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章 慶功會

bookmark

第256章 慶功會

元陽城,龍潛坊,雍王府,永安殿內。

此刻,趙延洵一身紫色團龍袍,頭戴烏紗翼善冠,正端坐大殿上首的王位上。

左右則是霍安林全兩位大太監,丹陛之下全身着甲的林大貴和張猛侍立。

大殿之內,王府官員分文武站立,等待剛剛升座的趙延洵訓話。

“諸卿,就在昨天,元縣已被光復!”

這確實是個大好的消息,殿內衆位官員多數是現在才知道,所以他們都露出了欣喜之色。

光復的城池越多,意味着喪屍也就越遠,元陽府城也就越安全。

就連此刻,趙延洵也露出笑容,然後說道:“元陽府六縣,已有三個縣城被光復,屬實是可喜可賀!”

“有此成就,全奈諸卿籌算糧草,供應軍需,亦靠前方將士捨命搏殺,不避危險!”

前面的話在場的人都沒意見,但趙延洵最後說的這句話,可沒人明着敢同意。

所以在他話音落下的一刻,只見關和泰上前一步,躬身道:“臣斗膽進言,殿下所言謬矣!”

見到趙延洵不說話,關和泰接着說道:“若無殿下運籌帷幄,臣等不過一盤散沙,豈能有今日之大勝!”

f

“殿下膺天之命,降世而救天下萬名,臣等何德何能……敢據殿下之功勞!”

一番說辭,高度展現了關和泰的急智。

這樣一個業務能力強,而且還拍得一手好屁的人,位列王府中樞絲毫不奇怪。

當然了,要做到這一點還得臉皮夠厚。

比如一旁站着的周承平,他雖然也覺得趙延洵功勞最大,但這種露骨的話他是萬萬說不出的。

唯有能和關和泰媲美的,便只有右長史成文光,這廝此刻正懊惱自己慢了關和泰一拍。

但成文光的馬屁可能遲到,但卻絕對不會缺席。

“關左使所言甚是,殿下敬天愛民,不遺餘力救護百姓,肅清怪物,還天地一片清寧,此等大德大勇之功,非臣下所能承受!”

說道這裡,成文光直接跪地道:“臣亦斗膽進言,請殿下勿加功與臣等!”

隨着成文光這番提議,隴右系的官員紛紛跪地,一個個口稱“附議”。

而這一現象,緊接着還有擴大的趨勢,餘下官員也紛紛附議,大殿之內頓時跪下了一大片。

好傢伙,明明自己要開表彰大會,卻硬生生被扳成了拍馬屁大會。

當然了,眼前一幕還是讓趙延洵很高興。

但他的高興,不是建立在這些馬屁上,而是通過這些馬屁證明,他對臣下有着絕對的掌控力。

無論文武官員,無論官階大小,都對趙延洵絕對臣服,把他放在了最尊崇的位置。

當然了,正事還是要辦的。

看着底下跪倒的官員,趙延洵不由開口道:“諸卿心意,本官已經明白,都起來吧!”

演戲歸演戲,此刻趙延洵既然叫起來,在場衆人自然懂事起身。

當然了,最後他們還少不了一句“謝殿下”。

“如諸卿所說,本王有功,但諸卿亦有功勞!”

“本王一向賞罰分明,有過則罰,有功必賞!”

說到此處,趙延洵看向了一旁的霍安,而後說道:“霍安,宣詔吧!”

緊接着,霍安便從一側小太監手中,接過了一份黃紙所寫的詔書。

只見他將其攤開,而後高聲念道:“大王詔……”

衆臣盡皆躬身,而後霍安便大聲唸了起來。

詔書內容很明確,就是對有功之人的獎賞,主要獎品便是糧食布匹之物。

這些東西,完完全全是硬通貨,在當下絕對是非常珍貴的東西。

而受賞的人,除了在前線拼殺的將士,後方負責運籌的官員們,也沒被趙延洵忘記。

其中差異,無非賞賜多少的問題。

待霍安唸完,一衆官員叩首謝恩後,趙延洵才訓話道:“諸卿切勿志得意滿,元陽光復不過一半,隴右還有六府……”

“建功立業,名留青史的機會,還在後面等着諸位!”

待趙延洵把話說完,卻見陳安明上前道:“臣願追隨殿下,光復大晉!”

剛剛趙延洵只說了隴右,此刻陳安明卻說要光復大晉,這等於要把趙延洵推上皇帝寶座。

他還真是不鳴則已,一開口就是大排場,聽得在場衆人都驚了。

但緊接着,一位位官員盡皆附議。

“臣願追隨殿下,光復大晉!”

一時間,整個殿內都是附議之聲。

“諸卿有雄心,本王甚爲欣慰,但要光復大晉,光靠嘴上喊話可不行!”

“王府需要招募更多兵勇,才能藉此消滅怪物!”

說到這裡,趙延洵目光掃向樞密院兩位主官,徐徐說道:“樞密院要準備好,在最新一批兵勇補入軍中之後,便要着手招募下一批!”

“臣領命!”

點了點頭之後,趙延洵才接着說道:“最新一批的四百名兵勇,本王要將他們補入許洪麾下,讓他統帥一個滿編千戶所!”

“如今空缺的兩位千戶,經本王慎重考慮之後,已定下了人選……”

說到這裡,趙延洵目光掃向林全,說道:“宣他二人進殿!”

只見林全上前一步,而後高聲道:“宣高正安、崔興安入殿覲見!”

林全話音落下,侍立在大殿門口的小太監,此刻也跟着重複喊了起來。

大殿之外,臺基之下,低頭侍立高崔二人,頗爲緊張邁開步子,徐徐往臺階上走了去。

高正安原是侍衛總旗,崔興安則是兵馬司百戶,他二人便是趙延洵選定的兩位副千戶。

能被選中,自是因爲他二人表現優異,纔會被趙延洵選中。

懷着忐忑之心,高崔二人進入殿內,在滿殿文武官員注視下,跪在殿中向趙延洵叩頭行禮。

“臣高正安(崔興安),叩見王爺!”

趙延洵從位置上起身,而後指着地上兩人道:“此二人功勳卓著,且做事周詳,本王擢升此二人爲副千戶,諸卿可有異議?”

殿內即寂靜無聲,文官們倒還好,這事兒本就不該他們多嘴。

武官之中,確實有人心裡不服,覺得論功勞此二人不是最強。

任誰都會覺得,自己部下功勞多能力強,想把自己手下的人推上去。

就在這時,只聽陳安明開口道:“伏唯殿下聖裁!”

(本章完)

第736章 各有心思第234章 各郡情況第633章 窮途第321章 除夕夜1第753章 平叛事第192章 倖存者第307章 追封第492章 殺喪屍2第165章 喪屍暴動第675章 御前會議第719章 朝廷亂了第794章 王府之衰第3章 應對末世的準備第440章 不戰而亂第675章 御前會議第846章 田埂上第875章 大單于的禮物第253章 襲擊第476章 君心難測第799章 葬禮2第126章 參見王爺第910章 宴會第319章 北歸人第212章 喪屍來第145章 喝酒第43章 禁地的發現第707章 潰兵們的敬佩第54章 夜話桃花島第588章 打促談第736章 各有心思第900章 戰前第50章 元陽府第129章 王府兵馬司第422章 朱孝安的勇氣第152章 蘇家莊第84章 空遠死第295章 告密之人第247章 桐昌以南第510章 爲君分憂第706章 城內外第242章 揚帆第200章 情況彙報第668章 合辭勸諫第588章 打促談第607章 逃跑者第559章 爆炸第39章 王妃病了第484章 朝會第3章 應對末世的準備第690章 是九哥來了?第867章 抓捕第836章 會試第412章 柿子撿軟的捏第240章 西向第579章 熱鬧的碼頭第334章 被困第146章 賜酒第274章 東宮議第656章 道德大旗第880章 碰撞第84章 空遠死第724章 主將誰當第406章 定略第820章 射箭第398章 疫情第411章 借力打力第756章 雍王此人第537章 觀摩1第454章 京城變故完本感言第270章 凌遲處死第744章 王者歸來第439章 扯皮第119章 城內權貴第370章 殺狼第745章 僞帝已死第431章 身份第880章 碰撞第183章 實戰常態化第354章 到京城第556章 好像是人第834章 是我最大對手第605章 覲見第560章 屍王第334章 被困第376章 分糧第899章 塢堡駐軍第263章 分歧第841章 時不我待第632章 不能敗太快第826章 事難平第530章 前線1第468章 陷阱第773章 援軍第479章 風暴來臨第915章 說得準第268章 雖遠必誅第111章 各府招募第928章 選妃事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