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知道佛爺是不是可以解開我心裡的結,不知道佛爺是不是可以爲我指點一個方向,我只是很自然又很專心聽佛爺講下去。
佛爺講述得生動形像,妙趣橫生:“我們家鄉種青稞,你們這裡種麥子和水稻,播下的種子和收穫的果實是一回事嗎?不是,不然,種子就是果實了。但是它們沒有聯繫嗎?也不是,否則,果實就不需要播種也能獲得。”
“種子從播種後,就會遇到養分、水分、溫度、光照,然後變化生長。所有事物都不孤立,都在各種因緣聚合下發生髮展。再如,我這個碗裡的青銅小佛像,有沒有一個僅僅屬於他的特點呢?可以獨立自主、穩定不變,甚至與外界不發生聯繫嗎?”
“首先,客觀事物就要在一定時間限度內保持自己的特點,爲人所瞭解,並且根據某些內在規律發生變化着。”
佛爺看我一頭霧水,就更加耐心地說:“你看這尊青銅小佛像,屬於它的特點在它材質中嗎?如果在它材質中,就說明青銅有小佛像的特點,青銅不能造大佛像,更不能造其它的東西,但這是不可能的,所以說材質中沒有小佛像的特點。”
“那小佛像的特點在創造者也即工匠手中?肯定也錯了,那創造者或者說工匠就成了佛像,或者創造者除了佛像什麼也不會做。那麼,小佛像的特點是在工匠遇到材質、加工過程之中產生的嗎?也不是,這就好比我們兩個人都沒有錢,聚到一起就會變出錢來一樣,一點也不現實。”
“但是呢,我們眼前確實又看見了小佛像,比如現在我們所處房間一片漆黑,我把一小截香的一頭點着,另外一頭再用線綁好,然後掄起來,你就會看到一個火圈,對不對?”
“對。”我點了點頭,心中有些明白了。
佛爺似乎看到了一些什麼,不禁笑道:“可這個火圈是虛幻的,從來就沒有真實存在過。雖然沒有真實存在過,但我們卻又真實地看到了。相同的道理,人憑着自己的感官感知世界,其實也就過分依賴和相信感官,實際上這很可笑。”
“感官受一定限制,所以纔有錯覺的存在。眼見不一定爲實,你沒有見過爺爺的爺爺,那就不存在,肯定很荒唐,因爲可以推理。只要合乎情理,就可以認爲是相對的正確和真實。”
“你最大的問題就在於錯誤的判斷、分析甚至否定自己,讓自己很爲難,很尷尬。”
這時,君貝回來了。
佛爺跟君貝說了很簡短的兩句藏話,君貝就開始收拾桌上的法器。
佛爺始終看着他收拾每一件東西,並且不時地說着一兩個很簡單的藏文詞彙。
直到君貝把其餘的東西收拾好,端着水和糌粑丸子混合在一起的大盆子退出去,佛爺才又看着我說:“等一下,燒一點奶茶喝。我們先說話。”
佛爺很**地把念珠放在桌子上轉了兩圈。
稍停,他又繞在手裡做了一個非常複雜的手印,唸了幾句藏文的頌文。
佛爺終於睜開雙眸,衝我開口道:“膽識、智慧和善良是實踐真理、獲得真知的必要手段和工具。你一定要牢記,你不可以自卑,應該更努力地去工作,不要因爲一時的錯誤認識,使自己產生疑惑、沮喪與悲觀。”
“首先,你應該爲自己感到驕傲。遠離八種災難,獲得十種圓滿,找到具備功德的導師,學習佛陀的教法,已經是很難很難的事情。戒律是要求和榜樣,是爲了保障修行人的身、口、意三業不沾染污濁和骯髒。”
“修行人不是聖人,他們要依照戒律的標準去做,但不可能完全符合標準,不然就不需要頌戒、修行和懺悔了。你現在首先要克服自己心裡的自卑,要敢於面對和學習。你和佛一樣,都是平等的。我祝福你,代表我個人,也代表十方三世常住三寶的名義。”
佛爺說得很超然,面色很**:“佛陀在渡化衆生的事業當中,並不光是渡脫高貴的種姓和職業,也曾經示渡化了五百位強盜。這樣看來的話,佛陀並沒有因爲階級、種姓、職業來取捨衆生。”
“這也可以反過來證明,衆生都能成佛。所以,你首先要克服的除了自卑以外,就是對自己的不信任和恐懼。佛陀的教法是博大的,你要慢慢體會,尤其是善良的慈悲和進步的勇猛,還有洞察一切的真實智慧。”
佛爺笑眯眯地注視着我,他的微笑彷彿三春曼妙的陽光,永恆地照耀並溫暖着我的心靈:“當然,你要合理引導自己的煩惱,讓它成爲你獲得精神解放的動力和助緣。比如你的自卑和自責,就可以轉化爲一種前進的動力,一種淨化自己心靈的力量,這樣可以活得輕鬆愉快一些。”
我感到一切複雜的客觀存在,諸多現代的文化信息,都在他那兒過濾成一種單純而雋永的精神意緒。
佛爺笑眯眯地注視着我,繼續很平靜地引導:“你可以把對待工作的感情一點點放大,把遇到的諸多對象變成一切衆生,這樣你就會變得很有力量。其實人都是一樣的,過分把眼前看到的或者耳朵聽到的當成一成不變的真實,並掛在心裡無法放下,這就成了一種愚蠢。”
“佛教並不教人屈服於宿命,要我們努力經營和改造自己的命運,要我們永不向困難、災難、黑暗和罪惡屈服低頭。”
佛爺親自找了很多經過祝福的吉祥物,甚至還有一種鍍金的頁子書籤,我知道,這是希望我在今後的生活裡能夠快樂與充實起來。
我始終很認真地聽着佛爺的每一句話,努力尋求着精神上的依靠和解脫。
孤獨和痛苦,現在也好像都不存在了。
君貝燒好了奶茶。
我喝着奶茶,輕鬆地與佛爺聊着天。
“佛爺,我母親不在了,”我突然提出一個問題,“給她念經,她會得到好處嗎?”
佛爺笑了:“你想給母親唸經?好啊,我親自來念。”
這時候有人在敲門了。
君貝打開門,原來是佛爺的一些弟子來看望佛爺。
兩男一女,都是中年人,聽口音看裝扮,可能是北京本地人。
我就向佛爺辭行,佛爺很高興地把我送到門口,並囑咐我記得有時間就過來看望他。
我很感動,這種感動無法言明,卻又如此真實而強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