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1章 時不我待

第841章 時不我待

(章末彩蛋,內閣大臣挨訓圖!)

大安門外,陸續有官員走出。

官員們神色肅然,似乎全部都有心事,一個個都沒說話。

朝會雖然結束了,但“勿謂言之不預”的警告,仍在官員們耳邊迴響,這讓他們心情起伏不定。

經過趙延洵一番喝罵,有的人醒悟了,決定以後踏踏實實做事,絕不再跟皇帝陽奉陰違。

但也有一部分人,在朝會時大受震動,可下了朝“冷靜”一想,卻又覺得皇帝太過苛刻,完全沒給朝臣們留面子。

當然了,趙延洵掌握着掃滅一切的力量,讓這些人只能把怨氣憋住。

勿謂言之不預也,這句話真不是開玩笑的……

朝臣們陸續散去,而此刻在幹安宮正殿內,一場召見正在進行。

如今內閣四位閣臣,次輔謝孝方去了南邊,只剩三位閣臣還在京裡。

此刻,三位閣臣跪在大殿,身旁擺放着奏疏,正向趙延洵稟告情況。

“難難難……說了這麼多,就這一個難字!”

“要是不難,那誰都可以去嘎巴了,朕又何必勞煩你?”趙延洵怒容滿面。

“臣萬死!”王庭鶴應了一句。

從龍椅上起身,趙延洵走到王庭鶴面前,沉聲道:“清查土地有難處,這事兒朕清楚,你要做的是排除萬難!”

“誰要是阻撓,該治罪就治罪,誰要是陽奉陰違,你就殺雞儆猴……”

“要治這幫人,辦法多的是,爲何你不採用措施?朝廷法度難道可以講價錢?”

趙延洵說得輕鬆,但那是對他本人來說。

王庭鶴雖未內閣首輔,可他如今領這差事,靠他一人完全無法完成,他得依靠下面的蹭蹭官吏。

所以,真正難對付的不是地方大族,而是上下一心的官僚系統。

如今做的事,將會損害全體官紳利益,所有人自然會聯合起來反對。

“王閣老,該怎麼做,你比朕更清楚,有朕在後面給你撐着,你究竟在怕什麼?”趙延洵彎下腰問道。

王庭鶴此刻不敢擡頭,他只能顫顫巍巍答道:“老臣有負皇上聖恩!”

在王庭鶴叩首時,趙延洵向吳宏招了招手,後者頓時端來了一個托盤,上面擺放着幾大疊奏疏。

從上面隨意拿起幾本,趙延洵扔在了王庭鶴面前,說道:“這些……是今天收到的,彈劾你的奏疏!”

“這樣的奏疏,每天都會有十幾道,朕全都給你壓下了,你自己好好看看,他們說得對還是不對!”

清查土地,被下面人彈劾,這消息不新鮮,王庭鶴知道全被趙延洵給壓下。

可當這些奏疏真的擺在面前,打開來看發現其所言非虛時,王庭鶴還是不住冒出冷汗。

“以前的朕給你壓下了,以後的同樣會是如此,朕只有一個要求……不管有多大難處,你都要把差事辦好,不要被下面的雜音影響!”

“明白了沒有?”

藉着今日大朝會,趙延洵一番陳詞,就是爲了震懾朝野內外很多人。

如今朝廷各項大事鋪開,如果不震懾住某些人,很有可能生出亂子來。

事實上,有了趙延洵在大朝會上的表態,在場三位閣臣都體會到了,皇帝改革的堅定決心。

朝會上說了一大堆,但總結起來就八個字。

順我者昌,逆我者亡!

“臣明白!”

坐回龍椅上,趙延洵肅然道:“你明白就好,朕不希望再聽到你訴苦,只盼望你下次上報,讓朕看到罷免了搞事的官員,抄沒了阻撓施政的家族……”

只見他端起茶杯,又問向陸朝文道:“說說各郡流民安置情況吧!”

這件事,是由陸朝文和成文光共負責,如今正有條不紊進行着。

事實上,在辦這件事的同時,此二人還領着收繳稅賦,以及協調各地糧倉的差事。

平日的大小政務,也是由他二人着處置,可以說他倆忙的是不可開交。

被點到名,陸朝文便開始介紹。

可聽了一陣,沒等陸朝文把話說完,趙延洵就扔出了手中奏摺。

“陸閣老,快兩個月了,才安排十五萬百姓,什麼意思?”

“中原各郡散步的流民,少說也有兩百萬人,你們要安排到什麼時候去?”趙延洵厲聲質問。

這些情況,他其實一直在關注,只是在今日才提出質問。

今天他的種種表現,無不透露出一種心態,那便是趙延洵着急了。

他眼下確實很着急,只因爲到了三月中旬,中原的溫度仍不是很高,這意味着今年糧食必然減產。

換句話說,如果不盡可能擴大生產範圍,那麼今年糧荒幾乎是必然。

如今趙延洵系統技能點雖多,但每季度兌換上限只有二十萬,即便全部兌成糧食,也依然無法堵上糧食缺口。

更何況,他的系統兌換能力,還得分一部分換其他東西。

眼下西北戰雲密佈,大河以南喪屍還未完全肅清,這些都足以讓趙延洵着急。

雖然說,着急解決不了問題,但如果趙延洵不表現出來,下面這些人就不會緊迫做事。

“回稟皇上,糧食收集分配,流民編隊安置,官員選派任用,這些都需要時間……”陸朝文硬着頭皮答道。

作爲內閣大臣,面對皇帝的怒火,陸朝文也覺得壓力很大,回答時只覺得膽戰心驚。

趙延洵冷聲道:“那是正常來說,如今非常時期,自然要用非常辦法,你明白嗎?”

“臣明白,下去之後,臣會多加督促……”陸朝文謹慎答道。

大殿內陷入沉默,三位閣臣各有心思,但都覺得自己的位置不好做。

當然了,這一切的唯一原因,是因爲遇到了趙延洵這位皇帝。

太過強勢的皇帝,直壓的他們喘不過氣來,尤其是在他發怒的時候

但接下來,趙延洵語氣變得平靜。

只聽他說道:“朝廷現在是何情形,大晉如今是何境地,你們三位心裡都明白!”

“不是朕急功近利,實在是留給我們的時間不多了!”

“西北最新的奏報,關外胡人大人軍已在集結,初步估算至少有十萬人,外患可謂極其嚴重!”

當然了,大晉朝更大的外患,是來自於更西邊的未知勢力。

這些人攆走了胡人,而且看樣子也在東遷,往後很可能也會跟大晉對上。

根據錦衣衛的最新情報,導致關外胡人和西邊蠻子東遷的主要原因,是因爲逐漸變長的冬天。

因爲冬天時間變長,導致農作物減產,逼得那些人不得不往東邊遷移。

換句話說,大晉冬天變長了,而在遙遠的西邊氣候變化更大。

而更詳細的情況,還得靠錦衣衛接下來的探查。

聽到以上介紹,極爲閣臣心中皆是一震,便對趙延洵的想法多了些理解。

“怪物降世,天災不斷,外敵入侵,可謂千年未有之變局……”

“諸位……你我君臣,擔着天下安危,豈能不奮力而爲?”趙延洵面色沉重道。

(本章完)

第357章 喜極第725章 兩家第240章 西向第126章 參見王爺第44章 一雙眼睛第238章 河城光復第88章 感染變異第370章 殺狼第838章 交卷第70章 鬆泛許多第520章 汲取教訓第277章 出手第764章 林全的鼻血第637章 自我權衡第110章 解封前夕第316章 冬狩3第155章 緊急出動第759章 可怖雍字旗第928章 選妃事1第210章 校場之上第193章 謹身殿外第743章 盡呼萬歲第810章 借宿第667章 泣血上奏2第681章 立刻營救第439章 扯皮第309章 城德下第863章 依靠百姓第945章 羣情憤2第634章 摧枯拉朽1第877章 互不相讓第59章 不信任第654章 渡河第623章 昌金縣第287章 我要追隨雍王殿下第456章 戴孝第566章 故人相見第614章 慰問第623章 昌金縣第806章 登基大典1第276章 想法變第94章 元陽權貴第840章 勿謂言之不預第91章 親眼見第926章 功爵第528章 一擼到底第65章 闖進王府第596章 大王詔命第10章 系統任務第307章 追封第500章 承天大典1第723章 前線亂第140章 揭發第568章 問明情況第40章 屍體第825章 月缺第141章 論罪第295章 告密之人第599章 重啓談判第671章 佈置第679章 不好對付第54章 夜話桃花島第745章 僞帝已死第605章 覲見第675章 御前會議第636章 北安府內外第742章 末路第50章 元陽府第76章 生機第905章 還施彼身第717章 毀苗第441章 北進第485章 北行者第374章 城內第611章 長守齋內第77章 清掃乾淨第41章 憤怒第165章 喪屍暴動第396章 大事開小會2第116章 孤之過矣第565章 北歸人第305章 離開第496章 道賀第573章 解憂第588章 打促談第790章 第789掌 一巴掌第800章 勸進第702章 夜色第592章 口袋已成第508章 宴會2第746章 不可避免的誅殺第816章 己溺己飢第797章 宣詔第707章 潰兵們的敬佩第435章 殺機起第635章 摧枯拉朽2第562章 嚴防死守第165章 喪屍暴動第310章 跪着要飯第647章 得王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