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的傳人》編曲遠超越前世王力宏版,非常昂揚帶勁,它講述的是一段蓬勃積極向上的血脈故事。○
一出世便引起全世界華人的共鳴。
尤其是漂泊在外的華人,上到七老八十,小到剛識字,對這首歌的歌詞極爲嚮往。
身在異鄉,根在祖國。
即便已經在國外落地生根,開枝散葉,也阻擋不了他們對祖國的思念,斬不斷血脈裡的那絲牽掛。
僅僅一晚,《龍的傳人》這首歌便傳遍全世界華人圈。
長城是大秦最壯闊的標誌,但長江和黃河纔是孕育這個民族的根源。
“爹地,我想看長江。”
“媽咪,我想去看黃河。”
“爺爺奶奶,我們回祖國看看好不好?”
小孩子們眼神期待,看着自己的父母或祖輩。
有多少人忘了自己的根,這首歌激發起他們快要忘記的血脈,激情澎湃,從此身上時刻烙印着龍的傳人印記。
“爹地和媽咪也想再去看看長江和黃河啊。”
“爺爺和奶奶老了,終老前還想再回去看看祖國。”
“兒子,等我死後火化,把我的骨灰帶回祖國,撒在長江黃河裡。”
“……”
這首歌其實對海外華人觸動最大,不管年輕的時候他們有多麼痛恨自己的國家,年紀一到,血脈裡的東西就會浮現,那是一生的印記,不可磨滅。
就連蘇曈自己都不知道這首歌會火成這樣,看來世界不一樣,發展還是有所區別的。
小惡魔分析,大概是因爲《蒙面歌王》是大秦最優秀。收視率最高的節目,所以傳播得更廣泛。
酒香也怕巷子深嘛。
再加上之前大家只奉龍爲民族圖騰,沒有龍的傳人一說。
現在有人說出來,凝聚民族團結的同時,也讓大家很自豪。
在大秦人眼中,龍是最高貴的生物。凌駕衆神之上。
“我們都知道,龍並不是一種真實的動物,它只存在於大秦人的想象和傳說中,是中華民族遠古時期所崇拜的圖騰。龍之所以備受大秦人崇敬,是因爲在大秦人的心目中,龍是出類拔萃、變幻萬千、無所不能的。”
“龍王高居天上,它能喚風呼雨,翻江倒海。天下旱澇,莊稼豐歉。人間禍福,全憑它的旨意。大秦的龍是集各種能力於一身,象徵着大秦人對自由完美的嚮往和追求,我們是‘龍的傳人’。而《龍的傳人》表達的正是炎黃子孫對自由、完美的嚮往和追求。”
“在中國人,嗯,現在應該叫大秦比較貼切,在我們大秦人的心目中,龍是出類拔萃、變換萬千、無所不能的;在帝王眼裡。龍是至高無上的權力的象徵;在老百姓心目中,龍又象徵着自由歡騰和完美。”
“中華兒女將龍的傳人引以爲自豪。千秋萬代,始終對龍充滿了崇高的敬仰。人們把各種美德和優秀的品質都集中到龍的身上,我們從許多故事和傳說中看到:龍是英勇善戰的,它什麼強暴也不怕;龍是聰明多智的,它甚至能預見未來;龍的本領高強,它能大能小。變化多端,興雲佈雨,鳴雷閃電,開河移山,法力無邊;龍是富裕的。龍宮成了寶藏的集中地;龍又是正直的、能爲人民著想的,爲了解救人間乾旱之苦,它甚至不惜冒犯天條。”
“在龍的身上集中了人們美好的願望,因此龍是偉大的,因爲它得到了所有炎黃子孫的尊敬;龍又是崇高的,因爲它是一種精神,是一種中華民族的精神和意志。”
“……”
一大幫老作協人員出來,給《龍的傳人》極力點贊。
他們也不想這麼賣力啊,但宋校長的那第二首詩一直不放出來,他們難受,人生差不多完美了,就卡這個,入土都不安心。
他們這些老人們雖然不太喜歡蘇曈版的這個《龍的傳人》這種勁爆金曲,但歌詞表達的意蘊確實深得人心,這麼積極點評,他們也不算委屈。
發完點評,一羣老傢伙又在羣裡艾特宋校長,請她放第二首詩。
“你們確定不會再笑話我?”宋校長在羣裡發信息問道,她有些被這麼倔強老頭煩得不行了。
“不會。”
“不敢不敢。”
“小宋,我們上次也就鬧鬧,圖個開心。”
宋校長髮個瞪眼的表情:“什麼?拿我開心?”
額,老傢伙們立即圍攻那個不會說話的老頭。
“李老頭,你會不會說話?”
“李老頭不會說話,一邊去。”
“李老頭,你一大把年紀了,嘴巴也這麼欠揍。”
“小宋,請忽略他的話。”
“管理員在哪,把李老頭踢出去先。”
“對,踢出去,不讓他看。”
“……”
面對衆人的聲討,李老頭慌了,連忙發信息:“別介啊,把我禁言就成,別踢。”
“好了,藏了這麼久,是該讓它見世的時候了。”宋校長髮消息,經過這麼久,至少這羣老傢伙們不會再對那首詩想歪。
第一首出來那時,其實宋校長就已經知道,這羣老傢伙把蘇曈寫給她的詩當成調戲詩,不會誤會。
晚節不保已經不存在,也就他們知道這兩首詩,其他人還不知道呢。
不過公佈出去,宋校長現在倒不知道會不會對蘇曈造成困擾。
所以她在放那首詩之前,把那幫老頭晾一邊,先找蘇曈溝通。
“那幫老頭想看第二首詩想急眼了,現在能放出去嗎?”宋校長給蘇曈發信息。
不過等了好幾分鐘,也不見蘇曈回。
那幫老傢伙急了,不少人打電話給宋校長,怎麼說放又不放呢。
“說放就會放,但事先我得跟一下,可能對他有些影響。”宋校長說道。
什麼詩啊這是,老傢伙們更好奇了。
短信蘇曈,他一般回得很快,宋校長納悶,只好打電話。
“宋校長你決定就好,不用問我。”蘇曈很乾脆,什麼名聲不名聲,他不需要。
只要不對宋校長產生困擾就好。
得到蘇曈的許可,宋校長回到羣裡,發了條信息。
“老規矩,見世就是見世,好詩就應該舉世共享,我放微波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