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祿山到達范陽之後,結識了一生中最好的夥伴——史思明。史思明是范陽本地的書生,常常讀古書而嘆人心不古。當安祿山跟他談到李隆基的無奈的時候,他決定幫助安祿山,當然也是幫助李隆基,將人心引導到那個淳樸的時代。沒有烏七八糟的禮儀,沒有烏七八糟的官場,也沒有階梯一般的等級。
三年之後,范陽一新。百姓和樂,物產豐收。盜賊不行,夜不閉戶。李隆基龍顏大悅,當即下旨,更授安祿山盧龍節度使,仍兼范陽節度使。安祿山大道得行,也是心情愉快,跟史思明商量之後,決定由史思明留守范陽,自己親自到盧龍,再將盧龍發展起來。
早在安祿山遊歷日耳曼和大食的時候,就經常聽到有人談論,古時日耳曼和大食之間,有國名希臘,其國無君,衆將軍治之,大事則萬民共決。安祿山深以爲然,即於盧龍實行起來。一時百姓稱樂,獨士族不快。安祿山以民意奏於朝,李隆基深以爲然。士族無奈,與太子及衆王交結,在李隆基面前終日攻擊安祿山。不料李隆基聽後,對安祿山愈加信任,反對自己的幾個兒子更加不喜。
太子等怏怏而退,商議來商議去,決定求助於朝臣,再在李隆基面前說項。不料每次都被李隆基以一句“百姓安樂”駁回。
至此,太子等絕了念頭,與朝臣共謀,陰結勢力,只待時機成熟,便逼李隆基退位,由太子接任天子。儘管太子等做得機密,那李隆基何等樣人,一來二去,就發現其中貓膩。但李隆基最初還不以爲意。直到危急時刻,才知道爲時已晚。整個朝廷,除了楊國忠高力士之外,全被太子控制。
李隆基忍無可忍,下密旨命安祿山帶兵勤王。安祿山奉旨,領軍西進。奈何西進路上,處處都是唐兵,安祿山雖然密旨在手,卻也不敢泄露,免得李隆基處境更加難堪。大軍受阻,逡巡不進,消息早報到長安。李隆基徹底知道大勢已去,再頒密旨,命安祿山就於關外稱帝,與太子等分庭抗禮,打造自己的安樂之境。密旨發出三日後,李隆基再下旨沿路唐軍,爲安祿山讓開道路。又三日,李隆基決定頒旨天下,禪位安祿山。
可惜前兩次密旨頒後,已經被太子知道,心中大怒。決定立刻動手,封鎖朝廷。此時朝廷,再無李隆基之人,旨意雖下,不能達於宮外。
而長安路上,因爲李隆基密旨,大多數將領倒不好違背,給安祿山讓開一條道路。而安祿山更將李隆基往時密旨,拿與路上將領同看,賀蘭進明等將領私下與安祿山約定,按兵不動,單等安祿山結果,再見機行事。只有少數將領,是太子之人,都沒有把手要道,與安祿山一番接戰,望風逃走。安祿山長驅直入,直逼長安城下。
太子大爲惱怒,知道今日之禍,全在李隆基。所以狠狠下令,將李隆基軟禁,流放蜀地。不過天下正在多事之秋,太子也不好立刻逼位,只說李隆基往蜀中避亂,自己留守。長安宮中,後宮衆女,早將李隆基視爲不祥之人,暗暗歸心太子。所以此番李隆基被逼遠走蜀地,除楊玉環之外,竟然無人願意相隨。
由於李隆基和安祿山動作太快,太子來不及部署兵力,而安祿山已經兵臨城下。不得已之下,太子率朝臣奔隴西。實際上帶走的只是心腹,卻把衆多大臣,留於長安。這也是太子與心腹暗中計較,自古文人,成事不足敗事有餘,自己帶着實在累贅,留給安祿山倒反給他添麻煩。
因爲太子退走,安祿山得到長安空城。不過府庫錢糧倒還在,後宮還在,一干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的文人大臣還在。
安祿山決定首先在長安正名位,建國號,以不負李隆基所託。爲了安撫一幫文人大臣,將他們一起邀約飲酒。不料就在邀約之後,宴會尚未開始之前,宮中留下的高力士心腹向安祿山講了李隆基父子目前的情況。當安祿山聽到李隆基被強行遷往蜀地的消息之後,不由大怒。這一晚心情大壞,對太子及衆大臣文人恨之入骨。一時看着不爽,就殺了幾個。結果長安城中,盛傳安祿山惡名。那長安城又素來根基很厚,都是世家大族在這裡辛苦經營過的。太子一回師,內裡便作亂,安祿山守不住長安,只得退兵東回,等着捲土重來。
但安祿山無論在戰場上還是在戰場之外,都遠遠不是太子的對手。回軍之後,太子又給出了安祿山最後的沉重一擊。這一擊就是從內部瓦解安祿山的軍隊。從安祿山的兒子安慶緒、史思明的兒子史朝義,到下面廣大的士兵,都遭遇了太子的攻心戰術。
這個時候,安祿山雖然解決了老百姓的吃飯問題和其他雜七雜八生活享受的問題,唯獨不能迅速滿足老百姓對於權力和財富的渴望。安祿山始終沒有弄明白一個問題,人有了權利之後就會渴望更多的權力,人有了財富之後就會渴望更多的橫財,在這方面,安祿山和史思明永遠不能讓自己的百姓得到滿足。不但如此,他們也不能讓自己的兒子得到滿足。
如果按照安祿山和史思明的權力架構,將來的權力將屬於衆百姓。那麼安慶緒和史朝義就沒有了他們本來能夠得到的權力。同樣,中上層的官兵得不到本來應該得到的權力,下層的官兵是隨着中上層官兵一起作戰的,必須聽令於他們。這樣,就在安祿山史思明和他們的兒子以及全軍之間,樹立了一道鴻溝。
這種情況越演越烈,終於,安慶緒忍無可忍,在一個漆黑的夜晚,狠下自己的心,殺死了自己的父親。太子的心腹大患終於去掉了。
但太子卻沒有停止自己的攻心戰。心腹大患去掉之後,安慶緒仍然立了一個朝廷,仍舊在大唐的土地上橫行,自己原本應該得到的整個大唐的疆域依舊分裂。所以太子又抓住安慶緒殺死父親的這個行爲不放。而這次他的觸角,伸到了史思明那裡。藉着史思明覆仇的怒火,安慶緒又被史思明殺死了。
說老實話,史思明沒有安祿山那麼雄才大略,但史思明卻是安祿山最重要的夥伴,在范陽盧龍兩地的老百姓中聲威卓著。他已經徹底信服了安祿山的治國方略。所以自己取得政權之後,第一件事就是恢復安祿山的舊制。這樣也讓他走上了安祿山的不歸路。太子同樣兵不血刃,就煽動史朝義殺死了史思明。
此後的史思明完全孤掌難鳴,很快就被太子派兵消滅了。
在此前,太子已經應朝臣的要求,授意心腹殺死了楊玉環,並正式宣佈李隆基退位成“太上皇”,自己登基成爲皇帝。
而安祿山死後,上天憐憫他全心爲了百姓的拳拳之心,就派殭屍祖宗將臣將他利用成殭屍。安祿山早已在遊歷的過程中成爲仙級高手,所以被利用後就已經是仙級殭屍。在跟將臣立約的時候,安祿山答應不干涉天下大勢。但將臣也給了他兩個權利:一個是行走四方,行俠仗義,同時鍛鍊自己的殭屍等級。另外一個是在關鍵時刻,天命允許的情況下,能夠站出來挽狂瀾於既倒。
安祿山謹遵將臣的教訓,一直行走四方。在不斷的行俠仗義之中,花三百年的時間,將自己鍛鍊成了天級的高手。而從那一刻開始,作爲天級的高手,他已經失去了兩個權利中間的一個,也就是行走四方的權利。他必須找尋一個地方沉睡下去,等着關鍵時刻有人來將他喚醒。而如果要喚醒他,則必須要經歷一定的程序,需要衆多高手一起努力。同時,因爲他的關鍵性,敵人也會聞風而來,破壞他的喚醒儀式,讓他繼續沉睡。
最後安祿山找到了他當年埋下寶藏的安家莊,作爲他的沉睡之地。而我們現在,就必須在這個沉睡之地將他喚醒。喚醒的儀式一直要持續半個月,其中最後一天是敵人大舉來襲的時候。
安之若一口氣將這個故事講完,我們大家都不禁默然。對於玩家來說,感覺這簡直就是一個羅生門事件。按照安之若的,跟歷史也沒有多少差異,只是大家換了一個角度來看問題,就得出了不同的結論。當然,無論他的故事是不是真的,安祿山到底是怎樣的人,這都跟我們已經無關。我們現在要做的,就是喚醒“天尊”。遮面的琵琶拿開之後,他的名字叫安祿山。而我們這些從前探過安家莊的,則想起了當時在《霓裳羽衣曲》上面看到的《後記》。若無真情實感,斷斷沒有那樣的驚歎。不過說穿來,也就是遊戲開發人員弄出的這個古靈精怪的故事。不要將這個故事當作歷史看就可以了。()
http://
htt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