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7章 入關

“哦,”周秦川從回憶中醒過神來,抱歉地拱了拱手,“剛纔一時想到了在板升城的過往,走神了,見諒,唐長老有恩於我等,侍劍你這番心願,自是要滿足的。”

只要是漢人,不論他信奉什麼教派,落葉歸根的鄉土觀念,還有祭拜先人的習俗,仍舊深深植根於心中,無論如何都是不會忘卻的。

唐長老身殞漠北,作爲他的家僕和女兒,給他立個衣冠冢以便祭拜,乃是人之常情,周秦川就是再忌憚他們的白蓮教身份,也不能不答應。

這主僕二人與周秦川更親近,想要隨朝貢隊伍去中原,自是求秦博不如求周秦川。

見心願達成,侍劍舒了口氣,盈盈一拜,謝道:

“謝過周紀善了。”

“無需這般客氣,不知唐長老仙鄉何處?”

周秦川表面渾不在意,卻仍舊問了問他們的目的地,想知道順不順路,要是離運河一線較遠的話,還得派人護送她倆,他可不放心放這兩個不定時炸彈單獨成行。

“青州府境內,靠着泰安一帶。”侍劍答道。

周秦川聽了,暗自點頭,那就好,反正要送小濟去泰安,到時候不妨繞道走上一遭,此事就這麼定了下來。

三日後,沙洲城外旌旗招展,人聲鼎沸,牛馬嘶鳴,關西諸衛和西域各國的朝貢隊伍齊聚於此,他們要從這裡出發,一路向東,直抵大明京師。

送行的是秦博、王越和門達,瓦剌衛的幾個主要頭目,除了他三人留守沙洲,其餘人等皆以周秦川爲首,包括秦琪、蘇幼蓉、樑五、王善武等人,再加上早早藏於車中的侍劍和唐丹,全都是此次入京朝貢的人選。

當然了,作爲此行的重要人物,小濟和杭敏也沒有落下。

還在板升城的時候,在衆人眼中,蘇幼蓉就已是周秦川的人了,此次自然也是夫唱婦隨。

有秦博坐鎮,秦琪不用留守沙洲,當然不願讓蘇幼蓉專美於前,此次進京,也不願錯過。

樑五和他的一干手下,包括小九,因爲特殊緣由,成了今後貼身服侍小濟的最佳人選,尤其是小九,在杭敏心中,就是最佳伴當。

他們這些人,吃過苦,在草原上又見識過血與火,自身武力不俗,遠勝那些從小淨身,在皇宮王府長大的宦官,今後陪在小濟身邊,服侍人是假,真正的任務,是保障小濟的人身安全。

至於王善武,則需在周秦川等人趕赴泰安之後,坐鎮朝貢隊伍,以免爲人所乘。

景泰六年,仲春二月,嘉峪關外熙熙攘攘地涌來了六千上下的人馬,一開始把守將嚇得夠嗆,還以爲關西又出了什麼幺蛾子,甚至想到了哈密失守,亦力把裡傾軍來攻這方面去。

得知是關西諸衛,還有西域各國想要入關,進京朝貢之後,才鬆了口氣。

此事嘉峪關守將不敢做主,一面派人飛報肅州衛指揮使任禮,一面安排這隻龐大的朝貢隊伍在關外就地駐紮,靜待消息。

任禮聞知,也不敢擅專,一則朝貢隊伍人員衆多,遠超以往規模,若由他放入關內,一旦出了亂子,就是禍事一件。

二則這隊人馬之中,除了關西諸衛,還有西域各國,就更不是他一個小小指揮使能做主的了。

任禮將此事寫成奏摺,派了自己最得力的心腹,還用上了沿途驛站,以十萬火急的速度,送往京中。

得知當朝國舅也在嘉峪關外守候,任禮一心討好,想把這位大爺先接進關內,到酒泉歇腳,奈何請了幾次,均被嚴辭拒絕,倒讓任禮有些佩服這個不太會擺譜的皇親國戚。

半個月後,任禮的心腹帶着氣喘吁吁的朝廷信使,終於趕到了肅州衛,帶來了朝廷的旨意。

不出所料,明廷允准這隻隊伍進京入貢,畢竟萬國來朝是件很有面子的事兒,更何況還有哈密以西那些原來不太聽話的諸國,大明從皇帝到官吏,誰都不能免俗,如此好事兒,沒有不同意的道理。

只不過明廷要求朝貢隊伍一分爲二,分批進入嘉峪關內趕路,相互間保持五天以上的腳程,這是鑑於朝貢人員衆多,規模龐大,分作兩隊的話每一隊人數沒那麼多,鬧出亂子的可能性也就要小一些。

以瓦剌衛爲首的關西諸衛,當仁不讓的成爲了首批入關的人選。

經過肅南沙洲衛的地盤時,周秦川還特意去拜訪了鎖南奔之兄喃格,入關前其實鎖南奔就確認了要參與此次朝貢之行,也安排了些人手給周秦川使喚。

不過既然順路,同喃格打個招呼也是應該的,辭別沙洲衛之後,周秦川的隊伍中,又多了近百人馬,這些都是沙洲衛的少年,喃格特意讓他們跟着周秦川去長見識的。

其中有數人在紅水河畔與小濟一起吃過烤魚,只是如今小濟被嚴密保護起來,雙方不得相見。

此次京師之行,周秦川他們的路線是先沿着祁連山腳東進,到了涼州衛之後,折轉東南方向,經過臨洮府、鞏昌府、鳳祥府後,抵達長安。

然後自長安登船,沿着渭水、黃河順流而下,到了徐州之後北轉運河,奔赴京師。

暮春初夏之交,在嘉峪關入關後,花了近一個月的時間,第一批朝貢隊伍總算趕到了徐州。

路上的艱難困苦自不必說,好在自長安登船之後,就省了不少氣力,當時爲了找到能拉下這麼多人、馬、貨物的船隻,可是費了不少的工夫。

爲了把小濟儘快送到泰安郕王府,杭敏不住催促,一路緊趕慢趕,弄得周秦川他們遊山玩水的工夫都沒有,頗爲遺憾。

到了徐州之後,杭敏嫌運河上舟行速度慢,又建議乾脆就此下船,從陸路直奔泰安。

此議正中周秦川下懷,從徐州走陸路的話,剛好能經過青州府,正好可以讓侍劍和唐丹在不驚動他人的前提下,給唐長老立冢祭拜。

遂依了杭敏所言,留王善武統率朝貢隊伍,坐船緩行北上,直抵京師,其餘人等帶上數百精銳,全部棄舟登岸,喬裝成商隊模樣,騎馬乘車,奔赴泰安。

第144章 毀屍滅跡第329章 雷鳴?第262章 草原局勢第146章 刺青第224章 爭議第53章 大勝第339章 罰款第224章 爭議第246章 暗流(2)第346章 登門第164章 知院阿剌第179章 奶茶第128章 誘餌第325章 融資擴股第181章 病因第264章 占卜第197章 討厭第84章 甚都沒有第52章 衝陣第253章 麻煩第222章 有敵情第304章 丁口第251章 故人第9章 瘸了?第240章 前程第170章 罷鬥第241章 同盟第52章 衝陣第327章 遇刺第84章 甚都沒有第42章 幫手第48章 再會第142章 大火第79章 蟲宴第353章 指點第56章 錢不夠第303章 礦藏第264章 占卜第319章 孃親第28章 上架鴨子第122章 悶棍第232章 附明第336章 登門第159章 拾糧衝突第39章 契機第79章 蟲宴第341章 底細第150章 屠殺第397章 叛軍第199章 春耕第115章 算賬第306章 絲綢之路第303章 礦藏第242章 交易第64章 病發第363章 急症第78章 血債血償第33章 換裝第137章 泰安第319章 孃親第82章 散夥酒第275章 意外第155章 分田分地第349章 蘭室秘藏第30章 打臉第282章 挑釁第125章 被攆第279章 教訓第118章 晨忙第113章 高利貸第370章 獻地第216章 暗流第291章 關西第332章 變天第10章 兄長第245章 暗流(1)第109章 龍膽瀉肝第249章 登門拜訪第90章 住手第50章 整合第89章 趙秀才第45章 打人打臉第171章 會餐第125章 被攆第239章 來歷第186章 消受不起第381章 大叔第170章 罷鬥第106章 廚藝刀功第298章 見面禮第205章 逃逸第308章 窺探關於第241章的修改說明第380章 潰堤第385章 遴選精兵第362章 上火第331章 彈劾第46章 彼此彼此第23章 典當第292章 攻略