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6章 己溺己飢

第816章 己溺己飢

光武元年,二月初五。

連續幾天的晴天,伴隨着氣溫逐漸回升,讓許多人心裡鬆了口氣。

雖說瑞雪兆豐年,可若是進了二月還有大雪,是個人都知道要出大事。

朝廷高官們眉頭舒展,見面臉上也多了笑容,工作效率也提高了一些。

直到皇帝召見的命令傳到,便讓官員們心頭蒙上了一層陰影。

對於新任皇帝,官員們畏懼多過尊敬,哪怕是內閣大臣六部堂官,每次覲見都誠惶誠恐。

皇權至高無上,這本是很正常的情況,只不過多年來文官掣肘皇權,以至於他們忘了最本分的東西。

如今趙延洵重塑皇權,便會讓他們覺得極其不適應。

再說趙延洵,經過幾天遊歷,他一路看到了很多事,看夠了便回了京城。

這次出行,他的收穫很多,偏偏也是這些收穫,讓他一點兒都高興不起來。

總結起來便是,官紳串通一氣,將百姓往絕路上逼。

幹安宮內,趙延洵正在更換袍服。

“人都到了?”

“回皇上,都在正殿恭候!”

幹安宮正殿內,除謝孝方在南邊,餘下三位內閣大臣全在,他們後方則是六部堂官躬身侍立。

唯有都御史周承平,此刻全然無所懼,正皺眉思索着手中幾個大案。

這幾天皇帝出了宮,難保會看到某些齷齪事,這自然讓列位大臣憂心。

底下什麼樣,他們是再清楚不過。

突然被叫來議事,此刻衆人難免忐忑。

衆人大概等了十幾分鍾,才聽到後殿傳來腳步聲,於是他們更恭敬了幾分。

只見趙延洵身着黃色團龍圓領袍,頭戴烏紗翼善冠從左側屏風走出,陰鬱的神色讓衆人越發驚慌。

坐上龍椅,趙延洵目光掃向了一衆高官。

“臣等叩見皇上!”

沉默幾息後,趙延洵便說道:“免禮!”

“謝皇上!”

待衆人起身後,趙延洵開口道:“這兩天,朕讀了先賢之書,有幾句話不明其意,諸位愛卿可否教我?”

衆人一陣沉默後,還是首輔王庭鶴開口道:“不知皇上何處不明?臣等雖愚,亦當勉力爲皇上分憂解惑!”

“禹思天下有溺者,由己溺之也;稷思天下有飢者,由己飢之也,是以如是其急也……”

趙延洵目光如炬,沉聲問道:“諸卿誰可與朕解惑?”

在場這些人,說是博古通今絕不爲過,這麼一句當然難不到他們。

問題的關鍵在於,皇帝此刻說出這句話,其目的是什麼?

但有一點衆人可以知曉,今天這一關不太好過。

衆人都在思索,包括首輔王庭鶴也是如此,唯有周承平走出班列,深深一拜後答道:“回稟皇上,此段出自《孟子離婁下》……”

周承平無私慾,所以他無所畏懼,此刻便能坦然作答。

而那位知縣胡禮貞,在趙延洵看來便是小號的周承平。

後者雖官小位低,卻一樣有有一往無前,捨身成仁之氣概。

大殿之內,周承平的聲音繼續回想。

“其意是說,大禹一想到天下的人有淹在水裡的,就覺得彷彿是自己使他們淹在水裡一般;后稷一想到天下的人還有捱餓的,就覺得彷彿是自己使他們捱了餓似的,所以才那樣急迫!”

說完上面一大段話,周承平接着說道:“皇上代天牧民,以上古聖王爲師,乃江山社稷之福,天下萬民之幸!”

最後這一句偉光正,在場一衆高官當即開啓頌聖模式,紛紛爲天下百姓感到幸運。

讓衆人打住之後,趙延洵再度問道:“諸位愛卿,周卿剛纔所解,謬否?”

其他人在思索皇帝的意圖,成文光卻直接站了出來,答道:“皇上,周承平解得切,正是先聖之意!”

趙延洵點了點頭,嘆道:“先聖教誨,朕當身體力行啊!”

衆人垂首聆聽聖訓,仍在思索趙延洵的意圖,以及自己接下來該如何應對。

“朕代天牧民,爾等代朕治民,這己溺己飢的道理,諸位愛卿也當時刻不忘!”

皇帝的教誨,衆臣豈敢怠慢,於是紛紛跪地承訓。

“臣等謹記!”

鋪墊了一大堆,趙延洵神色凜然,問道:“陸閣老,一月加徵稅賦,此事可已落實?”

王庭鶴負責清查中原各郡土地,這件差事便由陸朝文制定方案。

只聽陸朝文答道:“回稟皇上,此事太安二十六年尾制定,隨交各地藩司執行,並由戶部督促審計!”

聽到陸朝文這話,戶部尚書王世偉連忙出列,稟告道:“回稟皇上,加徵稅賦已入庫三成,二月之內當能全部徵繳完畢!”

王世偉原爲河西巡撫,只因他及時歸降趙延洵,如今纔得到了重用,一躍成了戶部尚書。

趙延洵又問道:“糧食徵到了,從何處徵的糧食,你可知道?”

王世偉連忙答道:“遵皇上的旨意,凡有田地二百畝以上者,加徵本次賦稅!”

誰知趙延洵反問道:“是嗎?”

到底是不是,此刻王世偉不敢胡亂打包票,以至於他愣在了原地。

“這次朕出去巡視,看到了好幾起官紳勾結,掠奪民財的情況,你作何解釋?”

趙延洵不會撒謊,王世偉只能跪地請罪。

“戶部監督不嚴,請皇上治罪!”

這時陸朝文也跪地道:“臣亦有罪!”

目光掃向殿內大臣,趙延洵沉聲道:“吏者,民之所懸命也……”

“爾等位列中樞,秉政治民,寫出的每個字,說出的每句話,都關係到百姓生死!”

情緒醞釀到位,趙延洵一拍桌子,怒斥道:“若爾等時刻以先聖爲楷模,時刻將百姓記掛在心中,又如何會發生這樣的事!”

聽到訓斥,即便覺得事不關己的人,此刻也惶惶顫慄不安,連忙跪地叩頭聆聽訓示。

作爲重打一遍天下的皇帝,再加上有上天之認可,趙延洵的權威無與倫比,他這一怒官員們又如何能不害怕。

“朕不過素衣出去走動,就能看到了好幾起,我大晉如此多的府縣,此等惡事又有多少?”

趙延洵語氣凌厲,衆人只覺如大浪行舟,身似浮萍,那還敢爲辯解半句。

站起身來,趙延洵徐徐走下御階,看向身邊跪着的一衆大臣,而後問道:“己溺己飢,貧苦百姓衣不蔽體,食不果腹……你們可曾放在心上?”

“皇上,臣等有罪!”

此刻,王世偉已帶有哭腔,卻不知是真哭還是裝哭。

有了他帶頭,其餘官員也一副熱淚盈眶的樣子,以彰顯他們的悔恨和自責。

趙延洵面沉如水,說道:“此事,戶部、刑部、大理寺嚴查,朕等着你們給個交代!”

(本章完)

第91章 親眼見第237章 放眼隴右第925章 捷後第842章 輿論第623章 昌金縣第203章 示衆第609章 吃火鍋第783章 帝陵第472章 好友第341章 搜山第819章 舉子們第28章 起霧了第189章 雍王殿下萬歲第607章 逃跑者第695章 處置第713章 見大將軍第628章 熱鬧青崗縣第236章 方向錯了第129章 王府兵馬司第796章 會見第496章 道賀第363章 查起第515章 禁軍來人第755章 永順府的雍字旗第385章 捉拿1第233章 罪在朕躬第673章 奉天靖難第175章 嶺下第568章 問明情況第680章 撤第744章 王者歸來第512章 小朝會第593章 勸降第877章 互不相讓第778章 城外第734章 劍指京城第435章 殺機起第571章 議事第595章 殿議第294章 北上第248章 編練新軍第490章 三階系統第805章 明月夜第321章 除夕夜1第463章 升級第639章 斬首第586章 衆志成城1第325章 慰問第919章 奇襲第409章 好事輪不到第5章 願爲父皇分憂第677章 龍直右衛第813章 針鋒相對第681章 立刻營救第5章 願爲父皇分憂第35章 再啓程第470章 事務第938章 劉家堡2第802章 袞冕第215章 親自前往第658章 爾等有大用第754章 臣願奉詔第34章 議侍衛事第351章 興遠縣第85章 王府閒言第182章 軍事會議第669章 真龍天子第184章 不想死第44章 一雙眼睛第267章 問罪第806章 登基大典1第782章 宗親第872章 議事第532章 城樓上第775章 蓉城外第931章 選妃事4第132章 神通第400章 結訓1第68章 王之威壓2第591章 鄉巴佬的厲害第237章 放眼隴右第498章 二級喪屍第289章 朱逆第225章 踏平第585章 謹身殿的燈火第399章 集結第937章 劉家堡1第412章 柿子撿軟的捏第915章 說得準第936章 喪屍亂5第816章 己溺己飢第410章 遇屍羣第574章 君子也動手第907章 射箭第103章 倆道士第268章 雖遠必誅第569章 永福宮夜話第145章 喝酒第900章 戰前第20章 出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