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8章 九叔我來了

bookmark

第738章 九叔我來了

趙延洵來到了京城南面,這裡已經給他搭建好了營帳。

按照他的要求,這處營帳距離城牆,只有區區五百米。

此刻,營帳內正在議事。

除了武官列席,營帳內還有十幾名歸降文官,其中就包括有王兆林。

說來也是好笑,趙延洵身邊過多的歸降文官,讓遠在隴右的文官們,產生了極爲強烈的危機感。

這些人作爲原始“股東”,一心想着利用從龍之功,最後能夠加官進爵,位列中樞。

可現在,這些歸降的官員,環繞在了雍王身邊,等於佔據了隴右官員們的位置。

所以,隴右的官員們由右長史成文光領銜上奏,請求入關輔佐趙延洵。

只而趙延洵在深思熟慮後,同意了成文光的請求,讓長史司各衙門整體搬遷。

隴右和北地的事務,由巡撫衙門和都司負責,如今正處於交割階段。

趙延洵之所以同意成文光的請求,是因爲他需要一股絕對忠誠的力量,來制衡大批量投靠的文官。

簡單來說,對這些歸降的文官,趙延洵心裡是不大信任的。

這些牆頭草自私貪婪,欺上瞞下的事兒難保會發生,要把這幫人給利用好,着實不是件容易事。

現在他的視野,已經是放眼天下,而非是一地藩王。

“都說攻城爲下攻心爲上,如今京城已是囊中之物,你們在這裡圍困了好幾天,可有攻城之策?”

實話實說,趙延洵的這個問題,在場這些人都認真想過。

打造攻城器械自不必說,而關於如何攻心,他們也有自己的想法。

只聽陳玉和說道:“王爺,臣以爲……可直接向他們喊話,告訴他們投降纔有活路!”

這話不消陳玉和說,在場這些位指揮使,幾乎全都是這樣在做。

攻城攻心的道理,他們自然都懂得。

所以在陳玉和話音落下之後,衆人七嘴八舌都說了起來,現場情況顯得格外激烈。

“好了,你們做的孤都知道了,但還是差了些火候!”

目光掃向衆人,趙延洵平靜說道:“你們傳令下去,讓手下人向城內喊話!”

“就說我要見我那位大侄子,若是他還顧及城內軍民生死,就到城牆上來……聽九叔跟他講講天下大勢!”

“殿下的意思,是要和僞帝面談?”王世偉忍不住問道。

趙延洵笑着說道:“聊聊也沒什麼不好,若是我那大侄子不現身,反倒落了氣勢!”

這時陳玉和問道:“王爺,您何時何地與那僞帝談判?”

趙延洵答道:“就明天上午,正陽門外!”

正陽門乃是京城正大門,自然規格也是最高的。

吩咐完這些事,趙延洵便遣散衆人,接下來他要去各處軍營看看。

再說城牆外,士兵們接到上級通知後,拿着大喇叭就向城牆內喊話。

這幾天,京城守軍聽勸降的話都已經聽膩了,此刻卻聽到了些新花樣。

那位神秘的雍王,終於來到了京城,要以叔侄名義和皇帝聊聊。

聽了城外雍軍的完整喊話,城內士兵都抱有和談的渴望,否則就根本沒必要見這一面。

衆人只希望,朝廷和雍軍能握手言和,自己就不用再城牆上拼命了。

至於往後誰當皇帝,對守城士兵來說根本不重要。

很快,趙延洵要見皇帝的消息,直接傳進了皇宮內,此時趙維隆正在長春宮皇后處。

聽到輯事監大太監王安的稟告,趙維隆放下了手中象牙筷,神色頓時陰沉下來。

“他這個反賊,居然還敢來見朕!”

一旁,皇后甄湘瀲問道:“皇上,誰要見你?”

“反賊,雍王!”

雍王趙延洵,自己閨蜜的丈夫,從輩分上自己該叫九叔,也是如今朝廷頭一號反賊……一時間,甄湘瀲腦海中閃過這些念頭。

想了想後,甄湘瀲說道:“他一個反賊,皇上若是見了他,豈不自降身份!”

話雖這麼說,但甄湘瀲反對去見趙延洵,是怕丈夫又受到刺激。

作爲枕邊人,甄湘瀲非常瞭解趙維隆的性情。

趙維隆皺眉道:“可他拿一城軍民性命要挾,朕若是不去見他……恐怕會讓守城軍民心寒!”

“所以,朕不得不去!”

說到這裡,趙維隆對王安吩咐道:“你去安排,明天朕去見那反賊!”

瞧了一眼旁邊的皇后,王安當即答道:“是!”

待王安離開後,長春宮的氣氛凝重了許多,即便甄湘瀲說笑打趣,也無法挽回趙維隆的心情。

王安是去安排侍衛,皇帝出宮護衛者至少要近千人。

這一規模的武力調動,很容易被朝臣們察覺,稍稍一打聽他們便知曉了緣由。

皇帝要見雍王,這其實是兩難的選擇,見或不見都不是好選擇。

於是幾位大臣能做的,就是在皇帝會見雍王時隨行,一起去聽聽雍王的條件。

對於這次談判,他們也抱有一定期待,希望能談出讓人滿意結果。

時間過得很快,第二天很快來臨,正陽門上已被皇宮侍衛接管,另有監門衛的士兵駐守附近。

隨着太陽高升,皇帝的龍輦來到了正陽門。

下了龍輦,趙維隆在侍衛們護送下,徐徐走上了城樓。

再說外邊兒,打馬靠近正陽門的胡大彪,在看到城牆上出現的明黃色龍旗時,便知道城內的小皇帝到了。

於是胡大彪立刻轉身返回軍帳,將情況彙報給正穿戴甲冑的趙延洵。

“他倒是來得早!”

服侍趙延洵穿戴甲冑的林全當即說道:“王爺是叔他是侄兒,這世上那有叔叔等侄兒的道理!”

眼下林全很高興,自家主子入主皇宮已是必然,他這個三年前的小太監,竟也有入主中樞的機會。

畢竟在雍王府,太監之中除了霍安,就是他林全最受重用。

幾分鐘後趙延洵已穿戴完畢,而此刻在京城南邊兒,兩萬多雍軍已列隊整齊,隔着三百米開外威懾京城。

出了軍帳,趙延洵翻身上馬,他將只帶一百名衛士上前“談判。”

臨行時,胡大彪突然問道:“王爺,要不要把弓箭帶上!”

這天下若趙延洵說箭法第二,那絕對無人能稱第一。

胡大彪這話的意思很明顯,是想讓趙延洵隔着幾百米外,將露頭的皇帝當場射殺。

事實上,這一想法趙延洵也有過,但眼下這麼多人看着,如果他“不講武德”射殺皇帝,將會有損他的“聖德”。

當然了,只要射殺的利益足夠大,損失一點兒名聲也不是不可以。

但眼下京城反手可得,取小皇帝的性命輕而易舉,則完全不需要如此魯莽行事。

“不必了!”

說了這三個字,趙延洵徐徐往前走去,他的目光掃向了城牆上。

他的視力極爲驚人,在靠近只有三百米時,就將城牆上身着龍袍的那張臉看得很清楚。

這還是當叔叔的,第一次看清侄子的臉。

在距離一百五十米時,趙延洵勒住繮繩停了下來。

此刻這點兒距離已經很近,雍王只帶來百名侍衛趕來,讓城牆上的朝廷士兵深感欽佩。

如此人傑,才能帶領軍隊百戰百勝,相較而言朝廷的皇帝就太弱了。

爲這樣“懦弱”的皇帝盡忠死戰,而且幾乎沒有勝利希望,這樣真的值得嗎?

顯然,當士兵們有這樣想法時,趙延洵的攻心之策已起到了作用。

當然了,這也得益於雍軍圍城這些天,連續不斷對城內的喊話。

“大侄子……九叔我來了!”

(本章完)

第571章 議事第83章 殺殺殺第718章 金山書院第238章 河城光復第506章 滿倉第721章 西北事第738章 九叔我來了第457章 返回第747章 犯顏者與頌聖者第126章 參見王爺第122章 圍城第256章 慶功會第406章 定略第127章 加戲第206章 靠岸第863章 依靠百姓第387章 受審第442章 如賊寇第241章 本王此議如何?第183章 實戰常態化第232章 皇帝問疾第537章 觀摩1第629章 夜行第170章 五百斤第781章 竟如此之強第665章 伏闕以拜第201章 招募第61章 橫下心第507章 宴會1第318章 面授機宜第690章 是九哥來了?第153章 靈堂第654章 渡河第373章 王爺到第847章 巡撫衙門第685章 當爲天子第294章 北上第522章 柳山驛1第858章 暈厥第889章 王庭有變第678章 首功第612章 大逆之事第585章 謹身殿的燈火第926章 功爵第661章 可爲我大晉忠臣乎?第329章 陳家第609章 吃火鍋第754章 臣願奉詔第231章 人不圓第734章 劍指京城第141章 論罪第450章 勸降2第742章 末路第89章 非常手段第97章 內部問題第666章 泣血上奏1第703章 血色黎明第64章 難辦的都司第789章 好第809章 皇帝的衣服第930章 選妃事3第427章 天馬堡外第174章 虎大嶺第650章 高級軍官覲見第557章 村民第561章 “轟隆”一聲第501章 承天大典2第412章 柿子撿軟的捏第491章 殺喪屍1第150章 侯家事第660章 五體投地第845章 殿試第826章 事難平第927章 萬歲【終章】第654章 渡河第608章 除夕前第287章 我要追隨雍王殿下第707章 潰兵們的敬佩第238章 河城光復第3章 應對末世的準備第900章 戰前第904章 備戰第933章 喪屍亂2第187章 小朝會第205章 樞密院第654章 渡河第378章 顧蒙府城第921章 大慶第218章 失序第196章 搬運第243章 回水溝村第269章 刑罰第19章 就藩第925章 捷後第530章 前線1第581章 雍王府使臣第275章 奏摺如雪花第742章 末路第106章 苦一苦百姓第822章 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