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零二章 《星計劃》是鮎魚

自從《舌尖》火爆之後,現在已經出現了十多個專門做美食的綜藝節目和紀錄片。

紀錄片不多,但綜藝節目卻不少。明星帶着探訪美食的名頭,已經做起來了,而且收視率似乎還相當不錯。

紀錄片做的也沒有《舌尖》好,只不過這個世界的吃貨和僞吃貨還是非常不少的。找大廚拍攝做菜,味道怎麼樣全靠解說,只要菜色漂亮,就能吸引不少的觀衆。

因爲那些紀錄片通常是深挖菜色的故事,那樣紀錄片比《舌尖》這樣對文化深度挖掘的的片子,好拍得多。

既然李琪提起來了,耿植也不會袖手。只不過這裡有一個麻煩:“章導恐怕沒辦法執導,第二季要換導演?”

“紀錄片需要最重要的並非是導演,而是攝影和策劃。只要策劃做得好,攝影組不是問題。”

耿植想了一下說:“在這個策劃方面,我現在也沒什麼想法。”

“既然這樣,那我就讓他們自己想吧。”

耿植笑着說:“如果我想到了什麼,再跟你說吧。不過綜藝方面我有兩個新點子。”

“什麼點子?”

“先吃飯吧。回去我將思路整理好了再慢慢說。”

李琪也不急,而且這頓飯他們也確實吃得太久了。

說實在的,一臺綜藝節目做得好,可以將幾個明星的人氣提高一大截。甚至能讓過氣明星起死回生。

不是馬上又要進入流量時代嗎?耿植雖然不打算培養流量明星,但他無法否認的是,藝人必須有流量才能稱得上是明星。要不然只能說是藝人,演員或者歌手。

如果虞城電視臺能有幾臺創造或者培養明星的綜藝節目,在娛樂圈的地位有所幫助。

沒過幾天,李珺在一個訪談節目中正是表態將進入網絡視頻行業。

這頭耿植和李琪謀劃着。

別人對娛樂圈的變化也是看在眼裡。

華亭市市郊一幢只有的七八層的老式廠房改造的建築,那其實是一個私人會所。

外邊看着沒有招牌,不僅建築的樣式老,外牆看着也相當陳舊。但內部實際上非常豪華。來玩的都是華亭的公子哥兒。

這個私人會所的地層,實際上是一個超大的包間,裡面的娛樂設施可謂應有盡有,樓頂甚至有一個露天的花園和游泳池。

樓頂。兩個男人只穿着泳褲,躺在臨近躺椅上,看着泳池裡的鶯鶯燕燕教教嗲嗲。樓頂二三十人,他們身邊十多米卻沒有人靠近。

左邊似乎是漫不經心地說:“你說李珺突然要進入網紅行業,是不是因爲上次我們整了耿植。”

另外一個男人輕笑說:“應該不會!而且他就算要下水,我們也不怕他。”

“如果僅僅是李珺,確實不怕。但你忘了,還有嚴逸。現在的花園網和耿植的的關係可是恨不得穿同一條褲子。”

“呵呵,說起來,嚴逸也真夠深情的。”這話帶着一點嘲諷。“爲一個女人,就迷迷瞪瞪的。”

“子非魚安知魚之樂?”左邊那個男人也笑了一下。“不管怎麼說,如果耿植和嚴逸聯合了,再加上李珺。雖然我們未必就輸,但也不能不防。李家的資本,加上花園網的底子,我們的勝算其實也不大。”

右邊的男人側過臉看他,說:“聽你這話的意思,他們那幫人是耿植主導。”

“應該不是,但他的推動作用很明顯。”左邊的那人笑着說。“別小看他。耿氏雖然規模不大,但耿氏以一家不起眼的公司發展到現在,絕對不僅僅是因爲傍上了鼎雲。耿植也不僅僅因爲傍上了李家。”

右邊那個點點頭,說:“他確實有點本事!”

雖然很多人都不屑耿植的“吃軟飯”行徑。但這個世界唯成功論。耿氏無疑是成功,完全控股的耿植自然也不是失敗者。

重要的是結果,至於過程,誰在乎?

不過左邊的那個男人對耿植的評價似乎更高。

“如果他僅僅只是有點本事。大概早就沒有什麼耿氏了。耿氏成立才四年時間不到。註冊資金僅僅的五百萬。而現在它的估值已經超過了四十億。如果它上市,股值甚至有可能超過百億。兩個影帝,三個影后,一個準歌后,兩個金龍獎影后提名人,兩個影帝提名人。那家公司能在這短短三四年時間做到這些。”

他笑了笑,又說:“鼎雲和嚴氏聯合,紐帶其實就是耿氏,或者是就是耿植本人。現在他成了李家的女婿……別忘了,李家人可是恨護短的。”

“聽你這麼說,倒是挺有道理的。要不先將他搞趴了?”

“現在想搞趴他可不容易。”

上次他們想搞耿植,也不敢明着來,只能用見不得光的手段。而且他們可以說是在耿植身上吃了一個大虧。

他們不僅有損失幾個合夥人,仁禾這個牌子也差點臭了。

去年耿植羽翼未豐,今年的耿植卻已經完全不同了。

“難道就這樣算了?”

“不算還能怎麼樣?”左邊的男人看着泳池嬉戲的男女。“他走他的獨木橋,我們走我們的陽關道。”

“可是現在李家要搶道了。”

“更因爲這樣,我們纔不能輕舉妄動。而且李珺要做網紅推手對我們也不完全是壞事。流量分散對我們確實不利,不過對耿氏更不利。”

右邊的那個男人想了一下,就笑着說:“你說的倒也有道理。”

他們仁禾的經營手段本質上就是網紅推手。只不過是他們資金充足,推的手法更高而已。

他們推的是網紅,也是明星。仁禾的藝人靠的是流量,作品對於仁禾的藝人來說並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藝人的人氣。

他們用了七八年時間,才扭轉了娛樂圈的風向。之前也不乏一片成名、一曲成名的藝人,但在他們手上卻更多。

利用網絡資源,一部普通的飼電視劇就能推紅一個藝人。靠的是炒作。有了相當名氣,明星就可以通過各種資源曝光,增加流量。

仁禾的很多藝人都是靠着這種手法捧起來的。

在仁禾,藝人的相貌是關鍵,那是吸引追星族主力——年輕人——的關鍵。他們提高名氣和人氣的方式,並非是演戲或者唱歌。那是用來消費和降低人氣的。他們靠的綜藝節目和各種炒作。

而在前兩年,這種手法遭到了挫折。

一場娛樂圈黑幕大曝光。讓仁禾損失不小藝人,而且炒作力度也不得不降低。不僅是他們,其他和他們一樣的娛樂公司的藝人也遭受損失。

那場黑幕讓消費市場對藝人的演技和社會道德更加註重。而對之前的明星產生了嚴重懷疑。這讓一些演技好相貌不太出衆的藝人得到一個喘息的空間。

而耿氏就是在那種環境下崛起的。

而耿氏的崛起已經威脅到了仁禾。

去年仁禾利用王承想離間的耿植和李琪,只是第一步。如果成功了,耿氏單打獨鬥絕對不是仁禾的對手。

只可惜他們不僅沒有成功,還損失很大。雖然不至於傷筋動骨,但此長彼消,耿氏已經不是他們仁禾想怎麼樣就怎麼樣了的存在。

更不要說,耿氏現在不是單打獨鬥。

他們只能是各憑本事了。

“我們的理念也該變一變了。”左邊的男人拿起酒杯,說。“現在消費市場風向已經發生了很大的改變,在未來幾年內,消費主力依然這批人。他們的消費觀念已經發生了轉變,很難拉回來。”

右邊的那個男人若有所思,點頭說:“你說的沒錯。我們確實也需要培養一些真正的演員。而且需要拿得出手的作品。”

“我也是那麼想,只不過,仁禾現在可發掘的潛力不多。而且那幫人已經養廢了。”

這話說的是仁禾的藝人。他們已經被捧得自高自大、不知所謂,拍戲敷衍,要錢卻狠。現在很多劇組都已經漸漸拋棄這些看着票房號召力很強卻很難出好作品的明星。

單靠仁禾捧他們,成本太高。仁禾本來是靠他們賺錢的,不是爲了捧他們虧本的。

“那就挖幾個人回來好了。只要有幾個能撐得起架子,再帶帶那些廢物,也算是可以回收利用一下。”

“挖人確實很必要,只是現在挖人不好挖,各家大公司對真正有本事的藝人看得很緊。”

“那就挖有能力還沒成名的。挖過來了,拍幾部小製作就能培養起來。”

左邊男人笑着說:“這確實是個不錯的辦法。耿氏的藝人就是那麼蹦出來。”他含笑說。“可惜,耿氏的藝人不好挖。”

“要不試一試。耿氏有幾個藝人的合同好像只剩下兩年了。違約金應該不高。”

左邊的男人想了想,搖頭說:“要是挖他們也是丟臉。之前華濤就想挖人,當時耿氏的處境更差,但是人沒挖到,還被打了臉。耿氏的的資源太多,他們不挖人就算了,別人別想從他們手裡挖人。”

這話讓另外一個男人無話可說。

“耿氏的資源確實很足。”

“關鍵,是耿植。”

“他確實也是個人物。短短几年時間,就成了氣候。你有沒有想過和星皇加深合作?”

“之前的合作,你不也看到了。”

“此一時彼一時。之前他們佔着主動,現在環境在變化。”

“他們也緩過氣來了。你沒看他們這兩年從學校裡簽了不少不少人,甚至簽了《好聲音》的冠軍和殿軍。他們也要走中間路線了。”

“哈哈,這事說起來耿植和李琪就是爲人做嫁衣裳了。”

“他們未必在乎那些人。你沒看耿氏幾個藝人突然變成了歌手?風頭比好聲音那好幾個要硬得多。”

右邊的男人笑不出來了。

《蒙面歌手》第一季落幕,耿氏和鼎雲幾個藝人霸佔了前八中的七席位置,另外一個是耿植。

雖然有人說黑幕。但大多數人都認可這個結果,因爲那八個人確實比被淘汰的人更強。

之前只唱過兩首口水歌的寧子欣,成爲《蒙面歌手》的第一名,而第二名是被認爲具有歌后實力的秋子琴。

現在耿氏有兩個潛在的歌后了。尤其是寧子欣,揭面後,粉絲首次突破一億,達到一億兩千萬。而且這個數字沒有任何作假。

可以想象,一旦男女老少都喜歡的寧子欣出唱片,那會是怎麼樣一個場面。

左邊的男人又說:“別忘了他們的《星計劃》。”

“這麼說來,我們必須走中間線路了。”

“連耿氏都要走,我們爲什麼不走了。”

《星計劃》必定源源不斷培養出有專業能力的藝人。這些藝人一旦顯露潛力,耿氏他們肯定會大力培養。一旦培養起來,會壓縮網紅式藝人的生存空間。

現在看來,將這些有專業能力的藝人發掘出來,同時用網紅炒作的方式將人炒起來,似乎纔是最好培養方式。

仁禾對《星計劃》是忌憚,而更多人是感興趣。

比如說,陸道明。

耿植沒想到陸道明特地從京城趕來和自己談這個問題。

“陸總的意思是,想要參與《星計劃》?”

陸道明笑着說:“我們不直接參與,但是希望能通過嚴氏參與制作計劃中的作品,同時希望能引進這些作品。”

耿植沒有想太多,笑着說:“華濤傳媒能加入《星計劃》,我求之不得!只是不知道陸總具體是什麼想法。我的意思是,陸總和嚴氏合作是怎麼樣的合作?是計劃直接投資還是?”

“我們會和嚴氏成立一家影視製作公司。”

這話直接明瞭。

陸道明到底在娛樂圈闖蕩多年,對這個圈子說不定還有一定的情節。嚴逸和他是表兄弟。之前嚴逸說要成立一家影視公司。他參與進來也正常。

嚴氏雖然有製作過網劇的經驗,但在線下渠道卻遠不如鼎雲,甚至不如耿氏。

但是有了華濤傳媒衆多的大電視臺之後,在電視劇方面嚴逸的渠道卻會遠遠超過鼎雲。

如果僅僅是和嚴氏合作,陸道明並不需要跟耿植說。

耿植笑着說:“陸總說的引進,是指?”

不出他所料,陸道明說:“整個《星計劃》的作品,我們希望都有引進的可能。”

第十四章 大明星來了第四零八章 都是肉食動物第二二九章 逆勢而行第四三三章 論藝人的自我定位和心態第三二七章 許勝不許敗的電影第三九九章 全民娛樂的時代第一二四章 突然開竅了第四一一章 來,彼此算計啊第八十五章 試試他的能力第三五六章 其實我也不是什麼好人第一八六章 中秋節後的變數第兩百章 ……寧子欣:一面當千第三五四章 沒有永遠的敵人第三零四章 李琪的底線第三八五章 出人意表的大獎得主第四三六章 成事在天,敗事在人……第一九四章 生活就是那麼社會第二五六章 聽天由命吧第一三七章 戲還沒演完第一百四十七章 決定了,我們就拍它第十六章 休眠中的娛樂圈巨鱷第三十一章 想合作,就得信任我(求推薦)第四四一章 算計第一六七章 隱藏在耿植身後的女人第七十五章 是時候立偶像人設了第一二四章 突然開竅了第一九五章 奈何他是男人?第四一六章 就是想說幾句話第七十一章 拍好電影就行?那只是前提第三三一章 耿氏該擴容了第九十章 曲線救電影第一一九章 要建立穩步提升藝人價值的長效機制第一九零章 這只是開始第二六八章 其實,我們還可以拍更多電視劇第五十八章 既然走投無路了,我們拍電影吧第一二四章 突然開竅了第二零六章 成效喜人第二十一章 抗爭,並不一定要打生打死第二零一章 無恥的耿植第二九七章 察覺第八十四章 是程梓馨第三四六章 操碎了心的老闆第一百零四章 旁觀者清第三三六章 將人哄去鼎雲第一一五章 戲精第二十八章 美女求着簽約?第四章 一個很會笑的帥哥龍套第四零三章 這是章節名第一七零章 來,我們談談心(爲“白癡口香糖”免費更新)第七十三章 針鋒相對第四三二章 二次資源整合第三九五章 寧子欣很爭氣第一八八章 代“耿植”做一點事第三七三章 耿植的心,很鬼的第三七九章 風暴前的平靜第四一三章 突然鴨梨山大啊第三二四章 要更加努力了第二九八章 這就很值得懷疑了第二十三章 演戲很拼命的經紀人第三一九章 也算是一號人物了第二四三章 耿植的算計第一百四十七章 決定了,我們就拍它第四三九章 他不是女人,做事就該主動些第一九七章 謙讓第二五三章 春節檔的宣傳戰第二十六章 做好自己就行第一四八章 忙中泡妞第二二四章 在陰謀中合作第三十七章 作曲家·僞第三一四章 沒想到是你(四千字)第三五一章 有一個好消息第二三四章 鼎雲的滑鐵盧(-_-||失信了!凌晨再更兩章)第四十章 醜話說前頭第二八八章 做自己該做的事第四零四章 仙俠片引起的思考第兩百章 ……寧子欣:一面當千第二二九章 逆勢而行第三零六章 你的臉會擋住WIFI信號,我要不起第三一一章 陸家的新人新氣象(還是四千字章節)第一百八十二章 他是經紀公司老闆第一六零 耿植的“高瞻遠矚”第一七六章 演戲,我是認真的第三三八章 靈感大“爆發”第十四章 大明星來了第二九五章 亂了第一三二章 有所感悟第三七零章 謹慎無大錯第一五八章 還沒同居的日常第九十四章 搶熱搜?第二七三章 塞到嘴邊的軟飯第四四三章 要將婁筱雲“賣”個好價錢第三零五章 大問題或小問題(四千字章節)第二四一章 最後一步第四三一章 挑撥離間,我用陽謀第四四四章 你算好的?第二四六章 婁筱雲決定賭一次第三三七章 你以爲我願意啊?第一六一章 終於吃得美人歸第三三二章 藝人梯隊計劃第六十八章 狗糧,並不能緩解他鬱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