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七四章 軟飯挺好……不磕牙

bookmark

“你考慮好了沒?”

李琪說要借錢給耿氏。耿植在廚房說要考慮。飯菜剛上桌李琪就追問他考慮的結果。

耿植幫她盛了一碗飯,說:“鼎雲有什麼計劃?”

“我計劃注資三十億到鼎雲,再向銀行借貸三十億,加上鼎雲閒餘資金,一共有九十億。這筆錢我打算在兩年內開設一百五十到兩百個自有電影院。”

“你是打算房產的產權也買下來?”耿植頓了一下,說。“一個電影院平均十個以上的放映廳。那投資會不會太大?”

李琪點頭說:“我們鼎雲的自有院線,擁有房產產權更好一些。”鼎雲院線不僅有自有電影院,還有簽約電影院。簽約電影院通常是租用場所。賺錢就繼續做下去。但是如果賺錢了,租金也有可能會漲得比較快。

電影院面積不能少,租金不低。

李琪覺得買下來更合算。買下產權後不會虧,以後甚至會升值。以後就算電影院被淘汰了,這個投資也不會虧損。

按照李琪的預算,應該是計劃中心城市外圍和二三線城市建造電影院,要不然九十億建不了一百五十家電影院。

按照那樣的投資,鼎雲院線會增加一千五百到兩千五百個放映廳。

李琪又說:“我打算用晨曦娛樂的名義向銀行貸款,在兩年之內建起一條不少於四十家電影院的自有院線。那樣的院線也大概能形成品牌了。”

耿植想了一下,說:“那你能借我多少錢?”

李琪一聽這話,笑着反問:“你想借多少?”

“我計劃主要在三十萬到一百萬人口的大中型城市發展院線。那些城市的房價通常不高。第一年能建成兩百個放映廳就差不多了。”

“那太保守了。”兩百個放映廳,那相當於二十個電影院。李琪搖頭說。“這兩年電影票房可能都會處於相對低迷狀態。電影院的建造成本會相對比較低。競爭也比較弱。”

耿植想了想,說:“如果電影院出現虧損,你說會不會有人賣電影院?”

未來兩年的年度總票房也許還會增加,但他和李琪都認爲華濤傳媒有可能會大肆新建電影院。票房增加的速度比不上電影院容量,那現有的電影院就有可能出現虧損。如果電影票房萎縮,那就更加是雪上加霜。一些大院線說不定都要撐不下去。

李琪以爲耿氏想等有電影院要出售了直接買。

她想了想,說:“這個難說。而且大院線除非是連續虧損,要不然不會考慮出售。小院線,通常是租用的場地,而且通常已經加盟了大院線。買下那些電影院,後續也比較麻煩。不過你如果不在意,也可以考慮直接買電影院。那樣做確實建院線確實更方便一些。”

耿植點了點頭說:“我再考慮考慮。”

“你慢慢考慮。我先轉二十億給耿氏。”

耿植笑着說:“你股市裡的錢都掏出來了吧。”

“大概有一半吧。”李琪笑着說。“有一部分我投資了其它公司。每年收益也比較穩定。”

耿植抿了抿嘴,說:“行。等會我給寫張欠條。我一定會在娶你之前將錢都還清!”最多三年。三年內連本帶息還給她。要不然他沒臉提親。

“隨你!”借條什麼的,主動方在她,拿着借條也即是一張紙而已。“對了,如果你沒有建院線的經驗,我可以派個人協助你。”

二十億都拿了,耿植也不再矯情:“好。我打算悄悄來。”

李琪點頭說:“我也沒打算張揚。”

私人公司就是這點好。想做什麼,不需要對任何人解釋。如果做得足夠隱秘,在計劃完成之前對手都還懵然不知。

李琪又說:“其實,我是想着鼎雲如果擴張太快,擔心觸發反壟斷法案。現在鼎雲的自有院線已經佔了全國電影放映市場的18%。要是超過了25%,就屬於壟斷。如果北極星和耿氏也有院線,三家聯合可以將發行市場啃下一大塊市場。”

耿植也是想到了這個。而且有自己的院線耿氏在圈子裡的地位也會更高一些。

如今鼎雲、耿氏和北極星都具備製作能力。如果三家公司在製作和發行方面聯合,在任何情況下都可以保有一定市場份額,無懼任何競爭。

他們兩個剛商量好院線的事沒多久,華濤傳媒就宣佈成功收購有七十多年曆史的文忠院線。

文忠院線擁有一百三十六家電影院,華濤傳媒在宣佈收購案之後,同時宣佈成立一家全資子公司——華濤院線——總部就設在虞城。

華濤院線當即宣佈改造旗下所有電影院,並宣佈計劃在兩年內將電影院數量增加兩百四十家。

一條一百多家電影院的院線易主,其實並不是什麼大新聞。但涉及到財大氣粗的華濤集團,就算不是大新聞也得變成大新聞。

在華濤傳媒所有媒體的報道下。不到一天時間,就算不關注娛樂圈的人都知道華濤院線成立了。也知道華濤集團正是進入影視圈。

而電影放映企業表現出憂心忡忡。今年春節檔馬上就要過去了,但是整個檔期的總票房遠低於預期。

這已經是連續三個月票房同比下降了。

華國的電影市場什麼時候才能回暖誰也說不清楚。而偏偏華濤傳媒加入競爭。如果華濤傳媒的擴張是通過收購那還好,如果是新建電影院,整個市場容量增加,但是總票房就算有所回暖也未必跟得上電影院的增量。

那對現有的院線的絕對是個壞消息。

華濤院線成立時,耿植正在渝中參加《瘋狂的石頭》的開機儀式。聽到這個消息,他心裡一沉。

華濤傳媒的動向在他意料之內,但動作比他想象中要快得多。

看來李琪的判斷沒錯。華濤傳媒不僅是想渾水摸魚,而且在努力充當將水攪渾的棍子。

春節檔的好些電影的上座率不理想。那說明總票房低不是電影院數量不夠,而是觀影人數減少了,就是說電影票房市場在衰退。

而市場容量卻要擴張。新增的電影院勢必會分散現有的市場。

他回到酒店看到新聞後,就給李琪打電話:“你說華濤傳媒是打算通過併購的方式擴張,還是新建電影院?”

李琪說:“應該是想併購。不過他們未必能如願,想要併購,肯定還要做出一個大肆建新電影院的姿態。如果最近兩年電影票房真的萎縮了,一些院線和獨立電影院就有可能支撐不下去。只有那樣他們纔有收購的可能。”

“你說,他們會不會趁着那些電影院虧損,通過入股控股的方式將小型院線和獨立電影院加盟到他們的院線。”

李琪突然沉默了,說:“還真有這個可能!”

如果那些小型院線和獨立電影院虧損嚴重要轉手,那所有大院線都有機會。

但如果那些院線在虧損時得到資金注入呢?

就算李琪對未來兩年電影市場有悲觀預測,但也依然認爲華國的電影市場潛力還很大。

正常來說,華國的電影市場規模短時間內再擴大一倍都沒問題。現在擴張院線,並不違背市場規律。

很明顯,華濤集團也是那麼想的。

第一百零二章 要什麼公平?第三十一章 想合作,就得信任我(求推薦)第四四八章 他要變賣資產了第一四四章 壞消息第三三六章 將人哄去鼎雲第三二四章 要更加努力了第二十三章 演戲很拼命的經紀人第一九七章 謙讓第三四七章 即將到來資金危機第二九一章 李琪的飛醋第四二零章 嚴逸挖牆角第八十章 吃多少?情商註定!第一八七章 事情沒那麼簡單第二六八章 其實,我們還可以拍更多電視劇第一三九章 又“作”了一首歌第三九七章 你眼光夠毒!第一二二章 沒話找話的李琪第三六一章 擺一擺老闆的款第四三九章 他不是女人,做事就該主動些第一八七章 事情沒那麼簡單第九章 小心翼翼,全力以赴第三五九章 不能不務正業(四千字章節)第一五三章 自我證明的唯一方式是賺錢第四一五章 兩種轉型第四十四章 今天是個好日子!第三十七章 作曲家·僞第三七六章 都想要出名啊……第一五二章 炒作不能斷第一四八章 忙中泡妞第四二二章 用心險惡啊第一三三章 得更加努力賺錢第三三八章 靈感大“爆發”第一五九章 藝人們的小心思第二五零章 我的就是你的第三三八章 靈感大“爆發”第三五七章 我若全行,必方必正?第四二九章 暫時認輸第一二六章 做經紀人應該做的事第四二零章 嚴逸挖牆角第一百零三章 腦子進了水的潛規則第四三二章 二次資源整合第三六三章 火力全開第六十四章 沒空談戀愛啊(求票啊。發公衆版三千字章節的,還有誰?)第一六三章 找了一個“特型”演員第三九四章 我江郎才盡了(凌晨後再更一章)第一零五章 工作失誤檢查結果出來了,暫時不算最壞檢查結果出來了,暫時不算最壞第三一七章 新時期的新工作要求第一六二章 耿植,你想不負責?第一三三章 得更加努力賺錢第四零五章 歐四的算盤第五十七章 耿植牌狗皮藥膏(應‘小乖乖1985’的強烈要求而加更)第五十二章 不知彼也至少要知己第一九七章 謙讓第四十五章 什麼妖魔鬼怪都有!(推薦票呢)第一四六章 有好消息,但沒吃到肉第七十三章 針鋒相對第一七一章 劇組的偷閒第二十五章 他真不是演員!第三八八章 想不到理想的章節名第三三二章 藝人梯隊計劃第三三五章 給你推薦個人第三二七章 許勝不許敗的電影第三零五章 大問題或小問題(四千字章節)第七十六章 不要五毛黨,要水軍第三三五章 給你推薦個人第七十八章 被李家人盯上了第七十五章 是時候立偶像人設了第三零五章 大問題或小問題(四千字章節)第一二九章 公私要分明第三三五章 給你推薦個人第二章 要做什麼和身體的本錢第三零八章 亂拳打死老師傅第二五六章 聽天由命吧第四十六章 氣憋太久會內傷,但柿子得挑軟的捏第二四一章 最後一步第一一一章 登堂入室第二三五章 挽救節目第二七三章 塞到嘴邊的軟飯第二三五章 挽救節目第一七八章 渠道爲王第三五七章 我若全行,必方必正?第七十八章 被李家人盯上了第四四八章 他要變賣資產了第三六五章 耿植是小丑?(又是四千)第二一六章 這次不會輕易就完了第三五八章 我做不到啊!第五十九章 拍電影是知易行難第四一七章 說了一句話,吹皺一池春水第三九三章 必然的包袱第八章 暫且裝個孫子第三十二章 計劃中的大動作第八十二章 狂化的耿植,很暴力!第一六六章 《紅塵》開機第一八四章 《殺手》首映式第二三五章 挽救節目第一七九章 喬遷之喜第三百六十章 耿植的承諾第二六零章 可以有更高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