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沒有直接參與到談判,但耿植在公司有霍峻彙報,在家裡有李琪商量。所以他對《好聲音》的談判進展一清二楚。
對霍峻,他沒有再提多少要求。而在與李琪商量時,他確實給了不少建議。
而且美國來了三個人,都是要求購同一個節目的版權,所以《好聲音》是賣方市場。美國人在心理價位上,自然也會比較高。
經過三天的談判,鼎雲終於確定了合作方。
果然如耿植所料,美國人因爲鼎雲在他們得到授權後製作提出不少限制,更傾向於對賭方式確定最後的授權費用。最初,第一筆是保底五百萬美元,最高可以達到每年四千萬美元。剩下部分在最後收視率出來後一個月內結清。
這在合同內註明了,可以避免對方拖着不給。
但這也意味着,雖然版權賣出去了,但是耿植他們也暫時分不到多少錢。
將版權賣給了美國人,李琪顯得相當高興。
吃完飯時,她笑着說:“雖然還賺不回那次鼎雲買的那檔節目版權的錢。但至少從美國人手裡撈回一筆了。”
耿植給她夾菜,說:“這只是開始。說不定其他國家也會注意到我們這檔節目。”
李琪點頭說:“我也想着是不是主動在國外做一些宣傳。”
“做吧。反正也不會虧了。”
“虧是肯定不虧了。就看能賺多少的問題而已。”
他們都知道如果能引起其他國家電視行業的注意,《好聲音》這個版權也許還賣十幾二十個國家的版權。那應該也能賺三四億美元。
李琪頓了一下,說:“對了,霍峻有沒有跟你提過?他今天跟我建議說可以試着給《舌尖》配上外語字幕。並且請國外有名配音重新給紀錄片進行解說配音。說是也有可能賣到國外。”
耿植點頭說:“他也確實跟我說過這個想法。但我還在考慮。這樣紀錄片能賣多少錢我們暫時沒底。再說請有名解說配音也不是那麼容易請,請來了成本也未必小。”
李琪笑着說:“既然是你的人提出來了這件事,《舌尖》的版權就交給你們耿氏了。”
耿植想了一下,說:“那就交給耿氏吧。我讓霍峻負責這件事。他在這方面應該有一些人脈。”
不然也不會提出這個問題了。
李琪笑了笑,說:“《舌尖》的電視臺廣告收入統計出來了。花園網那邊也統計了前三個月的廣告收入。你猜有多少?”
“電視臺有沒有三億?花園網應該會比較少吧!他們晚了兩週纔開始轉播。之後每一期又都是隔日才上線。”
其實花園網一開始因爲拒絕了鼎雲提出了首播廣告費分成方案,並沒有購買《舌尖》的網絡版權。但是在兩期後看到電視收視率似乎不錯就又提出了要購買。
鼎雲雖然同意了,但是提出他們要在電視臺播出後隔天的中午才能上線。
這也是《舌尖》收視率比較高主要原因之一。
《舌尖》是有毒的,又是讓人難以捨棄的毒,所以觀衆都會追着看。看過的觀衆當然就有很大一部分不會再去看網絡轉播。
“按照對賭協議,電視臺播放的冠名權就有一億五千萬了。”李琪笑着說。“一共十五集,插播廣告的收費一共收入六億三千多萬。”
七億八千萬?
這個收入大大出乎耿植的意料。
“真有那麼多?”
李琪小小地白了他一眼:“難道我故意多說,好多給你錢?真是的!”
他們可是要分錢的。
電視臺和製作方五五分成,而製作方只有耿氏和鼎雲兩家,同樣是五五分成。
也就是說耿氏可以拿到其中的四分之一,一億九千五百萬。
這對於現在的耿氏來說,絕對是一大筆錢。完全可以主投拍一部真正意義上的大製作了。
李琪又說:“還有,花園網在首播結束後第一筆分成也會在近期轉過來,我們大概能分兩億八千萬。之後還有九個月的分成,不過我們的分成會從現在的45%,降低但30%。九個月之後應該還能分一兩億。”
耿植顏笑眉開:“這是老天都知道我窮,特地來幫我了。”
花園網的廣告收益,也讓他相當驚喜。
“等他們轉賬過來了,我就讓人轉給你。”李琪咬了一下筷子頭,說。“電視臺彙報說現在有不少觀衆都打電話要求重播《舌尖》。他們請示是不是可以重播。你怎麼看?”
耿植考慮了一會,問:“花園網怎麼看?”
如果電視臺重播,肯定會影響花園網的觀看次數。
“他們肯定是不樂意。不過在合同上沒有這方面約定。電視臺進行過調查,說是如果重播,應該能收入三億左右的廣告費。”
耿植沒有電視臺那麼樂觀。電視臺就算日播,但也比不上在網絡上一口氣看完放完來的方便。
要求重播的,大概是不怎麼喜歡在網絡看電視中年人。
最後收視率未必能有多好。收了高廣告費,結果給不了廣告主想要廣告效果,雨城電視臺的信譽肯定也會受到打擊。
再有就是也會影響日後和花園網的合作。
如果他們和電視臺只是普通的合作關係,那他就不用想那麼多了。但虞城電視臺是鼎雲集團的重要組成部分。
那他就不能不多考慮一些。
“我覺得還是算了吧。”他將自己的顧慮說了,然後說。“雖然可能會有不錯的收益,但其中無形損失的東西也不少。”
李琪心裡斟酌了一會,同意他的想法,說:“這麼想,也確實沒錯。那我明天就讓人回覆電視臺。”
耿植笑着說:“那我明天也讓霍峻在出售版權的問題上捉緊一些。要是能賣出兩三個國家的版權,夠我們吹噓一年的。那花園網的網絡版權廣告分成未必就少了。”
華國人的尊嚴獲得感隨着華國的經濟發展已經越來越強了,絕大部分人都不會崇洋媚外。但華國文化輸出方面,一直處於劣勢。這一點與他上輩子的中國很相似。
而《舌尖》是完全的華國文化。如果這個版權賣出去了。幾乎可以肯定可以讓華國的年輕人感覺自豪。
他記得上輩子《舌尖上的中國》就成爲了中國文化對外輸出的典型成功案例。通過中國美食,讓世界其他國家的人民更願意主動了解中國。讓一些國家跟風製作了自己的《舌尖》。
耿植上輩子就是因爲知道了這些,也重複多次看過《舌尖》。
他相信現在華國的年輕人也同樣會如此。
總的來說,他這次剽竊,又成功了。他算了一下賺到的錢。決定拿出一筆,捐了。
可惜……不能以CCTV的名義捐。但相信它能感受到一位穿越剽竊者最誠摯的版權購買誠意。
他可不會這麼想:不出名的我還不剽呢。
不管人家作品有沒有名氣,剽了就剽了!
他也不會這麼想:反正沒人知道。
因爲他就是個人。他知道自己剽了。那麼想,是不將自己當人看?
他更不會這麼想:這裡是異世界,不剽白不剽。
古代有些強盜還知道盜亦有道,又或者是偶爾做點劫富濟貧的事。
他怎麼也比強盜要強一些吧。自覺至少要比那些強盜做得好一些。
他不是強盜!
那些,這個世界沒人知道。他也不會跟任何人說的。但剽了就是剽了,他自己心底明白,也承認這一點。
現在剽竊了別人的作品,名利雙收,還沒被人指責的風險。哪怕是在另外一個世界,他不捐一些出去,自己心裡也是過不去。
而且以後可能會賺到更多的錢,賺到更多名聲。
爲了做到這一點,耿植在第二天就帶電話叫了霍峻來辦公室。
“霍經理,因爲《舌尖》的版權耿氏和鼎雲各佔一半。而且是鼎雲發行的,所以上次我沒有馬上答覆你。昨天我已經跟李總談過《舌尖》版權外售的事。她同意交給我們耿氏運作。”
耿植這叫做善意的謊言。要不然他總不能說自己是因爲聽了李琪的話才決定同意霍峻的的建議的。
那會讓霍峻覺得沒能得到他的認可,還需要枕頭風他才同意的。霍峻大概也會覺得自己被輕視了。
而且也會讓霍峻認爲他沒有主見。
那樣一舉兩失的真話,他傻了纔會說出來。
“另外,既然這件事是你提出來的,就交給你全權負責。至於翻譯、另找解說配音和海外宣傳的預算,我可以給你的三千萬。”
霍峻笑着說:“總裁請放心,我不會讓你失望的。”
“好,我期待你的好消息。”
霍峻走後沒多久,章明來了。
“耿總,讓我來,是又有什麼任務給我?”
耿植笑着拿出一張紅包,說:“《舌尖上的華國》拍得非常出色。耿氏和鼎雲對章導的工作非常滿意。這是一點小意思,還請章導收下。”
章明沒有推辭。耿植一向是很大方的。每次電影或者電視劇賺錢後,都會給劇組成員一份大紅包。所以只要是加入了耿氏主導的劇組,劇組成員在工作上都很認真,也會很規矩。因爲在耿氏的劇組拍一部劇,收入可能是在其它劇組幾倍的收入。
當然那不包括章導這樣的著名導演。現在章導拍電影都是拿分成的。3%的票房分成。
而在《舌尖》,他只拿了兩百萬的固定片酬。
他知道《舌尖》的收視率很好,雖然不知道賺了多少錢,但肯定不會少。這紅包很大,但是很薄,裡面肯定是支票。按耿植的大方,支票上的數字應該不會小纔對。
章明經歷過絕大多數人都沒經歷過的人生起伏,對錢並非很看重。但耿植這種大方,讓他心裡很舒服。
那讓人覺得自己的努力被肯定了,獲得的成功也得到了認可。
但他沒有馬上打開紅包,笑着接過就放到口袋裡了。
耿植笑了笑,問:“章導,《無間道》的後期做得怎麼樣了?”
“初剪已經完成了30%左右,這部戲,我很小心,所以進度稍稍慢了一些。”
“不急,我對這部電影也抱以厚望。我希望它能成爲耿氏在電影製作方面的的代表作。現在時間充裕得很。你慢慢地雕琢。”
耿植笑了笑,又說:“這次請你來,還有另外一個想法,就是想問一下,你還願不願意拍紀錄片?”
章明笑着說:“上次拍紀錄片雖然很辛苦。但讓我領略到很多之前沒領略過的東西。如果耿總你有好的策劃,我肯定是願意的。不過《無間道》的後期可能還需要持續一段時間。”
“我也就是心裡有一個想法。覺得請你來拍,才能拍出最好的紀錄片。而且這是一部長紀錄片,甚至可能不是一年兩年能拍得完的。所以我是想請你做總導演,成立一個導演組。具體的拍攝可以讓導演組的其他導演親自執行。你要有空了,也可以親自去拍。而且在這個期間,章導如果有好劇本想拍,同樣是可以接的。”
章明一聽,是真來興趣了:“一兩年都拍不完?這麼說,這是一個大製作?”
“確實是大製作。我叫它《航拍中華》。我的想法是將全國所有省份都單獨拍成一集。春夏秋冬、人文、歷史、景色並重,選取最有代表性的地點作爲素材。主要採用直升機和無人機進行拍攝。這個項目需要製作組對要各地有充分的瞭解,才能選出最有代表性的拍攝素材。所以需要做很多的準備工作,才能進行有效選景。而拍攝時也需要選擇最佳的拍攝時間,所以製作週期肯定會很長。”
章明皺着眉沉思起來。
耿植也沒有催促他。
章明考慮十來分鐘,說:“謝謝耿總的信任。這個工作我接了!”
耿植笑着說:“太好了。那我們現在就談談待遇問題。”
兩人對這個待遇的談判很順利。按集算,章明每集拿二十萬的片酬。這是很低的了。
章明也沒有計較。因爲紀錄片畢竟不是電影或者電視劇。投資風險是很大的。而且按照耿植的計劃,這部紀錄片,至少有四十幾集。雖然工作時間很長,但對於總導演來說,工作強度並不是很大。
再有就是,章明對耿植是充滿感激的。在他以爲自己導演生涯已經提前結束時,是耿植給了他證明自我的機會。
然後《大唐雙龍傳》讓他在電視導演領域一步登天。如今《舌尖》讓他有進入紀錄片領域,而且獲得巨大的聲望。
每一次跟耿植合作,都能讓他名利雙收。
他自認其中有自己的能力和努力。但他不認爲自己在那些製作項目中,他這個導演是不可或缺的。
事實上,他很清醒。不管是《人鬼》還是《大唐》只要是水平可以的導演,都能拍出出色的作品。還有舌尖的策劃,耿植在其中的作用纔是最關鍵的。
可以說,他被耿植一路拉着走過來,沿途收穫了無數榮譽。
所以,在和耿植的合作,他對酬勞並不是最看重的。
當他回到家中,拆開紅包,看到支票上數字。
一千萬。
他搖頭笑着,笑得很舒心。
他就知道,耿植這人很大方,但也很懂人心!
這錢他收得毫無壓力。因爲他知道耿植他們賺得肯定很多。多到給他一千萬紅包也不心疼的地步。
他想的沒錯。
耿植說服李琪,耿氏和鼎雲一起給章明一千萬的紅包。那不是隨便給的。
他和李琪可以對《舌尖》的收益保密。但媒體無孔不入,就算猜不準,也知道個大概還是有辦法的。
如果別人出了死力氣幫你幹活,又知道給你創造了幾億的純收益,而結果你小家子氣地只給一兩百萬,那是收不住人心的。
收不住人心,以後就不能讓人給你賣命幹活了。
耿植很清楚這一點。所以他對一些很關鍵的人才,總是很大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