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庸關位於昌平境內,離京城大概百里,與紫荊關、倒馬關合稱內三關。
居庸關形勢險要,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自古爲兵家必爭之地。它有南北兩個關口,南名‘南口‘,北稱‘居庸關‘。現存的關城是明太祖朱元璋派遣大將軍徐達督建的。爲北京西北的門戶。
居庸關兩旁,山勢雄奇,中間有長達30多裡的溪谷,俗稱‘關溝‘。這裡清流縈繞,翠峰重疊,花木繁茂,景象綺麗。
李自成毰笠縹衣,胯下騎着烏駁馬,望着關溝的美景,心懷大暢。自東征以來,大順軍高歌猛進,所向披靡,短短時日之內,便橫掃三邊,席捲山西全境。
忻州、代州等山西要衝重鎮一擊而破,唯獨寧武總兵周遇吉頑強抵抗,大順軍經歷了一場鏖戰。
寧武一下,大批的明廷官員和將士倒戈,投向大順軍,其中甚至包括大同總兵姜瓖、宣城總兵王承允這樣的封疆大吏。
而此刻,京師西北的一後一道門戶居庸關,也緩緩地在李自成面前打開了,負責防守居庸關的總兵官唐通、和負責監軍的太監杜之秩雙雙出關,跪倒在李自成面前,將京師的最後一道屏障拱手奉上。
李自成身材本就魁梧雄壯,多年的征戰下來,身上那股彪悍的氣息如有實質,咄咄逼人。加上他瞎了一隻眼,斜戴着黑眼罩,又平添了幾分匪氣,跪在他馬前的唐通與杜之秩嚇得連大氣也不敢喘。
崇禎皇帝把居庸關這樣關係到京城存亡的險關交給唐通,對他可謂是寄予了無比的厚望,臨來之前崇禎曾召見唐通並賜莽玉,恩遇有加。
可誰也沒有想到,這位鎮守京師最後一道門戶的昌平總兵。竟然就這麼投降了。
對於多年征戰,九死一生的李自成來說,象唐通這樣的軟蛋他是打心眼裡瞧不起的。
牛金星追隨李自成多年,對他的脾性十分了解,見他久久不語,便知道他的臭毛病又犯了,之前大同總兵姜瓖主動來降,李自成也很瞧不起姜瓖,有意殺之,還是部將張天林及時勸阻。李成自才饒姜瓖一命,但還是把姜瓖的兵權剝奪了。
牛金星連忙湊到李自成耳邊小聲說道:“大王,當年燕昭王想要招納賢才,他身邊的一個謀士郭隗就給他講了一個千金買馬骨的故事,想必大王一定也聽說過這個故事,大王,唐通這種背主棄義之人,雖然爲人不屑,但爲了儘快攻下燕京。掃平天下,眼下卻殺之不得。”
牛金星字聚明,今年四十九歲,舉人出身。性喜讀書,通曉天官、鳳角及孫、吳兵法,李自成在西安建國之後,出任大順國丞相之職。是李自成最爲倚重的人物之一。
他一向主張以戰逼降,任用降官,進一步瓦解大明官將的抵抗意志。以達到迅速掃平天下的目的。
經他提醒,李自成隱去殺心,淡淡地嘉勉了唐通和杜之秩幾句,便讓二人退下。
李自成的冷遇讓唐通心裡既忐忑又不爽,或許後來他再次背叛李自成,投降滿清,便是此時埋下的禍因。
居庸關一下,燕京門戶大開,眼看奪取燕京,蕩平天下指日可待,李自成躊躇滿志,此時哪裡會是管唐通心裡是什麼感受。
打發了唐通和杜之秩後,李自成將就在關城上招開了一次高級別的戰略會議,與會的有丞相牛金星,開國大軍師宋獻策,吏政府尚書宋企郊、權將軍劉宗敏、吏政府右侍郎顧君恩等人。
李自成開門見山地說道:“接下來如何攻打燕京,大家一起議議吧。”
宋獻策首先說道:“宣城、大同已降,明廷三邊勁旅盡去,山東總兵劉澤清率兵在臨清大掠一番後也已轉頭南去,目前可回援燕京者,唯有遼東明軍;
遼東明軍多來年與關外韃子廝殺,戰力不容小覷,爲防遼東明軍回援,我軍必須着眼於一個快字。爲了儘快拿下京師,臣建議先派人手混入城中散佈謠言,收買官將,以便我軍到達到,裡應外合,迅速拿下燕京。”
顧君恩立即表示贊同道:“大軍師所言極是,京師城高牆厚,而且置有大量火炮,關外韃子數次圍城而未能破城,京師難攻可見一斑,雖然自去年大疫之後,京師人口五去其二,此時更是人心惶惶,但若是崇禎誓死抵抗,親自上城激勵士氣,我軍就算能破城,恐怕也會損失慘重,裡應外合不失爲上上之策。”
在這一點上,牛金星等人也沒有什麼意見,但是,眼看勝利的果實就要到手了,各人心裡的小算盤也開始啪啪作響,宋獻策當初是牛金星向李自成推薦的,但兩人的政略卻不盡相同。
尤其是在西安建國之後,牛金星與宋獻策實際上已經成了最主要的競爭對手。一個是開國丞相,一個是開國大國師,都是李自成極爲倚重的人物。
牛金星沒有明着反對宋獻策,轉而說道:“大王,寧武一戰,我軍損失破爲慘重,兵力已略顯薄弱,要攻打京師,有必要先與南路軍會師,再合圍京城;
同時臣建議重用唐通等降將,令這些降將率部打前鋒,一來,可減少我本部人馬的損失,二來,重用這些降將,也可給其他明將作一個榜樣,削弱其他明將的抵抗意志..........”
“不可!”宋獻策不等他說完,立即反駁道:“大王,正因我軍在寧武損失頗大,此時更不能重用唐通這些降將,大王請想,要重用這些降將,就必須給他們大權,這些人新附未久,心思難測,他們今天能背叛明廷,明天未嘗不會背叛大王,若是我軍未遇損失倒也無妨,但如今我軍在寧武損失了不少精銳,再賦予這些降將大權,未免有強枝弱幹之嫌,此乃智者所不爲也。”
李自成的頭號戰將劉宗敏也反對重用降將,他悍然說道:“大王,燕京內如今只剩下一些老弱病殘,根本不堪一擊,大可不必爲此將大權交於那些朝秦暮楚的降將手上,咱們只須揮師猛攻,京師指日可下,請大王下令吧,臣願率領先鋒,給大王拿下京城。”
吏政府尚書宋企郊也反對重用降將,不過他只是表了外態,沒有過多的激烈言詞。
這時提出入主關中策略,得到李自成重用的顧君恩卻轉而支持牛金星道:“大王是天下共主,胸中可納天地,包容幾個降將又何妨?我大順朝雖然人才濟濟,但自古爲人主者,未嘗有嫌人才多者;
大王,拿下京師雖然指日可待,但明廷的遼東勁旅尚存,雄居湖廣江西的秦牧也甚爲可慮,劉澤清、左良玉、張獻忠等各佔一方,擁兵自重,大王縱然拿下京師,要想進一步掃平天下,恐怕尚須費些周章;
正如牛丞相所言,重用降將,可向天下人昭示大王廣闊的胸襟氣度,爲將來招降各地割據勢力,掃平天下奠定良好的基礎。”
仗打到現在,大量的明朝官員和將領投降了大順軍,象白廣恩、徐永福、唐通、王承允、姜瓖等人,以前都是明廷的總兵官。
大量降官降將的出現,實際上已成爲李自成不得不慎重對待的棘手問題。甚至比攻打京師更棘手。
過多的重用這些降官降將,必定會導致原班人馬心生不滿,然而一味的打壓和架空這些降官降將,所帶來的負面影響也極爲嚴重,一是可能導致內部分裂,二是可能會導致將來無人願降,甚至有可能影響到大順政權的存續。
眼下他最爲倚重的幾個手下,對這個問題又分成了兩種絕然不同的意見,讓李自成很是爲難。
在軍事方面,李自成一向很自信,但涉及到這種複雜的人事問題,李自成頗有些力不從心的感覺。
多年來的流竄作戰,究其原因,一是他流寇習氣未脫,二來缺少放眼天下的戰略眼光,以前大順軍所到之處,一味的破壞,沒有建設,這更是他們沒法建立穩固的根據地的主要原因。
而造成這一切的原因,主要是李自成缺少經略天下的眼光,他趁亂攪攪局還行,但絕對沒有坐擁天下之才。
他的手段過於直接殘暴,除了軍事手段外,政治、經濟、民生等方面都缺乏相應的才能。從他有意殺戳姜瓖、唐通這些降將就可以看出,他氣量格局過於窄小,目光短淺。
可以說他的失敗主要原因就在他自己身上,其他的外因都是次要因素。
牛金星見李自成久久不語,心中暗暗失望,他非常清楚,降官降將的問題處理不好,大順軍打下燕京不但不是福,反而是招禍的行爲。
燕京是這個天下的樑柱,既便它已搖搖欲墜,但只要它存在一天,它就支撐着大明這棟破屋。現在誰去將這根頂樑柱抽掉,而又沒有做好頂替它的準備,那麼塌下來的屋子就足以將他砸死砸傷。
大順真的做好了頂天的準備了嗎?
居庸關會不會變成鬼門關?
“請大王三思。”
該說的牛金星早已與李自成說過多次,此刻他能說的剩下這五個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