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振龍行了拜禮,介紹了自己的身份,隨之將盧象升的親筆信交給了曹變蛟。
旁側親兵急忙用打火石引燃火把,照亮一處。信中所寫的內容很簡單,“堅守到天明,從女兒河向北,繞道蒙古撤回明境”。
曹變蛟看完,沉默了片刻,看向俞振龍道:“俞千總,盧督師現在身在何處?爲何要我們堅守到天亮?要知後側一直有清軍在追擊,一旦被他們追上,想要再次脫開就困難了。而且就算要堅守,也必須恃險而守,總不能讓我們在這大道上堅守吧!”
俞振龍拱手道:“曹總兵的第一個問題,屬下回答不了,只知道盧督師此刻應該正在鬆錦一線。至於爲何要堅守到天亮,是盧督師親下的命令。說只要等到天亮,清騎就會撤走,至少有一部分清騎會撤走。至於堅守的地點,就在大福堡。清軍抽調了大量兵力在鬆杏之間設防,堡內剩下的幾十個老弱士卒盡被我軍所殺。如果可以的話,請曹總兵隨我一起立即前往那裡。”
曹變蛟皺了一下眉頭,開口問道:“清軍在鬆杏之間修建了那麼多營堡,盧督師怎麼到達鬆錦之間的?”
俞振龍回道:“多部兵力分散進入,然後在鬆錦一帶集中會和。因爲只有八百騎,故而沒有引起清軍的警覺。屬下猜想盧督師是想率領這些騎卒擾亂鬆錦周邊城堡,從而引起清軍的警覺,爲被困松山守軍的撤離創造機會。只不過這只是小人的猜測,還請曹總兵不要在盧督師面前提及此事。”
曹變蛟臉色頓變,率八百騎直接深入清軍腹地。以他盧閻王的名號必定可以牽制住大量的清軍,但以督師之尊如此涉險,這未免也太胡鬧了點。他輕輕的嘆了一口氣,心中對盧象升既是佩服又是擔憂,也不知道鬆錦那邊的戰事在現在到底怎麼樣了?他收攏了自己的思緒,沉聲問道:“你這邊有多少人?”
“不多,只有百騎,攻大福堡死了八個,目前只有九十二人。”
曹變蛟想了想,下令道:“龍副將,你率領兩千騎和俞千總一起先去大福堡,看看如何利用地勢防守。盧督師爲援救我們而親入險地,如果我們能將追擊的清軍牽制在這裡,並大量殺傷他們,自也同樣能夠支援盧督師。”
副將龍翟文是曹文昭昔日舊將,性格沉穩忠厚,深知曹變蛟的性情。聽到他下令,一句廢話都沒多說,只是輕輕的點了點頭。
曹變蛟回望向俞振龍道:“俞千總,給我留下一個人負責領路,你們先走吧!”
俞振龍疑惑的望向曹變蛟,“曹總兵,那你呢!”
曹變蛟輕輕一笑,語氣豪邁道:“這清軍一路追擊,只有數百騎的前隊竟然就敢這樣肆無忌憚的前追,絲毫沒把我軍放在眼裡。不狠狠的收拾他們一頓,還真當我大明無人啊!你們先行,待本將擊破了他們再與你們會和。”
曹變蛟在臨近大道的一片寬闊的叢林裡設下埋伏。當近五百清騎弛過之時,一千騎兵突然衝殺出來。
毫無防備的清軍瞬間被分割成數段,彼此不能救援,頓時大亂,紛紛四面逃散。
明軍趁勢猛攻,一口氣追出數裡,沿途滿是清軍的死屍,還俘虜了數十清軍。直到看到後側大量清軍趕到,曹變蛟才下達了停止追擊的命令。他將所有被俘清軍割去耳鼻後放回,同時讓士卒大聲叫喊着邀戰。
前來的清軍有近兩千騎,人數遠多於明軍。但他們剛剛受襲,此刻看到明軍又完全一副有恃無恐的樣子,不敢貿然發起進攻。領軍之將一邊將手下士卒聚集在一起,以防明軍再次襲擊。而另一邊則派出哨騎向後疾馳,前去將這邊的情況通報給阿濟格。
曹變蛟等了大約一炷香時間,看清軍完全不敢上前,這才下令緩緩後撤。但即使在撤退途中,明軍士卒也一路高喊,對清軍極盡嘲諷之詞。
而越是這樣,清將越是確定明軍必然在前方設有埋伏。在明軍遠離之後,他派出不少斥候前去搜索前方。待確定確實再無明軍埋伏之後,清軍纔敢再次向前。但一路行去也是小心翼翼的,唯恐再受攻擊。
等到阿濟格趕到,一鞭子甩在那將臉上,並狠狠的怒斥了他一番。直到這時,清軍這纔開始加速追擊,一直追到了大福堡附近。
阿濟格騎馬隨在最後,前哨過來回報。說明軍沒有再逃,而是依託大福堡,做好了堅守的準備。他心中大喜,急忙飛馳向前。
四處探查,很快弄清了整個形勢。
大福堡緊鄰着小淩河,並非大堡。容納千人或許可以,但三千人無論如何也不可能。曹變蛟三千騎兵,五百佈於遠處,以遊獵騷擾爲主。敵進我退,敵退我進,他們做好了和清軍周旋的準備。
一千五百人部署在堡下週邊,多設鹿角,陷坑,以防守外翼。剩下的一千人駐紮在堡內,也做好了一切防守的準備。
看完之後,阿濟格微微皺眉,低聲咒罵。“這堡壘的原有守軍到底是幹什麼吃的,就這樣讓明軍佔領了去。”他似乎忘了,那些士卒正是被他調走的。
也無怪乎阿濟格抱怨,他手下的六千人都是騎卒,不擅攻堡。雖然依靠人數優勢,必然能拿下它,但損失肯定也不會太小。
在沉思了一會後,阿濟格下令讓一千騎兵擋住在外的明騎。而他又派出一千騎兵繞過眼前的大福堡向西行,以截斷明軍向小淩河方向撤退的可能。然後讓所有騎兵下馬,持刀步行向大福堡發起了進攻。
雙方一夜奔馳了這麼久,都是疲憊之師。明軍佔據地利,而清軍佔據人數優勢,都是半斤八兩。
雙方攜帶的弓箭都不多,沒過多久便完全用完了,最後成了近距離的短兵相接。
刀刀入肉,槍槍刺骨。
屍體堆滿了堡下,鮮血遍地而流。一次次的衝殺,一個接着一個士卒倒下,但無一個明軍擅自逃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