮或是地主豪強同樣遭受了無妄之災。

發泄,這是在發泄心中的怒火,李九成心想,即便沒有找出這幕後之人也要這片區的所有人給弟弟陪葬。

一路上剿滅了十幾股馬匪,然沒有從他們嘴中問出任何有用的信息,一問三不知。此人不知道隱藏在何處,對他的剿滅和搜索無動於衷。

就像一條毒蛇一樣隱藏在黑暗處,一旦有機會便可一擊而中,有點馬匪的作風。躲到虞山中的錢虎看到敵軍瘋狂的報復,瘋狂的殺戮,所過之處赤地千里。

百姓也好,地主豪強也好,紛紛遭了李九成的屠殺和劫掠,根本沒有經營登州的打算,觀賞一場又一場的大屠殺,錢虎怒到了極致。

想不到孔有德的軍隊會這麼兇殘,毫無人性。標準的地獄魔王,他們壓根就沒有想過要完全佔領登州府,而是要通過這種手段來把登州中的經濟和人全部屠殺殆盡,導致朝廷無力在短期內恢復元氣。好恨的心啊。

對手無寸鐵的百姓都能下得去手,已經失去了做一個人的基本底線。錢虎手握了又鬆,鬆了又握。瞧着虞山周圍較近的十多個村落,約三千人全部被他遷移到虞山中來,躲避了這樣一場人間地獄。

觀看了一座座村寨被大火焚燒,一村村的人口被屠殺,女人被*掠,四處都是硝煙,四處都是屍體。原先有部分人還不願意進入虞山,開始畏於錢虎的僵硬的口氣,經觀賞了這樣

一幕幕的屠殺後,一陣後怕。

有慶幸當時聽從了錢虎的勸說,沒有固執的呆在村中,看着自己的家園被一把把大火焚盡,內心深處有着驚憟和恐懼,又有一種無力感襲來。

古代戰爭一場驚心動魄就在他眼中上演了,心裡對孔有德恨得牙根癢癢,卻又無力迴天,據他派出去的斥候抓到了一個舌頭後,經審問方知孔有德正在登州要塞進行了一場大戰,雙方還在處於焦灼狀態。

一場內訌和漢奸要遠遠高於敵人來的可怕,再強大的帝國,在內部不斷的製造內亂,不斷的消耗最後的一點力量,等來的就是民族的災難。

元朝滅宋,不是宋朝無將可用,而是在內訌中自我消耗而亡,亡國都是一羣野心家,漢奸所斷送,一個野人部落,還處於原始生活的建州韃子,倘若沒有漢人這些漢奸的歸附,寧做亡國奴的漢奸們也不會這麼快加速韃子的發展速度。

每次南侵,都是在大明的軀體上生生撕下幾塊鮮豔的肉,有着漢奸們作爲內應,熟悉地形,可以入無人之境,又加上內耗,不亡國都不可能了。

想要反擊,看着麾下如今纔有一百多人,還是在看到一場場燒殺搶掠屠殺後,又因爲他的先見之明,才避過了這場災難,有着夠他們一個多月的生活物資,如今纔到一百多人的隊伍,其中還有一半沒有經過軍事訓練的莊稼漢。

不過看到李九成這麼瘋狂,錢虎心裡也有一股報復的快意,其弟李石頭便是死在他的手中,這不過是一個開胃菜罷了。

心裡同樣在擔心張大彪這次去招收海盜舊部,能不再把遼東一片海域中海盜都歸攏,然後藉助黃龍的皮島水師,最後給孔有德在退走時一個重擊,最後活捉,他要活剝了這個王八蛋。

剝皮點天燈已經是最大的寬恕,錢虎他也不是好人,對待敵人一向以殘忍好殺著稱,最後也不會被軍隊開除,後從事地下黑拳的營生還不是以爲這樣纔有活着的激情。

他不在乎殺人多寡,卻痛恨那些對付手無寸鐵的百姓,人可以混蛋,可以嗜殺,但是卻不能對這些本身就很艱難過活的百姓身體上再撒一把鹽,戰場上的殺戮,那是大家都是軍人,不是你死便是我亡,不存在仁慈與否。

心中有一絲明悟,他還是不夠本狠,在這樣人命如草芥的社會,這樣的一個混亂時代,你不殺人,人必殺你。只有血纔可以澆灌出一片安樂地。

(本章完)

第六十六章 斥候死光了第二百零八章 血染遼東(11)第二百一四章 蓋州絞肉機(3)第二百五八章 憤怒的潮流第二百零四章 血染遼東(7)第二百五八章 憤怒的潮流第二百四八章 血雨暴風第五十四章 美女刺客第六十二章 野豬林絕殺第四十章 君子好逑第九十八章 謀劃草原第二百一十章 血染遼東(13)第三百四十章 張嫣的價值第二百*章 叛亂伊始第一百七十九章 摟草打兔子第一百五十七章 馳援膠縣第一百九十七章 繼續深入第一百四十八章 錢士升斷氣了第二百四一章 試探第一百三十二章 錢家海軍全體出擊第二百九十六章 讓頭顱飛一會兒第一百七十三章 屠倭令第二百零五章 血染遼東(8)第一百零三章 圍殺第三十七章 韃子要出動了第一百三十二章 錢家海軍全體出擊第二百一十一章 血染遼東(14)第二百九十二章 皇家婚禮第九十八章 謀劃草原第三百零七章 登陸第三百二十六章 大將軍錢虎到!第一百六十九章 狩獵倭寇第二百四九章 截殺第二百七八章 發飆第五十一章 黃龍來了第二十四章 錢虎是誰?第二百六五章 引君入甕第四十八章 夜留餘香第一百七十三章 屠倭令第二百五二章 炮轟太原城第二百九十九章 兩線作戰第二百三四章 那顆悸動的心第一百六十二章 無奈的反擊第二百五六章 囂張入城第七十五章 別讓小明王跑了第一百四十一章 秦淮八豔第九十二章 慘烈的海戰第五十二章 一口價第四十五章 把韃子頭顱給我割了第二百五六章 囂張入城第三二十四章 錢虎一定來了第三百三十七章 異姓封王第七十六章 崇禎的野望第八十六章 心思各異第七十四章 都關起來吧!第一百五十章 海關貿易稅第三百零四章 準備北伐第一百零三章 圍殺第二百一八章 戰爭紅利第一百三十四章 爲陳圓圓畫眉第六十四章 韃子從芙蓉島來了第一百四十八章 錢士升斷氣了第十章 登州亂起第十三章 李九成的憤怒第二百二六章 養賊自重第三百一六章 奇襲遼東河套第一百七十一章 頭顱高高飛上第二百五一章 太原內亂第二百二六章 養賊自重第一百四十五章 馬士英的壓力第六十五章 甲喇額真索尼第二百九十一章 崇禎皇帝的悔意第二百九十九章 兩線作戰第二十章 你這個蠢貨怎麼全殺了!第一百零三章 圍殺第三百四十章 張嫣的價值第三百零七章 登陸第三百零二章 耶穌成太監了第一百五十六章 陳洪範的求援第一百七十章 渴飲倭寇血第三百二十三章 東寧陷落第一百一十四章 關海第一百九十章 登陸下第二百九十一章 崇禎皇帝的悔意第一百六十二章 無奈的反擊第一百四十七章 府衙兵出動了第三百一三章 韃子最後的希望第三百二十二章 科爾沁部落的選擇第一百九十九章 血染遼東(2)第二百九十三章 兇殘的荷蘭人第二百八十七章 山東大清洗下第六十八章 延續的殺戮第三十章 你好毒?第一百四十四章 分歧第三百零三章 勝利的歌聲第三百零九章 多鐸的價值第一百二十五章 海家滅族第二十八章 他是將軍我就是將軍他爹第一百八十四章 崇禎的嘆息聲第三百二十一章 韃子的恐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